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打這種原生魚的主意,它是你養不了的硬茬

2021-01-11 居家生活大爆炸

九州鱵(zhēn),是鱵科鱵屬裡的一種魚,很多人統稱這一類魚為針嘴魚。從字面上看,它的特點肯定是針一樣的嘴。但又跟針嘴樣式的旗魚、劍魚有很大差別。我之前研究過一種海水鶴鱵魚,大概它們才是九州鱵的遠房親戚。

圖片來源丨Pinterest

九州鱵是一種原生魚,主要生活在西北太平洋,我國的黃海到南海地區也有分布。

雖然北方難見到九州鱵,但喜歡玩原生魚的朋友恐怕早見過它的真容。

攝影丨路人甲

我以為,這樣一種特色鮮明的魚,即使不像鰟鮍,蝦虎一樣受歡迎,至少也可以跟小䰾不分伯仲。

但結果是,養九州鱵的人特別少,用「屈指可數」這個詞一點也不過分。

攝影丨1999仲夏夜

我國原生魚的飼養難度一直都處於兩極分化,像麥穗,圓尾鬥魚這種是比較好養的,但銀魚跟鱘魚就不太好養活。九州鱵在業內號稱:出水死,針嘴還有可能會斷。尤其是在一些小水體裡,能活三天就很厲害了。

所以作為北方人,我見到的九州鱵,大部分是作為食用魚,被烘乾的魚乾。那個時候我就在想,九州鱵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神奇物種,它的飼養難點在哪裡。

攝影丨胤森

我查閱了資料,發現九州鱵的市場價格波動太大,幾乎是一店一價,由於本地市場沒有九州鱵,所以我只能將希望寄托在網購上。

結合網友跟店家的介紹,大多數情況下,能養三個月就算是成功了。它對水的要求比較高,曬水是必要的,可以吃一些浮在水面上的蟲子,平時用豐年蝦、紅蟲也是可以的。

養這種魚要用大水體,店家的介紹是,1.5米的缸可以單養一條。就是說,如果真的喜歡,可以買一口1.5的缸,單養著玩,有條件可以買造浪泵,沒有條件的,也可以靜水養,但一定要跟養大部分原生魚一樣,持續打氧。

攝影丨人工湖釣魚

九州鱵在我國分布是很廣的,它在原生環境中的生命力比魚缸中頑強很多,如果是十幾年前,很多河流裡都能見到九州鱵,但由於一些自然原因跟人為原因,部分地區已經比較難見到了。

它奇特的外形,留給當地人的可能是轉瞬即逝的記憶。在風雲變幻的資訊時代,我們熱衷於的數位化生活,可能會把這些原住民存在過的痕跡消磨殆盡。

但有些地方,九州鱵成群結群的生活,有時可以看到水裡有大片黑色陰影在遊動。如果水足夠清澈,甚至能看到九州鱵模糊的影像或隱或現,上千條魚遊過,是很壯觀的景象。

攝影丨路人甲

這是一種你得不到的觀賞魚。當他們在廣闊的天地遨遊,那會像風一樣自由。但在1.5米的魚缸裡,它是你養不久的硬茬

文章由意牌旗下【意寵】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既像黑魚又像蝦虎,還會咬人,這種小型原生魚可別小瞧它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在我國的東南各省水域,生活有這樣一種小型的原生魚,我們可別小瞧它,它們雖然長相比較醜陋、性格較兇,但是人家的外號可真不少,可謂俗名多多。
  • 原生魚家族裡的群友精靈,還在找群遊小型觀賞魚?試試這種原生魚
    從小在南方長大的魚友肯定有在溪流或者江河中見到一種小魚,身上布滿條紋,有點像鯽魚。我們一般稱之為「花魚仔」。這種魚的學名其實上叫做「條紋小䰾」,是鯉科魚類,同樣屬於中國的原生魚。因身上布滿條紋而得名。不同於中國原生魚的是,這種魚比大多數原生魚要鮮豔的多,不像其他原生魚顏色單調。
  • 幹翻熱帶魚,中國的原生魚一點都不差!
    中國本土原生魚也有自己獨特的韻味,在這裡呼籲大家,保護生態,保護我們自己的原生魚種。內容1、中國鬥魚提起中國原生魚,中國鬥魚應該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曾經野外比較常見,但隨著環境汙染,也越來越難尋嘍!中國鬥魚大體分成圓尾鬥魚和叉尾鬥魚。如果養泰鬥的人覺得魚鰭太大太凌亂的話,就回來養國鬥吧。國鬥雖沒泰鬥那麼誇張,但色彩一樣好,還不會畸形!
  • 新手養原生魚來一波介紹,這4種原生魚要是在魚缸養不好,算我輸
    在當代,有這麼一波魚種,從我們看不起,走向了我們高攀不起的道路。那麼它們為什麼會如此成功?它們是何方物種?為何另新手玩家可遇不可求?其實,它們就是我們隨處可見的中國原生魚!可是在很久之前,它們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雜魚,一般都是拿來餵貓或者煎炸的,為何會變成一種價格偏貴的魚種呢?
  • 魚至賤則無敵!中國最嘴賤的原生魚~麥穗魚
    麥穗魚,原產亞洲,體長不到十公分,是中國最常見的淡水魚,幾乎有水的地方就有它生活,麥穗魚生命力極其頑強,如果哪個河流汙染嚴重,其它魚都死光了,那麼剩下的幾種裡肯定有麥穗魚。因為麥穗魚太常見了,太容易捕到,難免被養魚迷們嘗試著放到魚缸裡飼養,麥穗魚清殘餌還是很有用的,模樣也不是太難看,但是養過的朋友都知道這個魚特別嘴賤,不僅啄草還愛啄魚,在魚缸跟打了雞血似的見魚就啄,體型比麥穗魚大幾倍的金魚都能被麥穗追著打,被啄的體無完膚。其實麥穗魚不僅養在魚缸裡很煩,在其它地方也是令人討厭的傢伙。
  • 把外來的觀賞魚放生,它能成為原生魚嗎?這種食蚊魚就是典型例子
    當然,觀賞魚按地域區分的話可以分成兩大種:1、中國原生魚[指的是中國本土魚類]2、外國觀賞魚[一般指外國本土魚以及改良、打針變色的魚]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外國觀賞魚對我國本土魚的危害性。剛開始,看起來這種小魚似乎弱不禁風,特別容易被我們的本土魚類吃光。
  • 原生觀賞魚系列10:養原生魚的意義,或許更多是為了保護
    各位魚友,大家晚上好!這篇文章是到了我們原生魚系列最後一篇文章了。前面的文章我們講了原生魚的習性,以及常見的品種,以及幾個常見品種混養的注意事項。還有,如果說想把它們養好的一些飼養攻略,以及原生魚缸的造景等等。那這次最後一篇文章,我們來講一下原生魚的一些以往發展的情況,以及接下來市場是怎麼樣的。這篇文章對於養原生魚就沒什麼乾貨了,但是如果說,養魚的同時咱們還想拓展一下自己的視野,拓展下養魚以外的其他知識,那咱們在這篇文章可以交流交流。
  • 福利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原生魚,魚缸除藻能力強,原生魚潛力股
    在原生魚家族中存在著一類觀賞魚,學名叫做「黑鰭鰁」。黑鰭鰁身上布滿黑色的花紋,體型有點像我們熟悉的小鰁魚。這種魚的性格比較溫順,而且體色相對來說比較鮮明,對其他魚也很友好,同時還會啃食魚缸中的藻類。原生魚普遍都很皮實,這種魚也不例外。
  • 這種原生魚隨處可見,養在缸裡靈動可愛,玩缸的總忍不住來幾條
    在我的認知裡,華鰁的名號沒有小鰁響亮,雖然樣子奇特,外表的顏色有點像亞成期胭脂魚,不過這種魚既不夠熱門,也不是瀕危物種。僅有的優勢大概是各方面都比較均衡,也這是這個原因,讓它具有比較高的入手價值。不同的是,華鰁一歲成體,到20㎝最大體長,再到六七年後衰老而死,它的外表不會像胭脂魚一樣分為幼體跟成體形態,而是一套衣服穿一輩子。在不同燈光的照耀下,華鰁的身體可以從細節清晰的厚重暗黃,轉變為黃裡帶紅的稍微明亮體色。如果你的原生缸裡還缺一種魚,華鰁是個不錯的選擇。
  • 原生魚和熱帶魚的區別在哪裡?養中國原生魚的好處有多少
    如圖國內還有一部分養魚人堅持在養原生魚的路上,比如說我,我不是養得很厲害,但是主流原生魚還是養得很好,比如說吸鰍,長鰭鱲,寬鰭鱲,粗唇擬鱨,白邊擬鱨,溪石斑,溪吻蝦虎,等等。溪流石頭還可以調節水的ph值,這個非常非常重要第二,關於溫度的問題,現在的主流高級觀賞魚基本上都是熱帶魚,冬天需要加溫,而中國原生魚基本不用,冬天加不加都行,非常非常怕的地方就是熱帶魚冬天停電以後哪怕是幾個小時水溫不達標,對魚的傷害也是非常非常大。
  • 這類魚其實還有收藏價值,而且就在我們身邊,那就是原生魚
    前面三篇文章我們介紹了,關於原生魚的一些習性特點,以及常見品種,還有市場價格。如果說對原生魚感興趣,朋友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但是先別著急。聽瘋瘋人再來介紹一下原生魚的三大好處,介紹完之後。如果確定自己真的是挺喜歡原生魚的,那麼再去入手吧!按照我們的習慣,還是分點敘述,分三點。【1】原生魚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這一點各位朋友不必驚訝。原生魚確實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為什麼呢?
  • 原生魚進階品種,到手容易養好難,可要是養好了整個魚缸很壯觀
    喜歡玩路亞的魚友在小溪流裡面應該釣過這樣一種魚,體型蠻大的,嘴巴也比較大,像馬的嘴巴一樣,身上的體色非常豔麗,有一道道豎下來的條紋。這種魚就是馬口魚,但是他的命運被釣起來之後不是被放生就是被油炸,其實他還可以養,也是一種原生冷水魚。
  • 野外的原生魚入缸後,投餵什麼魚食好,為什麼很多魚不吃食?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最近有很多魚友開始飼養原生魚,養魚老道也飼養了一些,雖然數量不多,也不是什麼使用比較專業的原生魚缸造景。但是這個感覺真的很不錯,一個是飼養它們基本不必加溫,再者還不用花錢,能過上一把野外採集的癮,經常到室外欣賞一下青山綠水,這個心情也格外好。
  • 野外的原生魚入缸後,投餵什麼魚食好,為什麼很多魚不吃食?
    只不過,我們飼養原生魚,就要按照它們的既有習性和食性來啊,不能一開始就強求它們直接攝食魚飼料,有些原生魚根本不會去吃,很快它們就會出現體質極度瘦弱,然後可就死掉了。飼養肉食性原生觀賞魚,千萬不要忽略活食的準備,有些魚類對於魚飼料,根本不感冒我國原生魚的品種太多,在這裡不可能一一介紹,但是,最起碼,我們要分清一個雜食性和肉食性吧?
  • 中國走向世界的一種原生觀賞魚,能合法飼養的保護級魚類,養過嗎
    說到白雲金絲,很多魚友都不陌生。白雲金絲也是一種中國冷水原生魚,非常不怕冷,甚至到5攝氏度也沒事,但是卻屬於燈魚。嚴格意義上來講,白雲金絲並不屬於燈魚,但是由於白雲金絲的體態跟燈魚非常的相近,所以就被強制歸入燈魚那一類。
  • 可以作為觀賞魚的原生魚,曾經到處都是,現在少見
    中國的原生魚市場佔有率在觀賞魚市場佔有率一直處於低下狀態,其中原因包括很多,比如說國外觀賞魚更好看啊,更稀奇啊等等。我一直覺得,中國的原生魚其實更適合我們養,因為地域,氣候溫度等原因。今天來介紹的是大眼華鯿,大眼華鯿為中國特有的原生魚,南方地區基本都有分部,各個地區都是多少的問題,今天來和大家詳解一下大眼華鯿。
  • 21九種產自中國的原生觀賞魚
    水族箱養胭脂魚的魚友,不知道現在還剩幾個,這種魚屬於卵生魚類,但是,在水族箱沒有繁殖成功的案例,但是胭脂魚觀賞價值很高,喜歡把原生魚養在魚缸。寬鰭鱲,終於輪到分布在北方的觀賞魚了,而且這種魚還很漂亮,一點不輸南方的原生觀賞魚,這種魚在黃河,黑龍江就有分布
  • 常見的中國原生魚,從盤中餐走近魚缸,幾張圖讓你入坑
    大家好我是村夫,原生魚大家見多了,從最開始的盤中餐,慢慢走近了大家的魚缸,原生魚搭配原生缸,不比任何外來物種差,在大家的心中感覺原生魚都是土黃色的身體,一點美感也沒有,可等你走近了觀賞魚的圈子就會發現,原來它們也會有豔麗的色彩,這種色彩更加自然,不像常見的熱帶魚體色人工痕跡那麼明顯
  • 剛撈取的原生魚,發色都很好,為什麼養來養去體色暗淡無光了?
    等到把這些鰟鮍魚放到魚缸裡以後,我才發現,剛撈的那三條魚,我一眼就看出來了,因為它們的體色和魚缸裡原有的鰟鮍根本不一樣,它們的發色相當好。但是呢,很多魚友都在反應,為什麼我們飼養的各種原生魚,它們根本不發色呢,比起野外的顏色差很多,而有些魚友,人家飼養的鰟鮍魚或者蝦虎魚,發色都很好呢?
  • 剛撈取的原生魚,發色都很好,為什麼養來養去體色暗淡無光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有一個極度不適應環境的過程,在這種擔驚受怕中,體色就會發生一定的變化,無論是鰟鮍、蝦虎水溫、水質、營養,一定是必須的,這個必須提供到位大部分的原生魚,都有其特定的個性,而且據我觀察,它們之間的領地意識、攻擊意識都非常強烈,別小看這些小小的蝦虎魚,還沒有鰟鮍魚三分之一大,但是,只要它們餓極了,照樣會去攻擊鰟鮍,這是它們的天性所致。這其中就牽扯到了一個混養、領地、躲避環境營造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