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上手機貼膜費用成本太高,大家自買自貼成為了一種貼膜趨勢。
非技術人員沒關係,一套貼膜神器就能讓大家嘗到自主貼膜的甜頭。
貼歪?氣泡?白邊?任何問題對於貼膜神器來說都是so easy。
但教授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你引以為傲的貼膜神器,其實還會報廢你的手機,這點你肯定不知道吧。
在貼膜過程中,處理不當起白邊是常見問題。
再加上現在曲面屏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好看是一回事,碎屏機率也由此提高。
為此,除了裸奔愛好者,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貼上一層膜加多一層保護。
但目前有部分鋼化膜並不能完美適應曲面屏屏面,尤其是邊緣處一旦操作不當,白邊問題就會更明顯。
為了解決此等美觀問題,很多人都會選擇利用白邊填充劑來補救。
然而,這所謂的白邊填充劑,恰巧就是導致手機報廢的罪魁禍首。
看成分,白邊填充劑就是一瓶以植物油為主的混合物。
而植物油屬於有機物,目前大多數有機物的特性就是絕緣體、不導電。
正是如此,才會有那麼多的商家膽敢胸口一拍,揚言絕對不會對手機屏幕造成任何危害。
但植物油歸植物油,白邊填充劑說到底還是一種混合物,可致你手機命的那種。
仔細觀察現有手機構成,我們可以看到手機屏幕和邊框之間始終會有一些或大或小的縫隙。
當我們使用白邊填充劑時,這些液體就會隨著慣性流入這些縫隙甚至手機內部中。
要是你說手機自帶防水功能可以阻擋,但大部分手機的防水功能只能對抗水霧,對填充劑這種液體唯有束手就擒。
一旦這種填充劑滲入並停留在手機內部,就會腐蝕裡面零件。
手機輕微損壞不說,潛在的最大風險是造成電池短路,從而發生手機爆炸。
去網上查一番,你會發現被這些白邊填充劑弄巧成拙的用戶並不在少數。
輕則送店維修搗鼓一番,重則直接和手機say bye。
沒想到吧,為了美觀,卻不小心要了手機的命。
除此之外,大家也要警惕使用那些專用於固定的貼膜輔助器。
這種固定器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將插口完整插進充電口,才能更好控制手機膜與屏幕的貼合角度。
而這種固定器做工比較粗造,與充電口大小存在一定的偏差,在使用過程中也需要區分正反面位置。
一旦操作失誤,就極其容易刮傷充電口,從而導致手機充電接觸不良,甚至無法充電。
總的來說,手機貼膜這種事情可大可小。
如果對自己的貼膜技術沒把握的話,教授還是建議大家少折騰自己,也少折騰手機,直接花點錢到正規一點的手機店去貼膜。
省時省事又安全,何樂而不為呢?
你們平時都是自己貼膜還是花錢去店裡貼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