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又有人去瞎「放生」了!小心好事變壞事破壞生態環境哦!

2021-01-15 百色右江論壇





國慶有市民到澄碧湖去放生巴西龜。

搶吃搶喝搶地盤,還帶傳染病菌 
大陸中、南部都已發現,經20年「入侵」已成臺灣地區最普遍龜類。 
巴西龜被放生到野外,到底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在主張遏制巴西龜蔓延的專家眼中,巴西龜如同水葫蘆、一枝黃花一樣,是外來入侵生物,是「生態殺手」。甚至有專家擔心,再過十幾二十年,我國中部、南部的河流中,人們見到的烏龜只會剩下一種——色彩豔麗、頭側有紅色條紋的巴西龜,而模樣老土的本地龜則將徹底滅絕。 
正是基於此,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中國國家地理》共同發表了一份呼籲書,要求遏制巴西龜等外來兩棲爬行物種在中國野生環境中的蔓延態勢,並建議公眾謹慎購買和飼養。 
那麼,在專家眼中,巴西龜的「生態殺手」本性究竟體現在哪裡?晨報請他們來幫您一起分析。 
我就來科普一下放生巴西龜危害吧! 
巴西龜危害一: 
可能導致本地龜滅絕 
呼籲書中稱,巴西龜「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之一,其食性雜,棲息環境多樣,繁殖、競爭和耐受能力強。其在野生環境中競爭能力極強,侵佔本土物種棲息地,導致本土龜鱉類瀕危或滅絕,破壞當地食物網,造成物種單一化,極大地危害自然生態平衡。」 
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史海濤研究巴西龜多年,實地考察過不少巴西龜養殖場,對於巴西龜的超強適應能力印象深刻。 
史海濤說,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曾發現過巴西龜身影的野外地區,橫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遍及農村、城市。「巴西龜可以吃植物,吃小魚吃蝦,吃蝌蚪甚至吃青蛙,本地龜搶食根本搶不過它。」史海濤說,如果一條河流裡巴西龜的密度過高,就會破壞當地的食物網,導致本土龜鱉類瀕危或滅絕。 
在臺灣地區,已有科學調查證明巴西龜是名副其實的「生態殺手」。資料表明,臺灣地區原有食蛇龜、柴棺龜、中華鱉、金龜與斑龜5種原生淡水龜。但在20年的時間,由於生態惡化和巴西龜的引入,原生淡水龜的數量急劇減少,而巴西龜則成為臺灣地區最普遍的龜類。 
還有臺灣學者的研究顯示,在靠近基隆河中遊河段處,1995年至1996年巴西龜佔捕獲的淡水龜個體數為14%;2001年至2002年間的同樣河段,巴西龜所佔比例已超過16%,最近幾年的調查比例則超過22%。 
歐洲也有類似的情況出現:法國學者曾進行過巴西龜對歐洲原生池龜生存影響的實驗,結果發現,巴西龜在爭奪食物和棲息場所方面優勢顯著,和巴西龜同池生活的歐洲池龜體重明顯下降。 
有專家還特別指出,由於巴西龜適應能力強,加上因為是外來物種在國內沒有天敵,因此巴西龜繁衍得更加肆無忌憚。 
巴西龜危害二: 
致本土龜基因流失 
呼籲書關於巴西龜的第二條罪狀是,「由於巴西龜能夠與本土其他淡水龜類雜交繁殖,導致本土淡水龜類的基因流失,也大大影響本土淡水龜類的遺傳多樣性」。 
史海濤曾在養殖場看到過,巴西龜與本土淡水龜雜交後產下的小烏龜。「由於放生等因素,巴西龜經常會在某一個水域內,在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這增加了巴西龜與本土淡水龜雜交繁殖的可能性。長此以往,本土龜的基因將不再純正,慢慢的就可能導致滅亡,造成物種單一化。」 
巴西龜危害三: 
攜副傷寒病菌,能傳染人 
呼籲還說,「巴西龜還是沙門氏桿菌傳播的罪魁禍首,養殖龜類的85%攜帶副傷寒類沙門氏桿菌,尤其是幼龜。這些病菌已被證明可以傳播給包括人在內的恆溫動物並在其中流傳。」 
史海濤透露說,上述研究還在繼續進行,「建議小朋友,不要把巴西龜當寵物養。如果已經作為寵物飼養的,那一定要注意在接觸巴西龜後,及時洗手,不要立即拿取食物。」 
呼籲政府要嚴管巴西龜,市民不要養 
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中國國家地理》共同發表過有關巴西龜的呼籲書,「今天依然適用,算是再次呼籲。」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史海濤表示。 
1、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制定針對巴西龜等外來物種的進口管理、養殖管理和放生活動管理的相關法規和政策; 
2、建議兩棲爬行動物學者以及相關領域學者重視巴西龜等外來物種在中國的入侵狀況研究; 
3、建議公眾不要購買巴西龜等外來入侵物種作為寵物飼養; 
4、建議公眾不要把巴西龜等外來兩棲爬行物種丟棄、放生和放置在野外環境中。 
巴西龜,學名紅耳龜,頭頂部兩側有2條紅色粗條紋,屬淡水龜類。 
巴西龜原產於美國中南部,現已在歐洲、非洲、大洋洲、亞洲和美國原產地以外的美洲等世界範圍內出現。 
上世紀80年代,巴西龜進入中國,現已成為市場上數量最多也是最便宜的龜,不少人還將其作為寵物飼養。與此同時,由於大量的人將巴西龜遺棄或放生,內地在野外發現巴西龜的機率越來越高。 
專家稱,很少有人會堅持養巴西龜,因為它會一直長大,從雞蛋大小變成巴掌大,然後變成碗那麼大,再養下去就有臉盆那麼大。「家裡放不下了,加上養了那麼多年,有感情了,又捨不得殺,所以還是放生,最後破壞了環境。所以歸根結底,還是不要養。 」 
探訪 
巴西龜繁衍能力超強 
一名巴西龜養殖人員介紹了巴西龜的生活習性、孵化飼養情況。 
據介紹,2003年,養殖場購買了第一批巴西龜,共有幾萬隻,公、母比例1:4左右。「巴西龜一般要養到五六年才會性成熟,交配後產蛋。巴西龜吃的東西比較雜,葷的素的都吃,除了試驗場配的飼料,巴西龜還喜歡吃小魚、小蝦、小蝌蚪,它們也吃蔬菜和西瓜。」養殖人員說。 
環境條件不同,巴西龜的生活習性也會有所差異。養殖人員介紹說,在上海這種氣候條件下,養殖場內的巴西龜會冬眠,時間為每年10月底到次年的4月中旬左右。 
巴西龜每年產蛋的時間大都集中在5月15日至7月15日這2個月。「巴西龜平均一年下4次蛋,每次間隔半個月左右,每次能下10來只蛋。也就是說,一隻巴西龜正常情況下,一年能下40多隻蛋。」 
巴西龜產下的蛋被養殖場工作人員撿起後,需要在孵化室孵化80多天,「比較強悍的是,巴西龜的蛋孵化的成功率在90%以上,而且小龜一出蛋殼,就能適應野外環境,直接就可以賣給花鳥市場了。」 
養殖人員還透露說,自己曾親眼看到過,巴西龜蛋在自然條件下孵成小龜,「這已經說明巴西龜在上海是具備自然繁殖的可能。」 
作為巴西龜的養殖大戶,經濟收益受市場影響很大。據了解,2004年、2005年左右,巴西龜龜苗最貴時,一個能賣到10元錢左右。 
另外,作為專業養殖機構,養殖場每年都會接到水產部門的通知,「要防止養殖的巴西龜逃逸,因為它們是外來物種,怕對本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好的影響。」 
養殖人員還表示,在人們的印象中,巴西龜作為寵物養的比較多,但實際上巴西龜是可以吃的,煲湯、做菜都可以,「只是很多人不太知道。」 
也呼籲大家不要養巴西龜,更不能亂放生!



爆料電話:18007768885

合作電話:18007768889


相關焦點

  • 「放生老鼠」是破壞生態
    憤怒的村民阻攔,司機稱有人花錢請他買這些動物放生的。車輛已被暫扣。(1月19日《京華時報》)放生,應該是促進生態文明的行為。然而放生老鼠,卻是破壞生態文明,這樣的放生是害生,必須堅決制止。司機稱有人花錢請他買這些動物放生。不管司機說的話是真是假,這樣的放生,都必須堅決取締。
  • 市民清明節愛放生動物 或破壞環境生態平衡(圖)
    誰料,僅僅過了三天,竟然在另外一個花鳥市場裡見到了自己當初放生的那隻龜。近日,家住松江的汪小姐就遇到了這樣一件讓她氣憤不已的事情。  隨著清明節將至,不少市民選擇用放生等方式來寄託哀思或是進行祈福,不少商家更是瞄準這一商機趁機銷售各种放生動物。然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放生雖然是好事,但並非所有的動物都適合,有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破壞生態抑或是導致動物大批死亡。
  • 南懷瑾先生:都市中不要隨便放生——沒有智慧,好事會變壞事
    惡業易就,善果難成,有人就是想做好事,卻因缺乏智慧,弄巧成拙,無形中反而造了惡業的。所以善根成就,須以智慧為前導,依止般若正觀,這便得向文殊、普賢二老看齊了。——《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我常說做好事非常難,是要有智慧去做的。
  • 南昌梅嶺遊客放生數百條蛇,專家:沒有毒性但容易破壞環境
    有人跑到梅嶺烏井水庫附近,私自放生數百條蛇,萬一蛇傷了人怎麼辦?」昨日,記者接到網友胡女士的舉報後,立即向灣裡相關部門進行了反映。目前,灣裡相關部門已派人開展搜捕工作,並在放生現場周邊發現大量死蛇,專家表示大規模的放生會破壞當地的生態,呼籲市民不要盲目放生。
  • 清明節勿放生巴西龜 生態殺手破壞環境
    「沒聽說上海有人買去吃,在廣東倒是有不少。」老闆娘說,巴西龜生長較快,大約12年就能長到3斤重,多被人買去用於觀賞。  聽說記者打算買來放生,老闆娘強烈建議買那種杯口大小的巴西龜:「便宜,而且特別好養活。」她說,太小的巴西龜放生到河流中會淹死,稍大一點生存能力就強得多。  當被問及放生巴西龜是否會對河道生態造成影響,老闆娘不以為然:「不會的!」
  • 放蛇......是放生還是搞破壞?
    還記得前幾年,石經寺的信徒向龍泉湖大量放生塘鯴(鬍子鯰),導致龍泉湖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大量常規魚類無法繁殖甚至死亡,而塘鯴本身也不適應當地環境,造成大量死亡!(到底是放生還是搞破壞) 放生值得表揚,但忽略其科學性,就是好心辦壞事,積德不成成缺德。違反科學盲目地「放生」往往成為危害生態和人類的安全隱患,給公共安全和生態環境帶來風險,甚至構成犯罪。
  • 藝人夏之光平安夜放生被指破壞生態,道歉稱「不是巴西龜」,這真是...
    平安夜放生烏龜為大家祈求平安,藝人夏之光這回可能「好心辦壞事」了。昨天(12月24日),男團R1SE成員夏之光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平安夜的儀式感」——放生了奶奶養了很多年的小烏龜,祝願大家都平平安安。小愛豆本以為「善舉」會感動網友,但沒想到,被水生物專家博主和科普博主指出,他放生的是巴西龜,可能會帶來物種入侵的危害。
  • 「放生」還是「殺生」?看似善舉,實則破壞生態
    全國政協委員沈開舉建議,隨意放生承擔侵權責任。沈開舉認為,近幾年隨著社交平臺的發展,實際的放生組織遠超這個數量。沒有科學依據的放生不僅不是善舉,還是對原有物種、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破壞,部分放生的物種還屬於外來物種,其放生(入侵)甚至會破壞我國的生態平衡。全國政協委員沈開舉,為何要建議增加放生野生動物條款,過度的放生會造成哪些自然生態危害?
  • ...平安夜放生被指破壞生態,道歉稱「不是巴西龜」,這真是本地龜嗎?
    平安夜放生烏龜為大家祈求平安,藝人夏之光這回可能「好心辦壞事」了。昨天(12月24日),男團R1SE成員夏之光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平安夜的儀式感」——放生了奶奶養了很多年的小烏龜,祝願大家都平平安安。小愛豆本以為「善舉」會感動網友,但沒想到,被水生物專家博主和科普博主指出,他放生的是巴西龜,可能會帶來物種入侵的危害。
  • 破壞生態又銅臭的放生:上千老鼠被村民圍堵
    最近,關於「放生」的新聞又多了起來。杭州神秘土豪花120萬買蟹放生;山西天台山上千狐狸浣熊被放生,一周死一半。今天就來聊聊放生這件事。總有人放掉飛鳥、狐狸、老鼠、蟒蛇、螃蟹,以彰顯愛心,行自己認為是眾生平等、尊重生命的事,但也不斷有人質疑放生破壞生態,攪擾居民,甚至利益鏈衍生,讓「積德行善」也充滿了銅臭味。
  • 南京男子放生兩百隻烏龜引爭議,是「行善」還是破壞生態?
    比如近日南京的一位網友(周先生),買了幾大箱子,一兩百隻烏龜,全部拿到自己家附近的河裡放生……不出意料,這位放生者的行為在網絡上瞬間引發熱議,有人認為這是「行善」,有人則認為是「破壞生態」……有人點讚,有人吐槽
  • 把壞事變為好事,你就無敵啦
    中國人有普遍模式就是悲劇情節,我們就生長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中,不知不覺我們就成了這樣的人。比如說,早上起來做早飯,不小心打了個碟子,你可能會覺得這倒黴的,大早上來個這事,一天都會不順利;如果遇到一件不順利的事,馬上就會說:我怎麼這麼倒黴呀!早上上班的路上,車被追尾了,倒黴透頂了!
  • 巴西龜是外來入侵物種 隨意放生或破壞生態環境
    「可能是有人放生的!」對方猜測。據了解,巴西龜外形很萌,而且生命力強,餵養方便,受到了市民歡迎。在不少寵物店裡,巴西龜是賣得最好的寵物之一。不過,很少人知道,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巴西龜最多的國家。別看巴西龜看起來很萌,由於傳播沙門氏桿菌,已經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收錄為100種最具破壞力的入侵生物之一。「不少漁民在舞水河裡捕魚時,經常能捕到巴西龜。」
  • 夏之光放生巴西龜槽點滿滿網友喊話多讀點書
    而如今,這個想法又要出現了,沒錯,又是這個團,R1SE成員夏之光又因為放生問題翻車了。放生這件事,全程槽點滿滿,讓吃瓜的人都有點搞不清楚夏之光的腦迴路,又是放生又是道歉的,一開始7又幹嘛要弄這一套呢?最開始的時候夏之光曬出了烏龜的照片,表示今天是平安夜,所以把奶奶家的烏龜放生了,祝願大家平平安安。
  • 幫助流浪貓是好事,做到下面幾點才不會讓好事變壞事
    其實最開始我對流浪貓也沒有什麼感覺,是自己養了貓之後就再也見不得其他貓咪無家可歸了,見到有流浪貓時,總想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們。幫助流浪貓確實是好事,但是要做到下面幾點之後才不會讓好心辦了壞事哦!第一,量力而行。其實,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量力而行,幫助流浪貓這件事也不例外。幫助流浪貓也分很多種情況,大到把貓咪直接收養,小到只是為貓咪提供一頓食物。
  • 祈福消災做好事?知道你放生的龜有多兇殘嗎?
    父母們「望子成龍」心切,故總想以自己的方式最後「抱一抱佛腳」,便去各地寺廟燒香供佛,放生龜魚,以祈福消災。多地放生池因為放生了巴西龜、鱷龜等兇猛大龜,或者一些大型捕食魚,而又缺乏科學管理,導致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小龜、魚蝦都無法生存。
  • 社會人士北大放生巴西龜 專家:入侵物種破壞生態
    北京晨報記者昨日從北大保衛部證實了此事,工作人員稱發現情況後立即對幾位放生人士進行勸阻和教育,之後幾人將這些巴西龜載離。據悉,近年來巴西龜頗受放生團體青睞,但專家提示,此類龜對本地龜造成物種侵害,影響區域水生態平衡,放生危害大。
  • 一個人的心態好了,壞事也能變好事
    福禍不單行,任何事情,都有兩個面,關鍵是你從哪一方面去看。 陽光的人,不是頭頂沒有烏雲,而是心中有陽光,眼睛看著溫暖的地方;倒黴的人,不是頭頂沒有藍天白雲,而是心中很陰暗,眼睛盯著寒冷的地方。 一個人的心態好了,壞事也能變好事。
  • 說說做好事與做壞事
    無心為惡,雖惡不罰」,意思是:有的人故意去做好事,雖然是做了好事,但不應給他獎賞;而有的人不是故意做壞事,雖然做了壞事,也可以不處罰他。而三國劉備有句關於善惡的名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不妨將上面兩句話聯繫起來。不要因為是很小的一件好事而不願去做,積德行善,日積月累,當做好事成為習慣的時候,求得內心的安寧和滿足,也就不在乎外界的獎賞了。
  • 淺談屢見不鮮的巴西龜放生行為,放生並不一定是件好事
    放生動物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無知的放生只能讓原本岌岌可危的生態再遭重創。而巴西龜在我國的放生就是如此,作為一種「入侵物種」,在我國的水域中放生巴西龜,不但不是在保護動物,反而是在殺害我國已有的動物。這不是微言聳聽,而是正在發生的事情。下面我們來看看巴西龜作為入侵物種發生後,會對生態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