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縣,隸屬於安徽省亳州市,位於亳州市南部,北鄰渦陽縣,東靠蒙城縣,南至淮南市的鳳臺縣、阜陽市的潁上縣,西接阜陽市的潁東區和太和縣。總面積1950平方千米。利辛縣境內有伍奢冢、禪陽寺、陰陽城、紀家塔、節孝坊等古遺址。清音戲、拉魂腔、淮北大鼓及展溝九曲黃河燈陣被列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利辛集古為驛站。據乾隆十七年(1679年)《穎州府志》載,自潁州至蒙城,途中有插花鋪、桃園鋪(今譚鋪)、利現鋪、董家鋪(今董集)、中疃鋪、望疃鋪。利現鋪在清道光年間遞鋪裁撤時被取消,後來多有鄉民移居,賣茶售飯,成為過路店。1951年土地改革時,已發展到十幾戶人家。阜(陽)蚌(埠)公路通車,設一招呼站,聲名不斷遠播,逐漸變成小集鎮。「利現」二字,後諧音為 「利辛」。
1964年9月12日,安徽省人民委員會向國務院報告:「以阜陽、蒙城之間的公路交叉點之利辛集為中心,分別從阜陽、渦陽、蒙城、鳳臺四縣劃出部分地區設置利辛縣。」同年10月31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48次會議通過,決定設立利辛縣,1965年5月1日,利辛縣正式成立;因縣城居於利辛集而得名。
利辛成立的幾十年,因為發展不好,利辛縣也特別窮,是國內有名的貧困縣,一度和渦陽、蒙城、被人戲稱為安徽三大牛逼縣,甚至安徽省內的人也會說:出了阜陽往北看有三個牛逼縣渦陽蒙城利辛縣,成了一個幾十年的梗,甚至到現在利辛縣的人去外地打工,被別人問到哪裡人時,你說你安徽利辛縣的,他們都會恍然大悟說一下,噢……這地方我知道安徽三大牛逼縣渦陽蒙城和利辛。
利辛縣現有的鄉鎮:王市鎮、城百關鎮、闞疃鎮、張村鎮、江集鎮、舊城鎮、西潘樓鎮、孫集鎮、汝集鎮、鞏店鎮、王人鎮、永興鎮、馬店孜鎮、大李集鎮、胡集鎮、展溝鎮、程家集鎮、中疃鎮、望疃鎮、劉家集鄉、紀王場鄉、孫廟鄉、新張集鄉,以前的春店鄉、雙橋鄉已經和城關鎮合併,丹鳳鄉劃給望疃鎮了,東城鄉答於1992年和王市鎮合併回,目前利辛縣有23個鄉鎮。
說到這不得不提一下東城,舊城和王市,知青下鄉的時候我們利辛縣的兩城一市可沒少蒙人,那時候交通不便,從字面上以為,東城舊城王市很厲害的樣子。
利辛,這座皖西北小城,從1992年起,貧困的「帽子」似乎便與該縣結下了「不解之緣」,「省級貧困縣」、「國家級貧困縣」、「大別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片區縣」、「全省深度貧困縣」,頂著這一頂頂「貧困帽」,利辛縣負重前行。終於在2019.4.29省裡傳來好消息,利辛成功退出貧困縣名單,貧困將成為利辛縣的歷史記憶,別了貧困,迎來富裕。
小編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利辛縣西潘樓鎮的人,衷心的希望利辛縣越來越好,利辛縣23個鄉鎮有你的家鄉嗎,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