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古代皇帝的權利可是非常大的,因為天下所有大權都掌握在他一個人手中。不僅所有的人都要聽自己的,還會有花不完的錢,這種感覺實在是太爽了。但是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當皇帝老了,就會為自己的皇位挑選一個合適的繼承人,那麼問題也就來了,皇位象徵著無上的權力,誰都想當皇帝,那麼皇帝的孩子這麼多,到底應該選誰呢?一般來說都是選擇嫡長子,不過後來基本上就是看能力了。所以在古時候各朝各代的皇室裡面,都會有人因為皇權的鬥爭而頭破血流,甚至還有的人會殘害自己的親手足呢,而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就是這樣的一國之君,他在臨死前對兒子說,自己想吃一道菜,結果親生兒子一聽到菜名,當即大怒,接著便逼父親自殺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要知道,在古代「孝」可是很大的一件事,而對於天下父母而言,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養了一個「不孝子」。所以有的人即使當了皇帝,也會聽從自己的父母親。但在古代的皇室中,父親和兒子之間的鬥爭又怎麼會少得了呢?首先大家應該都知道李世民和李淵的故事吧,這對歷史上的父子皇帝,就是李世民逼迫了自己的父親退位,自己才當上皇帝的,但他當時並沒有傷害自己的父親,而是給自己的父親留了一條生路,但是春秋時期卻有這麼一位帝王,他的遭遇就太悽慘了。
其實這位皇帝就是楚國的國君——楚成王,他就是因為殺死了自己的親哥哥,才坐上了皇帝的寶座,但或許就是因為他做了這些殘酷的事,也預示著他將來的結局不會太好。楚成王在位期間其實卻沒有犯過什麼過錯,相反他還做出了很多有用的事情。比如廣納賢才,積極聽取他們的建議,努力改善人民生活等等,因此也算得上是一個明君了,而且他還為當時的楚國開拓了很多的疆土,對百姓也特別的仁慈,這個時候楚國的發展也是非常不錯的。但是他的性格比較易怒,做事心狠手辣,雖然行事果斷,但是卻給自己的兒子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響。
後來,他的兒子與他的關係越來越疏遠。雖然他的兒子在特別小的時候,就已經被立為了太子,但是大臣們都說最好等皇子長大了再下定論,萬一他的性格不適合做皇帝呢?又或者養的是一個「不孝子」呢?但楚成王也管不了這麼多,他執意的要這樣做,沒想到在太子長大之後,真的成了一個非常殘忍的人。這個時候他想再廢太子已經來不及了,而能了確保自己能登上王位,太子頓時產生了謀反之心,於是他就帶著自己的士兵,直接攻打進了皇宮,然後將自己的父親捉住,逼他退位。楚成王對自己的這個兒子也是很了解的,於是就不再掙扎,只求臨死前自己能吃頓好的,這件事太子當然也是答應了。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老皇帝最想吃的一道菜竟然是熊掌,而太子一聽到這菜名,馬上就反悔了,於是就要處死楚成王,自己則早點登基,最後無奈,老皇帝只好上吊自殺了。其實太子之所以這樣急切,是因為這道菜需要花費太長的時間了,因為熊掌在當時是道大菜,且熊掌質硬,蒸煮熊掌非常耗廢精力和體力,如此看來在這段時間中父親或許會有所舉動,太子擔心再這麼拖延下去會對自己不利,於是便讓自己的父親早點自行了斷。看來為了登上皇位,這太子果然是夠狠的啊。
後來這個太子順利登基後,成了楚穆王。他在位期間僅以一己之力,就改變楚國在城濮之戰後的劣勢,先後擊敗江國、六國、蓼國等國,接著,他又攻打並迫使鄭國、陳國請和,為日後稱霸北方打下堅實基礎,公元614年,楚穆王去世,他的兒子楚莊王即位。其次從這件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古代尤其是皇家大族,他們的血脈親情真的非常的淡薄,因為在我們現代,我們會覺得自己的父母是自己在這世界上非常親近和信任的人,但是在古代卻為了一些權力而父子相殘。這可以說是非常的有悖人性了,這也可能是權力的力量把人變得六親不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