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HiVi惠威於2008年發布了一款經典的桌面2.0音箱:M200MKIII,這款產品在當時來看可以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被業界眾多媒體評為值得擁有的桌面HiFi音箱。M200MKIII採用主副箱設計,外觀上率先採用了傾斜的前障板設計,這種不規則的箱體結構能減少箱體內部的駐波,令音質更加乾淨。值得一提的是,經過了近10年時間,M200MKIII至今仍在熱銷。
為了適應現在用戶的使用需求,HiVi惠威於今年又推出了M200MKIII的新版本,型號也變成了M200MKIII(8062)。這款音箱相對於老版產品來說,在功能、電路優化、信號輸入等方面都做了一些新的調整和升級,同時還新增了藍牙連接、USB輸入,並且還加入了音效卡,可以說更加迎合現在年輕人的使用需求。
不過目前這款音箱還未正式發售,所以我們也還沒有得到它的具體售價,但根據另一款升級換代產品M200MKIII+音箱1999元的售價來看,M200MKIII(8062)肯定不會超過這個價格。當然,大家也很關心這款音箱在聲音上的表現,那麼廢話不多說,接下來就讓我們從外觀、功能和聲音等方面,詳細了解下HiVi惠威M200MKIII(8062)音箱吧。
承襲經典外觀設計
網友們看完上面的介紹大家可能會問了,"M200MKIII系列現在已有三款型號,它們之間到底有哪些區別?"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從下面這張參考圖中了解下M200MKIII系列產品之間的區別:
圖自網絡
從上表不難看出,M200MKIII(8062)相比經典版型號主要區別就是增加了藍牙、音效卡和USB輸入功能,相應的原廠配件部分也自然也多了一根用於連接電腦的USB線;其他部分則與經典版型號基本沒有區別。
M200MKIII(8062)
承襲經典的外觀設計
承襲經典的外觀設計
M200MKIII(8062)的外形、做工和用料與經典版保持一致,大量原木材料的使用讓音箱極具質感,並且箱體使用的是上乘樺木,再經切割、打磨、烘乾、噴漆等多道工藝後製成,相比傳統音箱使用的MDF板擁有更高的密度,能更好的抑制箱體諧振,讓音質更自然純淨。
三顆控制旋鈕
音箱的前置旋鈕設計也與經典版如出一轍,從左至右分別為低音調節、高音調節和音量調節。音箱正面採用了可拆卸防塵罩,用戶可根據個人喜好在使用音箱時選擇安裝或拆下。筆者個人還是喜歡拆下防塵罩,不僅因為箱體正面視覺感很霸氣,也更便於保護裡面的喇叭,如果長時間不使用音箱,建議還是將防塵罩裝上。
25mm(TN25)高音單元
5.25英寸LM5N中音單元
M200MKIII(8062)延用了經典的25mm(TN25)高音單元,TN25是國內音響領域最出色的高音單元之一,暢銷海內外,音色甜美、細膩、通透,在音響玩家中有著很高的美譽。中低音單元使用了5.25英寸的LM5N,這也是在M200MKIII上的經典延續,此單元採用了寬大且有彈性的折環與更大的中央防塵帽,擁有更強勁的磁路設計與懸掛系統,LM5N單元音色優美,低頻控制力也很出色。
支持藍牙和USB輸入,內置音效卡
M200MKIII(8062)採用的是一體成形的金屬背板與散熱片設計,能夠保證更好的箱體嚴密性,但成本也較高昂,音箱的輸出功率高達RMS 120W,因此散熱部分體積碩大,散熱片由底部一直延伸到頂部,佔據了背板三分之二的面積。背板的結構設計完全以高低電平隔離為基準,音頻輸入與訊號輸出在箱體最上方,電源輸入和開關設置在箱體最下方,完全避免了因線路工作電壓不同導致的幹擾。
箱體背面增加了USB輸入接口
鍍金4芯一體化接口
接口方面,M200MKIII(8062)為用戶提供了一對RCA模擬音頻信號輸入接口和一個方口USB輸入接口,便於連接電腦。音箱採用電子分頻設計,在背板上提供了鍍金的4芯一體化接口,方便接駁。此外,音箱線也十分考究,採用鍍金一體化4芯連線,線芯更粗,阻抗更小,接頭部分經鍍金處理後直流耗損更低,保證了音頻訊號傳輸的純淨,黑色尼龍防震網包裹的線材也更顯高檔。
筆者在前面提到過,為了方便用戶的使用,M200MKIII(8062)加入了藍牙功能,並且使用也非常方便:當電源通電5秒後會自動啟動藍牙模式,打開手機藍牙搜索到「HiVi M200MKIII(8062)」點擊連接即可配對成功。音箱的音源輸入自動默認藍牙有線,USB輸入次之,RCA輸入最後。
副箱背面的「身份證」
在副箱的背板中間位置,HiVi惠威為每一套M200MKIII(8062)音箱都配備了一個獨特的身份標識:打上了擁有唯一編號的金屬珍藏銘牌,上面有音箱設計師:Frank Hale的籤名雕刻,頗為典藏價值。
TL084C運放組件
M200MKIII(8062)搭載了一枚TL084C運放組件,可以同時完成4個聲道的訊號運算放大,並且是高輸入阻抗、高速運算放大器,可以說是這款音箱有源電子分頻電路的核心組件。此外,M200MKIII(8062)的後級功放電路配備了160W的大功率環形變壓器,功率儲備餘量充裕。功率輸出方面是M200MKIII(8062)的絕對優勢,它擁有雙聲道120W(RMS)的強勁輸出能力。
大口徑倒相孔
倒相管是音箱箱體設計的重點之一,倒相管的大小、長度、形狀甚至開口弧度都最終影響低頻的回放。M200MKIII(8062)的倒相管採用L型低風噪倒相結構:倒相管在中間有一個弧形的過度,讓回放低頻時迅速壓縮的空氣得到有效緩衝,倒相管兩邊的弧形擴散開口更進一步降低空氣的阻力,讓低頻音質額外純淨。
4主觀聽感介紹
評測參考器材介紹:
享聲A280C播放器
本次測試我們使用的音源是享聲A280C播放器,線材使用了範登豪The Name RCA音頻線。享聲A280C是一款真正原生FPGA 硬解1bit DSD網絡硬碟解碼耳放一體化播放器,可當獨立解碼、獨立數字轉盤、具有前級功能,還有獨立的耳放。基於享聲音響領先並且唯一的保真流媒體音頻重放架構,採用最新的FPGA算法,雙晶振FPGA架構,以及享聲獨有的調音技術。
M200MKIII(8062)筆者使用了一周多,已經完全可以代表其真實素質,煲開之後的M200MKIII(8062)中高頻表現還是一如既往的優秀,並且由於儲備功率的充足和揚聲器的優化,聲音變得特別的寬鬆醇厚,中高頻已經放的很開,鬆軟中不乏能量,中氣十足,帶點絲絲暖意,是一種非常舒適耐聽的音色。
在聽古典樂時,小提琴琴弓與琴弦的摩擦、木吉他的滑弦和揉弦,都還原的栩栩如生。另外在人聲部分有兩個亮點:一是歌手成熟深情的嗓音,另一個是即興的鋼琴演奏,並且女聲和樂器的搭配非常精彩。人聲結像精準,距離適中,與樂器之間保持著良好的分離度,整個中頻部分乾淨清澈,刻畫歌者的感情也比較細膩。
M200MKIII(8062)低頻表現相當霸氣,下潛深、量感足,同時也頗具彈性,是那種長時間聆聽過程中讓人很舒服的低頻感受。但在聆聽金屬樂曲目時,筆者也感覺這種低頻速度感不是很強烈,欠缺一點凝聚紮實的衝擊力。不過有經驗的玩家應該知道,這兩種低頻風格是很難兼具的,追求下潛和彈性難免會在速度和瞬態上受點影響,這是動圈揚聲器的物理天性決定的,尤其是一兩千元價位的多媒體音箱中,很難達到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
總結:
在經典的M200MKIII熱銷十年後,HiVi惠威在今年分別推出了M200MKIII+和M200MKIII(8062)。在對功能、單元、接口、電路等部件都做了改進和升級後,M200MKIII系列的三款產品已經基本可以滿足當下玩家的使用需求,同時也帶來了更多體驗上的樂趣。至此,在國產千元級書架音箱市場,HiVi惠威憑藉M200系列也足以能夠佔領一席之地。而對於今天這款M200MKIII(8062),筆者也強烈推薦給平時喜歡在家裡聽音樂的朋友,相信這款音箱一定會帶給你不錯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