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一場選秀看破太后真面目:她最在意的始終不是兒子

2021-01-08 蘇米七

文/祝拾七

《甄嬛傳》中太后與皇帝,明面上母慈子孝。實際上經常因為各自的利益,暗中較勁。

皇帝在養心殿忙政務,太后帶了消暑的膳食來探望。

皇帝貴為天子,也跪地行禮。上演了母親記掛兒子,兒子孝順母親的溫情場景。

太后不可能無緣無故來,此行的目的是勸登基不久的皇帝選秀。

古人說話擅長拐彎抹角,太后先是問起皇帝,最近有沒有去查看三阿哥功課,這是鋪墊。

接著順理成章勸說,皇家最重要的就是綿延子嗣。

那太后的目的僅僅是子嗣嗎?當然不!

催皇帝選秀第一個目的確實是為了綿延子嗣,皇帝子嗣單薄,膝下只有三個兒子,成年的更只有三阿哥一人。

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分寵,分誰的寵?宮裡都是老人,皇后、端妃、齊妃都不得寵,只有華妃一人寵冠六宮。

跟前朝聯繫一起看,皇后是太后的表侄女,太后背後是隆科多。華妃是皇帝寵妃,背後是年羹堯。

前朝年羹堯跟隆科多是政敵,後宮皇后跟華妃是情敵。利益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當前已是僵局,所以太后借勢推新人入局,攪動風雲。

皇帝與太后多年母子,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她的心思?

雖順她的意同意選秀,但也要扳回一城,提出讓華妃操辦選秀。

太后心有不悅,但臉上笑眯眯:華妃,能幹漂亮,你也寵了她這麼多年了,選個新人進來也好,平分春色總勝於一枝獨秀。

太后知道選新人進來分寵,皇帝也知道平分春色的道理,所以選秀的事情才安排給了華妃,避免太后皇后一脈一家獨大。

至此,太后主要目的達到了,也就不糾結細枝末節,只暗戳戳規勸:皇帝願意選新人也好,只是別冷落了舊人。皇后,怎麼說也是中宮啊!

而皇帝不愧是大boss,深諳帝王權衡之術。

既給皇后應有的體面,又寵愛華妃給她協理六宮的權利,前朝後宮始終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如果說選秀前,是太后和皇帝暗中小打小鬧的較勁。那選秀時,近乎是赤裸的爭鋒相對了。

選秀中,當時皇帝已經看了很多俗物,意興闌珊。

太后也不高興,進來這麼多,都被你撂牌子。

所以安陵容入場時,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契機。

本來她這樣的小家碧玉,見慣絕色女子的皇帝自然提不起興趣。

但安陵容自小謙卑,活的謹慎,不敢得罪人。

何況是面對皇帝和太后,兩位頂級大boss,因此落選後也規矩辭謝行禮。

這一番操作,太后喜歡啊!太后最喜歡什麼樣的妃嬪?懂規矩的!

這也是太后打壓華妃的一個重要原因,宜修跟純元,太后更中意前者也是為此,宜修更懂規矩啊!

這裡也有個細節,甄嬛給安陵容插的海棠花,吸引了蝴蝶。

有人說因為海棠花,皇帝才開口留下她,但我感覺這不是入選最重要的原因。

要知道,此前的秀女都被撂牌子,太后已經很不高興。而懂事的安陵容,太后明顯很中意。

皇帝是聰明人,接受到老母親的信號,順勢給臺階選了她。

接下來的操作,更能說明安陵容的幸運。又上來一組秀女,不僅被皇帝賜花,還被吐槽:都是俗物!

太后面色不渝,回他:未必有十全十美,要為皇嗣考慮!

皇帝聽了相當不快,厭煩的把玩手中的串珠。

心想,我已經順你的意,選了懂規矩的安陵容。你還得寸進尺,讓我多選點俗物,老子不幹!

於是張牙舞爪的夏冬春一上場,太監還沒念名字,皇帝就指著說:就她吧!

夏冬春是什麼類型?輕狂、不懂規矩!皇帝選她,絕對是故意氣太后。

夏冬春果然不負所望,得知入選後,輕佻的笑著拜謝皇上,也沒有答謝太后。

此時皇帝噁心太后的目的達到,才笑著說:名字有意思,留牌子。再看旁邊的太后,臉都黑了。

如果說安陵容和夏冬春幸運入選,是皇帝與太后明爭暗鬥的小試牛刀。那甄嬛的入選,真真是大刀闊斧的修羅場了。

剛剛沈眉莊殿選時,皇帝問她有沒有讀過書,她說沒怎麼讀過,皇帝明顯有些失望。

說明皇帝喜歡,有才情的女子。

輪到甄嬛時,皇帝問她是哪個字,她答:嬛嬛一嫋楚宮腰,正是臣女閨名。

這是甄嬛的第一把武器:有才情。

皇帝立刻誇到:詩書讀的很通,甄遠道教導有方。

但太后卻不太高興,她遵循女子無才便是德。

此時太后只是不開心,接下來卻動了忌憚之心。

皇帝讓甄嬛抬頭,太后跟皇帝都震驚了,太后還特意轉頭去看了皇帝。

甄嬛帶著她的第二把大殺器來了:貌似純元!

純元是誰?皇帝心頭的白月光啊,太后最忌憚的女子啊,殺傷力遠超華妃。

至此,皇帝和太后開始正大光明的博弈。

第一回合太后先出招:秀女姓甄犯了皇帝名諱。

甄嬛不得不開始辯論:當年臣女父親為官,聖祖康熙誇讚,姓甄好,像忠貞之士。

你拿皇帝名諱為藉口,我就搬出先帝,第一回合,甄嬛勝。

能跟太后打擂臺,皇帝更開心了,打圓場道:先帝的意思朕明白。

太后不開心啊,一個純元已經弄的皇帝神魂顛倒,烏拉那拉氏岌岌可危,還好宜修救場。

再來一個年輕的高仿號,皇帝又要被迷住,宜修更不得寵,烏拉那拉氏的家族榮耀更不好延續。

她私心是為了分華妃的寵,為了制衡,絕不是為了再弄一個更厲害的一枝獨秀。

所以第二回合,太后直接發難,讓她上前,公公往地上倒茶水,嬤嬤放貓。

這一招厲害啊,花盆底本就難走,路上有水肯定要小心翼翼防摔倒,再來個貓搗亂,難度翻倍。

無論是摔了還是驚呼,太后都可以藉機,以殿前失儀把她處置了。

參考旁邊的孫妙青,被貓嚇到驚呼,立刻被皇帝以殿前失儀治罪。

甄嬛不是一般的女子,她雖然不想入宮,但她明白其中的要害。

殿前失儀可大可小,萬一太后藉機處置她,指不定就有殺身之禍,亦或是牽連家族。

最終甄嬛故作鎮定,順利通關。

一場選秀,太后與皇帝博弈,安陵容、夏冬春幸運的贏了,獲得自己想要的,入宮侍奉皇帝。

但本不願意入宮的甄嬛,卻不得不被命運推著往前。

一場選秀,看透了皇帝與太后的「母慈子孝」,

身為太后,坐在這個位置上,終歸都有自己的私心。

普通家庭的母子氛圍,在他們這裡基本上是天方夜譚,冷酷無情最是帝王家啊。

《甄嬛傳》一碗鴨子湯看透皇后:她這種妻子,嫁給誰都不會幸福

《甄嬛傳》皇后與華妃,兩個回合看出皇后計勝一籌,華妃輸得不冤

相關焦點

  • 甄嬛傳:沈眉莊參加選秀時,為何父親的小妾讓她戴青鸞?
    導讀:甄嬛傳:沈眉莊參加選秀時,為何父親的小妾讓她戴青鸞?《甄嬛傳》這部電視劇雖然是8年前的作品了,但它對細節的處理讓觀眾讚嘆不已,即使開播這麼多年了,在所有宮鬥劇中,依舊能排進前三,我們將重點再挪到《甄嬛傳》上,我們都知道這部劇有很多精彩片段,都是發生在甄嬛進宮之後的,除了甄嬛之外,還有沈眉莊、安陵容等人也參加了選秀,其實進宮前很多細節,就已經埋下了伏筆,例如進宮前安陵容坐在馬車裡笑,這也預示著她對妃位、皇上寵愛的憧憬。
  • 《甄嬛傳》誰看出來 了:被貓嚇到失態的孫妙青,其實是被算計了
    《甄嬛傳》誰看出來 了:被貓嚇到失態的孫妙青,其實是被算計的《甄嬛傳》可以說是一部非常勵志的片子了。裡面也很真實地展現了不同個性人物的命運詭計。當然裡面最受矚目的應該就是我們的大女主了——孫儷演的甄嬛。
  • 甄嬛傳誰看明白了,最狠的人不是皇后不是華妃,而是毫不起眼的她
    甄嬛傳不用說大家可能都看過把,有些忠實的粉絲可能都把劇中的臺詞都能背下來,一字一句的實在是太逼真了,近幾年中還出了很多模仿秀,不得不說是一部經典名劇了。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甄嬛傳中最狠毒的人竟然不是華妃不是皇后而是毫不起眼的讓她,大家可能都以為皇后是那種陰險的人,不讓後宮的女人生下皇上的孩子,也是因為自己曾經生過孩子,但是被人害了,所以她沒有孩子也不會讓別人有孩子,更是為了權衡六宮。華妃就簡單了仗著自己的家族,蠻橫霸道,對後宮的所有人都是毫不在意的,也是因為太愛皇上了後來就她自己的命給搭進去了。
  • 甄嬛傳:安陵容不明白,甄嬛特別怕貓,為啥選秀時如此鎮定?
    甄嬛傳甄嬛這一輩子都很害怕貓,為什麼選秀的時候如此鎮定?甄嬛這一生也算是歷經艱辛,對於很多事情也從不畏懼,即便是當時遭到華妃以及皇后等人的窮追猛打,甄嬛也是直面相對,最後也是取得了大圓滿。其實在甄嬛選秀的時候,太后並不喜歡甄嬛,畢竟甄嬛和純元皇后長得十分相似,入宮之後必然會得到盛寵。而當時華妃盛寵後宮便是鬧得沸沸揚揚,皇后的地位也遭到了威脅,而甄嬛進宮之後或許則是第二個華妃,所以當時太后十分不滿,畢竟也是怕皇后宜修的地位會受到動搖,所以當即讓身邊的僕人在甄嬛的面前撒了一杯茶以此作為訓誡。
  • 甄嬛傳:選秀時,誰注意到沈眉莊頭上的青鸞了?背景強大!
    支持原創作者,支持紅澀,為您帶來更多的甄嬛傳解析,您可以點讚、關注加留言哦甄嬛傳:選秀時,誰注意到沈眉莊頭上的青鸞了?背景強大!《甄嬛傳》中的沈眉莊一出場就走的是端莊賢淑的形象,大概形象跟《紅樓夢》中的薛寶釵是一個路子,最關鍵的是最開始的時候,當姑姑問到讀過什麼書的時候,她直接說自己讀過四書,可見她並不只是一個空有美貌的美人,而且還腹有詩書,而這樣的一個女子自然是聰慧的,所以在選秀的時候可以脫穎而出。
  • 《甄嬛傳》沒侍寢就下線的夏常在,應該感謝賜她一丈紅的華妃
    女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這不《甄嬛傳》一出場就是後宮選秀,佳麗俏人聚集,難免你爭我鬥。後宮是很多人嚮往的地方,那裡有富麗堂皇的宮殿、奢華無比的生活,多數秀女削尖了腦袋想往裡鑽。她們以為進了皇宮就有了至高無上的尊嚴,就可以在家族中揚眉吐氣。可是後宮更是是非之地,嬪妃們勾心鬥角、明爭暗鬥一直不曾停止過。沒有一點智謀的人很難在後宮立足。
  • 《甄嬛傳》:「嬛嬛一嫋楚宮腰」有何深意?抬眸似純元註定悲劇
    我之前在對《甄嬛傳》的分析裡說過,甄嬛心氣高,想嫁給世上最好的男子。因而也不屑入宮,與她們爭什麼恩寵。不過是清朝規矩多,實在沒辦法才來的。為了不被選上,還打扮得簡單而又泯然眾人,不想自己的容貌受到太多的注意。她自小與沈眉莊交好,幾乎情同姐妹。
  • 甄嬛傳:安陵容的蝴蝶不算啥,眉莊頭上的青鸞鳥,才是重頭戲!
    導語:甄嬛傳:安陵容的蝴蝶不算啥,眉莊頭上的青鸞鳥,才是重頭戲!雍正登基不久,太后就以雍正子嗣稀薄為由讓雍正充盈後宮,其實雍正是一個很好的皇帝,要不是太后非要選秀,雍正不怎麼想選秀,所以之後就直接取消了選秀。
  • 甄嬛傳選秀時,沈眉莊頭上簪了一支青鸞鳳釵,這背後的寓意不簡單
    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甄嬛傳當中的沈眉莊。大家都知道後宮想要存活下來那是極為不容易的,他們比出身,比孩子,就連芝麻大點的事情都要比來比去,足以可見後宮是有多麼的混亂,其實在這部劇當中,小編對第一集當中的沈眉莊印象極為的深刻,因為當時很多女子聚集在宮門口參加選秀,其實誰的出身好,誰的出身不好,最簡單的一個就是直接看她們所穿的衣服,這只是最基本的,畢竟皇上雖說是一國之君,但是他也需要各種家族來維持和鞏固自己的權力,有些時候皇上也是很現實的
  • 甄嬛傳:難怪「赤色鴛鴦肚兜」把皇帝氣死了,你看太后曾做了啥?
    導語:《甄嬛傳》最大的內涵段子手,可能就是甄嬛了,皇帝明明已經病重了,連端妃都告誡過甄嬛,一定要謹言慎行,不要將孫答應和狂徒的事情告訴皇帝,可是甄嬛不這麼想,她想要趁著皇帝病重時,要了皇帝的性命,所以將孫答應和狂徒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說了,活活將皇帝給氣死了,尤其是赤色鴛鴦肚兜,皇帝這頂綠帽子簡直不要太大了。
  • 可太后知道
    《甄嬛傳》中,夏冬春的入選著實是個意外。她容貌一般,無才無德,且張揚跋扈,一點也無閨閣女子的姿態,可為何她偏偏入選了?在入選前因幫安陵容講理而認識夏冬春的甄嬛絕對想不到夏冬春會入選,她至死也不明白為什麼她會入選。夏冬春,其父是包衣佐領,官至四品。包衣是個奴才的稱謂。
  • 《甄嬛傳》原著:甄嬛明明非常害怕貓,選秀時為什麼對貓表現淡定
    甄嬛傳是流瀲紫寫的關於宮廷情感的一部小說,裡邊描寫的甄嬛是一個情商智商顏值均在線的完美女人,然而這樣一個完美的女人卻非常怕貓。只不過在選秀入宮時,甄嬛的表現卻十分的淡定,只有一縷被風微微吹起的頭髮和緩緩下移的眼神,無不透露著鎮定與得體。
  • 甄嬛傳:選秀這種大事,為什麼要讓華妃操辦?看對皇后的態度
    即便是跟皇后打擂臺,也能仰仗皇帝的寵愛鬥得風生水起,雖說皇后乃後宮之主,可是後宮中,寵愛也是極為重要啊,不然像是選秀這樣的大事怎麼會跳過皇后交給一個妃子呢?雍正選秀,本該是皇后負責選秀一切事宜,這是理所應當的,而甄嬛等人面君時,卻是皇帝和太后兩人端坐於殿前,這是雍正不喜皇后其二。華妃娘娘固然得寵,出身高貴,又有得力的娘家,可也不過是個妾罷了,所以沒有華妃坐於殿前可以理解,只是皇后也不出現便讓人猜測不已了。華妃娘娘一枝獨秀且看選秀之前後宮是什麼光景?
  • 甄嬛傳:皇后不讓別人懷孕,為何眉莊兩次懷孕都沒下手?看完傻眼
    hello大家好,小夥伴應該都看過《甄嬛傳》這部劇吧!雖然這部劇播出已經過去好幾年了,但是其中的熱度依然不減,劇裡引人入勝的情節,還有演員們的精湛表演,都讓小編看的欲罷不能!但是小夥伴們是否還記得劇中的這一段情節嗎?
  • 太后至死不知,皇帝為何一定要處死隆科多,只因童年他發現這件事
    《甄嬛傳》中要論誰才是後宮的最厲害的人,其實並不是甄嬛,皇后,華妃等,有一個人她總是被我們忽略,他就是太后,太后一手把她的兒子推向了皇位,如果沒點底蘊是不可能的,皇后在後宮中做的很多隱蔽的事情,能瞞過眾人,但是始終瞞不過太后,太后的心裡明的和鏡子一樣,但是她始終顧及著皇后的身份,所以直到最後還給她留下了保命符
  • 甄嬛傳:皇上死後甄嬛成為皇太后,最後為何說這句話,有何深意?
    甄嬛傳中,甄嬛從一個選秀開始時的天真少女,然後經歷那麼多的挫折,孩子小產,自己被迫離宮去了甘露寺,自己心愛的果郡王被自己害死,宮外的父母也因她而被流放寧古塔,自己的好姐姐沈眉莊離她而去。雖然說到最後她坐上了皇太后之位,兒子也隨果郡王一脈。但她最後說了句話:槿汐,我累了,快扶我睡會兒吧!」
  • 甄嬛傳:皇上提出給甄嬛後位,她為什麼不要?原因有三
    在《甄嬛傳》裡,甄嬛可以說是雍正皇帝最寵愛的妃子,但是甄嬛從未做過皇后,雖然她最後成為了太后。其實,雍正也曾提出冊封甄嬛為皇后,但是甄嬛被果斷的拒絕了。甄嬛為什麼不要這個後位?原因有三點。一、甄嬛不想要甄嬛一開始很愛皇上,後來知道自己只是純元皇后的替身後傷心欲絕,決然離宮後遇上此生最愛果郡王。
  • 甄嬛傳:誰注意皇上維護甄嬛和華妃,對她們的稱呼?愛誰一目了然
    看過《甄嬛傳》的小夥伴一定有一個疑惑,那就是皇上喜歡的究竟是誰?是已經去世的純元皇后還是華妃或者是女主甄嬛呢?其實小編至今還有這樣的疑惑,因為皇上在劇中的感情並不外露,他所表現愛人的手法也是比較隱晦的。
  • 甄嬛傳:看看甄嬛所念的這些古詩詞,安陵容從一開始就輸給了她
    甄嬛選秀的時候,皇上問她叫什麼,而甄嬛答道:「嬛嬛一嫋楚宮腰,正是臣女閨名」。這句詩出自宋代蔡伸詩人的一首《一剪梅·堆枕烏雲墮翠翹》,全句是:"嬛嬛一嫋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形容女子體態優美,婀娜多姿。也正是這句話,讓皇帝對甄嬛留下了深刻印象。並讓甄嬛抬起頭來,發現她還很像純元,當即表示不會讓甄嬛玉減香消。
  • 3刷《甄嬛傳》,原來崔槿汐才是隱藏最深的臥底
    文/羅小可3刷《甄嬛傳》發現,崔槿汐這個角色是一個終極玩家,她隱藏最深,至始至終都只是一個臥底。作為最信任和忠心的員工,她對甄嬛誓死追隨,看著甄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脫變成為腹黑的女王,步步為營,步步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