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然而,當你步入一個釣魚場時,你又怎麼知道自己是「姜太公」還是那條被釣的「願者」呢?是的,你以為你釣到的魚都可以拿回家,殊不知你能釣到多少魚,早已在釣魚場老闆的股掌之中。魚竿再長,也敵不過釣魚場老闆的手長,魚餌再有味,也抵不過釣魚場老闆的餿主意。
釣魚塘裡的「水鬼」
釣魚本來就是一件極其精細、極講究技術含量的活兒,魚塘輕微的變化都會使得釣魚者的「漁獲」出現大變。據釣魚愛好者老王講,如釣魚場稍稍調整水位高低,魚的生理活躍程度就會受到影響。
釣魚場經營者只要往魚塘裡添點泥漿,使水變渾,渾水還真不能摸魚,魚可能因此看不到你的魚餌,就如同霧霾侵襲時,你永遠不知道身邊站著多少人。於是,釣魚的收穫也會大大減少;還有漁場主人直接當起了「諸葛孔明」,夜觀星(yu)象(bao)於翌日北風狂吹之時,向釣魚者開放喜南風的魚類池塘,致使釣魚者紛紛只能「喝西北風」了。
還有些魚塘主做得更絕,夜裡悄悄往釣魚塘中投化肥、雞糞等,魚兒提前吃飽了宵夜,自然就不會輕易咬垂釣者的魚鉤了。
貴魚上鉤不撒嘴
其實,肯在魚塘裡做手腳,已經算是壞事做起來有技術含量的,這樣的釣魚場經營者算是「技術人才」類,還有些釣魚場老闆簡直就是撒潑使賴的主。
例如據李先生講,不少釣魚場都會設定所謂的「包釣費」,即一天或者某一個時間段交一定數額的錢,在規定時間段裡釣到的魚都可以歸釣魚者所有,多釣多得。
但事實卻是,當顧客真的釣到一些相對單價較貴的魚類後,釣魚場便會伸手另外要錢。又是「上色魚」,又是「特別約定魚」云云,反正就是個抵賴使壞,既無技術含量,亦無誠信良知可言。
只想靜靜釣魚,該咋辦?
對於釣魚者來說,如何垂釣才能既享受樂趣又保住「漁獲」呢?
在釣魚前你一定要仔細觀察釣魚場的水質、水深、魚種、餵養等種種情況,特別是面對初次「約會」的生塘,更要三思三觀而後行。甚至即使是「與老塘重聚」,也應注意當天的天氣風向、晴朗雨勢等因素,才能「知己知彼百釣不殆」。
畢竟,釣魚場提供的是釣魚的娛樂場地,不是賣魚的海鮮市場,人家當然會設法在租定的時間內少損失魚,因此在垂釣前,先了解好細則或約定好遊戲規則,如若釣魚者不能醒目應對,則錢財被釣魚場當「大魚」一般釣走,便是很難避免的了。
解讀君:釣魚本雅事何處惹腥臭?
醉翁之意不在酒,垂釣之意不在魚。解讀君以為,江邊垂釣,本是閒情逸緻優雅至極的活動,不料卻被部分利慾薰心的漁場主利用,讓清淨之事沾上不堪的銅臭腥味。因此,解讀君奉勸各位釣魚場主,魚塘做手腳無異於廟宇行穢事,還垂釣者一份清幽,才是做生意的長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