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了伺候不動老母 87歲老人陪109歲母親同住養老院

2020-12-05 華商網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江蘇無錫87歲老人朱取民的內心,恐怕對反哺跪乳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11個月前,他作出了一個決定,陪同109歲老母一同住進養老院;一個半月前,朱取民和家人一道為母親慶祝109歲生日。在無錫通江街道站北社區,他是遠近聞名的大孝子。11月29日,華商報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87歲力不從心

  選擇陪母同住養老院

  朱取民的老家在張家港市錦豐鎮交通村,父親早亡,母親黃松翠含辛茹苦將兄妹4人撫養成人。朱取民是家中長子,下面還有3個妹妹。17歲那一年,朱取民從張家港到無錫讀書,後來在通江小學任教。1994年,退休後,除了忙一些社會工作外,朱取民更是全身心地照料母親的起居。

  87歲了再也伺候不動老母

  每天買菜、洗衣、做飯,照料母親一日三餐,閒下來就陪母親拉家常,幫母親捶背揉腳,朱取民總是親力親為,伺候母親成為他每日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

  但是隨著年事已高,朱取民明顯感到力不從心。「我今年都87歲了,真的感覺再也伺候不動了……」朱取民告訴華商報記者,給母親餵飯還行,但要給她洗澡,自己就不行了。思量再三,今年1月13日,朱取民決定帶著母親搬進了廣晟苑小區裡的海陽通江養護院。

  珍惜在一起 母子同住能安心

  朱取民表示,選擇住養老院,一個原因是離家近。「養老院就在小區裡,實際上就在我家對面,我們住在養老院裡能直接看到我家大門,走過去回家也就幾十步。」

  另外,自己家的房子最近也進行裝修,為了清靜和避免裝修汙染,他決定和母親一起住到養老院。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盡孝,為了方便照顧老母親。「作為家中長子,我很珍惜和老母親在一起的時光,就是想讓她享受舒適的晚年生活,就陪她一起住養老院吧。這裡的服務、設施,包括環境都比較好。」朱取民介紹,母子倆住的居室有20多平方米,設有兩間床鋪,中間有床頭櫃隔開,房間裡有獨立衛生間,母親如廁、洗澡等很方便,「我們母子倆住一起,我也能安心,晚上她有事情的話,也可以直接喊我……」

  騰更多時間陪母親說話解悶

  朱取民表示,住進養老院,母親的理療、一日三餐,包括洗澡等都由專業護理人員承擔,解脫出來的他,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陪母親說話解悶,他自己也感覺能輕鬆一些。「她年紀大了,現在說話也不多,但就喜歡和我說,雖然說的有些不清。」

  「她一個人把我們兄妹4個養大真是吃了不少苦,現在就是我盡孝、全心全意回報母親的時候,我養她,為她老人家養老送終。」朱取民介紹,母親50歲以前,主要靠種田養活家人,60歲後還幫著帶重孫子,90歲還能做針線活兒。「她省吃儉用,艱苦奮鬥,縫縫補補,還自己動手做衣服,聰敏勤快,很能吃苦耐勞,幾乎是她一個人把我們幾個拉扯大,太不容易了……」朱取民說起以前的很多生活點滴,說自己一輩子都難以忘懷。小時候家裡窮,母親儘可能地改善生活,家裡蒸年糕母親自己都捨不得吃,而是省下來給他吃。「現在終於到了我為她付出的時候了」。

  >>長壽秘訣

  不抽菸喝點黃酒做老年操散步

  朱取民告訴華商報記者,母親曾被評為百歲壽星,不僅在張家港,即便是在無錫通江,都是赫赫有名的百歲老人。說起今年10月15日給母親過109歲生日,朱取民興奮地表示:「我領著她回家,我兒子兒媳和我一同給她做了面,雖然祝壽都是家常菜,但長壽麵她還是吃了小半碗。」

  老媽身體好像比我還行

  朱取民說母親沒有什麼大的疾病,身子板還好,不用吃藥,就是今年夏天有過一次中暑,「好像比我的身體還行,我現在就是眼睛視力是1.5,好一些,但有高血壓和痛風。」

  說起老人健康長壽的秘訣,朱取民說:「她不抽菸,偶爾喝一點張家港當地的黃酒,平時會做老年操鍛鍊,飯後會走一走,散散步,曬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我還會給她捶背按摩,幫她泡腳。我的小妹妹每周會來兩次,幫她洗澡。」朱取民介紹,養老院可以定製一日三餐,膳食營養搭配合理,會為老人熬製雞湯。

  養老院對「大孝子」收費有優惠

  11月29日,海陽通江養護院院長朱映嶺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證實,109歲的黃松翠不僅是社區,也是養老院裡最年長的老人。「朱老師畢竟也是87歲高齡的老人了,所以才考慮和母親一道住進養老院。這也是我們的福氣,考慮到朱老師人不錯,的確是個大孝子,我們就在收費上進行優惠,他的母親是全護理,我們收費甚至比半護理還低。」

  「我們知道朱老師小時候,他的母親含辛茹苦,現在該是他回報母親了。」朱映嶺介紹,以前主要是靠朱老師自己照顧母親,時間長了一個人會吃不消,要是請保姆照料的話,肯定沒有專業護理好。國家現在提倡居家養老,海陽通江養護院就在小區裡,朱老師的家就在養老院的後面。養護院是頤養綜合體,一樓和二樓是日間照料中心,三樓到五樓是養老護理院,有老年餐廳和社區醫院,整個二樓都是活動區域。房間裡都有獨立衛生間,有暖風,有24小時熱水,老人洗澡、理療都很方便。

  「像朱老師母子居住的三樓305房間,裡面裝修設施齊全,方便朱老師陪護,如果晚上有緊急情況,朱老師還可以按緊急呼叫鈴,護理人員會立刻趕來協助處理。」朱映嶺介紹,今年大年初二時,黃松翠老人突感身體不適,「我們當時還擔心老人會有什麼情況,好在醫生專業及時的處理挽回了老人的生命。」

  談及老壽星的愛好,朱映嶺還透露,黃松翠老人平時很喜歡吃小湯圓。

  對話孝子

  我比很多人都幸福

  這麼大年紀還有母親在身邊

  87歲老人陪同109歲高齡的母親同住養老院,是一種怎樣的心境和晚年幸福?11月29日,華商報記者嘗試與朱取民的母親黃松翠溝通,但老人吐字不清,一口的無錫方言,只得改與朱取民對話。

  我有倆兒子 小的都60歲了

  華商報:平時您和母親交流順暢嗎?老人和您說的最多的是什麼?

  朱取民:別人講話,她不大懂,但是我說話,她聽的懂,她很喜歡給我說話,我們說的最多的還是以前的家庭生活,就是嘮家常比較多。

  華商報:您有幾個子女?他們支持您和老人一起住養老院嗎?

  朱取民:我有兩個兒子,大的已經68歲,小的也60歲了,他們都有各自的工作和家庭。我是家裡的長子,一直都是我照顧母親的生活起居。2013年,我的老伴患腦梗走了,6年來我根本沒考慮過續弦,就是想一心一意地照顧好老媽,陪她過好晚年。我們在養老院已經住了11個月了,我們全家人都很支持,我妹妹也會不間斷地到養老院來探望母親。

  老年人最怕孤獨和寂寞

  華商報:您以前是學校教師,退休後還有沒有從事什麼社會工作?

  朱取民:我在無錫定居後以前在通江小學教語文和自然課,1994年退休後,還經常給孩子們輔導學習。我曾經為小學生拼音報寫過稿子,晚年生活過得很充實。

  華商報:您怎麼理解晚年幸福?

  朱取民:我比很多人都幸福,我能感受到親情的可貴,這麼大年紀了還有母親在身邊,能陪伴在母親身邊就是幸福。

  華商報:您認為應該怎樣和老年人相處?

  朱取民:老年人最怕孤獨和寂寞,對老年人來說,不講求什麼吃穿,就是渴望有親人陪伴在身邊,這就足夠了。我也是考慮到不讓我母親感到寂寞,所以才一同搬進了養老院。如果能趕走孤獨和寂寞,老年人就能長壽。 華商報記者 李華

來源:

華商網-華商報

編輯:何媛

相關焦點

  • 92歲老人在養老院被拖鞋和勺子毆打 院方:老人對女護工動手動腳
    因為子女們都忙,老人被送到養老院生活,如果說家裡沒人照看,送到養老院反而得到很好的照顧,前提是養老院要合法正規。網上也報導過很多起老人在養老院內被打事件,最後不了了之。最近羅先生告訴記者,他的92歲的老父在春天花園養老院被護工用被拖鞋和勺子毆打。
  • 109歲澳大利亞老人堅持幫企鵝織毛衣
    即使是作為澳大利亞年紀最大的老人,Alfie Date也沒閒下來。到養老院僅僅12小時以後就開始了一項任務——幫企鵝織毛衣。  Alfie Date已經109歲了,他從1932年開始編織,當時是為了給新出生的侄子織毛衣而跟弟妹學的手藝。
  • 91歲老人被子女「關」進養老院,哭訴想回家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案件聚焦》欄目、東方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91歲的老人,本該是享受天倫之樂、頤養天年的年紀,但是上海91歲的孫奶奶卻在養老院攢下了兩瓶安眠藥想要尋短見。到底是什麼事情,讓老人如此想不開呢?
  • 七十五歲老人坦言:還能動我就不去老人的幼稚園,養活自己很難
    七十五歲老人坦言:還能動我就不去老人的「幼稚園」,養活自己很難引語:人們對養老問題一直很關注,以前的養老有兩種方式,一是養兒防老,二是到養老院去養老。兩者的養老方式各有利弊。當今社會出現了許多新的養老形式,如:抱團養老,社區養老,回鄉養老,大學養老等等。
  • 81歲老人養老院中被布繩拴床頭 老闆稱家屬同意
    因小便頻繁,下體被套塑膠袋  因唯一能動的左手「不老實」——81歲腦血栓老人被布繩拴在床頭  昨日上午,記者在一家無名老年護理院(以下簡稱養老院)進行暗訪時,見到的場景令人心驚:一位老人左手被一條幾十釐米長的布繩拴在床頭上。
  • 70歲老人的忠告:別動不動想著老了就去養老院,養老院沒那麼好
    導語:70歲的王大爺曾經住過一次養老院,在養老院呆了一個月之後,王大爺就堅決要求兒女把他接回去,兒女說自己沒空照顧王大爺,王大爺說自己寧可回老家一個人住,也不想住養老院。王大爺為什麼對養老院這麼排斥呢?聽聽王大爺怎麼說?
  • 67歲老太太在養老院養老,半年後自稱「懷孕「,醫院檢查患有性病
    就會選擇將父母送到養老院。成都張女士的母親今年的67歲了,因為剛剛大病初癒,所以身體狀況並不是很好。吃飯也需要別人喂,張女士覺得母親平時在家沒有什麼保障,自己和姐姐工作也比較忙,在和姐姐商量後就將自己的母親送到了養老院。兩姐妹覺得養老院還有專業的護工照顧母親肯定比她們照顧的好。和養老院談好了價格,每個月交6000元,由養老院照顧張女士母親的生活起居。
  • 養老院火燒後的餘燼:有的老人看不出掙扎痕跡
    不過,他們住的鐵皮屋結構都是一樣的,除了床就是柜子,放著老人們的衣服和雜物。那天晚上,護工常玉卿給他們端來晚飯,他記不得當天吃了什麼。養老院的夥食還算不錯,有時是米飯,有時是包子,有時是滷麵。常玉卿年紀也不小了,商崗富甚至要叫他老哥。他已經在康樂園幹了一年多,和另外3個男護工負責照顧20多個生活不能自理的老頭,每月拿1000多元的薪水。
  • 寒冬臘月凌晨3點,87歲痴呆老人衣著單薄癱在路邊………
    87歲老人半夜出門,身患間接性老年痴呆,衣著單薄被凍癱在路邊,幸得民警及時幫助,不然後果不堪設想。事件回顧:1月10日凌晨3點左右,鹽城大縱湖旅遊度假區派出所接到一則民眾報警電話,聲稱在大縱湖旅遊度假區水匯鑫城小區外一位貌似身患痴呆的老人癱在路邊,請求民警前來幫助。
  • 養老院大面積感染、老人被拔呼吸機:疫情下的西班牙老人正經歷人間...
    得知六名熟人去世,他強行逃離養老院晚餐時間,正在自己房間隔離的拉斐爾(Don Rafael)見到了送餐的護工。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現年89歲的拉斐爾一直待在西班牙馬德裡的養老院Madrid Loreto。拉斐爾發現護工臉色不對,像剛剛哭過。他問護工是不是看見有人死了,對方回覆:「六個。」
  • 91歲老人被4個子女送進養老院,哭訴想回家!
    隨著寂寞感加深,老人與子女之間的爭吵則不斷發生。孫奶奶在養老院的夥伴們覺得她變得垂頭喪氣,整日打電話哭訴想要回家,甚至有自殺的念頭。那麼,孫奶奶的子女們就對老人的訴求都那麼無動於衷嗎?子女▽母親性格強勢無法和她一起居住養老院更能保證母親安全其實,老人的子女們每周都會來看她。
  • 91歲老人被4個子女送進養老院,哭訴只想回家!一張...
    本文轉自【錢江晚報】;上海的孫奶奶今年91歲,見到記者,立馬提出了想幫她回家的請求。 孫奶奶還拿出兩個小瓶子,裡面都是她平時攢下來的安眠藥。她說,她甚至苦悶得想要尋短見… 在一張小紙片上,老人寫下了她的苦惱。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老人如此痛苦呢?原來都是為了出養老院誰做主的問題。
  • 87歲繼母蝸居養老院,繼子將老房子上鎖,回不了家的背後有隱情
    「少年莫笑白頭翁,不愁你也會白頭」,人人都會有老的那天,人到老年,最擔心的莫過於生病時無人照顧,需要花錢時手頭拮据。八十八歲的王華堯老人就遇到了這樣的人生困境,她在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卻獨自蝸居在衡陽市一所養老院,每天自己一個人在走廊裡走來走去。在此之前,王華堯稱她曾和老伴劉方華一起住在療養院,但自從去年9月老伴病逝後,她便成了孤家寡人。
  • 我終於把親媽送進養老院,60歲大媽的話讓人淚目,歲月不都靜好
    前幾天請了年假回老家住了幾天,隔壁的任大媽也帶著孫子來家裡和我家孩子玩耍,大家閒聊,任大媽說到她這個年齡本該是當起甩手掌柜什麼都不管了,可奈何現實不允許,家裡家外一堆事等著她。今年已經60歲的任大媽提到前些日子她和幾個兄弟最終決定,還是把親媽送去了養老院。
  • 百善孝為先,70多歲的老人悉心照料90多歲的母親
    可在我市鹿江街道就有這樣一位73歲的老人,悉心照料自己95歲的老母親,受到周邊居民的交口稱讚。下面小編就帶大家走進這位趙阿姨家,看看她是怎麼做的。#孝順#家住鹿江街道市背社區的趙玲英今年已經73歲了每天早上5點半左右起床開啟了她一天的生活打洗臉水、為母親梳頭、擠牙膏、洗衣服、準備一日三餐、收拾家務、陪母親聊聊天……看似很普通的事趙阿姨卻絲毫不敢怠慢2019年2月15日趙阿姨的母親不小心摔傷了腰
  • 87歲姜媽媽,我們一起照顧她
    昨天,87歲的姜媽媽幸福地告訴記者,「現在,我有60多個兒女,他們的名字叫『冰城雷鋒』。」  結緣 一次「牽手」兩年沒放  2015年3月,一個偶然的機會,冰城雷鋒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得知哈南80多歲的孤寡老人姜淑雲缺少關愛。隨後,他們組織了16個志願者一起去慰問老人。老人很健談,見有人來看她特別開心,一直拉著志願者的手不鬆開。
  • 剛退休就被送進「養老院」,60歲老人哭訴:生男生女真的不一樣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兩天,娘家媽媽給我打了個電話,沒說幾句話就唉聲嘆氣的,問其緣由,竟然是隔壁的王奶奶家中的事情,王奶奶今年剛剛60歲,剛從單位裡退休,以為能夠回家安享晚年了,結果一個晴天霹靂來了,王奶奶的兒子因為覺得工作過於繁忙,也覺得贍養父母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便把王奶奶直接送進了養老院
  • 87歲離休幹部堅決要求「休病妻」,子女8年不回家,真相讓人嘆息
    夫妻相處有爭吵無傷大雅,有人說,小吵怡情,大吵傷情。有句話說得好:忍幾句無憂自在,耐一時快樂神仙,百世修來共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可為什麼有的老年人,在八旬之年卻要和結髮妻鬧離婚呢? 一、87歲離休幹部,為何要和結髮妻子離婚?
  • 85歲兒子給111歲媽媽餵葡萄,網友羨慕:有媽在,兒子好顯「年輕」
    兒子今年85歲了,也是高齡老人了,老母親今年111歲了,是山東菏澤市定陶區目前年紀最大的老人了。 兒子先是用熱水燙了燙葡萄,然後一點點地剝開葡萄皮,再將葡萄果肉放入母親嘴裡。「好吃不?」「好吃!」
  • 87歲的父親,73歲的母親和29歲的我
    懂事的姐姐說要二十歲結婚,讓爸爸媽媽早點看到。但未來的人生,誰又說得準呢?現在她們或許還不能真切地知道,在未來的十幾年二十年裡,她們將會面臨怎樣的難題和抉擇。而另一位父母高齡生育的女兒,如今已長大成人,將過而立之年。就在今年夏天,因母親生病,她作為獨生女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這篇自述將以女兒的視角,講述她超越一般孩子的成長與追趕時間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