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鱵(zhēn),是鱵科鱵屬裡的一種魚,很多人統稱這一類魚為針嘴魚。從字面上看,它的特點肯定是針一樣的嘴。但又跟針嘴樣式的旗魚、劍魚有很大差別。我之前研究過一種海水鶴鱵魚,大概它們才是九州鱵的遠房親戚。
九州鱵是一種原生魚,主要生活在西北太平洋,我國的黃海到南海地區也有分布。
雖然北方難見到九州鱵,但喜歡玩原生魚的朋友恐怕早見過它的真容。
我以為,這樣一種特色鮮明的魚,即使不像鰟鮍,蝦虎一樣受歡迎,至少也可以跟小䰾不分伯仲。
但結果是,養九州鱵的人特別少,用「屈指可數」這個詞一點也不過分。
我國原生魚的飼養難度一直都處於兩極分化,像麥穗,圓尾鬥魚這種是比較好養的,但銀魚跟鱘魚就不太好養活。九州鱵在業內號稱:出水死,針嘴還有可能會斷。尤其是在一些小水體裡,能活三天就很厲害了。
所以作為北方人,我見到的九州鱵,大部分是作為食用魚,被烘乾的魚乾。那個時候我就在想,九州鱵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神奇物種,它的飼養難點在哪裡。
我查閱了資料,發現九州鱵的市場價格波動太大,幾乎是一店一價,由於本地市場沒有九州鱵,所以我只能將希望寄托在網購上。
結合網友跟店家的介紹,大多數情況下,能養三個月就算是成功了。它對水的要求比較高,曬水是必要的,可以吃一些浮在水面上的蟲子,平時用豐年蝦、紅蟲也是可以的。
養這種魚要用大水體,店家的介紹是,1.5米的缸可以單養一條。就是說,如果真的喜歡,可以買一口1.5的缸,單養著玩,有條件可以買造浪泵,沒有條件的,也可以靜水養,但一定要跟養大部分原生魚一樣,持續打氧。
九州鱵在我國分布是很廣的,它在原生環境中的生命力比魚缸中頑強很多,如果是十幾年前,很多河流裡都能見到九州鱵,但由於一些自然原因跟人為原因,部分地區已經比較難見到了。
它奇特的外形,留給當地人的可能是轉瞬即逝的記憶。在風雲變幻的資訊時代,我們熱衷於的數位化生活,可能會把這些原住民存在過的痕跡消磨殆盡。
但有些地方,九州鱵成群結群的生活,有時可以看到水裡有大片黑色陰影在遊動。如果水足夠清澈,甚至能看到九州鱵模糊的影像或隱或現,上千條魚遊過,是很壯觀的景象。
這是一種你得不到的觀賞魚。當他們在廣闊的天地遨遊,那會像風一樣自由。但在1.5米的魚缸裡,它是你養不久的硬茬
文章由意牌旗下【意寵】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