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後的農村人,八成人有過「蛔蟲病」,如今為啥突然就沒了?

2021-01-16 農村小毛

「提起童年,總是讓人嚮往,印象中自己七八歲還時,每天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小夥伴玩泥巴,中午飯後總是喜歡跑到村頭聽老人們說趣事雜談,到了傍晚,拿著手電筒約上三五好友去河邊抓魚摸蝦的,這安閒,愜意,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想只要是70-80後農村孩子都會嚮往。

確實,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兒時的片段也變得模糊起來,不過總有那麼一兩件事是70-80後兒時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段記憶。比如「蛔蟲病」。記得兒時由於家庭條件不好,弟弟的身體素質又不怎麼好,因此比較虛弱,每次出去外面玩耍,碰到什麼果子就吃,河裡的水手端起來就喝,終於有一天弟弟沒有一點力氣走路了,找來醫生看後說弟弟肚子裡有蟲,於是就給弟弟吃了打蟲藥,結果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弟弟就拉出來了十幾條蛔蟲。

後來村裡面打預防針,每年都會發糖打蛔蟲,我也拉出來一條,從此以後這便成了我的陰影,每每想到這件事不免起一些雞皮疙瘩。蛔蟲對大家的印象實在太深刻,因此大家在聊天時也都會說「你是我肚裡的蛔蟲?你怎麼啥都知道?」不過,讓人好奇的是,蛔蟲病如今為啥突然就沒了?

第一,孩子從放養到「圈養」,之前農村的生活比較艱苦,家裡的孩子也比較多,父母都是一邊幹著農活一邊照顧著孩子。聽母親說,在我小的時候,去地裡幹活時就把我放在平車上,旁邊用被子護著,而母親就下地插秧了,忙個一兩小時出來看看我,等到大了就讓幫著去地裡幹活,活幹完才能出去玩耍。而現在的孩子,每天的生活基本都是在屋子裡,不是去補習班就是興趣班,這也在最大程度上杜絕了孩子的「蛔蟲病」。

第二,醫療效果好了;現在生活環境好很多,但不代表就沒有蛔蟲病。主要是現在的驅蟲藥比以前好了,肚子裡不舒服吃點藥,蛔蟲屍體都碎掉了,驅蟲效果很好。

第三,對飲食更加講究了;以前農村家家都種有空心菜,白菜。而管理蔬菜的肥料大多養豬、淋豬便尿、蔬菜吸收不到三天就摘來炒、所以肚子經常有蟲!而現在基本

第四,水源更乾淨了;以前吃水來源於「土井」,井裡被蜣螂推入大量的「糞球」,或掉入大量的汙穢,所以裡面會有大量的蟲卵。人們飲用了這樣的水就會感染蛔蟲病。八十年代,「壓水井」取代了土井,如今有用上了自來水,切斷了蛔蟲的傳染途徑,所以蛔蟲消聲溺跡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其實不止「蛔蟲」很多以前常見的病現在絕跡了,例如,生瘡,癩子頭,現在都沒有了,臭蟲,跳蚤,也絕跡了,這從側面也反映出了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更講衛生了。那麼你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農村長大的70、80後,大多得過「蛔蟲病」,現在卻沒人得了,為啥
    說到80年代的生活,相信70後和80後們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那個時候農村各方面的條件都不是很好,農民的日子過得是相當艱苦的,而且那個時候大家幾乎都在家裡種地,而收入來源也都是從土地裡獲得的。
  • 曾席捲農村的「蛔蟲病」,如今卻消失不見,農民:寶塔糖也消失了
    農村的變化在這幾年非常快,方方面面的改變讓70後和80後措手不及。拿交通工具來說,經歷了二八大槓自行車到摩託車再到電動車。拿孩子們的玩具來說,經歷了玩泥巴到小霸王遊戲機再到手機遊戲。農村的生活水平和娛樂方式都在不斷進步,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健康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 蛔蟲病的危害有多大 成人應從清潔抓起
    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但越來越多的疾病開始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看似微小的蛔蟲病對人的身體造成了巨大的威脅。那麼怎樣才能攻克這種疾病呢?俗話說得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人們在滿足生存和發展需要的同時,對於自身的健康也給予了莫大的關注。
  • 成人也會患上蛔蟲病?提醒:蛔蟲病的危害可不少,4個症狀要注意
    蛔蟲是一種很常見的人體寄生蟲,蟲體呈現出長條狀,通常來說農村地區的感染率高於城市地區,主要發生在兒童身上。蛔蟲卵可以藉由雞、犬等動物體攜帶或者是風力散播,進而汙染環境、食物、水源等,人接觸到蛔蟲卵之後,就有可能被感染。
  • 因「蛔蟲病」風靡全國的「寶塔糖」,30多年後,為啥消失了?
    往前近三十年,中國人大概沒有沒聽說過寶塔糖的。 80後和一部分的90應該都吃過一種叫做寶塔糖的藥,味道甜甜的,樣子也很可愛,在那個物質資源極其匱乏的年代
  • 市區十多年沒見蛔蟲病 如今孩子不吃打蟲藥(圖)
         欣欣患上蛔蟲病後,治療過程中有醫生感嘆,「已經多年不見這種病了!」記者隨後調查發現 ,情況確實如此。由於近年來島城在飲水、飲食等各方面衛生進步很大,阻斷了蛔蟲病的傳播途徑,蛔蟲在城市裡幾乎絕跡。不少經驗豐富的醫生表示,在市區他們已經十多年沒見到過蛔蟲病患者了,治蛔蟲病的藥物也比以前少多了。
  • 蛔蟲病是什麼 6種偏方治療蛔蟲病
    腸道蛔蟲感染者及病人為本病的傳染源,生食未洗淨的瓜果、蔬菜是受染的重要因素,感染性蟲卵經口吞人為主要傳播途徑。人對蛔蟲普遍易感,兒童感染率尤高,農村的發病率高於城市。如何確診蛔蟲病1、臨床診斷依據(1)成蟲寄生者,根據近期排蟲或嘔蟲史即可診斷。(2)兒童反覆出現腹部或臍周一過性隱痛,或伴偏食、夜間磨牙、腹部膨隆等均可提示蛔蟲感染。
  • 成人患上蛔蟲病的症狀有哪些 引發急性闌尾炎需警惕
    蛔蟲病是幼兒的一種常見疾病,但是在成人身上也會出現這種病。我們都知道當,兒童體肚子內出現蛔蟲時,他們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肚子疼,或者說在面部、指甲、眼球內出現蛔蟲斑。那麼當成人肚子裡有蛔蟲時會出現哪些症狀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 肚子裡有「蛔蟲」的孩子,大多會有幾種表現,希望你家孩子沒有
    相信70、80年代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要麼是自己要麼是兄弟姐妹,上個廁所突然拉出一條白色的長長的小蟲,其實就是蛔蟲。那時候農村的衛生環境差,大小便隨地拉,而蛔蟲是一種經糞-口傳染的疾病 ,是真正意義上的「病從口入」 小孩子年齡比較小,對自己的衛生問題沒有過於關心,導致很容易患有蛔蟲病。
  • 懷舊零食和玩具暢銷 70後80後捧熱「大兒童」經濟(圖)
    臨近六一,記者發現有不少成年人用小朋友的方式過節,商家也順勢推出各種零食、玩具的懷舊大禮包,70後80後為情懷買單,捧熱了一波「大兒童」經濟。童年的零食玩具在成人中走俏「我已經在網上買了一份童年零食大禮包,準備送給閨蜜當六一禮物,我們也想開開心心過兒童節。」昨日,家住光谷的80後白領趙小姐告訴記者,她們一群人還預定了「六一」當天去唱k,準備好好熱鬧一把。
  • 農村河裡這5種魚,70後到80後吃到吐,部分90後吃過,00後沒見過
    生活在農村,有著許許多多的野味,之前農村人經濟能力比較低,往往改善夥食時就會去抓些野味來吃亦或是來賣,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河裡遊的,哪哪都能找到野味,尤其是河裡的魚,在農村有句老話說:「魚生火,肉生痰」,農村人最愛在空暇時間下河捉些魚,而如今生活垃圾,化肥的使用,未經處理的畜禽養殖業汙水、糞便
  • 80年代的農村人,頭上幾乎都長蝨子,是不講衛生,還是別的原因?
    然而,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來說,那個年代裡,總有一些事記憶深刻,比如說,八九十年代的農村,幾乎人人頭上都長蝨子,陽光下,農閒時忘不了父母幫著「擠蝨子」的場面!八十年代的農村,相比六七十年代,生產力已經得到了恢復,家家戶戶溫飽也基本能實現,為啥,頭上還長滿蝨子,是因為邋遢不衛生,不愛乾淨嗎?還是有別的原因呢?對此,我們簡單的討論一下!
  • 農村養殖,有養豬,養雞,養羊等等,為啥農村沒人養驢?
    大量在外務工的農村青壯年也紛紛返回家鄉搞起了養殖,有養豬,養雞,養羊等等,農村養殖業的也得到了迅猛的成長。但是在農村卻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眾多養殖中很少有農民養驢呢?這是為啥?難到養驢沒市場?沒銷路?
  • 在過去,農村經常見到的蛔蟲和寶塔糖,為什麼現在很少見到了?
    對於許多80後、90後而言,小時候大多會染上蛔蟲病,蛔蟲是一種寄生蟲,3-5歲的兒童尤其容易感染蛔蟲。但是最近這些年來,好像很少聽到身邊人患有蛔蟲病,蛔蟲仿佛從我們的世界裡消失了,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邯鄲農村怎麼灌溉農田,70後說辛酸,80後說不易,90後說不知
    說起農村怎樣灌溉農田,90後和00後現在基本不下得了。若讓他們現在下地幹活兒,估計得弄一身泥巴回來。對於過去怎麼灌溉農田,他們更是一臉茫然。若問起70後和60後的老農,他們肯定會用粗糙的雙手抹一把臉,然後點上一根煙,開始回憶那艱難的歲月。在這裡就由我這個80後來講述一下,我記憶中的農田灌溉演變史。小時候,經常跟著父親去地裡。
  • 這四種昆蟲很多農村80、90後都玩過,看看你還認識幾個
    在農村的野外有各種各樣的昆蟲,以前農村的小孩子家裡窮,沒零花錢用,也沒玩具玩。很多80、90後的農村小孩為了找樂,都會跑到野外去捕抓各種各樣的昆蟲。小便也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對農村生活很有感情。那時後家裡窮不像現在的小孩,大把的零花錢用,玩具還特別多。最近幾年智慧型手機普及了,很多小孩都是整天抱著手機打遊戲。根本都沒見過那些年我們曾經玩過的昆蟲。那時候我們玩過的昆蟲很多,比如下面的這四種昆蟲,幾乎所有農村長大的80、90後小時候都玩過,要是沒玩過兩種以上說明你都不是真正的農村人。
  • 如今農村老鼠和貓頭鷹少了,為啥?
    導讀:如今農村老鼠和貓頭鷹少了,為啥? 過去要說什麼最討厭,可能就是老鼠了,對外稻田裡偷吃水稻,對內家裡的門窗、糧倉哪裡都是它無孔不入的,還有廚房間的櫥櫃裡都是它經常光顧的地方,還有的老鼠跑到某個角落生了很多小小老鼠真的讓人看了既生氣又可恨。
  • 70後80後的放牛郎,被這蟲子蜇過的應該不少吧?
    這個長滿刺的蟲子也不例外,在農村它是很常見的。由於長的和樹葉融為一體,如果不仔細看很難發現它。而這蟲子它和其他蟲子不一樣,不同的就是它沒有腹足。是靠吸盤在樹幹和葉子上行走的,在形狀上也有差異。為了自己的茁壯成長,它會日夜不停的啃食樹葉。從而起到快速達到破繭成蝶的那一天,享受自由飛翔的生活。
  • 曾為農村一害,如今卻是農民的心頭寶,市場70一斤,你吃過豪豬嗎
    說起最近的肉價,真的是讓人直呼吃不起。現在不少地區的豬肉價格已經上漲到了三四十元一斤。不少消費者都在擔心等到新年豬肉的價格還會不會漲,畢竟豬肉可是新年必備的食材之一。但以豬肉的這個價格還算不上當前最貴的食材。
  • 12歲小女孩跟貓狗在一起失明 養狗養貓需警惕眼弓蛔蟲病
    四年前的一天,奶奶突然發現佳佳右眼有些異常——眼珠子老是向外斜視。   因為眼睛斜視的關係,整個人看著也呆呆的。   發現這一情況後,家人嚇得趕緊帶佳佳到醫院。經過專業的視力檢查,這才發現佳佳的右眼視力已經差得只能看見眼前的手指了。   孩子出生以來視力一直都好好的,平時沒怎麼看電視、電腦,視力怎麼一落千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