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訊,世界上第一頭在熱帶地區出生的北極熊「伊努卡」25日在新加坡動物園接受「安樂死」,享年27歲。
這一「熊齡」換算成人類年齡已是古稀之年,超過圈養北極熊平均壽命兩年。
「伊努卡」的名字源自因紐特語,意為「安靜的潛行者」。它1990年12月26日在新加坡動物園出生,父親從加拿大野外捕獲,母親來自德國一家動物園。
27年來,「伊努卡」一直是新加坡動物園內待遇最好、最受遊客歡迎的「明星」之一。然而,「伊努卡」近年備受關節炎等「老年病」困擾。
近幾個月,它的行動明顯遲緩,對原來喜愛的遊戲興趣不再。4月初一次體檢發現,它的健康狀況顯著惡化,四肢肌肉萎縮,無力支撐軀體,腹部和掌部有傷。
獸醫25日給「伊努卡」打麻醉劑後做檢查,發現近日密集治療沒有改善它的健康,決定讓它在昏迷中安靜死去。
「新加坡人從它還是幼崽時就認識它,看著它長大、衰老。」負責照顧「伊努卡」的飼養員之一莫漢·波尼查米對新加坡《海峽時報》說,結束「伊努卡」的生命是個艱難決定,但「延長它的痛苦不公平」。
園方說,「伊努卡」死後,動物園不會再圈養任何北極熊。不少新加坡人借社交媒體表達對「伊努卡」的悼念之情。主婦帕梅拉·李說,聽說「伊努卡」病重,她特地帶4歲女兒去動物園探望它,但「太遲了」。
世界自然基金會估計,野外北極熊數量現存2.2萬頭。它們通常出沒於嚴寒地區,而新加坡白天平均氣溫通常不低於25攝氏度。(沈敏)【新華社微特稿】
(原標題:健康狀況惡化 世界首頭熱帶出生北極熊安樂死)
2017年12月10日訊,中新網12月1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攝影師尼克倫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一隻骨瘦如柴的北極熊在沒有冰的野地覓食求生的影片,看了教人心酸。
尼克倫今年夏天在加拿大巴芬島看到這隻瘦到只剩皮包骨的北極熊,它走路時有氣無力的拖著兩隻後腿。它在垃圾桶裡翻找能充飢的食物,但最後無可奈何的癱倒在地。
尼克倫從小生長在加拿大北部,對北極熊並不陌生,但這次相遇最讓他感到心痛,他說:「我們站在那兒哭,拍攝時淚水滑落雙頰。」
尼克倫表示他也想介入,但因為手邊沒有可施打鎮靜劑的槍枝或高脂肪肉類而無能為力,於是決定將這隻北極熊臨死前的模樣拍下來,以確保它不會白白死去。
他說:「這就是挨餓的模樣。肌肉萎縮。沒有活力。這是緩慢而痛苦的死亡。當科學家說北極熊將在未來100年滅絕,我想到全球2.5萬隻北極熊將要這樣死去。如果地球持續暖化,我們將失去北極熊和整個北極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