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鋼巴特爾。 張林虎 攝
圖為鋼巴特爾。 張林虎 攝
中新網巴彥淖爾8月10日電 題:草原漢子鋼巴特爾舉家「逆行」進山區守護北山羊近20年
中新網記者張林虎
「只是想儘自己微薄之力保護它們,能經常看到它們,我就很滿足了。」鋼巴特爾用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話如是說道。
41歲的鋼巴特爾是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後旗潮格鎮的蒙古族牧民,只有小學文化的他是當地有名的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他用將近20年的時間,讓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北山羊的數量翻了10餘倍。
圖為鋼巴特爾夫婦整理水車。 張林虎 攝
「小時候見過北山羊,後來就沒有了。」世代放牧的鋼巴特爾告訴記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地幾乎沒有了北山羊的蹤跡,有人甚至認為北山羊已在當地滅絕了。
一次放牧途中的鋼巴特爾發現懸崖峭壁上有兩隻長角動物在奔走跳躍,他仔細一看,居然是消失了多年的北山羊。自此以後,只要一有時間,鋼巴特爾就拿上望遠鏡,騎上摩託車尋找北山羊的蹤跡,雖然大部分時間都是無功而返,但他絲毫沒有氣餒。
圖為遠紅外監測儀拍到的北山羊。 鋼巴特爾供圖
北山羊體形較大,體長115—170釐米,體重50千克左右,棲息於海拔3500米至6000米的高原裸巖和山腰碎石嶙峋地帶,是棲居海拔最高的哺乳動物之一,在我國主要分布於新疆、甘肅西北部、內蒙古西北部等地。
「北山羊非常善於攀登和跳躍,喜歡成群活動,警惕性極高,覓食時要留下幾隻放哨,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群體便跑向山頂。」鋼巴特爾說。
圖為遠紅外監測儀拍到的北山羊。 鋼巴特爾供圖
從鋼巴特爾家到北山羊的棲息地,大約30多公裡的距離,騎摩託車需要半個多小時。為了能更好地保護和研究這些珍貴的北山羊,他舉家從牧區遷到北山羊棲息地居住。
「這裡的人都是想著從山區往牧區搬,他卻『逆行』,很多人不理解,但我知道他是想經常看到北山羊。」鋼巴特爾的妻子高娃說。
2015年,隨著北山羊種群數量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一消息,這讓鋼巴特爾擔心不已。
圖為遠紅外監測儀拍到的北山羊。 鋼巴特爾供圖
「我擔心人們會一擁而至棲息地,驚擾北山羊生存環境,甚至有可能再次發生獵捕行為,這不利於北山羊保護。」
送水送草、安裝遠紅外監測儀、對接政府相關部門……幾年的時間,鋼巴特爾意識到僅靠個人的力量已不能滿足北山羊保護工作的實際需要。
2015年,鋼巴特爾牽頭組織10餘名牧民成立了「北山神羊保護隊」,配合野生動物保護部門開展北山羊保護地巡護、堵卡和打擊非法獵捕等違法行為。
「現在人們的保護意識越來越高,北山羊的數量也在增加,通過紅外線監測發現,猞猁和群狼是目前北山羊的天敵。」鋼巴特爾說。
每到冬季,當其他牧民在貯備飼草料為自家牲畜越冬的時候,鋼巴特爾卻在張羅北山羊冬季補飼的飼草料。據統計,從2015至2018年,他自籌資金為北山羊貯備飼草料達120噸。
談及未來,鋼巴特爾稱將繼續守護這些北山羊,如果條件允許,希望能建一個野生動物保護站。「這樣我們既能正規化工作,又能對外界進行野生動物保護知識的宣傳,影響更多的人參與到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中。」鋼巴特爾說。(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