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的難題,心理教育專家用一張紙就解決了

2020-11-27 騰訊網

開學已經三周了,家長們從最初終於解放了的喜悅,很快就發展成了對孩子寫作業問題的無奈和憤怒。

尤其是今年,孩子們在家放飛自我了好幾個月,好不容易養成的學習習慣早已被拋到了九霄雲外,這個時候更需要家長的科學引導和陪伴。

但是又有人說了: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陪孩子寫作業是最讓家長崩潰的工作之一,很多家長寧願包攬所有家務活兒,也不願意輔導孩子寫一次作業。

因為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磨蹭拖拉、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分分鐘讓家長們暴走。

今天的文章將著重解決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的問題,我們將介紹「最了解兒童心理的人」之一的田宏傑老師的三種方法,讓孩子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

孩子寫作業為什麼如此磨蹭拖拉?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最讓父母頭痛的就是兩件事——拖拉和磨蹭。

比如孩子6點開始寫作業,前倆小時在那兒東張西望,一直到拖到晚上8點、9點開始寫,然後磨磨蹭蹭寫到11點、12點。

曾經有一位網友偷偷用手機拍下孩子獨自寫作業的過程,引起不少父母的共鳴。

一開始,孩子寫了6秒鐘作業,用手指敲打牆面10秒。

然後孩子斜著身子去推拉身後的門,總共用時1分31秒。

玩夠的孩子終於繼續寫作業了,寫了1分21秒後,他又扭過頭去敲打牆面, 這次玩耍耗時1分30秒。

然後孩子繼續寫了51秒的作業,很快再一次用手指在牆上畫了16秒的畫。

接下來的42秒他什麼都沒做,乾巴巴坐在椅子上「思考人生」,隨後他開始扭動身體,摳摳手,摳摳腳, 這個運動過程持續了1分38秒。

全身舒展的他用15秒鐘思考了下一步計劃,做了一個半數中國孩子寫作業時候都會選擇的事情——上廁所。

9分鐘裡,孩子真正用到作業上的時間,只有2分多鐘。其餘更多的時間,他都在做跟作業和學習無關的事情。

很多網友說,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

很多家長說:這就是我家孩子,沒跑了!

其實,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的深層原因是因為他牴觸這件事。孩子為什麼不想做作業?一是壓力太大,二是情緒太差。

雖然作業只有兩個字,但是孩子每天的作業會是好幾項,比如寫四行字、背古詩、口算50道、熟讀語文課文等等。

這麼多的作業,都是靠腦袋記的,孩子大腦中就會對作業有一種隱形的壓力。

壓力會時時作用於孩子,當孩子用拖拉、磨蹭來逃避作業的時候,一旁的家長可能會不厭其煩地催促孩子,甚至打罵吼孩子。

下次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又是半天不啟動,家長再次催促、打罵孩子。長期以往下去,寫作業和打罵吼之間就會建立穩固的連接。

結果孩子一寫作業,就想到了父母的打罵吼。父母打罵吼的時候,孩子感覺好害怕,好煩躁,想逃離。

然後打罵吼引起的壞情緒就會跟寫作業之間建立連接——孩子一寫作業,每次被家長打罵吼的壞情緒就來了。

我們來簡單地總結一下,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的原因,一方面,作業太多給孩子帶來隱形的壓力,讓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啟動。

另一方面,家長的打罵吼給孩子帶來壞情緒,讓孩子想要逃避。

所以家長要想讓孩子快速進入學習狀態,需要對壓力和對壞情緒分別去作用。

化大為小法:讓兒童的大腦啟動起來

減輕孩子對繁重作業的恐懼,繼而啟動高效寫作業模式,首先要啟動孩子的大腦。

車子剛點火的時候需要能量,一旦車子啟動起來,再去跑就非常容易了。

孩子的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一旦大腦開始啟動,後面走起來就會更順利。

但一開始啟動的時候,家長要保證這個任務足夠小,啟動需要的能量要足夠的少。

心理學家肖恩·埃科爾提出一個「20秒法則」:

如果一件事情需要的啟動能量大於20秒,那麼這件事情就很難啟動;

如果一件事情需要的啟動能量小於20秒,那麼這件事情啟動起來就會很容易。

有一次,埃科爾發現自己每天回到家就往沙發上一坐,然後拿起遙控器看電視。

他說,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要每天彈吉他。

於是他就列了一個21天計劃:每天的任務就是彈吉他,每天完成任務後打一個勾,21天之後就養成了每天回家彈吉他的習慣。

21天過去了,埃科爾一個勾都沒打。

後來他找到了自己做不到的原因。

他坐在沙發上拿起遙控器打開電視,一秒就啟動了,多容易;

如果他想要彈吉他,他需要站起來走到書房,打開書櫃,拿出吉他,時間剛好21秒。

埃科爾回到自己提出的「20秒法則」裡來:要想讓一件事情啟動,啟動能量要短於20秒。

他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他把電視遙控器裡面的電池扣下來,然後走二十步,將遙控器放到書房的抽屜裡。這樣他再想要看電視的話,啟動能量超過了20秒。

第二件事,他花100美元買了一個吉他架放在客廳中間。每次走過的時候他都會去扒拉一下琴弦,聽到動聽的聲音他就忍不住會彈了起來,啟動能量只要1秒。

只要把兩件事情的啟動能量調整一下,結果完成每天彈吉他的任務就很容易了。

這個法則放在孩子寫作業上也是一樣的。

怎樣才能夠讓孩子快速啟動?那就是化大為小,把一個大任務變成好幾個小任務,讓孩子從小任務做起。

比如作業的要求是讓孩子背誦一首詩,但這對孩子來說是有點兒困難的。

家長就可以先讓孩子把這首詩讀三遍,這對於孩子來說就容易啟動了。

這就是減輕孩子壓力的一種方法。

清單法:建立作業順序,一一搞定

減輕孩子壓力的第二個方法就是用清單法。

比如孩子今晚要完成五項作業,如果這些作業全部都在孩子的大腦裡,那麼孩子就會產生隱形的、說不出來的壓力。

實際上,大腦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用了其中一部分能量去記作業,那麼等到去完成作業的時候可能就會能量不足。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把隱形的任務從大腦中清空出來,建立一個外在的、可視化的清單。

現在孩子的大腦清空了,那所有的資源和能量都可以拿來做眼前的作業。

比如清單的第一件事是讀課文,清空後的大腦只做這一件事,等孩子把課文讀熟了,然後再做清單上的第二件事。

每次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腦海中只有一件事,沒有這麼多事情的牽絆,那麼孩子的壓力就會非常小,而且他會有充足的能量去更好地做眼前這一件事。

結合兩個方法,成堆的任務就變成了一個個小的任務,孩子做起來就會輕鬆很多,這就解決了作業多導致孩子壓力大的問題。

打勾法:讓大腦及時獲得獎勵

解決了壓力問題,剩下的就是孩子的情緒問題,這個有效的方法叫打勾法。

使用清單法的時候,每完成一個任務後就打一個勾,完成下一個任務再打一個勾。

當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大腦中會分泌一種叫做內啡呔的物質,它會讓孩子感受到喜悅,這就是對孩子完成事情的獎賞。

如果孩子每完成一件事情都感受到快樂,都感覺到被獎賞,接下來孩子會更加願意去完成清單上的其他事情。

打勾的作用就是讓孩子標記下來,每次完成都打一個勾,孩子就會把剛才完成任務後體會到的快樂感受更強一點。

多體會幾次完成之後的快樂,慢慢地孩子在開始做作業之前就知道:「現在有點兒壓力,但我堅持一會兒,完成的時候會很快樂。」

正因為孩子對完成作業時的快樂有預期,有期待,他才會更願意去開始寫作業。

每完成一個任務就打一個勾,就是讓孩子更多地去體會到完成時的喜悅感。當清單上的任務全部完成後,滿紙的勾會讓孩子得到了一個大大的喜悅感。

還有一點,當孩子完成一件事情,也就是打勾那一刻,家長跟孩子的互動也非常重要。

有些家長喜歡說:「趕緊繼續寫,寫完了就可以去玩遊戲」,或者「快點寫就可以去看小說。」

這個時候孩子會不停地寫寫寫,但寫完那一刻他說的是「我可以去玩遊戲了」,而沒有停留下來去體會完成作業的成就感。

大家發現問題了嗎?

這樣的互動給孩子的感覺,寫完作業的目的就是為了玩遊戲。潛臺詞就是,遊戲有吸引力,作業是個討厭的事。

如果每次都這樣的話,完成再多的作業,孩子也很難去體會到完成作業的喜悅感,他內在的動機就總是升騰不上來。

正確的互動方式是什麼?當孩子完成作業的時候,家長可以說:「你完成了,真好呀!」

家長不需要說更多的話,因為大腦內在就有獎賞機制,孩子能夠體會到完成時的快樂。

除了言語上的互動,家長還要去加上一個非言語的信息,比如用表情、動作來表達對孩子的肯定和欣賞。

這兩種簡單的互動讓孩子體會到:「媽媽對我很信任,媽媽肯定我、欣賞我,我也要肯定自己,我也欣賞自己。」

這樣就解決了孩子寫作業時的情緒問題,孩子也慢慢地對學習越來越有信心。

本文專業內容節選自春藤家長學院田宏傑老師的《小學生高效作業》系列課程。

除了寫作業磨蹭拖拉, 家長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家長錯誤的陪讀方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不會主動學習等。

這些問題,在《小學生高效作業》系列課裡都能找到答案。如果您對這門課感興趣,趕快上「春藤家長學院」APP學習本門課程吧!

相關焦點

  • 家教大講堂丨幫助解決孩子拖拉及磨蹭問題
    家教大講堂丨幫助解決孩子拖拉及磨蹭問題 2020-10-27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怎麼辦?試試這3大妙招,從根源上解決拖拉問題
    最近有位朋友非常煩惱,因為她的寶貝兒子在生活中非常地拖拉磨蹭,起床要催,洗漱要催,連幾次上網課的時間都被耽誤了,嚴重影響到了學習,說了很多次也沒有什麼效果。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類似這種情況,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教育難題呢?
  • 孩子做事拖拉,寫作業磨蹭,父母要的解決辦法全在這
    實際上,你去網絡搜看看,關於孩子磨蹭,拖拉的帖子有大把,絕對的高頻次,高展現。那我們不禁要問,孩子磨蹭,拖拉,究竟是怎麼個情況?為毛他們總是需要父母反覆催促?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孩子們改掉這些毛病?回答這些問題,正是本文的目的。
  •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家長不用催不用吼,這樣解決會更有效
    拖拉磨蹭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家長都想要改變孩子的壞習慣。不過,大多數家長遇到孩子拖拉,都直接催吼,用嘮叨和大嗓門來逼著孩子加快速度。其實,要解決孩子拖拉"磨蹭"的問題,家長不必催、吼,找到孩子磨蹭的原因更管用!
  • 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不懂這個概念問題很難解決
    導語:孩子寫作業磨蹭,經常催四五遍都一動不動,等到快開學了又著急上火的補作業。之前我一直很頭疼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後來學習了「接納」這個概念,順利解決了這個問題。接納,指接受、採納的意思。對於孩子寫作業磨蹭這件事要從心底裡接受。可能有家長疑惑,我接受孩子寫作業磨蹭這種行為,這不是縱容孩子犯錯誤嗎?長時間慣著孩子,這樣不就無法無天了,還怎麼培養自信的孩子呢?有這種擔憂很正常,因為沒有真正理解「接納」的概念。
  • 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很氣人?學會這一招,一治一個準!
    轉身寫作業,時長1分21秒▽短暫作業後又做起高難度動作,用時1分38秒▽做完這一整套動作該寫作業了吧?想得美!孩子說出了那句經典臺詞:「我要上廁所。」網友:誰在我家安了攝像頭?寫作業坐不住,能拖一刻是一刻,拖拉磨蹭可以說是孩子的通病,而造成這種不好的習慣的原因就在於專注力不夠強。
  • 寫作業拖拉磨蹭?寶媽各種整治招數大賞,親驗這3招最好用
    一、寶爸寶媽十八般武藝上線,專治各種磨蹭一網友貼出一張小學生寫作業的流程圖,相當形象、貼切。開始寫作業。把書和本子掏出來擺好,仿佛用了100年。再打開文具盒,挑好筆、橡皮、尺子,又仿佛用了100年。一會兒這裡癢那裡疼,一會兒要尿尿,一會兒要喝水。總之,就是拖到不能再拖得時候才能把作業做完。一看還是草書。
  • 孩子拖拉磨蹭的真實原因竟然是……
    在遊樂場,孩子玩的盡興,滿頭大汗,但是該到離開的時間了,喊了幾次都不願意走,都一直央求:「媽媽,再讓我玩一會兒吧!」最後一來二去,以你的強制拖走,孩子的哭鬧不情願收場。拖拉磨蹭,是孩子對家長一個非常有挑戰性行為,很多家長非常的鬱悶,無奈,苦惱。
  • 孩子拖拉磨蹭怎麼解決?用「角色棋盤法」,培養孩子自主管理時間
    對於父母來說,很多孩子就像一隻小「拖拉機」:起床拖拉、洗漱拖拉、寫作業拖拉,有拖延習慣的孩子做事效率很低,面對孩子的拖延問題,父母也很無奈。怎樣能有效地介入孩子的拖延問題,幫他戰勝拖延症呢?一、了解拖拉磨蹭的原因孩子處於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產生的拖延的原因有很多,有天生的性格、後天的做事習慣、受身邊的人影響,還有的是不知道怎麼有效的做事,當然也有故意拖延。想真正解決問題,就要先了解問題的根源。
  • 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家長別只知道催,不如試試這個方法,很有效
    這下小張才明白,孩子之所以睡那麼晚,完全就是因為孩子做作業太磨蹭了。為此,小張專門和孩子深談了一次,想要讓孩子改掉這個毛病,但效果卻是聊勝於無,這讓小張傷透了腦筋。不過好在自家老婆有辦法,經過一系列的引導和教育,孩子最終還是改掉了這個毛病。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這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以解決的問題。
  • 孩子磨蹭拖拉,缺乏時間管理能力,帶給我們3種混亂的家庭狀態!
    我在養育孩子和輔導學生的實踐中總結出一個經驗,我覺得解決孩子的磨蹭拖拉,需要教會孩子時間管理能力。因為孩子磨蹭拖拉,被動叫不動,其中最大的原因是缺乏時間管理能力,從小缺乏時間管理能力會給我們的孩子和家庭狀態帶來很多的問題。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多半是家長嘮叨所致,這樣做讓孩子行動起來
    經常嘮叨的家長,多半會養出磨蹭的孩子,別讓嘮叨毀了孩子一生。父母的養育方式對於孩子的成長產生的影響作用是非常明顯的,甚至父母的教育思維,在孩子長大成年後,仍然會留有一定的痕跡。不得不說,父母管教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修行自我、提升自我的過程。
  • 孩子拖拉磨蹭背後的真相,你了解多少?
    不只寫作業,起床、睡覺、刷牙、洗澡、出門,在各種事情上孩子都喜歡磨蹭、拖拉,常常引得家長發脾氣、抓狂。其實,孩子磨蹭拖拉,只是一種表象,這背後有更深層的原因值得我們探究。只有找到孩子磨蹭拖延的「因」,我們才能「對症下藥」,收到更有效的結果。
  • 揭開做事拖拉的3個原因,巧用計時器等辦法,讓孩子告別拖拉磨蹭
    對此,雯雯媽媽一直都非常苦惱,卻又不知該從何下手,才能徹底消除女兒拖拉磨蹭的壞毛病。01 揭開孩子拖拉磨蹭的3個原因生活中像雯雯這樣有拖拉磨蹭壞習慣的孩子有不少,常令家長感到頭疼。這一點需要家長的言傳身教,只有家長自己先有良好的時間觀念,才有可能去引導和教育孩子,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時間觀念,改掉拖拉磨蹭的壞習慣。2.建立明確的獎懲制度。不少孩子其實都不能真切體會到時間的寶貴,總覺得時間很多,浪費一點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家長要想讓孩子改變浪費時間的壞習慣,就必須建立起明確的獎懲制度,讓孩子明白,浪費時間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用這個方法是關鍵
    拖延是廣泛存在於孩子當中的一種不良行為習慣,這種行為如果不及時得到糾正,延續到成年,會造成時間和精力的巨大浪費,效率低下,降低自尊和自信心,並伴隨焦慮、內疚等消極情緒體驗,對孩子的發展和心理健康極為不利。那麼我們怎麼應對平常孩子對做事拖拉、磨蹭的習慣呢?我們抓住這點很重要!
  • 如何幫孩子改善寫作業磨蹭?
    如何幫孩子改善寫作業磨蹭?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問答●Q如何幫孩子改善寫作業磨蹭
  • 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是什麼?
    孩子拖拉、磨蹭是每個寶媽都會遇到的問題,使得很多寶媽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洪荒之力」。那麼造成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一、先天因素。即使寶媽在那說「八點了,快遲到了」,但是孩子還是在磨磨蹭蹭,那是因為孩子對於你說的八點沒有一個時間觀念。你可以跟孩子玩個遊戲,例如:可以跟孩子一塊閉上眼睛體驗下一分鐘究竟是多長時間。三、父母包辦。例如:早上起床再孩子磨磨蹭蹭不起床的時候,家長趕忙過去動手幫孩子穿衣服。導致孩子潛意識裡認為「反正我磨蹭,有人幫我做」的想法,這樣會使孩子更磨磨蹭蹭。
  • 孩子愛磨蹭,吼叫有用嗎?三個關鍵詞,化解孩子磨蹭的壞習慣
    那麼,也就開始了新一輪「教育」。想想我們小時候,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階段,更多我們是因為,討厭被父母管教著的叛逆心理作祟,跟他們「對著幹」罷了!孩子磨蹭,家長吼叫能解決問題嗎?沒有一個人是從來不磨蹭的,包括我們大人自己。每天早上有沒有想賴床?
  • 孩子磨蹭真要命?家長不能催、不能吼,這樣解決更有效!
    不過,無論怎麼去催孩子或者罵孩子,孩子就是沒有一絲絲的動搖,還是喜歡慢吞吞的生活,那麼,對於孩子的拖延症真的別無他法了嗎,其實不是,只要用對方法一切都可以解決。如果在教育上可以換位思考,其實對教育的意義會更加重大。在看到孩子拖拉的情況下,相信很多家長首先都會出現不佳的情緒,畢竟在大人看來,時間不是這樣給孩子去浪費的。只是父母也許根本就不會去考慮這個方面,孩子拖拉背後是不是有什麼小秘密?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真的只是他們自身的原因嗎
    孩子磨蹭的這種情況在我們很多家庭中也是屢見不鮮,我們父母在後面一個勁兒地催促,孩子卻依然我行我素。後面我冷靜了下來,反思了自己這段時間的言行,覺得不能這樣,於是開始關注學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知識,根據一些育兒專家的建議,逐漸對心心進行實踐,發現是有效果的,所以有同樣困擾的爸爸媽媽也可以了解嘗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