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獸研所多名學生布魯氏菌抗體呈陽性 親歷者:兩周前懷疑小鼠有...

2021-01-09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陳星 每經編輯:宋思艱

12月6日晚,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的一則通報印證了多名學生疑似感染布魯氏桿菌的消息。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在公告中稱,截至目前,該研究所共檢測263人份,經甘肅省疾控中心確認呈現血清學陽性65人。

而7日中午,央視報導稱從蘭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截至當天中午12點,已對蘭州獸醫研究所317名師生進行布魯氏菌檢測,呈血清學陽性的人數上升至96人。

血清學陽性人數上升到96人

12月6日起,甘肅蘭州獸醫研究所學生因做實驗疑染人畜共患病一事熱傳。6日晚,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的通報證實了這一消息。

該通報稱,今年11月28至29日,該研究所口蹄疫防控技術團隊先後報告有4名學生呈布魯氏菌病血清學陽性。截至目前,該研究所共檢測263人份,經甘肅省疾控中心確認呈現血清學陽性65人。血清學陽性人員中有個別人員自感有身體不適現象,其餘人員未出現明顯臨床症狀。

同日晚,蘭州市衛健委也通報稱,經流行病學、實驗室檢測和臨床專家綜合研判,最初四名疑似感染者確認為布病隱性感染,另有61人呈抗體陽性。

7日中午,央視報導稱從蘭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截至7日中午12點,已經對蘭州獸醫研究所317名師生進行布魯氏菌檢測,其中96人呈血清學陽性,目前均為隱性感染,無明顯症狀。

7日,正在蘭州獸研所就讀的學生張嚴(化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自己已經被檢測出布魯氏菌病血清學陽性。「大概兩周前,所裡面有個課題組做實驗的時候發現實驗小鼠一直沒有懷孕,就懷疑小鼠有問題,解剖檢測後發現小鼠感染了布魯氏菌。做實驗的幾個同學馬上就去醫院做了檢測,測出來有兩個人呈陽性。據說現在這兩個同學已經出現了反覆發燒症狀」。

「11月底,陸續大概有七八個人被檢測出來布病抗體陽性,除了小鼠事故實驗室還有其他團隊的,所裡的學生就比較恐慌了,很多人都自發去做了檢查」。張嚴補充說,「檢查出來是陽性的學生範圍擴大後,我們就擔心傳染源不僅僅是幾隻小鼠,很多其他所或來所裡待過的人現在都去做檢查了,人數有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據張嚴說,目前大多數同學還沒有出現臨床症狀。「但關鍵是一些查出陽性的同學很少或者沒有跟動物接觸過,主要做的是其他實驗,沒有想過自己會被傳染「。

一位從事布病疫苗的研究者對媒體表示,自己所在的疫苗研究單位距離蘭州獸研所不遠,專門出品布病疫苗,按理說從事相關疾病研究的工作人員都要打疫苗。對此,張嚴對記者稱,自己所在的研究小組並非進行布病研究,所以沒有打過疫苗。至於進行相關研究的同學有沒有打過疫苗,自己也不清楚。

除了張嚴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微博上找到了一位曾在蘭州獸研所讀研,現在其他院校讀博的學生。她對記者表示,自從聽到消息後,「上班都上不進去了」。她已經去醫院抽了血,目前還在等待檢測結果。「我去的時候科室都是獸研所的學生,有已經發病的還有在等結果的。我看到醫生手裡結果好多都是陽性」。

該同學和張嚴認為,所裡可能已經出現了氣溶膠感染。「氣溶膠吸入俗話說就是病菌在空氣中通過消化道、皮膚、黏膜和呼吸道傳染等等。我們現在完全不敢在所裡待,在所裡也儘量避免靠近實驗室或者動物房」。

「現在我們第一個關心的問題是傳染源和傳染途徑,究竟是什麼造成這麼多學生血清學陽性的;第二是有沒有新的確診案例,現在疾控中心說檢測結果直接發到所裡;第三就是我們什麼時候開始治療,治療方案是什麼」。張嚴對記者表示。

國內尚未報導過人傳人病例

12月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診斷中心常務副主任林密對澎湃新聞表示,「(現在感染的情況)是這麼回事,從我專業角度來說,現在不是說感染,只是布病抗體呈陽性,這跟感染是兩回事」。

一位獸醫學研究生林凡(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布魯氏菌常見的有山羊型、牛型、犬型、沙林鼠型等幾種,山羊型、牛型對人的危害比較大,會導致人不孕不育、睪丸炎、卵巢炎和流產等情況的,一般是指第一種羊型布魯氏菌。

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的通報,蘭州獸研所稱目前正在積極對血清學陽性人員進行診治。在首例陽性發生後,11月29日組織學生進行診治。陽性報告數量增加後,在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和蘭州市衛生健康委及疾控中心的協調下,邀請相關專家研究制定了治療方案,確定診治醫院並開闢綠色救治通道,對學生進行檢查和診治。

蘭州獸研所還稱,收到報告後,封閉相關實驗室、實驗動物、動物舍,配合流行病學調查組調查40多人,配合調查組對動物房飼養實驗動物實驗室進行了取樣,對陽性人員用餐餐廳、研究所周邊飯館進行調查。目前,具體的疫源調查工作正在進行。

目前,尚無最新情況通報。7日下午,記者就相關問題撥打了蘭州獸研所電話,但截至發稿時電話無人接聽。

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6日也通報稱,布病人傳人的風險極小,目前國內尚未報導過人傳染人的病例。蘭州獸研所重點場所防控措施已經落實,不會對周圍人群構成新的威脅。

據了解,布病的潛伏期通常為1到3周,人感染布病後主要表現為反覆持續的發熱症狀和關節腫脹疼痛,因關節炎而導致運動障礙,男性患者還可能出現睪丸炎和前列腺炎,女性患者特別是妊娠期孕婦則容易出現流產症狀。布病的傳播方式主要分為直接接觸傳播、消化道傳播和呼吸道傳播。7日下午,蘭州市疾控中心地方病科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只要及時治療,布病可以痊癒且大部分不會復發。「目前,我們正在積極地檢測和診治之中「。

張嚴也對記者稱,「其實只要所裡和相關部門正視目前的疫病情況和採取積極的治療,我們學生是非常配合的。現在同學們擔心的主要是被隱瞞真實情況和得不到及時救治,畢竟這個病嚴重了,也會影響生育或者終身攜帶病毒」。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蘭州布魯氏菌感染續|學生稱:動物實驗僅做最基礎防護
    據央視報導,12月7日下午,蘭州市疾控中心已對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下稱「獸研所」)的317名師生進行布魯氏菌檢測,其中96人血清檢測為陽性,均為隱性感染。目前,感染者暫無典型症狀,仍在進行醫學觀察。對此,蘭州市肺科醫院感染科主任周瑩荃表示,經過專家組共同協商,還是建議感染者們進行治療。12月7日下午,新京報記者走訪了獸研所宿舍區。
  • 蘭州獸研所布病疫情事件:有外售小動物,感染風險待查
    劉華蕾與同學們認為,蘭州獸研所發現第一例陽性,是在他們做病理生理學實驗接觸豚鼠之前,如果蘭州獸研所能及時上報,並停止對其它機構、高校出售動物的話,他們班就不會有感染風險。南方周末記者致電蘭州獸研所多位負責人,均回復稱,不了解情況,一切信息以官方網站為準。另一個未知的問題是,目前該所亦在對外供應各類試驗小動物,其流向和動物感染情況均未有明確通報。
  • 關於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獸醫學院部分學生布魯氏菌抗體陽性...
    2019年12月7日17時,黑龍江省疾控中心通過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系統監測到省農墾總醫院診斷6例布病,均為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獸醫學院(哈獸研)學生。發現疫情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衛生健康委立即成立專家組,連夜到省農墾總醫院、哈獸研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及疫情處置工作。
  • 直擊蘭州布病「風暴中心」:醫院開綠色通道,有當地學生初檢陽性...
    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12點,蘭州獸研所317名師生進行了布魯氏菌檢測,其中96人呈血清學陽性,均為隱性感染,無明顯症狀。此外,據黑龍江省衛健委10日通報,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獸醫學院(哈獸研)出現布病確診病例1例、疑似2例、隱性感染10例。而37名該所學生今年8月在蘭州獸研所實驗室有短期動物接觸研究工作,在哈獸研所學習期間無動物接觸史。
  • 蘭州通報布魯氏菌抗體陽性善後處置:原布病疫苗生產車間已拆除
    11月5日,蘭州市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蘭州獸研所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屬地善後處置工作。
  • 蘭州布病事件最新調查:多名被感染者被醫院確診 卻收到衛健委...
    央廣網北京11月3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任夢巖)去年,蘭州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曾引起多方關注。根據甘肅省衛健委調查結果,2019年夏天,蘭州生物藥廠在獸用布魯氏菌疫苗生產過程中,使用了過期消毒劑,致使廢氣排放時滅菌不徹底,攜帶含菌發酵液的廢氣被刮向藥廠下風向的蘭州獸研所和附近小區,導致當地部分居民和學生接觸後產生抗體陽性。
  • 深度|蘭州獸研所事件背後:布病難致命,人生易折磨
    通報表示,截至12月25日16時,蘭州獸研所學生和職工血清布魯氏菌抗體初篩檢測累計671份,實驗室覆核檢測確認抗體陽性人員累計181例。抗體陽性人員除一名出現臨床症狀外,其餘均無臨床症狀、無發病。此前,因為爆發布病事件,蘭州獸研所一直是外界關注焦點,同時也讓布病這一在普通公眾視線中比較冷門的人畜共患病種備受關注。12月初,蘭州布病感染事件爆發。
  • 蘭州布氏菌抗體陽性事件涉事單位被撤銷布病疫苗生產許可
    1月14日,蘭州市人民政府發布公告,就蘭州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的處置工作向社會公布。對使用過期消毒劑,導消毒不徹底,致含布魯氏菌疫苗發酵液隨風擴散,造成多人布魯氏菌抗體呈陽性的涉事單位蘭州生物製藥廠啟動了立案查處工作,依法從嚴、快速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 蘭州獸醫研究所布魯氏菌陽性人數增至96人
    記者從蘭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截至12月7日中午12點,已經對蘭州獸醫研究所317名師生進行布魯氏菌檢測,其中96人呈血清學陽性,目前均為隱性感染,無明顯症狀。專家提示,布魯氏菌病人與人傳染機率極低,目前沒有過人間傳染病例。
  • 「蘭州布病事件」處罰結果公布 8名相關責任人被處理
    根據蘭州市衛健委網站消息,截至目前蘭州市布魯氏菌抗體陽性者共計3254人,對於受影響群眾,甘肅省、蘭州市疾控部門和權威專家,已經到事發的蘭州獸研所及周邊社區開展現場專題宣傳教育講座,設立諮詢點,一對一開展政策諮詢和答疑解惑。未來將督促涉事的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生物製藥廠按時足額落實補償賠償資金,相關工作將於10月份分批次開展。
  • 蘭州獸醫研究所布魯氏菌隱性感染事件監測處置有序推進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截至12月7日中午12時,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317名師生已進行布魯氏菌檢測,其中96人呈血清學陽性,目前均為隱性感染,無明顯症狀。目前各項監測處置工作正有序推進。  據蘭州市衛健委官網消息,12月2日,蘭大一院西站院區上報4例疑似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病例,均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人員。蘭州市衛生健康部門及時做出響應,協調國家、省、市、區四級專家前往現場進行指導和調查核實。經流行病學、實驗室檢測和臨床專家綜合研判,確定為布病隱性感染。
  • 蘭州生物藥廠布病疫苗生產許可被撤銷 相關問責追責已啟動
    新華社蘭州1月14日電(記者梁軍)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甘肅省農業農村廳、蘭州市政府14日聯合通報稱,蘭州生物藥廠布病疫苗生產許可已被撤銷,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相關問責追責工作已啟動。據介紹,甘肅省市聯合調查組對涉事責任單位蘭州生物藥廠啟動了立案查處工作,依法從嚴、快速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在關停蘭州生物藥廠布魯氏菌疫苗生產車間後,當地於1月13日撤銷了蘭州生物藥廠布病疫苗生產許可,同時已報請農業農村部儘快批覆撤銷蘭州生物藥廠布病疫苗產品批准文號。
  • 蘭州獸醫研究所疑似布魯氏桿菌感染事件通報:65人呈陽性
    11月28-29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口蹄疫防控技術團隊先後報告有4名學生布魯氏菌病血清學陽性。接到報告後,蘭州獸醫研究所立即派人陪同學生前往醫院診治,同時成立調查小組,關閉相關實驗室並開展調查。截至目前,共檢測263人份,經甘肅省疾控中心確認呈現血清學陽性65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通報疑似布魯氏桿菌感染事件:65人呈陽性
    12月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通報疑似布魯氏桿菌感染事件,截至目前,共檢測263人份,經甘肅省疾控中心確認呈現血清學陽性65人。血清學陽性人員中個別人員自感有身體不適現象,其餘人員未出現明顯臨床症狀。
  • 蘭州獸醫研究所防控措施已落實 布魯氏菌病不會對周圍人群構成新威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蘭州12月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王豪 記者 馬富春)針對網曝「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多名同學疑似感染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一事,12月6日,蘭州衛健委發布官方消息顯示,2019年12月2日,蘭大一院西站院區上報4例疑似布魯氏菌病病例,均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人員
  • 科學認識獸用布病疫苗
    近日,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就獸用布魯氏菌病疫苗使用等有關情況採訪了國家動物布病參考實驗室、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布病參考實驗室主任丁家波。 布魯氏菌病會通過哪些途徑傳染人?對此,丁家波介紹,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是由布魯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病,既能感染人也能感染動物。
  • 蘭州布菌抗體陽性事件追蹤:已有3244人籤訂補償賠償協議
    12月3日上午,蘭州市政府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蘭州獸研所布菌抗體陽性事件善後處置工作。截至11月30日,當地累計檢測79357人次,重複檢測10786人次,實際檢測68571人,經省疾控中心覆核確認,抗體陽性人員10528人。
  • 關於布魯氏菌病,我們該知道些什麼?
    布魯氏桿菌可分為多個種類,根據1985年WHO布魯氏菌病專家委員會的標準,布魯氏桿菌屬(Brucella)下包括了6個種、19個生物型,其中以羊、牛、豬三種的威脅較大,分別由這些家畜攜帶、並可以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接觸傳播等途徑感染人類;又尤其以羊種最容易危害人類,可在人群中導致暴發流行。在人類感染者中,布魯氏菌病的潛伏期一般為1~4周,平均為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