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心解」「飯疏食飲水」

2021-01-07 光年外的讀書人

論語心解

《論語》是言說不盡的……面對這部指導人生實踐的語錄體經典,不同時代、不同身份角色的人都可以圍繞自己的生活體驗,對它做出不同的解讀。這也是我們00後的優秀學生們鬥膽來分享自我思考與闡釋的原因,我們生活的時代賦予了我們不同的人生體驗。闡釋、解讀語錄之前,我們會參考前賢的經典解說,但更多會結合我們獨特的生命體驗去深入思考,故名「論語心解」。

——張珊老師寄語

述而篇第十六則

原文: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翻譯: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作枕頭,也有著樂趣,幹不正當的事而得來的富貴,我看來好像浮雲。

王雨萌:

這段話體現孔子能夠安於貧賤的優良品質。吃粗糧、喝冷水,表明飲食狀況較差;彎著胳膊作枕頭,表明居住條件不好。聯繫背景:孔子終生周遊列國,風塵僕僕,馬不停蹄,甚至還遭遇「畏於匡」、「從者病」等等重大挫折,想必平日裡的生活環境也是很惡劣的,因此「樂亦在其中矣」就是孔子安貧樂道的體現。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表明孔子對道義的堅守。「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真正的君子能夠將「義」貫穿始終,「三月不違」。孔子對待財富,既非「視金錢如糞土」,更非「金錢至上」,而是淡然處之。金財名利固然重要,但並不是孔子的理想與追求。因此看到「富「與」貴」,孔子首先聯想到的是「義」不「義」。

孔子之所以說這句話,可能是他在困境中的聊以自慰,也可能是對自己品格的真實寫照。孔子能夠「飯疏食飲水」,能夠「曲肱而枕之」,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心中有「道」。孔子畢生追求「道」,追求禮樂之重興,無暇顧及「富貴」等身外之物。他樂於「道」,而非凡世五塵六欲的物質享受,所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所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由此可見,真正使孔子感到快樂的事物是學問之精進、誨人之不倦、眼界之拓延,而物質享樂只會如「浮雲」一般在他眼前飄然而過。

董馨憶:

這段話體現了人的快樂與否應當取決於行事是否符合道義,而並非是否貧賤。做符合道義的事情,不愧對於自己的良心而堅守原則,就算貧窮,也可以在貧窮中「曲肱而枕之」,在貧困中作樂。而如若做違背道義的事、違背自己的原則,不管得到多少富貴,都只「如浮雲」。

從本段中可以看出,孔子評價事情的標準與金錢無關,並非以金錢為上,也並非以為摒棄金錢故作清高。重要的是「義」,而非錢,他把道義等道德問題放諸金錢之前。如若行為符合「義」,富貴與否都不重要,這樣對於金錢富貴的「看淡」,比「看低」更值得提倡。金錢是人身外之物,也是人生活所必需,以為看低、貶低金錢,是極端化的表現。浮雲既不令人厭惡,也並不令人狂喜。而對於金錢,人應當在對其極端渴望追求和毫不在意中尋得平衡點,才是真正的「視富貴於浮雲」。

今天這兩位同學的「心解」有沒有帶給你什麼啟發?

對本則論語內容的深入理解又引發了你對生活經驗的何種聯想?

人人生活樂不同,人人均可評《論語》,

歡迎大家積極留言,在評論區書寫自己的「心解」~

希望飛到n光年外,

尋找安靜讀書的淨土。

編輯|沈昕

相關焦點

  • 論語講解丨視若浮雲是什麼意思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朱熹說,飯,符晚反。食,音嗣。枕,去聲。樂,音洛。飯,食之也。疏食,粗飯也。聖人之心,渾然天理,雖處困極,而樂亦無不在焉。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雲之無有,漠然無所動於其中也。程子曰:「非樂疏食飲水也,雖疏食飲水,不能改其樂也。不義之富貴,視之輕如浮云然。」又曰:「須知所樂者何事。」
  • 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推薦)
    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邢疏:此章歷評子產、子西、管仲之為人也。「或問子產」者,或人問於夫子曰:「鄭大夫子產何如人也?」「子曰:惠人也」者,惠,愛也。言子產仁恩被物,愛人之人也。「問子西」者,或人又問鄭大夫子西之行。「曰:彼哉!彼哉」者,彼指子西也。言「如彼人哉!如彼人哉!」無足可稱也。「問管仲」者,或人又問齊大夫管夷吾也。「曰:人也。
  • 連鎖論語210116「好的企業願景一定要有清晰的畫面感」
    #連鎖論語#210116「好的企業願景一定要有清晰的畫面感」看了不少連鎖品牌的企業願景和使命,要麼過於抽象引不起共鳴,要麼過於普通甚至抄襲,激發不了任何欲望和激情。回顧歷史上諸多農民起義常常短時間就應者雲集,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提出了類似「耕者有其田」、「打土豪分田地」這樣有清晰畫面感的願景。
  • 女孩名字大全:論語機靈聰明的女寶寶名,你想做那個有趣的人嗎?
    《論語》中有很多的講到一些倫理思想與道德修養的,很多的人觀點都非常的有道理,而且也促進人的修養,父母們採用論語中的字眼來取名,非常的好聽有寓意。 一、《論語》中機靈聰明的女寶寶名1. 鳳圖出自《論語》: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河不出圖」,傳說在上古伏羲氏時代,黃河中有龍馬背負八卦圖而出。它的出現也象徵著「聖王」將要出世。
  • 每天學點國學: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譯文】有人問子產怎麼樣。 孔子說: 「他是個能施惠於民的人。 」又問子西怎麼樣。 孔子說: 「他呀!他呀! 又問管仲怎麼樣。 孔子說: 「是個人物。 他剝奪了伯氏駢邑三百畝的封地,使他終生吃粗糧,到死都沒有怨恨的話。」子西:朱熹《集注》說: 子西,楚公子申,曾經阻止楚昭王使用孔子,所以孔子不育評論。
  • 論語起名大全:婉約可人的女寶名字,美醉了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論語》被尊為「五經之輨轄,六藝之喉衿」。南宋時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論語》雖然與現代社會相距上千年,卻依然為我們呈現了當時的情況,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這也是越來越多人選擇《論語》取名的緣由。 1. 容慧取名出自《論語》:「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
  • 《論語》名句全集:10個超凡脫俗的女孩名字,有的還可以做網名哦
    《論語》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於戰國初期。現存《論語》共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中國自古就有取名尋《論語》出處的傳統,一個氣質優雅,出自經典、擁有厚重文化積澱的好名字,會讓人平添幾分敬意。
  • 小寶寶名:論語能考上哈佛的小孩名,可謂是一字千秋,寫盡風華
    中國人取名素有「文論語,武周易」的說法。20世紀偉大的幾何學家,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名字就出自《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一、《論語》中能考上哈佛的小孩名1. 笑巧出自《論語·八佾篇》: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解釋:笑得真好看啊,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嫵媚呀,好像在潔白的質地上畫著美麗的圖案。2.
  • 3貓等不急「伸爪攀背」催飯 媽忍痛甜喊:很享受
    香港飼主Kate這天在幫毛孩子準備晚餐時,突然感覺背脊有陣疼痛感,原來是喵喵們耐不住飢餓,紛紛爬到她的背上「催飯」。只見2隻小白貓模仿「蜘蛛人」的動作跳上身,隨後又出現橘貓媽媽加入戰局,貓奴「1打3」的盛況笑翻一票網友!
  • 「柴火飯」功能的電飯鍋,煮的米飯營養更好?
    有網友提問:現在很多電飯煲都有「柴火飯」功能。這個柴火飯是什麼意思?是單純口感更好,還是營養上有特別之處?我們需要選擇這種功能嗎?說來話長長長長長啊。三四十年前,乃至更早的時候,中國沒有什麼電飯鍋,只有大鐵鍋和普通煮鍋。由於只有下面燒火加熱,米飯沒法均勻受熱,必然是下面的先熟,上面的後熟。
  • 〈論語〉十二章
    (《雍也》)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男寶寶女寶寶起名:濃淡適中的《論語》女寶名字,讓你如沐春風
    現在通行的《論語》20篇,討論倫理、教育、政治、為學等專題內容。《論語》在漢代有《魯論語》、《齊論語》與《古論語》等不同本子流傳,後來統一於鄭玄。現存舊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論語註疏》、宋朱熹《論語集注》及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今注本有楊伯峻《論語譯註》。一、《論語》中那些博大精深的智慧精髓!
  • 女寶寶起名:論語機靈聰明的新生兒名,個個都響亮大氣
    中國文化是儒、道、佛三教的合流,《論語》是中國讀書人的基礎語言,並影響著全社會的思維結構。儒家文化絕對是中國文化的主流,從漢代開始,它就是無可爭議的主流意識形態。一、《論語》中的精華,句句精闢,古人智慧的結晶,尤其適合給寶寶起名字!1.
  • 男寶取名:論語大富大貴的小男孩名字,一旦愛上,餘生便不棄
    《論語》中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給寶寶起的名字出自《論語》,那樣既有文化內涵,又非常顯文雅氣質。 1. 達仁出自《論語雍也第06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裡的「仁」是自己想有所作為,也讓別人有所作為。
  • 男寶寶起名:論語頂天立地的男孩名,經典又動人
    《論語》可說是中國第一書,華人從孩提起即深受其影響,八歲讀觸動情思,八十歲時再讀仍覺雋永無窮。人生在世,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論語》二十章一萬六千多字幾乎談遍,句句精練到位,若能虛懷體悟,真誠實踐,確可身心受益。
  • 孔子論語全集:帝王霸氣的男孩名字,個個都恰似狂放不羈美少年
    《論語》在中華民族的道德、文化、心理狀態和民族性格的鑄造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中國人取名素有「文論語,武周易」的說法。20世紀偉大的幾何學家,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名字就出自《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 1. 立本出自《論語》:「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