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娃報啥興趣班,就是中年夫妻感情的照妖鏡

2021-01-08 騰訊網

朋友A說:中年夫妻哪有力氣吵架,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孩子,老人不生病就謝天謝地了。結婚久了,兩公婆就像兩個高級合伙人,只要公司能正常運轉,誰有閒功夫成天開會。

朋友B不同意:中年夫妻不吵架,只因未報興趣班。

每次一提要給娃報這個那個興趣班,家庭辯論會+冷戰+熱戰就交替著來。她家女兒目前在學鋼琴和舞蹈,老公的意思是女孩子不用學那麼多,讀書已經很辛苦了。而她還想給女兒報個聲樂,這樣就是妥妥的文藝骨幹了。

從經濟學角度看(薛教授上身),報興趣班屬於投資行為,需要出資、出力(得有人管接送,還得督促完成課後作業),合伙人之間產生分歧是很正常的。

最近在看央視教育紀錄片《起跑線》,有一集就講了幾組家庭因為興趣班而產生的分歧。

北京小學二年級學生湯笑嫣,有一個極為雞血的全職媽媽。從2歲起,笑嫣上過的興趣班,大大小小不下20個,花掉的錢超過了20萬。他們家雖然是地道的中產家庭,有車有房,住在北京三環內,但負擔這麼多興趣班還是有點吃力。

紀錄片的拍攝時間是2017年暑假的最後一周,湯媽正打算給女兒再加一門邏輯思維班。當然,這事得跟湯爸商量,畢竟出錢的人是他。

爸爸是不支持給女兒報這麼多興趣班的。一方面目前孩子本身已經報了很多班。包括尤克裡裡,聲樂,西班牙語,舞蹈,鋼琴,英語等,女兒都沒有空餘時間了。另一方面,報這麼多班也確實太費錢。作為家裡賺錢的主力軍,爸爸覺得壓力山大,帶不動了。

媽媽張微是個非常強勢的人。她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不可。

她先是告訴老公,自家女兒報的課外班一點都不算多,跟人家比起來,他們家都算少的。他們不能讓女兒輸在起跑線上。

湯爸態度很好,但是沒鬆口。

張微又說,現在多學點,多吃點苦,以後長大了就可以自由地玩了。女兒笑嫣此時蹦出來,幫腔道:對的,我學了以後,長大了就可以出國玩了。

What?現在努力學習,等長大了就可以自由玩了?太天真了,孩子!你現在學得越努力,你將來就越有可能去大廠996或者007,到時候別說玩了,能有時間睡覺就不錯了。

身為打工人的湯爸早就看穿了一切,但這種話顯然不能說出來打擊閨女。他說:不學習,也可以出國玩啊。

老婆反駁:學好了才能自主。像你現在請個假都很費勁,就是因為小時候沒好好學。

女兒一邊偷笑,一邊說:你不是也沒學好。(指媽媽)

張微坦然背鍋:對,我也沒學好。所以媽媽才讓你學。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媽媽為了讓孩子學興趣班,把自己和爸爸塑造成一對學渣,自己不學好就指著孩子學好呢。

可問題是,總有一天女兒要面對社會,到時候她就會發現,親爹某種程度上說已經達到了職場天花板。無論她學習有多好,想單憑打工在北京三環內買套房子,安個家,可太難了!

學習好,長大了就能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只能騙騙小孩。這個媽,長期這麼忽悠娃,等娃有一天發現學習壓根不是解決一切煩惱的靈丹妙藥時,不知道會不會叛逆。

見湯爸依然不為所動,張微氣呼呼地說:咋跟你就是說不通呢!我不管,我就是要報。不行我把買護膚品的預算拿出來吧!

這是在拍紀錄片,雙方還是有所收斂的,不然我估計雙方就該吵起來了。

湯爸在鏡頭前慫了吧唧地說:其實媽媽很多時候找我商量,也就是通知我一下。即便我說不行,最後還是她拿主意。她特別有主意。

爸爸反對無效,沒有決策權,但是他可以消極抵抗。

湯笑嫣周末上興趣班,從早上8點到晚上5點,4個興趣班連軸轉,分別在不同的地方。母女倆除了在上課就在趕去上課的路上,經常為了趕公交而一路狂奔。

即便如此,爸爸也絕不開車送送她們。(湯爸,這是我最後的倔強。吵不過你,當我空氣,那我就當空氣,放空自己)

父母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那孩子又是怎樣的呢?

湯笑嫣整體給人感覺還是比較外向的。並不像那種上了很多興趣班,最後上啥課都提不起興趣的孩子。她對於上課,總體感覺還是積極正面的,笑嫣唯一不喜歡的是聲樂課,因為那個3小時太累了。

但是這孩子,似乎把興趣班當做了社交的地方。她評價一個課好不好都是以好玩和不好玩為標準的。

笑嫣本來就是個小孩,貪玩無可厚非。但給我的感覺是,這孩子沒有機會正兒八經地玩,更沒有機會和同齡小朋友一起玩。她能洞察到媽媽在教育上的焦慮,所以她壓抑了自己玩的需求,去迎合媽媽報班的需求。

她非常注重從興趣班中獲得的一點點樂趣,性格外向的她,極有可能把興趣班當成了社交、娛樂的地方。(俗稱玻璃渣裡找糖吃)

這就十分坑爹了。父母每次問她你要不要繼續上,她都會堅定地表示要上。但是人家上課是為了學知識,這娃是為了玩……

紀錄片裡另一家的父母在對待孩子的興趣班上觀念倒是比較一致。候家是一個二胎家庭。哥哥侯馬龍讀小學四年級,妹妹侯馬雅讀小學二年級。他們家也在北京。

候爸候媽的觀點是,只要孩子願意學,興趣班就得報。兄妹倆分別報了武術班、街舞班、繪畫班、足球班等班。

兩個孩子口頭上對興趣班都很有興趣,但是練起來卻並不起勁。街舞、足球這些都要靠平時練習的項目,他們都沒怎麼好好練,寧願多打兩把遊戲。

父母報了八萬一年的街舞班,滿以為娃能跳出點名堂,讓經紀人給選上。顯然,一邊打王者一邊隨便跳跳的小孩滿足不了父母這個要求。

侯馬龍踢足球也踢得不行,輸了一場又一場。在又輸了一場比賽之後,候爸候媽就吵起來了。

候媽說:足球上要想孩子突出,家長得付出得比孩子還要多,你得去練。

估計此時候爸內心是崩潰的,都一把老骨頭了,還讓我踢足球?他不甘示弱:足球是一個集體項目,不是一個孩子的問題。

媽媽繼續拱火:那龍龍自身也有問題,他都不敢上去。

爸爸露出孺子不可教的表情:教練讓他守住門那一塊……

看起來,這夫妻倆自己對興趣班也不太了解,純聽機構老師忽悠。

孩子壓根都不好好練,機構老師還一個勁兒地說:你孩子很有天賦,以後可以去北京國安青訓隊,全天踢球。媽媽問:那整天踢球,學習怎麼辦呢?機構老師繼續忽悠:上午學習下午踢球啊,學習肯定要學好的。

街舞老師也堅定地說:繼續學下去當童星當明星都是可能的。(我看是只有娃繼續學,你們才好收學費吧)

不過最後他們還是決定停掉一切興趣班,原因是孩子經常趕興趣班,成績拉下很多,作業都不完成。夫妻倆一合計,也不可能把興趣班學成專業。最後跟兒子商量好,還是先把學習搞上去。

好傢夥,幾十萬的培訓班就這麼白上了。

但是侯家這倆孩子最大的問題,其實倒未必出在興趣班上,在整個紀錄片拍攝過程中,孩子們一有空就玩手機,這種狀態學什麼都很難學好。

這興趣班,上得好了,能讓孩子學到一技之長,學會一樣才藝,學得不好,就是吵架之源,夫妻感情殺手。

中年夫妻,都不容易。主張報班的一方應該想想,對方可能真是想讓孩子輕鬆一點,畢竟孩子將來還有好長好長的路要走,有一個辛苦的童年也不代表就能有一個輕鬆的成年。

主張不報班的一方,也要換位思考一下,另一半不買衣服不買包,省吃儉用的還要辛苦接送孩子,容易嘛,這世上除了這個人,還能有誰對你孩子這麼上心?

理解萬歲!

相關焦點

  • 給孩子報「興趣班」成潮流,這3種興趣班,最好別給孩子報
    現在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已經成了潮流,人家報3個有的家長就得報4個,人家報4個咱就得報5個,甚至有的家長給孩子報的興趣班都不下10個,搞的孩子一點時間都沒有。但是家長給孩子報那麼多興趣班,真的都是孩子喜歡的嗎?對孩子真的有幫助嗎?
  • 給娃報班有多瘋狂?鄭州有媽媽「一年花掉10個Gucci包!」
    在婧婧的朋友圈裡,經常能看到她在「曬咖啡」,而喝咖啡的背後,不是在等娃下課,就是在送娃去上課的路上。孩子們扎堆各類興趣班、補習班,家長則聚在咖啡館聊孩子。其實在鄭州,這樣的情景已經成為周末最為常見的生活鏡頭。儘管給孩子減負的呼聲越來越高,但家長們給孩子報班的熱情卻持續高漲。2020就要結束了,你在給娃報班的路上花費了多少錢了呢?
  • 「我不斷給孩子報興趣班,為的就是讓他多學習,有什麼錯」
    有媽媽吐槽:自己養的不是娃,是吞金獸!當過媽的都深切的感受了家裡面養著的吞金獸有多厲害,奶粉、尿不溼這些其實都是小錢,真張著大嘴吞錢的其實還是孩子在成長階段中報的各種興趣班。接著旺寶媽媽就細分一下孩子在成長當中需要報哪些興趣班。你給孩子報了這些興趣班了嗎?
  • 夫妻生活中,為什麼人到中年,會對另一半沒有興趣?
    本文是《夫妻生活那點事》專欄,通過專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夫妻正確相處的知識,解決婚姻和情感發展中遇到的困擾。通過案例的剖析,以及婚姻、情感心理學知識的分享,讓我們更懂對方的真實心理,了解夫妻相處的真諦。改變思考夫妻相處的模式,從而為走向幸福的婚姻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 給孩子報鋼琴班卻被「鄙視」?興趣班鄙視鏈,凸顯家長的攀比之風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對於父母而言,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的前途,於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便成了所有父母的教育理念,爭先恐後地給孩子報興趣班。為了讓孩子更出類拔萃,什麼冷門報什麼,什麼貴報什麼,不管孩子的興趣不說,甚至還存在「興趣班鄙視鏈」,而曾經一度熱門的鋼琴居然成了這條鄙視鏈的最底層。
  • 給孩子報興趣班注意:三種興趣班不僅費錢還費時間,得不償失
    媽媽和姥姥每天就沒別的事幹,就是領著孩子參加芭蕾、表演、聲樂、鋼琴、珠心算等各種興趣班。可以說為了培養孩子操碎了心,付出了所有。現在人們富裕了,更加關注孩子的教育了,因此對孩子的期望更高了,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的特長,更加優秀。正是基於父母的這種需求,應運而生了各種興趣培訓班。
  • 李玫瑾教授:家裡再有錢,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等於浪費錢
    很多父母就是沒有自己的判斷力,聽信培訓機構販賣焦慮式的宣傳,火急火燎報班,卻沒有思考過孩子是否真的需要這個興趣班。所以李玫瑾教授還特地指出,家裡再有錢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等於浪費錢:①師資力量不明的興趣班隨著培新機構的火熱,很多人看見了其中的商機,跟著開培訓機構。實際上,很多培訓機構的教育質量,遠遠比不上學校。
  • 每年花好幾萬來報興趣班,爸爸媽媽真的覺得值嗎?
    現在的家庭條件變好了,父母都會選擇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平常家庭也就報個一兩個普通班,家境優越的甚至每年要花好幾萬來培養孩子上興趣班。聽起來好像是為了孩子用心良苦,那麼這麼貴的興趣班到底值不值呢?有的人說,技多不壓身,孩子多學一樣,將來就少說一句求人的話。
  • 網友偶遇杜江夫婦,40歲霍思燕二度發胖,婚姻是中年女人的照妖鏡
    在商場逛完走出外面,夫妻倆就像熱戀中的小情侶,馬路邊摟在一起合照,畫面看起來十分甜蜜。有人說,婚姻是中年女人的「照妖鏡」。如今40歲的霍思燕,也已人到中年,但在她的身上卻幾乎看不到中年女人的模樣。除了身材的變化以外,她所洋溢出來的笑容,所過的生活,都是快樂又享受的。
  • 機構老師爆料:這三類興趣班千萬不要報!對孩子的壞處大於好處
    回家的路上,愛人跟我說:你看人家的孩子,6歲就具備這種技能了,你再看我們孩子,到現在連1到10都數不清楚,我們也得去報幾個興趣班,不然真的被人家比下去......聽到愛人的打算,我的內心是無奈的,我理解愛人的心思,她從小就是學霸,可孩子的「不成器」讓她非常焦慮。我相信,跟我愛人有同樣焦慮的父母不在少數。
  • 以下興趣班是「毒瘤」,就算免費也別給孩子報,可別花了錢還坑娃
    文|好孕姐如今家長熱衷給孩子報興趣班,很多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上各種興趣班了,鋼琴、繪畫。口才,應有盡有。可是,你真的確定你報對班了嗎?我娃目前上小學三年級,班裡一個同學從小就開始學架子鼓、學畫畫,還有書法和跆拳道。
  • 為什麼中年夫妻會選擇分房睡?除了感情變淡,可能還與這3條有關
    哪怕是從第一階段完成的婚姻,到今天過渡到的第三階段婚姻,不管是年輕夫妻,還是中年夫妻,都對一起朝夕相處,同床共枕的伴侶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尤其是近年來備受關注討論的一個話題:為什麼中年夫妻會選擇分房睡。
  • 給孩子報興趣班,一定要考慮年齡是否合適,切忌揠苗助長
    為了讓孩子更夠贏在起跑線,家長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不惜燒錢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很多家長的內心os都是:我或許無法給孩子最好的,但我要儘可能給孩子更好的。報多個興趣班,幫助挖掘孩子的天賦和潛力,也能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實在是兩全之美。但家長們一定注意:啟蒙≠學習!如果你只是幫助培養孩子的興趣,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鍛鍊孩子的精細運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那自然問題不大。
  • 給娃報舞蹈班必看,純乾貨!
    今年暑假,給牛牛報了街舞體驗課,他覺得好玩,就報了正式課。但一周就2節課,我和老周平時又沒時間精力去陪伴,以致於小子下次上課,舊動作記不住,新動作又跟不上,跳得吃力,後面就放棄了。報班這事,如果不事先了解,真的處處是坑。經常有很多媽媽諮詢,孩子報舞蹈班的事情,幾歲報合適,對孩子身體素質有要求嗎?
  • 「孩子報興趣班沒用,是金子總會發光」散養會錯過天賦的成長嗎?
    文/可馨育兒 每對父母都盼著孩子學有所成,所以在他們幼年就開始報各式各樣的課外班,唯恐他們落人一步。誠然,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他們學習課外技能是有一定好處的,但課外興趣班是不宜多報的。
  • 中年夫妻為什麼會感情變得越來越淡,往往是缺少了這幾樣東西
    無妻之間最重要的就是溝通、信任,缺少了這兩樣東西,相信婚姻早晚會走到盡頭。特別是中年夫妻更是如此,畢竟對於中年夫妻來說親情往往大於感情,在這種情況下矛盾衝突會越來越多。為什麼中年夫妻感情會越來越淡,甚至在這個階段走到婚姻的盡頭,更重要的是彼此間不再把感情放在首位。甚至是缺少了必要的感情成分在裡面。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不僅浪費錢還沒啥效果
    調查表明,家長在給自己的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非理性因素佔了上風,七成以上的父母會出於自身的擔憂給孩子報興趣班,六成以上父母把給孩子報興趣班看作自己的責任,近四成父母怕自己孩子落後於人而選擇了興趣班。在這種大環境下,興趣班就並非出自興趣而報了,很大程度上是家長出於各種目的而報,孩子本身並不一定有多大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上興趣班就是浪費時間和經歷,並不會有多顯著的效果。
  • 虎媽分享:為了孩子好,到底要不要報興趣班?怎麼報,效果更好?
    於是,我們就看到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報各種興趣班,鋼琴、舞蹈、畫畫、書法、遊泳、編程……什麼都想讓孩子學一下,花再多錢也不心疼。尤其是看到鄰居家、同事家、朋友家的孩子都在上各種興趣班了,我們的孩子怎麼能落後呢?結果是給孩子報班成了家裡最大的支出,影響了生活質量,但是孩子學得卻不理想。
  • 畫畫興趣班怎麼挑 杭州家長都用好多興趣班
    2020年下半年,高女士一家搬到了杭州濱江區,此前她一直住在杭州下城區,女兒也在下城區的一家美術興趣班學習。  「女兒從小就喜歡畫畫,搬到濱江後我就打算給女兒再報個美術興趣班,可問了一圈,身邊也沒朋友給孩子在濱江報過興趣班。」  高女士就想著自己上網查查,看看小區周圍有哪些美術興趣班。可查了小區附近比較近的3家,去了才知道兩家已經關門,還有一家女兒也不是很喜歡。
  • 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報興趣班指標不治本,必須對症下藥
    低段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不感興趣,得對症下藥。報補習班之類的是緩解不了的,治標不治本。可以試著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改進。1.調動學習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自然而然對學習也感興趣的,注意力就會放在學習上。2.發現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