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張家界3月17日訊(通訊員 譚鎮)「我年輕,身體好,抵抗力強,如果感染了,我相信我也扛得過去,所以讓我去最危險的小組吧!」永定區疾控中心的一位年輕媽媽不甘人後,強烈請求投身到抗疫戰鬥最前線,她給出的理由簡單而有力,結果她「如願以償」,1月26日天還沒亮,她早早起了床,看著還在熟睡中剛滿一歲的兒子,輕輕地給了一個吻,便轉身踏上了抗疫的徵程。
她叫屈萌,今年29歲,是永定區疾控中心慢病科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如同敢死隊徵召壯士一樣,她毅然向前一步,加入了高風險的密切接觸者流行病學調查小組。她在衛生系統工作的時間不長,卻始終任勞任怨,默默奉獻,實至名歸地贏得了「屈磚」這個「雅號」。
2017年11月,她進入疾控中心慢病科工作,便趕上了創建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那時新婚不久,然而她無暇享受,一頭扎進工作之中,連續加班2個多月,最後順利通過省級驗收。2018年各種公共衛生監測工作如雪花一片一片的飄來,她沒有絲毫抱怨,而是開啟瘋狂加班模式,「白+黑」和「5+2」成為常態,為把監測工作做得更科學更精準,她經常下鄉採集孕婦和兒童尿液及碘鹽,還要收集上千份不同人群大便。起初她很不適應,甚至出現了嘔吐的狀況,但是她選擇了堅持,因為她深知穿上了白大褂,就必須幹好這些「髒活」「累活」,才能確保公共衛生的安全。這一年6月的一天,她正下鄉收集檢測樣本時,突然覺得反胃,隨即嘔吐一地,後來連續出現嘔吐情況。「屈萌,你不是適應了嗎,怎麼今天又開始吐了?」同事禁不住地問,「沒事,我懷孕了。」她輕描淡寫般地說出實情以後,又迅速投入到工作之中。後來,由於勞累過度,產檢時胎心監測不過關,醫生強烈要求她住院保胎,否則需要及時終止妊娠,她第一次被盯在了病床上。2019年小孩出生不久,她又迫不及待地返崗上班了,積極參加創建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學校衛生監測、職業病監測、死因監測和張家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等等一系列工作,沒日沒夜的加班已經是家常便飯。她的同事都說她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而她的家人給她取了另一個稱號「加班狂」。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後,永定區疾控中心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要求,迅速進入戰時狀態,組建戰時突擊隊。在這場戰疫中,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採樣、密切接觸者調查、環境消毒等都是預防疾病的重要環節。「屈萌」果然不負「屈磚」的稱號,主動加入了密切接觸者調查工作,因為對這些與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進行調查與隔離是控制疫情蔓延的關鍵。戰時狀態下,她沒有一絲猶豫和膽怯,轉身走出家門,披上白大褂、戴上醫用口罩就開始工作了。連續50個日日夜夜,她是一名「疫情偵察兵」,每天都要不停地詢問密切接觸者「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到哪裡停留,接觸過什麼人……」她是一名「心理疏導兵」,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安撫那些憂心忡忡的密切接觸者,有時還要動用自己的「金嗓子」,給他們唱歌解憂;她是一名「前線掃雷兵」,深入街道和社區,走街串戶,面對面給密切接觸者採樣;她又是一名「前線勤務兵」,經常搬運各種防護物資,從樓下扛到樓上,從這條街搬到那條巷;她還是一名「疫情宣傳兵」,在收集預警信息、追蹤密切接觸者、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後,還要撰寫流調報告和宣傳稿件。她奔赴抗疫前線,與家人相聚的時間更少了,想孩子的時候,便悄悄拿出手機,打開微信視頻,同兒子隔屏相對。看著穿厚重防護服、戴醫用口罩的這個「陌生人」,兒子總是不配合,把頭扭過去,一個勁地喊「嘎嘎,嘎嘎(外婆)」,有時候還會被這一身白大褂嚇得哭起來,「屈磚」關掉視頻,躲在牆角,淚水忍不住地打溼了口罩,但是她不後悔,正如她說的那樣:「等兒子長大了,一定會為媽媽的選擇感到驕傲。」
疫情防控還沒有結束,「屈磚」仍然在前線奔波,面對可能感染的風險,面對思親之痛,面對長時間高負荷的工作,她沒有退縮、沒有猶豫,勇挑重擔,衝鋒在前,守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每一個疾控人的初心和使命,這正是她的力量之源。
她說她還年輕,身體好,加班加點熬得起、挺得住,這個家人口中的「加班狂」在工作中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漢子」。在衛健系統,這樣的「加班狂」「女漢子」還有很多很多,她們是風雪中的白梅花,美麗而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