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祁門縣火車站職工宿舍一民宅內闖進一條近1米長的銀環蛇,室主嚇壞了,連忙報警求助,轄區祁山派出所民警持木棍等簡易工具將毒蛇生擒。
網絡配圖
據室主姚師傅介紹,8月5日凌晨1時30分許,其起身時突然發現家中溜進來一條黑白相間環紋的蛇,雖然這條蛇看上去不是很大,但也著實把他嚇了一大跳,擔心蛇會傷到家中熟睡的小孫子。隨後,姚師傅趕緊撥打110報警救助。由於事發凌晨,轄區祁山派出所若將該警情轉交森林公安處理,恐耽誤時間。於是,值班民警急群眾之所急,當即攜帶木棍等簡易工具前往現場處置,結果發現蛇不知所蹤。
網絡配圖
隨後,民警在室內仔細尋找,結果在該戶衛生間的一處角落裡發現了蛇,初步斷定這是一條有著中國十大毒蛇之最「名頭」的銀環蛇,其毒腺雖小,但是毒性卻極為猛烈,人若是被它咬上一口足以威脅到生命安全。為此,在做好相關準備工作並確定有足夠空間抓捕後,一名民警當即用長木棍摁住蛇頭,另一人則快速將蛇抓起放入準備好的編織袋中。此刻,驚魂未定的室主終於鬆了一口氣。
銀環蛇
銀環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銀環蛇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000—1,800mm,具前溝牙的毒蛇。銀環蛇晝伏夜出,尤其悶熱天氣的夜晚出現更多,但也見有初夏氣溫15—20℃天氣晴朗時,白天出來曬太陽。銀環蛇性情較溫和,一般很少主動咬人,但在產卵孵化,或有驚動時也會突然襲擊咬人,還是比較危險。
銀環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極為猛烈,是環蛇屬中毒性最強的。它是繼細鱗太攀蛇、東部擬眼鏡蛇和太攀蛇之後,陸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也是除大洋洲外,世界陸地上最毒的毒蛇。
為此,黃山市蛇類科學研究所的一名工作人員提醒,居民如在家中發現有蛇出沒,請不要自行貿然靠近,盲目抓捕,防止被蛇所傷,而是要第一時間報警求助。另外,遇到類似情況,居民可以在房屋周圍撒一些生石灰或者驅蛇藥,可防止毒蛇「入侵」。
網絡配圖
毒蛇咬傷應如何急救?
1
症狀
神經毒:侵犯神經系統為主,局部反應較少,會出現脈弱,流汗,噁心,嘔吐,視覺模糊,昏迷等全身症狀。
血液毒:侵犯血液系統為主,局部反應快而強烈,一般在被咬後30分鐘內,局部開使出現劇痛,腫脹,發黑,出血等現象。時間較久之後,還可能出現水泡,膿包,全身會有皮下出血,血尿,咳血,流鼻血,發燒等症狀。
混合毒:同時兼具上述兩種症狀。
2
處理
1.保持冷靜
千萬不可以緊張亂跑奔走求救,這樣會加速毒液散布。儘可能辨識咬人的蛇有何特徵,不可讓傷者使用酒、濃茶、咖啡等興奮性飲料。
2.立即縛扎
用止血帶縛於傷口近心端上五至十公分處,如無止血帶可用毛巾,手帕或撕下的布條代替。扎敷時不可太緊,應可通過一指,其程度應以能阻止靜脈和淋巴回流不妨礙動脈流通為原則(和止血帶止血法阻止動脈回流不同),每兩小時放鬆一次即可(每次放鬆一分鐘)。而以前的觀念認為15至30分鐘中要放鬆30秒至1分鐘,臨床視實際狀況而定,如果傷處腫脹迅速擴大,要檢查是否綁得太緊,綁的時間應縮短,放鬆時間應增多,以免組織壞死。
3.衝洗切開傷口,適當吸吮
在將傷口切開之前必須先以生理食鹽水,蒸餾水,必要時亦可用清水清洗傷口。在將傷口以消毒刀片切開成十字型,以吸吮器將毒血吸出,施救者宜避免直接以口吸出毒液,若口腔內有傷口可能引起中毒。蛇藥片(如南通季德勝蛇藥片)口服,或將蛇藥片用清水溶成糊狀塗在創口四周。
4.立即送醫
除非肯定是無毒蛇咬傷,否則還是應視作毒蛇咬傷,並送至有血清的醫療單位(山區衛生所或縣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3
預防
1.進入有蛇區應著厚靴及厚帆布綁腿。
2.夜行應持手電筒照明,並持竹竿在前方左右撥草將蛇趕走。
3.野外露營時應將附近之長草,泥洞,石穴清除,以防蛇類躲藏。
4.平時應熟悉各種蛇類之特徵及毒蛇咬傷急救法。
部分內容整理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