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應激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2020-11-24 生物谷

  三、應激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一)經典的應激概念

  各種傷害性刺激引起的一系列非特異的定型反應均可稱為應激,表現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系(HPa axis)及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系統的興奮,並伴有眾多組織和器官的功能變化。應激不僅取決於外界環境因素的變動,還肥個體心理因素的影響。

  構成應激性刺激的內外環境因素,可分為軀體性為主的、以心理性為主的及混合型三類(表10-3)。

表10-3 應激時血漿中激素水平的變化趨勢

增多:兒茶酚胺,NE,Adr,dopamine CRH-ACTH-GC β-END,HG,PRL,suppressin ADH,RAA(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NPY PGSs,TXs,kinins IL-1,IL-6 降低insulin,LH,testosterone,TSH(寒冷時除外)

  註:部分引自徐仁寶(1991)

  (二)應激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十餘年來,應激對免疫系統的影響倍受重視。動物實驗及人體觀察證實,應激對免疫的影響主要是抑制性。

  (1)以電擊作為痛性應激刺激,可降低大鼠淋巴細胞對PHA的增殖反應,這一作用有明顯的組織差異,如脾臟淋巴細胞較易對電擊刺激發生適應。電擊還可減弱脾臟中NK細胞活性,抑制Mφ生成H2O2。這些改變主要是由阿片樣受體介導的。

  (2)以2-脫氨葡萄糖(2DG)抑制細胞對葡萄糖的氧化和利用作為代謝性激模型,也獲得類似結果。此應激反應可減少實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率及其嚴重程度。

  (3)實驗動物的飼養條件,特別是每籠飼養動物只數等因素亦明顯影響機體的免疫力,如使T細胞依賴性抗體生成減少,T細胞轉化率降低。此種影響有種屬差異和性別差異,所產生的影響為一過性,的主要影響Th細胞,IL-2的生成,且不依賴於腎上腺的的存在與完整。

  (4)應激降低小鼠對HSV感染的免疫力,減少脾臟中細胞毒性淋巴細胞數目,增加小鼠實驗性腫瘤的的轉移率。

  (5)人類外科手樸作為一種典型的應激刺激,可導致血漿中激素和細胞因子濃度的變化,如GH、T4及IL-2等降低,而GC及IL-6升高,這些變化可被PG合成阻斷劑消炎痛所阻斷,淋巴細胞對PHA的反應降低。兒童腦損傷後,血中淋巴細胞減少,以Th及Ts的減少為最明顯,同時白細胞的吞噬能力下降,IgM降低而IgA含量上升。機體缺氧後,首先引起外周血淋巴細胞增多,CD16+細胞增加,NK細胞活性及受刺激後的活性均上升,隨後伴有細胞數目的減少。

  (6)心理因素對人免疫功能的影響較為顯著。如觀看外科手術電影構成被動應激,可降低淋巴細胞對ConA的反應,減弱B細胞對PWM刺激的增殖反應,但以進行緊張心算作為主動應激時,僅表現出淋巴細胞對ConA所致的增殖反應下降。孤獨感強或易激惹等個性心理特徵能明顯影響分裂原對淋巴細胞的促增殖反應,同時IL-2R表達水平下降。考試壓力及婚姻不和等情感性應激刺激常伴有血中抗HSV、抗EBV或抗巨細胞病毒的抗體滴度上升,CD4+細胞及NK細胞的百分比率及活性也相應降低,提示應激可能降低免疫力,使體內潛伏病毒激活。另外,精神疾患伴有免疫功能失調亦是公認的。

  (7)心理性應激與許多人類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關係密切。如在回顧性或前瞻仰性調查研究中發現,兒童型糖尿病、Crohn's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眼葡萄膜炎、Graves病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與各種心理應激事件有不同程度的關聯。這些心理應激事件中,突出的有親人去世、離婚和失業等生活變故。心理性應激也可能提高腫瘤發生率和轉移率。

  對應激的可控制或預見性能有效地改善或不出現應激反應。短期應激刺激呈現免疫抑制,而較長期應激則常引起免疫增強。如以聲音為應激條件時,小鼠NK細胞活性、淋巴細胞對PHA等的增殖反應即是如此。溫和急性的應激訓練,可提高淋巴細胞轉化水平。

  (三)應激影響免疫功能的機理

  各種應激引起免疫功能改變的機理較為複雜,舉例如下。

  (1)CRG-ACTH-GC軸系統的激活。

  (2)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的激活。

  (3)阿片肽類的參與如,β-END、M-ENK、L-ENK、Dynorphin等。

  (4)GH、PRL、α-MSH分泌增加,LH、FSH、TSH(冷刺激除外)等分泌減少,α-MSH可對抗細胞因子激活HPA軸系的作用。

  (5)IL-1、IL-6等的釋放。

  (6)垂體前葉生成的suppressin(暫譯抑制素),為63kDa的蛋白質,具有較強的免疫抑制效應,由ACTH、GH及PRL等刺激細胞生成,故可推測其為應激性激素,參與對免疫功能的抑制性調控。

  (7)應激時血清中出現多種免疫抑制因子。如手術、燒傷、失血等均刺激機體生成多種血清免疫抑制因子,可抑制淋巴細胞生成IL-2與GC及PGE2等無關。非創作性應激也可引起血清中出現一種免疫抑制因子,其性質為耐熱的6kDa的多肽,可抑制正常小鼠淋巴結淋巴細胞的增殖,該因子的生成需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但不涉及腎上腺素及β-END。

  由於應激時眾多神經內分泌功能變化,可以多重途徑和水平改變機體的免疫力,特別是近年血清免疫抑制因子及腺垂體的suppressin的發現,將有助於闡明應激時神經免疫內分泌相互作用的變化規律及生理或病理意義。如應激時的免疫抑制可保護機體免受更嚴重的損傷,但另一方面卻降低機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容易引起感染或腫瘤的發生。

相關焦點

  • 【醉翁之藝】疼痛和應激狀態下的神經免疫相互作用:一類跨學科研究
    中樞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雙向交流的紊亂:精神疾病,異常疼痛與應激 應激會加劇中樞神經系統促炎信號傳導和免疫失調,並使機體對有害刺激物出現超敏反應。長期暴露於不利的社會條件下會上調單核細胞促炎基因的表達。
  • 應激對競翔的影響
    信鴿在激烈的競翔中,隨時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就大的方面說,生態平衡的破壞,自然資源的減少,人為的捕捉威脅等,都將給信鴿歸巢抹上一層陰影;從小的方面看,競翔途中速度的快慢,覓食過夜的困擾,氣味嗅覺的,鷹隼的攻擊,人為的槍傷等,這些因素或多或少影響著信鴿的意志表現。總之,這一系列的外界因素,直接關係著信鴿能否最快速地歸巢。
  • 應激事件對健康的影響是什麼
    簡述應激事件對健康的影響。  答:應激對健康有著雙重的影響:(1)有利方面:可動員機體非特異性適應系統,產生對疾病的抵抗,增強體質和適應能力這可以給人帶來激勵和振奮,使人心情愉快,精力充沛。  (2)不利方面:應激事件刺激過大或刺激過長,引起適應機制失效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及身體障礙。特別與某些精神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如神經症、心因性精神障礙、心身疾病等。應激事件刺激可以引起免疫功能改變,不但會增加對傳染病的易感性,而且有促癌、致癌作用。
  • 「創澳分享」生豬免疫應激和營養應激有哪些?
    免疫應激防疫過程以及採血、去勢、斷尾、打針和服藥等也會引起應激。豬去勢後1h與未去勢豬相比,明顯變的煩躁不安(頻繁站立和臥倒)。但現代養豬生產中防疫又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應加強免疫及防疫後的應激管理。營養應激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都會對豬機體功能產生不利影響。長期營養不良將導致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皮質類固醇激素的分泌不足,豬的合成代謝過程和增重速率超過其調控和適應的範圍,因此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感染性增強。
  • 貓寄生蟲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免疫系統的?
    然而,除非親自做相關的檢查,否則難以發現自己受到了影響,但感染該寄生蟲後卻會產生一系列的精神異常症狀,比如精神分裂或躁鬱症等。研究者們最近發現了剛地弓形蟲之所以能夠逃離宿主免疫監察的分子機制。對於不知情的人來講,剛地弓形蟲僅僅是寄生在貓身上的一類能夠引發弓形蟲病的病原體。但其在免疫系統較弱的個體(例如孕婦,老人等)能夠產生別的影響。
  • 貓應激到底是什麼,如何評估貓應激,又該如何管理貓應激
    引言在近期的幾十年裡,醫學的研究已經強調並認定應激會對人類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而在貓科領域,也已經逐漸意識到應激對於貓咪健康的影響。貓咪的健康應該由身體、心理以及社交行為三個方面構成,並且這三個方面息息相關,任何一方面受到負面的幹擾,都會直接的影響貓咪的整體健康,從而引起主人的注意。
  • 心理所發現促食慾激素系統影響創傷後應激障礙症狀
    近年來一些研究顯示,促食慾激素參與了應激過程的調節,並在應激相關心理疾患中發揮潛在作用。胃泌素和食慾素是兩種最為常見的促食慾激素。初步研究表明,這兩種激素均能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發揮作用,參與應激反應的調節,進而影響一些應激相關情緒障礙的發生。此外,有研究報導這兩種激素都可能參與了恐懼記憶加強和消退的調節過程。一些跨物種研究發現,這兩種激素系統通過相互作用,共同參與了複雜行為的調節。
  • 科普園地︱談談貓頭鷹的「應激」
    大量研究表明,當動物受到強烈的應激源刺激後,通過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和代謝調節,力圖使機體的生命活動恢復到一個新的相對穩定的正常功能狀態,包括驚恐反應或動員階段→適應或抵抗階段→衰竭階段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動物受到刺激後機體的早起反應,又可分為休克相和反休克相。
  • 貓咪狗免疫系統疾病怎麼回事,哪些因素會到導致免疫系統攻擊自身
    機體的免疫系統是人和寵物的宿主防禦系統,但是人們通常不會想到你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自己。免疫系統的工作是保護你免受可能使你生病的生物入侵。如果工作順利,你會感覺很棒。如果不起作用,你的免疫力會下降,可能會會一些疾病。動物的全身都是免疫系統。
  • 應激反應都包括什麼
    應激反應  (1)塞裡將應激反應稱為一般適應綜合症,分三個階段。  1)警戒階段  2)抵抗階段  3)衰竭階段  (2)一般認為,應激源以人的認知系統作中介,通過神經、內分泌、免疫三個主要系統,導致人的心身變化。
  • 應激反應,釋放你的重壓—新聞—科學網
    這裡要引出一個心理學的概念——應激反應。 應激心理三個階段 現代研究中,科研人員目前將人體在面對應激時的反應歸為三個階段,即警覺階段、抗拒階段和衰竭階段。 在警覺階段,人體內部會產生各種生理變化,諸如心跳加速、體溫與血壓則會降低、肌肉鬆弛等。
  • 容易讓人忽視的魚類應激性病症-水產養殖中應激反應的防控措施
    動物應激反應是養殖動物受到體內、外環境改變的刺激後機體自我調節達到新的動態平衡所產生的一系列非特異反應或稱非特異反應的總和。沒有應激反應,魚類就不能適應任何超出一般生理調節範圍的環境變化與要求。但是,過強的應激反應會對機體產生危害,導致魚類生長發育緩慢、繁殖能力下降、免疫機能低下以致發病率升高、甚至突然死亡等。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心理學: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
    ,是引發心理應激的原因。根據應激源的不同性質,可分為:1.軀體性應激源指直接作用於軀體而產生應激反應的刺激物,包括理化因素、生物學因素和疾病因素。例如寒冷、酷熱、噪音、振動、毒物、感染、外傷、睡眠障礙、性功能障礙等疾病或健康問題。2.心理性應激源指各種心理衝突和挫折導致的焦慮、恐懼和抑鬱等各種消極情緒。
  • 豬群應激的危害
    受非洲豬瘟影響,國內生豬存欄下降,豬場的組織形式與操作規程都與以往相比發生了變化,從日常基本工作到消毒、保健、免疫以及飼料營養配比都相應的發生改變,但豬群越來越嚴重的應激反應使豬場在防非復產的道路上遇到新的挑戰。
  • 你了解貓咪的「應激反應」嗎?
    很多養貓或者不養貓的人,應該都聽說過一個詞「應激反應」,顧名思義,就是貓咪在遇到一些他們不常見或者突發事情的時候,出現的應對緊急情況的激烈反應。應激反應是機體對有害刺激所做出的適應性綜合反應,包括生理反應和心理反應兩方面。生理反應:主要體現在垂體、腎上腺素、皮質激素分泌增多、代謝水平提高、肝臟大量釋放血糖、心率和血壓升高等。
  • 關於魚類抗應激,90%的養殖戶都不了解的幾個事兒!
    &nbsp應激的發生機制、行為表現及檢測方法2.1&nbsp應激的發生機制科學家Moberg在1985年提出將應激分為應激源識別、生物防禦和應激反應結果三個階段。魚類應激反應的發生與人類和其他脊椎動物相似,也適用於這一模型[3]。當魚體中樞神經系統感受到內外界刺激後,魚體將從行為、生理(自主神經系統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等方面發生生物防禦反應。
  • 貓媽狗爸手冊—疫苗免疫注意事項
    2、疫苗僅適合接種於健康動物,生病、體內外寄生蟲、營養不良等均影響免疫效果。免疫前一周做好體內外驅蟲,之後每月定期進行一次體內外驅蟲,以保證寵物健康。對於多數疾病,幼犬/幼貓通常需要免疫兩次以上,首免是啟動接種,需要第二和第三針來建立長效的保護力。接種完疫苗三周後建議去醫院做個抗體檢測。成年後以後每年需要根據抗體濃度來決定是否進行加強免疫。
  • 不可忽視的貓咪應激,你知道多少?—寵小隻每天分享養寵乾貨
    應激的定義是一種可預測性和可控度受到損害的狀態,局限於環境需求超過機體的自然調節。人類和動物的應激都與壽命縮短直接相關。已發現導致人類出現這一現象的機制是DNA發生變化,加速衰老。無論如何?應激不僅會直接縮短壽命,還會引發多種有害的身體健康變化,主要影響免疫系統,從而影響生活質量。應激對貓的身體、心理和社交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 關於貓尿床/貓尿閉-應激系統的預防
    就像人類的自發性膀胱炎那樣莫名其妙就發生了這裡小編貼幾個連結大家看看現階段獸醫對這個病的觀點再次強調哈醫療是在逐漸發展的也許以後會發現現在觀點都是錯誤的大家以後別鞭屍就是了廚子的貓自發膀胱炎科普威隆公眾號的一例病例分析某科普公眾號-應激對貓的影響
  • 養雞技術|雞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感覺器官的構成及作用
    一、雞心血管系統心血管系統包括心臟、血管和血液。雞的心臟為圓錐形的肌質性器官,位於胸腔前下部的心包內,上部為心基,下部為心尖。雞的心率高,平均心率為每分鐘300次,血液循環快。心率除了因品種、性別、年齡不同而有差別外,同時還受環境的影響,環境溫度提高、驚擾、噪聲等都將使雞的心率加快。翼部的尺深靜脈是前肢最大的靜脈,是雞採血和靜脈注射的常用部位。雛雞血液佔體重的5%,成年雞為9%,由血細胞和血漿組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凝血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