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2種海魚快被吃光 首將海洋魚類列保育動物

2020-11-26 華夏經緯

    臺灣首度將海洋魚類列為保育類動物。臺當局「農委會林務局」昨預告,將分布於墾丁、綠島、蘭嶼海域、各剩不到30尾的曲紋唇魚及隆頭鸚哥魚,列入臺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未來違法捕撈、釣獵者,最高可處150萬元(新臺幣,下同)罰鍰。

  臺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表示,海洋魚類多達20003000種,臺灣卻沒有把任何1種海洋魚類列入保育。10多年來,他除了自己潛水下海調查數量,也走遍墾丁、綠島、蘭嶼等地訪談潛水老手,發現40年前多達上百尾、上千尾的曲紋唇魚及隆頭鸚哥魚數量銳減,蘭嶼各16尾最多,墾丁、綠島都僅存個位數,澎湖則都沒有了。

  鄭明修指出,曲紋唇魚俗稱龍王鯛或蘇眉魚,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魚類,最大體長可達2米,體重200公斤以上,壽命可達4550年,在帛琉可是「國寶魚」,埃及紅海也有上百隻。但因為香港人愛吃,幾乎把太平洋的龍王鯛都吃光了。2004年起,華盛頓公約(CITES)將它列為附錄二物種保護。

  至於隆頭鸚哥魚,也分布墾丁、綠島、蘭嶼海域,身長130公分以上,因為愛吃活珊瑚,晚上會回到同一個珊瑚礁睡覺,過去常淪為不肖潛水客鏢魚對象,同樣僅存2030尾。

  鄭明修說,這類罕見大型珊瑚魚類都被視為「海洋金雞母」,結合潛水觀光,發展餵食秀與遊客互動,只有臺灣喜歡把它們送上餐桌。2年前他以臺灣珊瑚礁學會理事長身份把保育案送進去,但因為不像白海豚、藻礁受關注,都放到最後討論,保育人士痛批保育動作太慢了。

  鄭明修強調,臺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納入保育後,海洋警察一定要加強執法,也應成立「海洋保育署」。

  臺「林務局」表示,這2種魚類納入第二級保育類後,若違法捕撈,可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併科150萬元罰鍰。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孟雲

相關焦點

  • 在臺灣旅遊買熱帶魚吃,吃完被送醫院救治,漁民:我們可不敢吃
    在臺灣旅遊買熱帶魚吃,吃完被送醫院救治,漁民:我們可不敢吃。臺灣四面環海,水產資源豐富,遊客到臺灣一定會品嘗當地的海鮮產品。但並不是所有海產品都可食用,嚴重可威脅生命。今年去臺灣旅遊時買了熱帶魚吃,可吃完之後上吐下瀉,舌頭髮麻,最後被送到醫院救治,估計再晚點可能命就沒有了。
  • 臺灣原生種八哥列保育動物禁止買賣
    臺灣原生種八哥列保育動物禁止買賣 2008年09月22日 17: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 臺灣獼猴不列保育類動物?島內動保團體反對
    華夏經緯網12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獼猴是三級保育類動物,但獼猴惹禍,且族群數量這麼多,還需保育嗎?島內動保團體和學者表示,臺灣獼猴分布集中在某些區域,整體來看數量仍不足,且國際上的靈長類都是保育類動物,島內將其列為保育類動物,還是有必要的。據報導,「臺灣獼猴仍有保育價值。」
  • ...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項目獲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支持
    重慶市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項目獲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支持2016-08-29 14:2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重慶漁政信息網        瀏覽量: 1438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在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的支持下,重慶市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申請的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 海洋魚類可以生吃,難道海洋魚類真的沒有寄生蟲?
    現生魚類共2萬餘種,其中海洋魚類約有1.2萬種,為魚類中最繁盛的類群。海洋魚不是沒有寄生蟲,而是寄生蟲比較少。寄生蟲可以分成兩大類,一種是終身寄生在宿主體內的寄生蟲。為了對付高濃度的鹽,海洋的魚類進化出了各種排鹽的能力,進入海魚身體裡面的水分都是淡化過的。●硬骨魚的魚鰓上面,有專門排洩多餘氯離子的泌氯細胞。其過濾海水鹽分的能力,遠遠超過工業用的海水淡化薄膜。
  • 臺灣修改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 移除臺灣獼猴等8種動物
    中新網1月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1月9日,臺灣「農委會」發布公告,修改陸地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其中臺灣地區物種新增17種,移除8種保育類動物。據報導,臺灣「農委會」1月9日發布公告,修改陸地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
  • 動物「萌主」激發臺灣黑熊保育意識
    作者 馥馨    最近,臺北市立動物園為了闢謠,特別發布一篇園內沒有新生臺灣黑熊寶寶的澄清消息。為何會有啼笑皆非的謠言傳出?歸根究柢就是有人對「圓仔」爆紅受寵而「吃醋」了。其實,既然同樣為熊,臺灣黑熊應可與大陸貓熊攜手倡導臺灣動物保育意識。
  • 21種海魚體內檢出寄生蟲 可導致呼吸障礙休克
         嫩滑鮮美的生魚片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市民吃時大快朵頤,殊不知寄生蟲可能趁此悄然侵入體內。昨日,嶗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市面上的海鮮水產品進行食源性寄生蟲檢測,在抽檢的22種海魚中,除黃花魚外,其他21種均檢出異尖線蟲,檢出率為95.5%;共檢測了188條魚,其中102條魚檢出異尖線蟲,檢出率為54.3%。
  • 探訪臺灣溼地保育,讓田裡留下人與自然共舞的腳印
    臺灣溼地的命運也跟其他許多地區一樣,經歷過經濟迅猛發展時期過度開發利用帶來的嚴重損毀;但如今,臺灣溼地的風光之美、生物多樣性之豐富、人與自然之和諧已成為寶島的一張名片,其溼地資源保護、恢復、監測以及生態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做法與理念值得借鑑。9月2日-11日,《中國綠色時報》記者受邀赴臺,分別探訪了濱海灘涂、河流及稻田等不同類型的自然溼地和人工溼地,去感受溼地保育與農業生產、社區生計之間如何良性互動。
  • 「Marine Conservation Pilot」海洋保育領航者學員招募中
    培訓目的培養一批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科學精神、實幹能力和公益情懷的海洋保育NGO人才,搭建長期學習、交流與合作平臺。2.     活動概要 本項目面向全國沿海地區的海洋保育NGO及在校學生招募20名學員,參加為期4天,以「海洋保育的宣傳教育」、「海洋瀕危動物保育的工作方法」和「海洋保育基金的申請」為主題的免費培訓和實踐活動。
  • 青島世園會首次引進海洋植物 萬條海魚助陣(圖)
    展品暫養在太平角沿岸    海洋植物展區是個陸地大型海藻活體養殖和觀賞系統,在封閉循環系統中養殖活體巨藻等海底森林大型藻類,同時兼具海洋動物和珊瑚等活體材料展示,展現海底森林的壯麗景觀。    展示用的紫菜苗簾主要從江蘇購置,在鰲山衛養殖基地養大。
  • 東海油輪起火海魚不能吃?專家:凝析油會揮發對魚類影響不大
    東海油輪起火海魚不能吃? 中國青年報消息,日前,有傳言稱,因東海油輪起火洩漏大量凝析油,導致東海海洋生態遭破壞,東海漁業受重大影響,所以長三角地區的魚不能吃了。
  • 5種常見、常吃的海魚,不來了解一下嗎?
    早些年,冷鏈運輸還不發達的時候,身處內陸地區的人們,吃魚一般都只能吃到河魚、湖魚。隨著冷鏈運輸技術的廣泛使用,生鮮類的食材可以快速的進入內陸地區供大家食用,於是漸漸的,內陸地區的朋友們,也能夠吃到原本海濱人民的專屬——海魚了。
  • 海邊人喜歡的6種魚,被譽為世界最好吃的海魚,排名第一是馬友魚
    在海邊生活的人,吃魚可謂是行家,因為這裡的魚類資源特別豐富,各種各樣,不同口感的魚類應有盡有。雖說海魚的種類多,但是真正受老百姓喜歡的卻為數不多,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大家公認好吃的海魚,不知道大家都吃過嗎?
  • 海洋保護從珊瑚保育出發
    珊瑚礁被譽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珊瑚礁系統是維繫海洋生態體系的基石,是眾多海洋生物賴以生息的重要鏈條。世界環保組織提出,保育珊瑚不但可以維持漁業發展,更可以維持觀光旅遊業發展,作為海岸線的天然保護屏障,保護珊瑚更是保護人類自身。
  • 鱸魚是淡水魚還是海魚?
    鱸魚是常見的經濟魚類之一,也是發展海水養殖的品種,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還含有維生素B2、煙酸和微量的維生素B1、磷、鐵等物質,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鱸魚是淡水魚還是海魚吧!
  • 入秋後,這幾種海魚可以經常買,刺少鮮美,營養豐富,適合現在吃
    相信我們小夥伴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吃一些蔬菜及肉類之外,也會經常吃一些魚類,尤其是那些生長發育在海洋的海魚類,這是因為是在海水裡生長的,吸附了海水裡面的多種礦物質,因此 在這樣的環境生長發育出來的魚類全部都是十分有營養的,而且生活在不一樣的海域的魚類,其體內的營養物質的也是各不相同的,這就是海魚類之所以價格不一的原因
  • 海魚的生活習性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 海浪&風暴潮消息受強冷空氣和低壓的共同影響,預計:3月26日至29日,渤海、黃海、東海、釣魚島附近海域、臺灣海峽將先後出現一次大浪到巨浪過程。3月26日早上到夜間,渤海灣和萊州灣將出現一次溫帶風暴潮過程。
  • 海洋中,5種常見的有毒海魚
    大愚深海魚今日分享:1、蓑鮋蓑鮋是漂亮的一種珊瑚礁石魚類,它的魚鰭就是它有毒器官,含有毒腺。2、洛氏刺尾魚。這種魚類主要分布在熱帶和溫帶的巖礁海區,以海草和石灰層為食。尾部兩側帶有毒性,通過猛烈的擺動尾部,可以在對方身上劃出傷口。3、球狀絨鮋。該魚類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海域,具有毒性,是不能食用的。4、副刺尾魚。
  • 海洋動物喝水各顯神通,有的腎功能極其強大,有的自帶高科技
    那麼在廣袤無垠的海洋裡的海洋動物是怎么喝到淡水的呢?在海洋哺乳動物中,這個過程的強度遠超人類,或其他的陸生動物。但是,後面人們發現了,海洋哺乳動物的尿液含鹽量超過了海水,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它們會從海水中獲取水分。脊椎動物—魚類的海水淨化系統?我們常吃的海鮮比如帶魚,常年生活在海裡也喝著海水,但吃著也不是很鹹,這是因為他們都自帶「海水淡化器」。不同的魚類自帶的淡化器也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