據環球網5月13日援引日媒報導,我軍計劃8月在南海舉行時長達二個月的演習,以奪取東沙群島為假象目標進行登陸作戰演練,此消息引發國際高度關注。為何巴西人稱這是最危險的軍事行動之一?
報導稱,登陸演習將由負責南海防衛的南部戰區實施,動用登陸艦、氣墊船、直升機以及海軍陸戰隊,規模前所未有。
軍事專家對此分析稱,東沙群島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在巴士海峽附近,對中國海軍進出太平洋是非常重要的戰略通道。目前,山東艦部署在海南島三亞基地,東沙群島對於整個南海戰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該消息也引發了巴西海軍網的關注,該網站綜合日媒和中文媒體的消息,詳細報導了這次南海演習的一些細節。該報導引發了巴西軍事觀察人士的熱議。
除了關於這次演習的戰略意義上的分析,有巴西軍事觀察人士將分析重點放在的登陸作戰。分析指出,兩棲登陸戰爭是最複雜、最危險的軍事行動之一。即使防守方數量上處於劣勢,但機警、裝備精良且準備充分的防守方也會給進攻方造成混亂。
兩棲登陸作戰按照規模分為戰略、戰役和戰術性登陸作戰,按地理條件分為對開闊海岸和島礁區的登陸作戰。
二戰時,有多場著名的登陸戰役,如著名的諾曼第登陸,雖然盟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是戰損也不可謂不大。
我軍上一次的登陸作戰要追溯到1955年1月的解放一江山島登陸,我軍出動一個步兵師,137艘各型軍艦,22個航空兵大隊,48小時內解決戰鬥。
不過一江山島只有1.2平方公裡,登陸作戰規模不大,且距今已有65年,武器裝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不具有參考性。
之所以說兩棲登陸作戰是最危險的軍事行動,是因為現代條件下的登陸作戰需要海陸空火箭軍多軍種聯合作戰,受到自然條件嚴重影響,強突海區、敵前登陸、背水進攻,戰場瞬息萬變,協同作戰複雜高難。
各種武器裝備的火力配置和打擊的層次調度也是登陸作戰的難點,包括制空權、制海權的爭奪,預先的火力覆蓋及登陸的掃雷破障,無一不是對作戰推進的考驗。
不過,隨著我軍的運-20運輸機、殲-20隱身戰機、海軍兩棲軍艦的大量服役,目前我軍登陸作戰的立體勢態的構建已經達到了全球軍事力量中的最頂級水平,目前需要的是各軍種之間的協同配合,以期在需要作戰的時候,能夠快速形成合力,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敵方失去抵抗能力。
東沙群島行政劃分屬於廣東省汕尾市,面積1.8平方公裡,比一江山島稍大。軍事觀察人員指出,拿下東沙群島無須「規模前所未有」的軍事演習,按我軍現有實力,以及當前東沙群島山的布防,拿下該島幾乎不太可能遇到有一丁點彈性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