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寵愛衛子夫,陳阿嬌聞聽後勃然大怒,抓走衛青準備砍掉洩憤

2021-01-10 百家號

劉徹寵愛衛子夫,陳阿嬌聞聽後勃然大怒,抓走衛青準備砍掉洩憤

自古帝王寵愛一個女人,那麼這個女人最後總會遭到後宮之人的嫉妒,甚至成為整個後宮女人的眼中釘,劉徹身為漢武大帝,卻有很多事情無能為力,譬如當初他登基為帝,主要是靠他的嶽母,也就是館陶公主的幫助,他才能取得了皇位,當然館陶公主幫助他的前提,是要娶陳阿嬌為妻,不管劉徹當初到底是因為喜歡阿嬌還是想要皇位,但是他最後都娶了阿嬌為妻。

等到劉徹登上皇位之後卻發現,阿嬌依然是那個跋扈的女人,而且他的嶽母,也是他的姑姑館陶公主,貪得無厭,每天大量的開銷,讓他十分的為難,而且不管他寵幸哪個女人,阿嬌都會很嫉妒,對那個女人也會下手,這讓劉徹十分的苦惱,阿嬌還不生育,身為一個皇后沒有子嗣,對在古代來說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事情,為了治阿嬌的不孕之症,劉徹可以說是更加的花錢如流水。

再加上他的祖母竇太后一直都不喜歡劉徹,劉徹的生活便更加的艱難,每天都處在很苦惱之中,甚至有了想廢后的心,他的母親王太后就出來阻止,太后說你剛登基根本地位還不穩固,就想著廢了阿嬌,廢了阿嬌,就說明你也沒有了長公主的支持,如果這樣,當初你別忘了當初你的皇位是怎麼來的,是長公主和竇太后給你的,如果現在當長公主和竇太后聯手奪走你的皇位的話,我們在朝中根本沒有實力,劉徹聽了更加的苦悶了。

有一次他去長公主家,聽聞自己的弟弟心情不好,便叫了歌姬出來陪伴劉徹,劉徹就看中了溫柔的衛子夫,便將衛子夫帶回了宮中,臨幸了衛子夫,後來對衛子夫的寵愛也是越發的深厚了,後宮的女人都開始嫉妒起了衛子夫,尤其是阿嬌,阿嬌一氣之下就將衛子夫的弟弟衛青抓了起來。

雖然衛青只是一個放牛的人,但是被長公主看中,到長公主府來做一個馬奴,但是因為衛子夫的關係,劉徹也是對他進行了封賞,給了他一個小官做,阿嬌看衛子夫越來越不順眼,於是就下令將衛青抓了起來,打算殺掉洩憤,但是消息不脛而走,衛青叫人救了出來,漢武帝得知這件事情之後,覺得阿嬌越來越過分,更加的寵愛衛子夫,也對衛青更加器重,是不是衛子夫和衛青的成功都要感謝阿嬌。

相關焦點

  • 衛青姐姐嫁劉徹,劉徹姐姐嫁衛青,你娶我姐我也娶你姐
    衛青姐姐嫁劉徹,劉徹姐姐嫁衛青,你娶我姐我也娶你姐說到漢武帝和陳阿嬌兩人結婚也有幾年了,小兩口之間感情也非常好,但是就是沒有懷上子嗣,這對於皇室來說,是不允許的,沒有子嗣就等於下一任的王位沒有繼承者。劉徹好像不太喜歡那種濃妝妖嬈的類型,全都瞧不進眼,這種「僵持」的局面一直在一道歌聲婉轉動人,讓人聽著就是清麗脫俗的衛子夫出現後才完全打破!衛子夫當時就像是原野上的一朵野花,清新脫俗還十分的優雅秀麗,這每天看官了皇宮中的那些女子,一看這種風格的佳人,劉徹的確已經有點按奈不住自己躁動的內心,這在驗完貨之後,知道了「貨物」質量過關,當即就把衛子夫帶入了宮中。
  • 從歌姬到皇后:衛子夫的傳奇一生
    衛子夫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史稱孝武衛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諡號的皇后。她出生在漢景帝年間,身世寒微,其家號衛氏。其父不詳,母親衛媼曾為平陽侯家僮,另一種說法是侯妾。衛子夫在年少時就被送往平陽侯家學習練習歌舞,然後成為了平陽侯府的一名歌女。那麼衛子夫如此寒微低卑的身世家境,她到底是怎麼一步步當上皇后,成為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的呢?在她的一生中又有哪些傳奇故事?
  • 漢武帝劉徹一生有4個皇后,個個貌美如花,她們最後的結局如何?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漢武帝劉徹一生有4個皇后,個個貌美如花,她們最後的結局如何?第一位,陳阿嬌。陳阿嬌其實並不是她的名字,但是在史書上並沒有記載過她的真實姓名,只知道稱她為阿嬌,所以就有了叫她陳阿嬌這個說法。
  • 衛子夫公主家的歌女,到「千古一後」,最後自殺身亡
    那她是怎麼走入後宮,成為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史稱孝武衛皇后,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諡號的皇后呢?一起看看醜小鴨的進化之旅吧!初見定情十八歲的少年天子劉徹去霸上祭祀先祖,祈福除災。回宮時順路去平陽侯在京府邸看望當時嫁給平陽侯曹時的大姐平陽公主。平陽公主見其弟弟與陳阿嬌結婚已有數年,卻依然沒有子嗣。
  • 衛青死後,因為皇帝劉徹的一個夢,衛家遭受滅頂之災
    小編今天給大家講述一位大將軍,他的名字叫衛青。衛青,說起這個名字,大家都會對這個大將軍充滿一絲敬意,因為衛青在戰場上奮勇殺敵,表現的十分優秀。也是正是因為他,自己的姐姐衛子夫才登上了皇后的位置,有姐姐在後宮幫自己打點,自己在前朝奮勇殺敵,所以當時的衛青就具有了一定的權利。
  • 漢武帝劉徹一生有多少位皇后?都是怎樣的結局?
    漢武帝劉徹一生共有四位皇后,但前兩位是正式冊封的,後兩位則是死後追封的。第一位、陳皇后陳皇后,出生於長安,是漢武帝劉徹的表姐,也是漢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陳皇后的父親是漢朝第三代堂邑侯陳午,母親是館陶長公主劉嫖(即漢武帝劉徹的姑姑),在漢武帝四歲時就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劉徹。
  • 《衛子夫》收官李欣聰為愛犧牲 拍戲中暑狂吐
    》於昨晚在衛視完美落幕,該劇講述了漢武帝劉徹(林峰飾)的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王珞丹飾)從一個平凡歌姬變身一代賢后,與漢武帝廝守四十八年的傳奇故事。青年演員李欣聰在劇中飾演衛子夫的好姐妹沈葭,默默守在身邊不離不棄,鼓勵和支持著她。而在劇中,沈葭也是上演了一段悲催的苦情戀。  上演苦情戀 默默承受為愛犧牲  在劇中,李欣聰飾演的沈葭也是上演了一段苦情戀。
  • 衛青為何要娶連克兩夫的寡婦為妻?專家:他是替姐姐報恩!
    王娡先是嫁於金王孫,並生有一女,之後,被母親送入皇太子宮,為劉啟生下三女一子,平陽公主就是漢景帝劉啟與皇后王娡的長女,另外一子即是後來的漢武帝劉徹。平陽公主本封陽信公主。漢朝時一般以公主食邑或夫家封邑所在地稱呼公主,而平陽公主的食邑是陽信,故稱陽信公主。後來,因為嫁給開國功臣曹參的曾孫平陽侯曹壽(又名曹時 ),所以又稱平陽公主。
  • 衛青及霍去病得勝凱旋後,武帝劉徹非常高興
    歡欣之至的武帝劉徹,不僅大加封賞了參戰的其餘各將,連衛青三個尚在襁褓的兒子都被封為列侯,分別封為宜春侯(衛伉)陰安侯(衛不疑)、發乾候(衛登)。衛青連連上書推辭,武帝劉徹堅決不準。伊稚斜單于不甘心失敗,於同年的秋天再次派出一萬鐵騎侵襲代郡,殺死代郡都財朱英,劫掠千餘人而去,武帝劉徹大怒,衛青領旨出兵。
  • 漢武帝賞衛青黃金千兩,衛青分劉徹寵妃一半,換來子孫300年富貴
    衛青卓著的軍事才能,也將姐姐衛子夫,扶上了皇后之位。半年後,衛青統領30000騎兵,北出雁門關,大破北境匈奴,斬首數千。一時間,衛家成為朝中最顯赫的家族,漢武帝最信任、最倚重的外戚。車騎將軍青出雲中以西至高闕。遂略河南地,至於隴西,捕首虜數千,畜數十萬,走白羊、樓煩王。遂以河南地為朔方郡。元朔二年,匈奴再次南下,他們殺死了遼西太守,擄掠漁陽郡2000百姓。
  • 給皇帝送去的歌妓,皇帝等不及在軒車中將其寵幸,卻成為一代賢后
    很多人說衛子夫是一代賢后,她獲漢武帝劉徹專寵數十載,是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諡號思,而衛子夫孝武思皇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諡號的皇后,執掌後宮三十八年。而她的弟弟衛青與外甥霍去病在西漢的匈奴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將軍衛青,迎娶平陽公主,卻擺脫不了家族厄運
    於是公主便將自己的心願,暗示給衛青的姐姐衛皇后,衛皇后奏明皇帝,於是皇帝下詔成全了平陽公主的婚事。昔日的騎郎今日成為佳婿。平陽公主和衛青成婚的時間,史書沒有記載,可能在元朔五年(前124年)稍前一些時候,但不能早於元朔元年。因為衛子夫被冊立為皇后於元朔元年,此婚事在立後以後。元朔五年衛青封侯萌及三子,三子為公主所生皆在襁褓,所以不能晚於此年。
  • 衛子夫一共有4個兄弟,除了衛青,其他三個又是何人?
    衛子夫是一代賢后,而她的弟弟衛青也是名垂青史,但衛子夫病不只有衛青一個弟弟,她有兩個姐姐和四個兄弟,那她其他的三位兄弟又是誰呢?首先,衛子夫的長兄是衛長君,是真正的衛家人。其實衛家兄弟姐妹的母親衛媼,原本並不姓衛,只是因為嫁給一個衛姓的男子,所以冠夫姓。衛媼與衛姓的男子生下了衛子夫這三姐妹和衛長君,其他的都是衛媼和被人所生。
  • 衛青是大將軍,把部下全部精兵給了霍去病,57年後發現衛青真高明
    劉邦去世後,匈奴單于還寫信給呂后,內容為:「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呂后對滿是汙言穢語的匈奴單于,也沒有辦法,只能派人送去美女寶物,求得暫時的和平。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漢武帝登基的時候。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劉徹登基,他的父輩為漢王朝積累了大批的財富,而漢武帝又是一位雄主,他不甘心屈服於匈奴人。
  • 古代歷史,漢武帝劉徹,衛青的戰功累累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漢武帝劉徹,衛青的戰功累累。右北平一帶李廣鎮守有年。後守將軍雖多,都沒有李廣聲望,奴人既與漢朝失和怎肯斂兵不動。所以時出時人。一些日子以來又飄忽無常了。武帝令車騎將軍衛青率三萬騎兵出雁門,又使將軍李息出代郡。衛青與匈奴交戰一場,復斬首虜數千人,得勝而回。
  • 武帝時期元帥級別的人物,除了劉徹自己,就只有衛青
    衛青後期做的活大概和田普做太尉的活差不多,保障保障後勤管管軍方人事,多一個對匈戰略部署,至於上戰場,劉徹好不容易培養出來個元帥級別的人物能輕易讓他上戰場嗎。元帥和將軍不同,將軍只要能打會指揮氣場夠強,培養培養就能用了,不然上林苑的八百羽林都幹嘛去了?唯獨元帥,不僅要能打,還要有戰略眼光。
  • 複雜的後宮婚姻:衛青和劉徹互為姐夫,背後卻是道不盡的利益交換
    在漢代歷史上,衛青與漢武大帝兩人可謂是模範君臣,他們雙方之間似乎沒有存在猜忌的關係,而且衛青幫助漢武帝打出了一個偌大的江山,當年漢朝一直都感到屈辱的匈奴帝國,也被衛青踩在腳下。可以說,沒有衛青就沒有漢朝的榮光,沒有衛青漢武帝的輝煌也會遜色很多。這正如評書先生所說的那一句話,恰是風雲際會英雄碰頭,剎那之間這個世界風起雲湧。
  • 釋讀中國歷史142:飛將軍李廣絕望自殺,大將軍衛青難辭其咎
    到了漢武帝時期,經過幾代人的積累,尤其「文景之治」後,中央政府很有錢,底氣足了、腰杆硬了,血氣方剛的漢武帝不願意再對匈奴忍氣吞聲,開始對匈奴採取以武力打擊為主的強硬措施。兩邊大打出手爆發大規模戰爭是從公元前133年西漢政府策劃的一場「馬邑之謀」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