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一朵「彝鄉菇」鋪成彝鄉脫貧路

2021-01-17 閃電新聞

2月15日,俯瞰冕寧縣拖烏鄉魯壩村,成片的香菇大棚與彝家新寨分布公路兩側。 記者 李向雨 攝

冕寧縣拖烏鄉魯壩村引進龍頭企業建香菇種植基地,去年村民人均純收入上萬元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姜明 王雲 餘如波 何勤華發自冕寧)2月15日中午,本網新春走基層採訪組來到冕寧縣拖烏鄉魯壩村時,正好碰到在香菇種植基地打掃衛生的邱木木呷。今年初,60歲的邱木木呷進入香菇種植基地工作,每天有150元收入,這讓他很滿意。

魯壩村位於涼山州北大門,1384位村民均為彝族。2014年,魯壩村根據自身地理條件,從成都引進龍頭企業,建立香菇種植基地,村民人均純收入從2014年的2640元躍升至2018年的10300元。一個高寒山區貧困村的面貌,就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地制宜河灘地闢出5000畝園區

5年前,香菇種植基地一帶還是荒蕪貧瘠的河灘地,只能種植馬鈴薯、蕎麥、玉米等農作物,即使算上養殖和外出務工收入,2014年魯壩村村民人均純收入僅有2640元,脫貧成為燃眉之急。

轉機很快出現。當時,來自成都的食用菌生產老闆張守武,正在冕寧周邊尋訪合適的香菇種植基地,拖烏鄉相關負責人得知後主動聯繫,力邀其到當地考察。

「說實話,首先打動我的是他們誠懇的態度,有著一心想要改變貧困面貌的激情。」2月16日,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冕寧萬樹食用菌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守武坦誠地說,當時覺得起碼應該去看一看,至於是否要把基地建在那裡,心裡並沒多少把握。

結果出人意料,魯壩村海拔較高、氣溫較低等「劣勢」,竟全部成為香菇種植的有利條件。張守武介紹,香菇生長最適宜的溫度是25℃-27℃,魯壩村夏季平均氣溫恰好在這一區間;當地晝夜溫差達10℃,在夜間有助於抑制香菇開傘,形成更加豐富的肉質和良好的口感。經過兩年試點,2016年8月,張守武正式投資建設香菇種植基地。

拖烏鄉黨委書記胡華清介紹,香菇種植基地核心園區規劃面積達5000畝,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轉3000畝,其中1200畝已建成板房、大棚和各類生產基礎設施。站在高處眺望,香菇種植基地內的養菌房、出菌棚鱗次櫛比,而主廠房建設也在加緊進行。

三種途徑香菇產業帶來真金白銀

從空中俯瞰,魯壩村所在的這片山坳,恰好被國道108線分成兩部分:一邊是紅頂白牆的村民聚居區,一邊是以藍灰色為主的香菇種植基地大棚、廠房等。

鏡頭拉近,儘管目前並非香菇生長期,香菇種植基地內卻依然一派忙碌景象。在一間廠房內,幾位村民分工合作,利用機器將木屑、麥麩等裝入特製塑膠袋,然後將其綑紮成一個個圓柱形的菌袋。經過高溫消毒、養菌等過程,這些菌袋6月就會開始出菇。

走進基地內的出菌棚,近兩米高的鐵架上擺滿了出菇後的廢棄菌袋。

每個菌袋可出產鮮菇近1公斤,扣除成本,淨利潤可達六七元。

小小香菇,不僅給企業帶來了真金白銀,而且也讓魯壩村村民受益。張守武說,香菇種植基地每天通常需要70-120名工人,他們大多是魯壩村貧困村民。

村民從香菇基地獲取收入的途徑有3種:土地流轉、帶資入股以及在基地內勞動所得。村民安呷伍呷莫流轉了1畝多地,每年可獲得兩三百元的土地流轉租金。她還將銀行提供的無息貸款入股企業,每年可分紅1500元。同時,安呷伍呷莫在香菇種植基地打工,一年最多可掙2萬元。「這麼多錢,以前想都不敢想。」

融合發展探索彝鄉更多致富門路

在香菇產業的帶動下,魯壩村人均純收入年年增長,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從無到有,2018年達到18萬元。

在魯壩村「安家落戶」後,香菇種植基地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2018年1月,當地遭遇嚴重暴風雪,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900萬元。張守武很快總結經驗教訓,按照抵禦百年一遇的雪災、8級大風、9度地震烈度的標準,展開基地重建工作。

今年恢復建設完成後,全年產值預計將突破4000萬元。「我們以邊產邊建模式運營,2020年產值有望突破1.2億元。」張守武預計,屆時基地將創造上千個就業崗位,不僅能覆蓋拖烏鄉所有貧困戶,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周邊鄉鎮群眾就業問題。

魯壩村出產的香菇,已註冊為「彝鄉菇」品牌,目前在成都市場銷售供不應求,與深圳方面的合作也正在接洽。

除了香菇,今年當地還將與省農科院合作建設科研中心,試種銀耳、靈芝、羊肚菌等,探索更多適宜當地的菌種。胡華清還盤算著完善產業鏈,推動魯壩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方面開展香菇深加工,另一方面利用魯壩村地理條件,打造針對成都市場的夏季避暑旅遊目的地,為村民探索更多致富門路。」

相關焦點

  • 新春走基層,溫暖回家路
    2020年1月22日(臘月二十八)9:00---11:00,營口新聞傳媒中心推出全媒體特別直播節目《新春走基層,溫暖回家路》,通過新聞綜合、交通文藝、經濟生活三套廣播和新華社現場雲同步直播。
  •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新莊村唱起新民謠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今天(21日)推出:《新莊村唱起新民謠》。山下小橋流水,山上滿目蒼翠,青磚白瓦的民居在霧氣中顯得朦朧迷離,位於青藏高原上的新莊村更像「高原小江南」,但在6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山。「一溜兒天,兩溜兒山,一條溝溝九道灣,高楞趄坡水不站,老天爺開眼才能吃上個飯……」李連和今年61歲,是新莊村的黨支部書記,這首民謠,他再熟悉不過。
  • 新春走基層:守護溫暖回家路的人
    新春走基層:守護溫暖回家路的人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2016年02月07日15:32 人民網尹星雲 攝 人民網西安2月7日電 (尹星雲)春運中的北京西站,一趟又一趟的列車到站、出發著,而為了能將旅客順利、平安送達目的地,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捨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時光,用自己的堅守,鋪就了大家的溫暖回家路。
  • 「新春走基層」列車上的行李員——「寂寞」的守護者
    今天,我們的「新春走基層」帶大家了解一個在列車上沒人說話的「寂寞」崗位,認識一位長途列車上的行李員,看看他的不同春運路。早晨5點,值乘K15次列車的司乘人員就開始做登車準備,行李員馬源和另一名同事登上了列車最尾部的行李車廂,開始了將近60個小時的乘務工作。
  • 「新春走基層」新春送去「全家福」,照片定格「大團圓」!
    新春佳節送溫暖,為貧困戶送去米、面、油以及慰問金,那是常事,但你聽說過為貧困戶送全家福嗎?最近,賽罕區開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之「文藝助力脫貧攻堅 贈送全家福」活動,就把全家福送到了貧困戶家中。據了解,此次「文藝助力脫貧攻堅 贈送全家福」活動是由賽罕區文聯牽頭組織的,攝影家協會成員開展志願服務,分為7組,每個組3到4名,利用業餘時間為賽罕區全區的200戶貧困戶免費上門拍攝全家福。
  • 【新春走基層】大年三十: 一桶方便麵溫暖回家路
    【新春走基層】大年三十: 一桶方便麵溫暖回家路 2019年02月04日 20:27  來源:視界網/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 新春走基層·蹲點Vlog|縫荷包、盤盤扣...記者體驗老手藝,結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脫貧攻堅戰決勝之年,也是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的第10個年頭。今年,閃電新聞特別推出《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奮戰在一線》《蹲點Vlog》等新春走基層系列策劃。通過記者深入基層一線,挖掘山東高質量發展、脫貧攻堅等工作中破解痛點、堵點、難點的典型做法和典型故事,展現「重點工作攻堅年」,山東各地的敢於攻堅克難的勇氣,新舊動能轉換新成果和新成就。
  • 「新春走基層」金沙縣新化鄉金畢村:紅錢兌成「小香豬」,村民致富...
    記者沿著通村路驅車而行,路邊上百畝綠油油的大白菜等待豐收。「我要把豬圈整漂亮點哩!」金畢村已經脫貧的羅巡正在自家後院翻修豬圈,見到我們來訪,連忙放下手中的活,和我們攀談起來:「發豬崽好啊!春節前分紅我家大概有1000多塊錢,豬仔養大了我至少還能多賺4、5倍的錢,不賣掉我還能餵著當年豬,往年發的錢都用掉了,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哪裡懂長效投入?」
  • 新春走基層:回家·心的方向(組圖)
    新春走基層:回家·心的方向(組圖) 為了讓在外務工者及時足額地拿到工錢,在返鄉路上走得了、走得好,各級政府、相關部門以及社會各界從點點滴滴做起,協助清欠、送票上門、免費接送,提供一系列暖心服務,讓大家過上歡樂祥和平安的團圓年。(記者 吳文兵、徐旻昊)
  • 玉鼠報春2020年春聯網絡書法展暨傳統文化走基層公益活動徵稿啟事
    「玉鼠報春喜盈門」2020年春聯網絡書法展暨傳統文化走基層公益活動以新年新春祝福、弘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景象為主題徵集鼠年春聯書法作品,通過紙墨書香展現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頌揚山東省在新舊動能轉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方面的新成就,深入挖掘齊魯優秀文化的時代價值。
  • 【新春走基層】自編自導自演 自娛自樂自嗨
    據石牛鎮雁門村黨支部書記安明富介紹,他們村搞這次春節聯誼活動,主要目的是歡迎農民工兄弟回家,讓他們感受親情的溫暖和家鄉的巨變,讓大家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 對於參加文藝演出,他們雖然水平不夠專業,舞臺經驗也相當欠缺,但憑著建設家鄉的一腔熱情,以草根的身份盡情揮灑著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以及脫貧奔康的殷切期望。
  • 【新春走基層】姚建中:腫瘤「獵人」
    【新春走基層】姚建中:腫瘤「獵人」 信息來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網 日期:2018-01-08
  • 【新春走基層】列車上的行李員——「寂寞」的守護者
    今天,我們的「新春走基層」帶大家了解一個在列車上沒人說話的「寂寞」崗位,認識一位長途列車上的行李員,看看他的不同春運路。有了這些小動物,馬源寂寞的春運路也開始熱鬧起來,但是隨之而來的也有不小的麻煩。  倉鼠非常好鬥,不停咀嚼,馬源非常擔心它們會「越獄」,所以要不停地加強巡視,下午六點左右,火車剛剛行駛至鞏義到汝州區間,意外還是發生了。  原來,籠中的小倉鼠還是頑強地咬斷了鐵絲網和包裹的膠帶「逃」了出來。馬源迅速戴上膠皮手套,先用紙板堵住被小倉鼠咬壞的地方,再來對付逃出來的一隻只小倉鼠。
  • 新春走基層:喀什市「五保」老人關愛接踵來佳節倍暖心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喀什市「五保」老人關愛接踵來佳節倍暖心亞心網訊 (記者張治立)2月10日,記者來到喀什市城鄉社會福利供養中心採訪,看到了五保供養·光榮院、兒童福利院、殘障人士供養院、康復醫療樓等現代化建築。在五保供養·光榮院裡,一群老人正在商量除夕夜表演什麼節目。
  • 新春走基層:結清欠款 挽回信譽
    在新春來臨之際,黃家圩村委會也結清了群眾的地租款,在群眾心中贏回信賴。早上9點不到,曲靖市陸良縣黃家圩村委會在廣播裡通知黃家圩二組、七組村民到村委會領取拖欠的地租款,聽到廣播後村民陸陸續續來到村委會。在現場,村委會財務按照核計花名冊,認真對照金額逐一給農戶發放拖欠的地租。
  • 【新春走基層】臨澤蓼泉鎮:溫室大棚育苗忙
    【專題】2019新春走基層   (通訊員 郭海蓉)  農事東疇堪播植,勤民方不愧為春。近日,走進臨澤縣蓼泉鎮唐灣村隴原春農民蔬菜專業合作社育苗棚裡,一株株芹菜幼苗茁壯成長,綠意盎然。
  • 36氪首發 | 瞄準百億基層醫療信息化賽道,「ABC診所管家」獲得真格...
    36氪獲悉,「ABC診所管家」剛剛完成天使輪融資,融資金額達數千萬元,由真格領投,經緯中國跟投。目前大型醫院的醫療信息化系統已經相當完備,但是基層醫院還很薄弱。醫療信息化行業的競爭,已經越來越聚焦在基層醫療機構上了。
  • 「陰陽師」公開怪化貓新春聯動宣傳視頻!螢草新皮膚即將上線~
    「陰陽師」公開怪化貓新春聯動宣傳視頻!螢草新皮膚即將上線~ 動漫 178遊戲網 ▪ 2018-01-29 10:51:57 「陰陽師」前陣子公開將與「怪化貓」聯動的消息
  • 「決戰!平安京」犬神、青行燈新春特別皮膚2月13日上線!
    「決戰!平安京」犬神、青行燈新春特別皮膚2月13日上線! 動漫 178遊戲網 ▪ 2018-02-12 11:36:30 上周「決戰!
  • 走在基層的道路上
    爬上山坡,淌過小溪,走在鄉間狹窄而又泥濘的小徑上,我們心中會有何種心情?是頹然抱怨來到窮鄉僻壤的偏遠山區,還是由此暗生定要走出蒼茫大山的「鴻鵠之志」,抑或兩者兼而有之。但是在我看來,真正的基層幹部卻是時刻保持一顆平常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對工作的挑戰、對生活的挑戰一笑了之,對農戶的訴求、對群眾的期盼念茲在茲,不蔓不枝,不驕不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