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手機的拍照功能越來越強,生成的照片尺寸也越來越大,但是手機的容量有限,這樣我們就經常需要將照片和視頻導出來。前不久跟風買了一個蝸牛星際刷了黑群暉做NAS,但是新鮮勁過後,發現自己並沒有24小時開機的需求,只是偶爾打開看看照片,和一個硬碟櫃的作用差不多了。恰逢在PConline聚超值申請的ORICO 3.5英寸多盤位硬碟櫃 9558RU3的試用活動中籤,就決定將黑裙裡的硬碟取出來,放硬碟櫃試試,看看是不是更加符合我的需求。
包裝和開箱:
ORICO五盤位硬碟櫃9558 RU3的外包裝採用了奧睿科慣用的藍白配色,正面和背面左上角印有品牌LOGO、產品名稱和型號。包裝箱正中印有產品渲染圖,從渲染圖上看,這款硬碟櫃有銀色和黑色兩種配色,從左下角的BLACK標識來看,剛子拿到的是黑色硬碟櫃。右上角印有PICC承保的標誌,。右下角則印製了這款硬碟櫃的四大特色:USB3.0接口、5Gbps高速、免工具拆裝、支持多種RAID模式。
ORICO五盤位硬碟櫃9558 RU3包裝箱的兩側詳細描述了產品的參數和使用方法。
打開包裝盒,我們可以看到ORICO五盤位硬碟櫃9558 RU3被兩側的泡麵支架支撐,抗震防壓,硬碟櫃使用塑膠袋包裹,又起到一定能夠的防潮作用,可以說防護的比較嚴密了。硬碟櫃頂部放置了一個紙質配件盒,將數據線等配件收納在裡面。
取出包裝內的所有物品,我們可以看到,除了ORICO五盤位硬碟櫃9558 RU3之外,還有電腦通用電源線、USB3.0數據線、兩個硬碟倉們鑰匙、說明書和廠家信息卡。
ORICO五盤位硬碟櫃9558 RU3機身尺寸為258*146*199.5mm,採用五盤位設計。硬碟櫃機身採用鋁合金材料,運用一體成型技術加工而成,機身表面進行了磨砂處理。機身兩側印有奧睿科的品牌LOGO,具有很強的辨識度。高端的數碼產品總是喜歡採用鋁合金材質,因為這樣能給人一種很強的品質感,同時也利於散熱。
ORICO五盤位硬碟櫃9558 RU3正面設計了五個倉門,倉門上設計了大面積的進風口,用來提高整機的散熱性能。艙門沒有採用鋁合金材質,而是選擇了塑料作為主材,降低了加工成本。倉門左側的機殼上設計了硬碟狀態指示燈,右側的機殼上印有硬碟的序號,從上到下依次是HDD1-5。
為了防止硬碟被輕易取出導致數據丟失,ORICO五盤位硬碟櫃9558 RU3的倉門採用了機械鎖結構,需要使用專用的鑰匙才能打開倉門(家裡有熊孩子的表示很有用)。
鎖孔周圍有圖示指示鎖緊和開鎖的方向,按照指示方向扭動專用鑰匙就能完成鎖緊和開鎖操作。附件中有兩枚鑰匙,一備一用,如果找不到鑰匙時,也可以使用螺絲刀套裝中的六稜柱來開啟倉門。
打開艙門後,我們可以看到艙門的內側貼有硬碟安裝方向示意圖,這樣在安裝時就不容易出錯。硬碟艙門內側還有弧形的金屬彈片,在關上艙門時給硬碟一定的壓力,保持接口的良好接觸。
ORICO五盤位硬碟櫃9558 RU3底部有四個半球形的矽膠墊,在支撐機身的同時,可以起到緩衝作用,放置機器運轉的聲音傳遞到桌面,從而實現降噪的效果。如果沒有矽膠墊,很容易和桌面產生共振導致噪音放大。
ORICO五盤位硬碟櫃9558 RU3的背部有一個12cm散熱風扇,在機器運行過程中實現主動散熱。對於這個尺寸的機箱來說,12cm風扇的風量應該足夠了,可以保證五塊硬碟長時間穩定運行。這款硬碟櫃採用了內置150W開關電源設計,因此機箱上採用了桌上型電腦機箱上常用的AC交流電接口,可以適應AC 100V-240V寬電壓,採用船型開關作為電源硬開關。外部數據傳輸接口沒有採用目前流行的TYPE-C接口,而是採用了成熟穩定的USB3.0 type-B接口。按鍵方面,除了四位撥碼開關用作切換RAID模式外,還有一個突出的Set按鍵,設置時無需工具,直接手按即可,比較方便。
拆掉硬碟櫃背後的7顆螺釘,就能將背板拆下來。拆掉背板後,我們可以看到機身內部的電路板分布和走線情況。開關電源在獨立的一塊PCB板上,豎直狀放置。主控板則水平放置在電源板下方。
拆掉背板後,就可以將鋁合金外殼取下,我們可以看到,ORICO五盤位硬碟櫃9558 RU3內部採用金屬支架,在強度方面可以保證。電源採用150W反激PFC,雙路電源輸出,為主板和SATA接口板供電。
ORICO五盤位硬碟櫃9558 RU3主板和SATA接口板之間採用金手指連接,主板和前面板指示燈區域採用排線連接。從電路板上我們可以看到這款硬碟櫃採用了一顆移動硬碟盒常用的主控晶片-JMS567。JMS567是JMicron智微科技出品的一款低功耗和高性能的USB 3.0到SATA 3.0 轉換器,可以實現理論最大5.0Gbps的傳輸速度,和廠家標示的傳輸速度一致,這晶片不支持Type-C,所以硬碟櫃也沒有採用最新的Type-C接口。此外,主板上還有一顆JMB394晶片,同樣也是JMicron智微科技出品,是一塊磁碟陣列控制晶片。JMB394硬體支持SSD、HDD、RAID,並且最大支持到5盤位的陣列,支持RAID0、RAID1、RAID3、RAID5、RAID1+0等陣列模式,因此這款硬碟櫃也支持這些陣列模式。此外,這款硬碟櫃還支持UASP 加速模式,讓數據傳輸更快。
ORICO五盤位硬碟櫃9558 RU3內置硬碟接口為SATA接口,SATA接口旁邊的金屬支架上有一個黑色的塑料輪子,這裡和倉門實現聯動,當打開倉門時,這個輪子會推動硬碟向外滑動。當關閉倉門時,小輪子和金屬鉸鏈回歸原位,保證硬碟和接口正常結合。
了解了內部結構,我們將硬碟櫃復原,安裝圖示將硬碟推入硬碟倉中,然後關閉艙門即可。遺憾的是,這款硬碟櫃專為3.5英寸硬碟設計,如果想使用2.5英寸硬碟,需要自行購買轉換器,剛子查了一下,一個轉換器需要幾十元,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裝好硬碟後,插上電源線和數據線,先不要打開電源開關。第一次使用時需要選擇硬碟RAID模式,按照數據線上方的貼紙上選擇合適的RAID模式,然後按住Set鍵,打開電源開關。蜂鳴器提升音過後,硬碟模式就組好了。
這時候電腦資源管理器中並不能看到硬碟,這是因為切換硬碟模式後,需要我們在磁碟管理中重新建立分區。因此在選擇硬碟模式之前,一定要確保硬碟裡的數據已經備份,否則會丟失數據。如果不想丟失數據,只能選擇Normal模式,也就是不組RAID,這時我們在電腦中看到的就是單個硬碟,和直接掛電腦裡一樣使用。
首先在Normal模式下測試一下硬碟的讀取速度。通過CrystalDiskMark進行讀寫速度測試,發現單個硬碟的讀速度為167.5MB/s,寫速度為169MB/s。
軟體測速的數據一般偏高,我們實際**文件來看看速度到底怎麼樣。我們將一個13G大文件在C盤(NVME SSD)和硬碟櫃內的硬碟上移動,得到的讀寫速度均在150MB/s以上,和軟體測試結果基本一致。
一般來說,兩塊硬碟組建RAID0磁碟陣列後在性能上相比之前會有非常明顯的性能提升,除了讀寫速度提升以外,RAID0模式可以將硬碟的容量疊加,唯一的缺點是有其中一塊硬碟損壞,數據就丟失了。剛子有三塊3.5寸2T機械硬碟,其中兩個是空盤,於是就用兩個空盤組一下RAID0陣列測試一下。在磁碟管理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塊硬碟組成的陣列組成了一個4T大硬碟。
再次使用CrystalDiskMark測試讀寫速度,發現讀取速度已經提升到了252MB/s,寫入速度提升到了231.7MB/s。可以看出性能提升還是很明顯的。
再來測試文件讀寫速度,採用之前同樣的文件在C盤 和硬碟櫃之間移動,發現讀寫速度分別為207MB/s和237MB/s,雖然沒有達到軟體測試的速度,但相比Normal模式的讀寫速度提升很大。
除了使用撥碼開關和Set鍵進行硬碟RAID模式切換之外,ORICO還提供了HW RAID Manager軟體來進行模式切換。使用軟體控制時,不需要進行關電源操作。相比硬體切換更方便。
由於剛子手上硬碟數量有限,沒有對全部陣列模式進行測試。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各種模式的區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合適的RAID模式,總的原則是:硬碟空間大小和數據安全成反比,要想數據更安全,只能犧牲一部分空間來做數據冗餘。
HW RAID Manager除了可以切換硬碟模式,還可以實時查看陣列和硬碟的狀態。如果你的硬碟櫃長期在線運行,可以在軟體開通郵件通知,當出現報警信息時會收到郵件通知,方便我們及時掌握系統運行狀態。功耗測試:
安裝兩塊3.5英寸硬碟組成RAID0模式下,全速讀寫功耗為13W,3.5英寸5400轉機械硬碟的功耗一般為5W,兩塊10W左右,機箱內的12cm風扇功耗一般為1-3W,因此硬碟休眠狀態下,硬碟櫃的功耗可以忽略不計。
總結:
總的來說, ORICO五盤位硬碟櫃9558 RU3提供了5個硬碟接口,最大支持80T的容量擴展,適用於一般家庭或者小型工作室作為數據存儲應用。免工具安裝方便快捷,倉門加鎖後硬碟更安全。支持多種常用RAID模式,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相比NAS,使用硬碟櫃的投入更少,如果有遠程訪問需求,還可以將硬碟櫃連接到帶遠程訪問USB的智能路由器上做個簡易NAS。硬碟櫃的電源還可以使用智能插座控制,在不需要讀取數據時,在路由器上彈出硬碟,然後遠程關掉電源,節省電費。
不足:
ORICO五盤位硬碟櫃9558 RU3使用2.5英寸硬碟上不太方便,如果能夠兼容2.5寸硬碟,相信會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