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從懷孕初期開始,寶寶是否聰明就成了父母最喜歡談論的話題。很多人會認為,如果父母都很笨,那生出來的孩子是不是也會比較笨呢?其實寶寶是否聰明,不僅與父母的智商有關係,還與很多因素有關。
總有人認為後代的智商是由母親或者父親的基因「單獨「作用,其實這是不對的,沒有任何實驗數據能證明孩子的智商,是完全遺傳父母的任何一方,甚至也沒有任何科學家認可決定智商的基因在「性「染色體上。現在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決定孩子智商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1、遺傳因素
通常情況來講,如果雙方父母的智商都比較高,那麼生出來的寶寶智商也會相對較高,而且異地結合生育的寶寶往往更聰明,如果父母是近親結婚,那麼出生的寶寶很有可能會出現低智商的情況。
2、結婚年齡的影響
女性如果在35歲之後出生的寶寶,智力相對來講不如在黃金生育年齡出生的寶寶;而男性在35歲左右生出的孩子,智商相對會比較高。
這是因為女性和男性,在最佳的生育年齡之內能夠孕育出質量最好的精子和卵子,一個高質量的受精卵是孩子一生的基石,在智商方面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也是國家提倡優生優育的原因。
3、環境影響
如果寶寶出生在一個比較惡劣的成長環境中,父母經常吵架,那麼由於得不到足夠愛的滋養和良好的教育,這類孩子智力會比較低下。
有研究數據表明,出生在家庭氛圍不好的寶寶,四歲時平均智力僅為60左右,而生活在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下的寶寶,平均智力為90左右,由此可見後天環境對寶寶智商的影響有多麼重要。
4、母乳餵養的影響
有研究發現母乳中的營養素高達上百種,有著很多促進寶寶智力發育的成分,其中母乳含中牛磺酸的含量要比奶粉高出10倍之多,而牛磺酸對寶寶智力發育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吃母乳長大的寶寶智力上要比吃奶粉長大的寶寶高出3-10分左右。
5、體型的影響
如果孩子體重超過正常兒童的20%,那麼他的學習能力、視力和聽力都會受到一定影響。這是由於過多的脂肪會進入孩子的大腦中,阻礙腦神經細胞的發育,所以要想寶寶有一個聰明的大腦,要注意控制好他的體重。
6、藥物的影響
某些藥物會對寶寶的智力造成影響,比如長期服用抗癲癇的藥物就會導致孩子的智商偏低,不過在停藥之後,智商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有所恢復。
下面再來說說該怎麼幫助寶寶提升智力:
1、補充葉酸
科學研究證實,補充葉酸能有效預防胎兒腦神經畸形。孕婦每天都要攝入定量的葉酸,來保證寶寶的大腦神經發育。
營養學會建議,備孕期的準媽媽每日應該補充葉酸0.4毫克,孕期的準媽媽則要每日補充0.6毫克,每天補充的上限不超過1毫克。
2、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
補充優質蛋白質不僅是寶寶骨骼發育的關鍵,還是寶寶大腦發育需求的重要營養物質。孕婦每日要保證足量的瘦肉、牛奶、豆製品攝入量,建議孕婦每天能攝入400~500毫升全脂牛奶。
並且孕期還要多食用雞蛋和魚類。蛋黃中富含豐富的膽鹼,它是維生素B族中的一員,膽鹼可以為寶寶的大腦終生充電。
另外,孕期多食用魚類有助於增強胎兒的認知能力,也可以降低寶寶自閉症早期症狀的風險。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孕婦每周吃三到四份魚的寶寶的智商比孕婦吃魚少的寶寶高出2.8%,富含脂肪豐富的魚類,如沙丁魚、鮭魚,它們比瘦魚含有更高含量的DHA。
3、運動量的因素
運動可以增加身體的血液流動,包括子宮,從而刺激了胎兒的全面發展。有研究發現,懷孕期間的有氧運動會對胎兒的大腦發育有良性影響,特別是有助於改善胎兒的大腦功能和空間學習。
4、戒菸戒酒
這是重中之重,強烈建議孕婦不要吸菸、飲酒。孕期飲酒是導致胎兒出生缺陷和學習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孕婦在懷孕期間,戒菸戒酒對胎兒的智力發展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寶寶聰明與否不僅受到遺傳基因的影響,還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養育一個孩子是每個家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每個父母都要做好孕前準備,並且在寶寶出生後也要多陪伴孩子,這樣養育的孩子才會更聰明、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