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皇帝駕崩時,熹貴妃說了什麼讓皇帝死不瞑目

2021-01-08 影視夜話

歷史上,雍正帝與康熙帝一樣勤於政事。他在位的13年中光批過的摺子就有360卷。他「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為美名。史學家昭槤認為:「憲皇在位十三載,日夜憂勤,毫無土木、聲色之娛。餘嘗聞內務府司員觀豫言,查舊案檔,雍正中惟特造風、雲、雷、雨四神祠,以備祈禱雨暘外,初無特建一離宮別館以供遊賞。故當時國帑豐盈,人民富庶,良有以也。

本來,「雍正帝繼承了父親康熙地的遺風,為政寬鬆,可是,康熙執政末期受儲立之爭所擾,且出現典型長壽帝王的統治能力退化現象,雍正即位之初,滿清其實已經浮現官僚組織膨大腐敗、底層百姓生活水平惡化的危機。康熙帝相信雍親王皇四子胤禛,認為他人品貴重,深肖朕躬。」便對他委以重任,託與江山,不過,當上皇帝後的雍正帝,為了鞏固掌權,對待自己的親兄弟也是很有手段的。

雍正繼位時,康熙皇帝年滿20歲的皇子有15個人,他們分別是允禔、允礽、允祉、胤禛、允祺、允佑、允禩、允禟、允我、允祹,允祥、允禵、允偶、允祿和允禮。除了允祚夭折,其中,皇四子就是雍正皇帝。這樣看來,雍正皇帝繼位後,共有3個哥哥和11個弟弟已經長大成年。除了被過繼出去的皇十六子,以及和自己關係密切的皇十三子允祥和皇十七子雍禮受重用外,其他的兄弟們無一善終。

可以說,在冷入骨髓的皇宮,你死我活是政治鬥爭的一種常態,皇宮歷來就是個利益場,哪有什麼親情可言,即便同胞所生,血濃於水,到最後還是個你死我活,而且,在長期的儲位爭鬥中,雍正帝不得不心狠手辣,採用各種措施鞏固皇位,捍衛江山,最後落得個「對誰都不相信」的毛病。

《甄嬛傳》裡面的甄嬛能鬥贏華妃,鬥贏皇后,最後連皇帝都鬥趴下了,除了她出色的智商以外,還有就是她會識人用人,比如崔槿汐,就是甄嬛上位不可或缺的功臣之一。崔槿汐和蘇培盛對甄嬛的助力非同一般,若不是二位協力,恐怕甄嬛早已命喪黃泉,絕沒有機會登上太后之位的機會。

崔槿汐是何方人士?她忠誠貼心聰慧有眼光有手腕有人脈,對甄嬛不離不棄,幾個外掛之中,她可以說是最強大的那個。但在她效忠甄嬛的道路上有很多秘密沒有解開。如果把片中埋藏的這許多暗線串聯起來,根據劇情的推測,她是太后的眼線,是深受後宮信任的。

當初甄嬛得知皇帝喜歡自己不過因為自己是純元皇后的影子替身,清高自傲的甄嬛一氣之下舍下了剛剛出生的朧月去了甘露寺做尼姑,萬念俱灰的甄嬛一心只是向佛,沒有其他心思雜念,而這個時候的果郡王正非常思念她,想盡一切辦法走近她,幫助她。而此時的甄嬛也正需要果郡王的幫助,一個想見自己的女兒,一個想見深陷獄中的父親。而這兩件事,只要果郡王才能辦到,如果念在他真心的份上,他會相想方設法為自己服務的,這也是甄嬛考驗他的關鍵時刻。

此刻的果郡王,滿懷愛的希望,為她多方奔走,終於激活甄嬛內心的一潭止水。兩人在果郡王生活的凌雲峰,過了一段時間恩恩愛愛的同居生活,並懷孕一雙龍鳳胎。正因為皇帝跟果郡王關係很好,後派他去執行任務,也就是這個關鍵時期,又經過一系列事情,迫不得已甄嬛要回宮復寵。

當然,這一切都在槿汐的苦心安排,雖然皇帝跟前的紅人蘇培盛喜歡了槿汐多年,但槿汐因為他是太監,一直沒有答應,但為了能讓主子甄嬛再次回宮,槿汐只好委曲求全,答應了蘇培盛,之後甄嬛便搖身一變成了寵妃——熹貴妃。

觀眾都知道甄嬛是懷著果郡王的孩子進宮的,就是後來的雙生子,不過甄嬛在回宮後僅僅7個多月就誕下了兩個孩子,當時宮中就有人盛傳這兩個孩子並非龍嗣,疑心重重的皇帝雖然嘴上不信,但心裡一直都有點繞不過這個灣。

真正打消皇帝疑慮的卻是槿汐的一番話。槿汐抓住熹貴妃早產時,趁機順著皇帝的高興心情說這兩個孩子的到來是龍鳳呈祥,寓意大清天下一片祥和安泰,一句話說的雍正也覺得是上天眷顧自己,給她送來了龍鳳胎,如此就不再懷疑什麼孩子的身世了。

後來的結果是熹妃晉升貴妃,宮裡伺候的所有人都得到了封賞,所以說關鍵時刻一個會說話的得力助手是多麼重要。可是,一向精明的皇上臨死前,還是對龍鳳胎耿耿於懷,原話是這樣的:

皇上:朕一向喜歡你坦誠,朕想問你一件事。

甄嬛:臣妾必定知無不言。

皇上:弘曕到底是不是朕的兒子?

甄嬛:當然,天下萬民都是皇上您的子民。

皇上:答得好,答得好啊!沒錯,這天下都是朕的,不過很快就是你的了。

甄嬛:臣妾要這天下來做什麼,臣妾要的始終都沒有得到。

皇上: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了,朕與嬛嬛與純元,那時候,回不去了,為了老十七你恨毒了朕了吧!

甄嬛:皇上聖明,不過皇上放心,臣妾再恨毒了您,也會好好撫養靜和公主,眉姐姐若知道她和溫實初的孩子得皇上多年疼惜,九泉之下應該也會高興吧!

皇上:你這個毒婦,朕要殺了你。

甄嬛:比起皇上殘殺手足之毒,臣妾甘拜下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臣妾覺得還不及皇上十中之一呢?

皇上:放肆,放肆,你果然對允禮有私情,竟敢,你竟然謀逆背叛朕。

甄嬛:不妨告訴皇上回宮後在你身邊每一刻,每一次與你接觸都讓我覺得無比噁心,寧嬪也是如此。

皇上:來人、來人、來人……

甄嬛:來人?門口侍衛都被臣妾遣走了,臣妾就在這兒,皇上吩咐便是,皇上剛服下參湯,動怒無益於龍體安泰,只會讓皇上五內鬱結心火難消,皇上息怒吧!

話還沒說完,皇帝氣得眼冒金花,就瞪著雙眼,駕崩了……

相關焦點

  • 《甄嬛傳》:劇中雍正皇帝臨死前的舉動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
    【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甄嬛傳》:劇中雍正皇帝臨死前的舉動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甄嬛傳》一部宮廷劇不僅充分尊重了歷史,並且演員們的演技非常到位;服裝也是一流,其中劇情的發展也是扣人心弦步步緊逼,讓人心情起伏為劇中的演員和劇情而叫號。
  • 清朝末年光緒皇帝是如何駕崩的?答案已經水落石出!
    原標題:清朝末年光緒皇帝是如何駕崩的?答案已經水落石出!一百多年前37歲的光緒皇帝去世了對他的死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說他死於政治改革的失敗,有人說他是被西方太后殺死的光緒的死因是什麼?當時在場的人已經去世了,但是幸運的是,有一個人因為他的特殊身份能夠窺探到今年的真相,著名的歷史學家的祖先是清雍正皇帝的兒子,名列第五,名叫弘晝叫和親王,他的曾祖父是在場的人之一,當他偉大的祖先在禮部時!
  • 甄嬛傳:齊妃死後,誰看懂皇帝說的這句話了?宜修差點就被廢了
    甄嬛傳:齊妃死後,誰看懂皇帝說的這句話了?宜修差點就被廢了甄嬛傳中,齊妃在後宮那麼多年能夠安安穩穩的,這都是因為有著皇后的庇護,齊妃早年入王府不受寵,而且腦子不好,一直膽小怕事還小心翼翼,不知道討好皇帝說話也容易得罪人,可是齊妃運氣好生下的是嫡子,所以那麼多年宜修也願意罩著她。
  • 甄嬛傳:宜修對皇帝說的那句「臣妾做不到」,到底是什麼意思?
    導語:《甄嬛傳》中的宜修被甄嬛構陷後,徹底淪為階下囚。她絕望而平靜地接受了現實。當皇帝提出要當面審問她是否真是她害死了純元時,她面無表情地默認了。並空前坦誠地說出了自己害死純元的理由與動機。將積壓在心中多年的怨恨與委屈,一股腦的全都發洩出來。宜修坦言,因為她恨:她恨純元奪走了本屬於她的一切,無論是嫡妻之位,還是老公的寵愛,以及自己兒子原本的「太子之位」。
  • 皇帝剛剛駕崩,太子馬上登基寵幸小媽,最終成就一位千古皇帝
    自古以來,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離不開勤儉於政的治理者,繁花似錦的鬧市背後總是需要有人付出代價。中國各朝各代總會有那麼幾個昏庸的皇帝,而在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是王朝最動蕩不安的,正因如此,這一時期的荒唐皇帝也算「比比皆是」了,今天講述的是個昏庸的皇帝。
  • 甄嬛傳:甄嬛的生日暗含了她一生會跟皇帝和果郡王糾纏不清!
    宮鬥戲只喜歡看流瀲紫的作品,像《如懿傳》、《甄嬛傳》都是宮鬥戲中的佼佼者,但相比來說,小編還是更喜歡孫儷和陳建斌主演的《甄嬛傳》,裡面劇情吸引人,就連演員的服裝造型也非常考究,作者流瀲紫也相當會做藝術處理,各處的伏筆,只要發現一處,就會覺得自己好厲害,還有成就感的。
  • 《甄嬛傳》:歷史上的華妃年氏,才是雍正皇帝的摯愛!
    想必大家都看過《甄嬛傳》吧?在那時,《甄嬛傳》一經播出,就獲得了觀眾朋友們的一眾好評,掀起了一股追劇狂潮,劇中的各個腳角色也是深入人心的,比如極度虛偽的皇后娘娘,端莊典雅的沈眉莊,以及一步步成長的甄嬛娘娘,但是大家一定忘不了這個角色,那就是華妃娘娘了。
  • 甄嬛傳:浣碧死了,甄嬛扯斷佛珠,皇帝也就必死無疑了!
    自從《甄嬛傳》我們認識了藍盈瑩,這些年一直活躍在屏幕上,藍盈瑩的成長還有演技的進步,大家有目共睹。不過提起她浣碧的這個角色,其實還是不怎麼討喜的,雖然她跟甄嬛一起長大,但一直都是心比天高,現實卻命比紙薄,總覺得自己能跟甄嬛相媲美,所以只要一有機會就跟甄嬛叫板。
  • 甄嬛傳中這麼多美食,哪道美食讓皇帝從皇后宮裡跑到華妃宮裡?
    甄嬛傳這部電視劇熱播以來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可以說很多女人都愛這部劇,其中也包括我,裡面的人物故事情節都是十分有看點的,比如裡面人物的演技和服裝還有很多的珠花都是很精緻的。可是在裡面也有很多好吃的美食,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說一下甄嬛傳裡面的美食,看看哪一個更加的深得後宮嬪妃們的喜愛吧。
  • 綠了皇帝轉眼就成為皇太后!誰才是宮鬥劇裡最狠的女人?
    其中,令小D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經典宮鬥劇——《甄嬛傳》!在《甄嬛傳》中,甄嬛作為大臣之女參加選秀,由於酷似已逝的前皇后,得到了皇帝的寵愛。後來,甄嬛得知皇帝寵愛她只是把她當做替身,負氣離宮,並在宮外與皇帝的弟弟果郡王有了私情,珠胎暗結。很顯然,一旦被發現,這就是死罪。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甄嬛設計回宮,利用皇帝的愧疚重登高位,還收養了三皇子。
  • 大將軍嘲笑皇帝:皇帝舒服還是王爺舒服?皇帝微笑道謝,殺心大盛
    時間很快就到公元559年,這年陳武帝駕崩了。皇帝駕崩太子繼位,但當時的太子還被扣押在北周,後宮皇太后不表態,滿朝文武更是無人吱聲,這個時候候安都站出來,說"現在到處都在打仗,國能沒有主嗎?我們沒有太子,不是還有陳蒨嗎?他戰功不小,為什麼不按照遺詔來。"最後在他提劍逼皇太后交出"玉璽",陳蒨順利做了皇帝。
  • 甄嬛傳:難怪皇帝送玉嬈一枚玉佩,你看看裡頭藏了啥噁心玩意兒?
    導語:在《甄嬛傳》這一部劇中有一個人物雖然一直都沒有露臉,但是在電視劇中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個人就是一直都讓皇帝掛念著的純元皇后,甄嬛從一個小小的秀女,一步步的到皇貴妃也就是因為長得與純元皇后有那麼幾分相似,一直都讓皇帝戀戀不捨,十分的喜愛,在電視劇的後半段出現了一個更像純元皇后的女子,那便是甄嬛的妹妹甄玉嬈了
  • 甄嬛傳:難怪「赤色鴛鴦肚兜」把皇帝氣死了,你看太后曾做了啥?
    導語:《甄嬛傳》最大的內涵段子手,可能就是甄嬛了,皇帝明明已經病重了,連端妃都告誡過甄嬛,一定要謹言慎行,不要將孫答應和狂徒的事情告訴皇帝,可是甄嬛不這麼想,她想要趁著皇帝病重時,要了皇帝的性命,所以將孫答應和狂徒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說了,活活將皇帝給氣死了,尤其是赤色鴛鴦肚兜,皇帝這頂綠帽子簡直不要太大了。
  • 史上最搞笑的皇帝,為了皇位等了15年,因為太激動一登基就駕崩了
    其實他的父親也算一個時運不濟的皇帝,當時的贏稷其實沒有任何實權,所有的實權都由羋月掌管著,他最多就算個傀儡皇上。不過雖然羋月掌管著實權,但是她和她的哥哥確實把秦朝管理的很好,使當時的秦朝越來越壯大,當贏稷把贏柱冊封為太子的時候就秘密決定要反羋月,想把實權奪在手,確實沒多久贏稷成功。
  • 甄嬛傳|大橘貓皇帝,就是個被帝王職業耽誤的美妝達人啊
    眾所周知,《甄嬛傳》裡的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人。雞鴨多的地方屎多,女人多的地方話多。後宮的女人爭奇鬥豔,爭吃的,爭喝的,爭好看的衣服,爭貴重的首飾。大約是這樣的緣故,皇帝知道不少妃子搭配的技巧。皇上一眼認出來,你畫的眉毛是遠山黛於是皇帝願意去見甄嬛。這時候甄嬛已經冷靜下來了。皇帝問甄嬛急著見自己,有什麼要緊事。甄嬛就問,用什麼點綴眉心。
  • 甄嬛最後為什麼會對皇帝說再度回宮和皇帝一起都覺得噁心?她為什麼...
    雖說那句婉婉類卿確實很傷人 但也不至於恨 皇帝也只不過是太愛純元..如果知道自己是別人的替身傷心是肯定為何要恨...皇帝也只不過是間接傷人罷了.. 皇帝使甄家潦倒是沒錯 甄嬛因此種種灰心離宮 在外受苦也非皇上本意 雖說回宮不是出自真心 也不至於恨 不至於噁心 。其中還有什麼其他事嗎。
  • 《甄嬛傳》那句「嬛嬛一嫋楚宮腰」有何寓意,為何皇帝聞之色變?
    《甄嬛傳》第一集,就是後宮選秀。幾個秀女站成一列,挨個進行「面試」。先是沈眉莊,被問到讀過什麼書時,她隱瞞了真實情況,只說讀過《女責》《女訓》,太后很是喜歡,但是比較遺憾,皇帝喜歡讀過四書五經的女子,這是沈眉莊與皇帝的第一次「錯過」,也預示了她後來的命運。
  • 皇帝駕崩後,皇后讓內侍總管修陵墓,竟鬧出一陵除二奸的血腥大案
    宋真宗趙恆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皇帝,他和「三」結緣,他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的第三子,他上任後任用李沆等為相,勤於政事,勵精圖治,讓北宋的經濟迅速進入繁榮期,史稱「鹹平之治」。宋真宗趙恆不但理政能力強,而且喜好文學,擅長書法,著有《御製集》三百卷,其中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諺語就出自他的《勵學篇》。
  • 古代皇帝死後,新皇帝如何對待後宮小媽?方法確實讓人接受不了
    在古代封建社會,皇帝作為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自秦始皇成為中國第一個皇帝以來,長生不老就一直是無數皇帝的追求,因為他們貪念生前所擁有的權力和榮華富貴,但是幾千年來,始終沒有一個皇帝能夠長生不老。那麼問題來了,一旦古代皇帝駕崩後,新皇帝繼位,會如何處置老皇帝的三千後宮佳麗呢?是回家?殉葬?還是繼續在宮裡度過餘生?
  • 古代老皇上駕崩之後,新皇的這些「漂亮小媽們」下場是什麼?
    今日小編會給大家講一個歷史現象,這個歷史故事的主角是駕崩的皇帝以及他的妃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