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最兇猛的猛獸,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被稱為森林之王的老虎,霸道蠻橫的狗熊和縱橫非洲荒原的獅子等大型動物,而說到這裡,有的人就想提出疑問了,為什麼老虎都是待在森林中,而獅子都是生活在平原呢?在這裡小編就給大家解釋一下。在這個世界上,一直都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不同的物種經過許多年的改變與適應,已經習慣了某些生存環境,從而進化出自己所需要的生理特性,比如說老虎,它全身的花紋都是黃黑相間的條紋狀,可以結合密林的陰影隱藏身形,使得自己更不容易被發現,不論是偷襲獵物還是逃避獵人,都非常的管用,而如果把老虎放在平原上,它一身引以為傲的保護色就失去了該有的能力,不僅更容易暴露還因為龐大的體型使得自己所處之境危險無比。

和其他貓科動物比較起來,老虎的四肢相對而言更短,平均跑動速度也慢了許多,不過令人稱讚的是老虎脊柱彈性很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自己的劣勢;而平原地區生活的動物體型比森林裡的動物來說相對更大一些,而且都是群體活動,假如說老虎要捕食非洲野牛的話,成功獵殺一頭的概率可以達7成左右,但要是面對野牛群基本是無能為力了,成功的概率基本為0。

在平原的競爭對手也大多數是群居,成年老虎要生存下來沒有問題,但老虎幼崽在這麼殘酷的環境下是很難存活的,一般來說老虎咬到四歲才算成年,在這四年期間老虎幼崽能不能活下來還是兩說。

在平原生存的貓科動物中,真正算得上是大型的其實只有獅子和獵豹而已,平原上雖然也有花豹的存在,但花豹主要棲息的地方還是密林。獅子是群居的動物,它們捕獵時往往全體出動,所以可以抓獲體型更大的獵物,同時也能面對其他動物群體的威脅,這就是它們的優勢。而獵豹需要是超快的速度,一般獵豹捕殺獵物之後都會迅速吃掉,以免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被那些群居動物搶奪。

非洲草原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地廣樹稀,冬乾熱,夏溼熱,旱季午後40-50度,而且河裡盤踞著一大群尼羅鱷和河馬。還有非洲草原食肉三巨頭,非洲獅群1-3隻雄獅和10-20隻母獅。斑點鬣狗群70-90隻。

非洲野狗群一般是40頭野狗組成,但最大的群體可達到100頭。可想而知非洲競爭有多激烈,獨居的花豹獵豹就經常被野狗群毆搶食,好在獵豹跑得快,花豹會上樹。就算是獅子群它們都敢碰一碰,當然這種情況是針對雄獅不在的情況,因為雄獅有識別鬣狗首領的能力,而母獅以及其他動物都不具備,所以鬣狗懼怕雄獅,如果野狗群碰到沒有雄獅的獅群那也是敢上前去招惹的。

非洲的樹林是極其稀少的,大多數都是灌木叢,而老虎捕獵多數靠樹林突襲獵物,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老虎連保護色都沒有,這怎麼能捕獵?依靠搶奪其他動物的獵物維持生活嗎?非洲鬣狗,野狗心臟巨大無比,肺活量又好,老虎在那麼炎熱的地方和鬣狗群野狗群打架搶奪食物,這明顯是不科學的,更何況老虎的那身毛皮能受得了嗎?不會熱死?所以老虎基本上在非洲是生存不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