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童年,總是讓人嚮往,印象中自己七八歲還時,每天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小夥伴玩泥巴,中午飯後總是喜歡跑到村頭聽老人們說趣事雜談,到了傍晚,拿著手電筒約上三五好友去河邊抓魚摸蝦的,這安閒,愜意,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想只要是70-80後農村孩子都會嚮往。
確實,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兒時的片段也變得模糊起來,不過總有那麼一兩件事是70-80後兒時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段記憶。比如「蛔蟲病」。記得兒時由於家庭條件不好,弟弟的身體素質又不怎麼好,因此比較虛弱,每次出去外面玩耍,碰到什麼果子就吃,河裡的水手端起來就喝,終於有一天弟弟沒有一點力氣走路了,找來醫生看後說弟弟肚子裡有蟲,於是就給弟弟吃了打蟲藥,結果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弟弟就拉出來了十幾條蛔蟲。
後來村裡面打預防針,每年都會發糖打蛔蟲,我也拉出來一條,從此以後這便成了我的陰影,每每想到這件事不免起一些雞皮疙瘩。蛔蟲對大家的印象實在太深刻,因此大家在聊天時也都會說「你是我肚裡的蛔蟲?你怎麼啥都知道?」不過,讓人好奇的是,蛔蟲病如今為啥突然就沒了?
第一,孩子從放養到「圈養」,之前農村的生活比較艱苦,家裡的孩子也比較多,父母都是一邊幹著農活一邊照顧著孩子。聽母親說,在我小的時候,去地裡幹活時就把我放在平車上,旁邊用被子護著,而母親就下地插秧了,忙個一兩小時出來看看我,等到大了就讓幫著去地裡幹活,活幹完才能出去玩耍。而現在的孩子,每天的生活基本都是在屋子裡,不是去補習班就是興趣班,這也在最大程度上杜絕了孩子的「蛔蟲病」。
第二,醫療效果好了;現在生活環境好很多,但不代表就沒有蛔蟲病。主要是現在的驅蟲藥比以前好了,肚子裡不舒服吃點藥,蛔蟲屍體都碎掉了,驅蟲效果很好。
第三,對飲食更加講究了;以前農村家家都種有空心菜,白菜。而管理蔬菜的肥料大多養豬、淋豬便尿、蔬菜吸收不到三天就摘來炒、所以肚子經常有蟲!而現在基本
第四,水源更乾淨了;以前吃水來源於「土井」,井裡被蜣螂推入大量的「糞球」,或掉入大量的汙穢,所以裡面會有大量的蟲卵。人們飲用了這樣的水就會感染蛔蟲病。八十年代,「壓水井」取代了土井,如今有用上了自來水,切斷了蛔蟲的傳染途徑,所以蛔蟲消聲溺跡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其實不止「蛔蟲」很多以前常見的病現在絕跡了,例如,生瘡,癩子頭,現在都沒有了,臭蟲,跳蚤,也絕跡了,這從側面也反映出了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更講衛生了。那麼你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