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日報全媒體訊(周杏)夏季,是蛇類出沒頻繁的季節。近日,記者從平江縣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了解到,每年該縣都有500餘例蛇傷在該科治療。從今年3月以來,該科就已收治100餘例蛇傷患者,其中絕大部分是蝮蛇咬傷,小部分為五步蛇(即棋盤蛇)咬傷。
警惕!致死率較高
根據平江縣山野蛇類研究所協同縣林業局的初步調查,平江縣本土蛇類達57種,佔湖南蛇種的95%。雖然大部分是無毒蛇,但是劇毒蛇和微毒、小毒蛇也會經常出現。
經過長期觀察研究,平江縣山野蛇類研究所整理出了該縣最常見的四種主要毒蛇,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四大毒蛇,是蛇類中致死致殘山區人民的主要兇手。
1、蝮蛇。平江人也叫土皮子(蛇)、小棋盤。
▲蝮蛇
棲息環境:多棲息於平原、丘陵地帶,田邊、菜地、道路旁邊、接近水源的周邊都常出沒,蝮蛇為卵胎生,遍布極廣,為數量最多的毒蛇之一。
蝮蛇是平江縣咬傷人數最多的一種中性混合型毒的蛇,每年蛇傷的60%是蝮蛇咬傷,危害面積極廣,傷亡人數最多,它體積小,人們很難發現。
2、棋盤蛇。也叫五步蛇。學名叫尖吻蝮。是國家二級瀕危保護動物。
▲棋盤蛇
棲息環境:生活在海拔100-1200米的山區或丘陵地帶,大多棲息在山谷溪澗附近,在山裡住的房屋周邊也經常出現,與森林息息相關,平江山區大部分鄉鎮都有。
棋盤蛇系劇毒蛇,傳說中人被咬傷不出五步即死,故稱五步蛇。毒性大於眼鏡蛇,是全世界十大毒蛇之一,蛇類毒量最多的一種,屬血循毒。該蛇種個體較大,性格兇猛,毒牙較長,在平江由棋盤蛇咬傷人的危險事件經常發生,受害者出現傷口疼痛、腫脹、瘀斑、流血、頭昏等。該毒是溶血毒素,禁止非專業人員刀劃傷口。
3、眼鏡蛇。平江人也叫扇頭風、扁腦殼、萬蛇等。
▲眼鏡蛇
棲息環境:常喜歡在平原、丘陵、山區的灌木叢林中、溪水魚塘邊、田間、住宅、柴堆、草叢裡都出現。道路兩邊也經常發現。
眼鏡蛇是劇毒蛇,為平江縣主要毒蛇之一。
4、銀環蛇。平江人也叫百節蛇、白百節、寸白花等。
▲銀環蛇
棲息環境:晝伏夜出,尤其悶熱天氣的晚上出現次數頻繁,銀環蛇性溫和,一般不主動攻擊人,棲息於平原、丘陵小山近水,池塘邊、田邊、路旁、菜園等都有出現。
銀環蛇是全世界的十大毒蛇之一,平江縣死亡率最快的四大毒蛇之首。銀環蛇毒腺很小,但毒性神經毒極為猛烈,一般情況1-4小時內必須搶救,儘快注射抗銀環蛇蛇毒血清(對銀環蛇,目前中草藥還沒有特效藥)。患者被咬傷時不會感到疼痛,不腫脹,傷口不明顯,若不高度重視,呼吸開始困難了死亡極高。
如何避免被蛇咬傷
1、市民進入草叢或是樹林時,應該穿高幫鞋、長袖衣、長腿褲,儘量不要把皮膚裸露在外,同時使用長棍子不斷打擊地面、草叢、樹幹,便於嚇跑蛇類,而不是用大聲說話來進行驅趕。
2、早晨和傍晚是蛇經常出沒的時間,陰暗潮溼、人跡罕至、草叢茂盛以及鼠類較多的地方最易出現蛇類,市民在這類時間和地段多留心眼。
3、蛇類最怕具有刺激性氣味的物質,市民如果發現有蛇出沒,可以用酒精、煙霧、雄黃、硫磺等進行驅趕。
4、萬一遇到蛇,不必驚慌,不要振動地面,只需要慢慢移動離開即可。由於蛇變向的速度沒有人快,當遇到蛇追趕時,要忽左忽右地跑「S」形路線躲避。
被蛇咬傷怎麼辦
毒蛇咬傷發病急,病情變化快,是一種全身性中毒疾病,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可致殘和死亡。縣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提醒,蛇傷重在預防,被咬不要驚慌,結紮切開排毒,儘早儘快就醫。
急診科副主任李錳湘表示,萬一被蛇咬傷,不要驚慌失措,嚴禁奔跑,應就地休息,搶救方法如下:
1、以最快速度將患者送至縣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注射蛇毒血清。如身邊無車,請立即撥打120。
2、結紮:在被咬傷部位的上遊(肢體靠近心臟的一側),用橡膠帶、繩子綑紮,力度適中,阻斷靜脈回流即可,延緩蛇毒吸收,每30分鐘鬆開結紮處2分鐘,千萬不能用電線、鐵絲作為結紮的工具;
3、排毒:用刀片、玻璃片,沿咬痕作「十字形」切口(註:被棋盤蛇咬不能劃切口),在流水下,用手由近端(靠近心臟的一側)向遠端擠壓,排出毒液;
平江縣山野蛇類研究所所長羅平庚告訴記者,雖然有的蛇有毒,但大部分都是無毒蛇。其實,人們對蛇有很多誤解,作為生態系統食物鏈的中間環節,它們不可或缺,有重要的生態學意義和藥用研究價值,今年我國還確立了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制度。與其對蛇過度恐懼甚至傷害它們,不如了解、保護它們。
如果想識別更多平江蛇類,想知道更多平江蛇類的相關問題,可致電平江縣山野蛇類研究所1508099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