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一生精忠報國,卻在獄中甘願畫押認罪,只因獄卒一番話

2021-01-09 小晨說史

嶽飛是宋代最著名的抗金名將。他自北宋年末投軍起帶領著嶽家軍同金軍進行了無數次的戰鬥,在金軍南下江南之時更是堅持扛起抗金大旗收復建康。後來率師北伐之時,更是攻下多個州郡,引起了各地起義軍的響應。

在嶽飛抗金的時代裡,金人中流傳著一句話: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可見嶽飛與嶽家軍對敵人的威懾力之強。然而,嶽飛最後並沒有能夠戰死在沙場,而是被統治階級冠以莫須有的罪名,最終死在了南宋朝廷的大理寺監獄之中,堪稱千古奇冤,比竇娥還要冤。

眾所周知,宋代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軍事實力十分的弱。金滅北宋後,南宋朝廷更是陷入了憂患之中。然而,在危急存亡的時刻宋高宗趙構採取的政策卻是以義和為主。他重用秦檜,不惜委屈自己與金議和。當金輕蔑的把南宋稱為江南,把議和叫做詔諭之時,宋高祖更是派秦檜代表自己跪在金國使者的腳下答應向金稱臣並每年納貢。而當時反對議和的主戰派人物都紛紛因忠言逆耳而被貶職或罷官。嶽飛也因上書表明自己不趨附和議而令高宗十分不悅。

紹興十年,完顏兀朮掌權金國,他一上位就撕毀了宋金和議的文書,親自率領大軍攻打南宋。沒有防備的南宋軍隊節節敗退,順昌告急後,宋高宗趙構終於下詔命嶽飛發兵救援。然而嶽飛還未到順昌,順昌之圍已解,宋太祖就又命嶽飛班師回朝。

這一次嶽飛沒有聽從詔令,他主動北伐收復了穎昌等地,並聯合北方民間抗金勢力收復了曹,懷,衛,孟等州。在嶽飛的組織之下,各地抗金勢力對完顏兀朮所在的東京形成了六面包圍。然而朝廷不但不派以援兵支援嶽飛等人,反而下詔撤出了張俊劉錡等人所統帥的兵力。為此,嶽家軍所在的郾城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完顏兀朮很快就派出騎兵圍攻郾城。嶽家軍並不是等閒之輩,最終郾城之戰以金軍落敗而告終。之後完顏兀朮退守開封,嶽家軍全線進擊將其包圍。最終嶽家軍在朱仙鎮大破金軍,將其打的全軍潰散。完顏兀朮不得不放棄開封,向北逃遁。

就在金軍退出開封,嶽家軍挺近朱仙鎮之時,嶽飛卻收到了來自朝廷的十二道金字牌班師詔。嶽飛瞬間崩潰了,他從未像此刻這般難受,頓時有一種被命運捉弄的失落。百姓得知這個消息後也紛紛趕來攔於嶽飛馬下,求他不要離開。可是皇命不可為,嶽飛還是不得不率領著嶽家軍回到朝廷。

紹興十一年,金軍自知無力攻滅南宋,就決定再次議和。議和前,完顏兀朮在給秦檜的書信中強烈表明要想成事必須殺死嶽飛。收到密信之後,秦檜對嶽飛就起了殺心。加上宋高宗趙構也怕嶽飛功高震主,嶽飛之死就成了必然。

在秦檜的迫害下,嶽飛被投入大理寺。面對嚴苛的審訊,嶽飛義正言辭的堅持自己清白,並且袒露出自己後背的精忠報國刺字給他們看。可是有一天,一個獄卒和嶽飛說了一番話卻改變了他的堅持。獄卒說:「嶽將軍您一生精忠報國世人皆知,可是君王現在並不相信你了,他認為你會謀反,認為你會不忠,並且不會聽你辯解,只想要你死。你這樣自我堅持還有什麼用呢?一切都沒有意義了。」嶽飛聽完之後,突然就明白了。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這樣吧。一聲也罷之後,嶽飛無奈畫押認罪。

相關焦點

  • 嶽飛受盡誣陷折磨不肯認罪,為何聽了一個獄卒的話,就畫押了呢?
    作為當事人的嶽飛要是招了,那就是往自己身上潑汙水。可為何到了最後冤殺嶽飛的行動,還是完成了南宋的「司法程序」呢?宋代文人徐夢莘所作的史學著作《三朝北盟會編》中,記載了一件看似細節十分完整的事,說是嶽飛聽了一個獄卒的話後潸然淚下,籤字畫押甘願一死。
  • 嶽飛被秦檜誣陷,受盡折磨不肯籤字畫押,在獄卒勸說下英勇就義
    眾所周知,嶽飛是被秦檜誣陷的,他金牌召回之後就被關押起來了,之後受盡折磨仍不肯籤字畫押,不過他聽了一位獄卒的勸說下,很爽快地就籤字畫押交出了自己的性命而英勇就義了。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嶽飛為何會聽一個獄卒的勸說,獄卒究竟又說了什麼呢? 我們一起來看。
  • 嶽飛入獄後寧死不認罪!獄卒無意說了一番話,馬上簽字畫押!
    就在危險之際,嶽飛親率一支輕騎駐守河南,和金兀朮一萬五千精騎發生激戰。嶽飛率將士,大破金軍鐵浮圖和拐子馬,把金兀朮打得大敗。隨後嶽飛又乘勝向朱仙鎮進軍,取得朱仙鎮大捷。就在嶽飛率軍進擊開封之時,朝廷連發十二道金牌命其班師,嶽飛在臨安晉見皇帝後被解除兵權,授樞密副使,明升暗降,最後還將其下獄,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其殺害。
  • 嶽飛受盡秦檜誣陷折磨,為何唯獨聽了一個獄卒的話才籤字畫押?
    宋朝時期,最悲慘的民族英雄就是嶽飛了,他替國家奮戰了那麼多,最後換來的竟然是被沒收兵權,自縊而死,不過在嶽飛入獄的時候,嶽飛因為本來就沒有犯過什麼大錯誤和罪責,秦檜等人根本就找不到他謀反的證據。其實皇帝既然想要臣子死,臣子無論如何都是不會逃掉的,所以秦檜當時雖然說是在皇帝的面前煽風點火,可是嶽飛入獄後也只是按照皇帝的吩咐辦事,而嶽飛的好友韓世忠雖然心中不甘心,而且還是戴罪在家,根本沒有力量救援嶽飛。嶽飛在獄中雖然一直都不籤字畫押,可是最後卻因為一個獄卒的話畫押了,當時嶽飛剛入獄的時候,有一個獄卒對這位抗金英雄十分的恭敬。
  • 嶽飛墓前原來跪著5個人,現在只剩下4個,還有一個為什麼不跪了?
    "精忠報國"的嶽飛嶽飛是南宋的愛國將領,他從二十歲就開始從軍,一生從軍四次,為南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由於時運不濟,嶽飛生在了這樣一個奸臣當道的年代,他並非戰死沙場的,而是被奸臣秦檜所害,背負上了莫須有的罪名,最後,更是被宋高宗給殺死的!而且,不僅嶽飛被殺害,嶽飛的兒子,還有其部將均通通被處死!嶽飛是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他一生光明磊落!
  • 習近平愛國金句:「精忠報國」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
    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陸遊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位卑未敢忘憂國」、「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嶽飛的《滿江紅》,方志敏的《可愛的中國》,等等,都以全部熱情為祖國放歌抒懷。
  • 惜嶽飛(原創)
    嶽飛(1103年生),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人,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抗金名將、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嶽飛的故事:嶽飛小時候家境貧寒,但勤奮好學,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成為文武雙全的人才。當時,北方金兵常攻打中原。母親鼓勵兒子報效國家,並在他背上刺上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孝順的嶽飛不敢忘記母親的教誨,那四個字成為終生遵奉的信條。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嶽飛故裡湯陰拜謁嶽飛廟
    嶽飛是我國著名的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在我國,共有三大紀念嶽飛的廟廟宇,分別在河南的湯陰、朱仙鎮和浙江的抗州。湯陰嶽飛廟紀念其「生」,杭州嶽飛廟紀念其「逝」, 朱仙鎮嶽飛廟則是紀念其「功」。前些日子,報團參加了華東五市遊,在杭州西湖畔棲霞嶺下拜謁了紀念嶽武穆將軍的忠烈祠,和清潔幽森的嶽飛墓,再一次被他精忠報國的精神所深深打動。行走在西子湖畔,讓我不由聯想起數年前赴嶽飛故裡湯陰,拜謁嶽飛廟的經歷。那年,我是隨省會一家報社組織的考察採風團來到河南的,其中一站即湯陰嶽飛廟。嶽飛廟址位於湯陰縣城內西南街,始建年代無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
  • 為啥把嶽飛移出教科書,還說他不是「民族英雄」?你看他把誰打了
    當年,嶽母在嶽飛的背上刺下了四個字,然後嶽飛就開展了一番大的事業,使他成了民族英雄,成了南宋的驕傲,刺下的是哪四個字呢?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精忠報國。為啥刺下這四個字,嶽飛就努力了呢?一,說明在背上刺字是很疼的,嶽飛記住了這份疼痛感;二,說明嶽飛很愛他的母親,母親將心中希望刺在了嶽飛背上,嶽飛就努力奮鬥,完成了嶽母心中所願;三,當然是最重要的,嶽飛此人本身就懷有大志向,心懷國家天下,所以才能真正精忠報國。為何,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今天,我們要把嶽飛移出教科書呢?為何,嶽飛就不是「民族英雄」了呢?這當中發生了什麼?其實,什麼都沒有發生,你看他把誰給打了?
  • 嶽飛被移出課本,連「民族英雄」稱號也被取消,他做錯了啥?
    一提起嶽飛,我們總會先想到「精忠報國」這4個字。在亂宋時期,金人屢屢進犯,而嶽飛19歲便從了軍,一生戎馬與麾下的嶽家軍挺起了宋朝的脊梁。然而這樣的忠臣良將最終卻沒有戰死沙場,而是倒在了黑暗的政治鬥爭中。
  • 秦檜奸詐一生富貴,嶽飛忠良含冤而死,因果中到底有沒有現世報?
    比如,歷史上著名的例子——嶽飛和秦檜。嶽飛是忠臣良將,卻因莫須有的罪名死於風波亭;秦檜奸詐一生,卻得到壽終正寢。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咱們用三個方面來解答。其一,佛教中的輪迴業報觀念;其二,道教中的報應觀念;其三,現世報。一,佛教中講究六道輪迴,根據人生前所作的業報,死後會輪迴到不同的生命層次。
  • 嶽飛死後,有人建議餓死嶽飛子孫,秦檜破口大罵:狗彘不如
    嶽飛是南宋中興四大將之首,也是四個人之中最年輕有為的名將,嶽飛是普通百姓身世,天然生成神力,熟讀兵書,箭法如神,武藝高強,一路高升。三十多歲嶽飛就官至荊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撫使兼營田大使,指揮千軍萬馬,升官速度之快,簡直是一步登天相同。
  • 國足的紋身五花八門,為什麼單獨不見紋「精忠報國」這四個字?
    古代嶽飛出徵,嶽母在兒子背上刺上四個大字「精忠報國」,鼓勵兒子奮勇殺敵報國,名揚千古,受到世人的讚頌。如今我們國足也天天紋身花裡胡哨的有啥用?人家外國人紋身抽菸喝酒起碼世界盃還有的球踢,人家抽菸喝酒紋身不影響競技狀態,你們抽菸喝酒紋身上場就腿軟加頭暈。國足的紋身五花八門,為什麼從來沒有紋「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國足紋身可以有,但是只能紋四個字——「精忠報國」。
  • 古代又沒有指紋識別技術,為什麼還要費力不討好的按手印畫押?
    但指紋並不只是我們現代人的專利,在各種影視作品和出土的文件也能看到,在古代,如果需要籤訂合同契約或者是認罪伏法時都需要當事人籤字畫押、按手印。而由於古代沒有電子原件,再加上保存技術略差,往往幾年或者十幾年便難以識別指紋,為何古人籤訂契約或犯案後,也會畫押?畫押的意義何在,又有何作用呢?
  • 歷史老師說,不能再把嶽飛稱為民族英雄,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嗎?
    以前上高中時,歷史老師就已經說嶽飛不能算民族英雄,可以稱抗金英雄。當時是不太理解。但後來才弄明白,從現代歷史來說,金國在後來的中國歷史長河中,被消滅,被分解,融入到中國的文化中,沒有再成立我國之外獨立國家。
  • 古人籤字畫押按指紋是如何識別呢?看完頓時醒悟了!
    影視劇中常常呈現的一個橋段,就是當犯人認罪之時,官員會拿著犯人的口供,身邊放上印泥和毛筆,籤字畫押,俯首認罪,終結此案,然後再將其押解到牢中,聽候進一步的發落。正如魯迅筆下的阿Q在認罪之時,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只能畫圓圈代替。這個時候指紋就成了代表他們身份的另一件東西。在辨認指紋方面,若是犯人臨了了死不承認這是他的籤字畫押,那麼判官就會讓犯人重新畫押,然後和原先的紅印相對比,主要是對比紋路,用於判定這是同一個人的傑作。當然這項工作也存在漏洞,畢竟古時的印泥顏色較淺,很多地方都不是非常清楚,也難免會出現紕漏的情況。
  • 古代沒有指紋識別技術,為何還要畫押按指紋?古人的智慧你想不到
    看過古裝劇的讀者都知道,古代衙門在審犯人時,一旦犯人認罪,一定會有一個籤字畫押的過程。畢竟口頭說的容易耍賴,只有白紙黑字記錄的,看起來才有說服力。而且,並不只有犯人認罪時才籤字畫押,在公文批閱,或是地契交易上,也流行籤字畫押。
  • 籤字畫押「生死各安天命」的留美幼童,他們之後的一生是怎樣的?
    籤字畫押「生死各安天命」的留美幼童,他們之後的一生是怎樣的?晚晴的時候,在王朝岌岌可危的情況下,終於有人主動採取措施要改變現狀了,幾位重臣提出建議,想通過學習西方國家擅長的技術,來改變現在朝廷的狀況。那麼由誰遠赴西洋去學習呢?
  • 他是北宋名將,曾帶一群流氓打土匪,被譽為神將,諡號與嶽飛相似
    精忠報國的嶽飛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嶽飛死後的諡號為「武穆」。武者,威疆叡德、克定禍亂也;穆者,布德執義,中情見貌也。即戰功與仁德。歷史上還有一位鮮為人知的將軍---高繼勳,他的諡號也是武和穆二字。但和嶽飛不同的是,他的正好相反,諡號為「穆武」。
  • 古代並沒有指紋技術,為什麼還要畫押按手印?
    看過古代劇的都知道,縣令在結案的時候通常都要求犯人在認罪書上畫押按手印,照理說在古代的時候並沒有指紋識別功能,那麼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呢?在下分析了一下,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