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鹿山皇家古茶園在百度上一搜有很多,可是我還是忍不住想再次入手寫一寫,因為角度不同,看到的東西也不相同吧。可能是經常出入困鹿山,因此對於很多沒有去過的人存在的神秘感對於我們來說不存在的。請跟隨我的腳步一起去撩開皇家古茶園的神秘面紗吧。
首先是行進路線,從寧洱出發,沿著玉磨公路向磨黑方問走到126坡頭過了紅綠燈再直行駛約200米左右,看到左邊一個路標「困鹿山皇家古茶園」,按路標指引左拐進入民安鄉道,沿著鄉道走21公裡左右到達謙崗村、昆湯村,會在靠右的路邊看到困鹿山的路標,按照指引右拐進入村級公路,公路都是水泥路,路況良好。
沿著水泥路繼續前行,你會感覺到幾乎都是在爬山,往山頭上走,繞過一座座山,穿過一個小村子,繼續往上爬,越來越有進入深山老林的感覺,目之所及都是連綿起伏的群山,鬱鬱蔥蔥,密不透風,這就是能夠困住機靈善跑跳的鹿的困鹿山了。困鹿山村就在山頂,走到公路的盡頭,就進入村子了。
其次就是村容村貌,相當乾淨整潔。以前村民都是依茶樹而居,茶林處處是人家,為了更好的保護古茶,整村集體從古樹茶園老房子中搬遷出來,由政府統一設計規劃,村民自籌資金建蓋起了一棟棟漂亮的鄉居小樓,家家門前花紅樹綠,門側停車,家居條件一點也不比城裡差,相反讓我們住樓房鴿子樓的人汗顏。這些美好生活都得益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及困鹿山茶葉的熱賣。
第三,高山雲霧出好茶,困鹿山最高峰海拔2271米,古木參天、雲遮霧繞、雨量充沛,天藍、地綠、氣爽、水淨是大片古茶園得以保存下來的根本。困鹿山人離不開茶。凡是困鹿山人居住過的寨子,周圍山上都種了茶樹。茶葉在困鹿山人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開採祭祀活動要獻茶,客人來了要泡茶,勞作累了喝茶解乏,探親訪友帶上一包茶葉是最好的禮物。在困鹿山,漫山遍野都是茶樹,樹齡小的三五百年,老的上千年。村民把茶葉分為古樹茶和混採茶,前者採自樹齡幾百年以上的古樹,後者是從百年以內的大小茶樹混採。據說困鹿山茶園被清政府定為皇家御用茶園,相應的貢茶的採摘和製作均有兵將監製,尤其是到了每年春茶採摘的季節,朝庭便會派軍隊把守在整片山頭。現在的情況也差不多,一到古樹茶開採,各路茶商便提前入駐,全程參與監督採茶,防止混採茶混入古樹茶。
近年來隨著國民生活越來越好,養生已成主流,「古樹茶」概念受到了市場追捧,無汙染無農殘純天生天長的困鹿山古樹茶價格不斷上漲,價格狂飆突進。隨著茶價上漲,困鹿山的新樓房雨後春筍般的破土而起,摩託車、皮卡車、轎車也成了每家每戶必配。寨子外圍蓋起了多個茶葉初制所,寨子裡的人家也從當初的採青賣青,實現了自己採茶制茶,從而實現了美好生活。
最後是保護。困鹿山人認為古茶園是天賜的珍寶,人人都有保護古茶園的責任和意識。在政府指導下,困鹿山村民採取了一些保護古茶樹的措施,比如科學採摘、修枝管護、不打農藥,雞豬圈養不進入古茶園等,以保持茶園生態系統和茶葉口感。
困鹿山古茶園,是上天的恩賜,是人間的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