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呢,都要2021年了,居然還有人因為說不過就搞舉報那一套?
以「他明明看起來那麼普通,但是卻可以那麼自信」出圈的楊笠,不幸地成了這場盲目狂歡裡的主人公。
舉報理由是什麼呢?
一上來,先給楊笠定性,「性別爛錢收割者」。
再詳細闡述楊笠觸犯的條條框框,「性別歧視」、「宣揚仇恨、煽動群眾內部矛盾」、「製造性別對立」、「不利於社會和諧發展」。
好傢夥,哪一條拎出來都是頂挺大的帽子,老舉報人了。
光看這滿屏的思想高度,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楊笠做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要被釘在傷害人民群眾的恥辱柱上。
所以,楊笠到底做了什麼?
這還得從上周五的《脫口秀反跨年》說起。
楊笠開場就坦言,因為點破了「普且信」現象,被很多男人攻擊,讓她一度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惡的老巫婆。
好似她說了這句話,就是他們人生所有苦難的來源。
於是才有了接連不斷的辱罵和責備。
但她很委屈,覺得自己說啥都不對。
說你是個「垃圾」,不樂意;說你是好人,又以為是在反諷。
說你是個普通人吧,你更不高興了。
「那你到底是什麼人?」楊笠拋出了終極反問。
停頓了片刻後,自問自答道,「見仁見智的事情」。
得,最扎心的在這。
現場嘉賓都是人精,自然體會到了「見仁」兩個字重音下的蘊含義。
程璐是實在人,直接點出,「還有這種罵法嗎?」
其他人更是因為可意會不可言傳笑作一團。
而這番引爆全場掌聲的發言,楊笠私下裡有讓楊蒙恩指點過。
楊蒙恩聽完說,「楊笠,你在挑戰男人的底線。」
楊笠也很敢,帶著震驚回懟,「男人,還有底線呢。」
講真,初聽這句話,二錘是沒理解這個梗的層次和邏輯在哪的。
但沒關係,很快,部分男性就身體力行地用行動證明了楊笠的這句話。
網友說的好,楊笠對著空氣開了一槍,卻總有人跳起來接子彈。
上一次是儲殷,這一次是池子。
楊笠的發言被推上熱搜後,池子率先冒頭,直接就把楊笠開除脫口秀籍了。
「總有人問我脫口秀應該什麼模樣,我覺得很可能是羅翔老師那樣,但肯定不是楊笠那樣。」
這話,有沒有「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那感jio了?
雖然池子在國內脫口秀這一行成名早,也有過輝煌時刻,算是業內元老級人物,但也沒到能定義誰是脫口秀誰不是的地步吧。
且不論性別問題,池子過去也沒少拿女性說段子。
對著柳巖的身材評頭論足,「那可是兩個億(E)啊」。
到了王琳,他直接開黃腔:
」再說王琳老師,掏空史航老師的女人「。
「就是以她的這個年紀,我要對著你的照片打feiji,都算亂lun。」
內涵瞿穎穿著暴露。
」我爸看見了,說池子少看這種東西。「
」拉倒吧,我還不知道她是誰。「
葷素不忌,黃段子一套一套的,當時也沒見有人跳出來diss池子。相比較他的尺度而言,楊笠的冒犯已經溫和了許多。
咋?就許池子開女性玩笑,楊笠卻不能調侃男性了?
真·池名雙標。
沒人對他這番言論買帳後,池子迅速滑跪,「其實,我自我認知是一個女性。」
為了躲避被罵,緊急宣布跨性別了可還行?
底下的評論也很有意思。
池子說這話的根據,有。
別名,有。
這一個個的,怕都是當代大文豪吧
跳出來指點江山的當然不止池子一個,同在《脫口秀大會》的張博洋(中途退賽)不陰不陽地表示,
「慢慢的,只談性別,不論正義。」
fine,經過他倆這麼一拱火,楊笠的話直接就被上升到了所謂性別對立的高度。
沒人管楊笠這話的具體語境,也沒人管楊笠究竟要表達什麼樣的深層含義,一場有關性別的輿論戰已然打響。
除開試圖通過推動性別衝突獲取流量密碼的別有用心者,無條件狂熱支持楊笠和無條件反對楊笠的兩撥群體都殺紅了眼。
一方,自覺將段子和講段子的人,都劃為己方的「極端立場」,對另一性別進行無差別攻擊。
另一方,較真於脫口秀裡的「冒犯」,揣著一顆脆弱的玻璃心,主動對號入座,暴跳如雷。
重重聲浪下,還有人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按下了舉報鍵。
不知道大家怎麼想的,反正二錘看到這個魔幻走向時,第一感覺就是,說不過就舉報?
說實話,池子和張博洋上開麥,不管他們基於什麼樣的目的,至少還遵循了一碼歸一碼的底線。
江湖事江湖了。
我不認同你的觀點,就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哪怕跟萬千人相左,也不妨礙我發出自己的聲音。
而一旦動用公權力去幹預去鎮壓這種不同的聲音時,有理也變沒理。
更何況,楊笠這件事有那麼複雜嗎?有必要上升到性別對立的立場上去嗎?
當然,楊笠的話確實有不妥之處。
她說,「男的,垃圾」、「男人還有底線啊」,這些話的前綴,都是「男人」,而不是某個男人。
某些男人聽起來會有一定的冒犯感,這很正常。
但是,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語境?
脫口秀現場啊,脫口秀是什麼?
冒犯、對抗、結構的藝術。說白了,就是要讓你聽起來不舒服。
冒犯一切,是它的核心本質:管你是誰,管我是誰,只要我能吐槽的好笑,那就得了。
如果寫個段子,非得加個定冠詞,要定位到攻擊的究竟是哪個男人,哪部分男人。
你以為你在社交平臺寫小作文般斟字酌句,誰也不敢得罪呢?
再說了,女性在脫口秀乃至喜劇形式中被吐槽時,又有誰為她們加上前綴,區別開來某一類嗎?
女人說話虛偽。
還有一種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見的調侃,「女司機開車不行」。
這時候怎麼沒見有人出來說這是性別歧視,又怎麼沒見有女性反應激烈地舉報?
有一說一,某些段子是真的有夠低俗。
普通人都明白,這畢竟只是個舞臺上表演出來的段子,沒必要當真。
在演員登上舞臺拿起話筒的那一刻,就已經給了一個前提:我接下來說的,都是笑話,圖一樂,別往心裡去。
聽得了黑木耳,聽不得金針菇。
聽得了對女性的嘲弄,聽不得對男性的揶揄。
別人被調侃時,你樂呵的跟啥似的;自己被開玩笑,玻璃心碎一地。咋啥好事都讓你佔了呢?
男性可以肆意調侃女性,但女性一旦調侃男性就變成了製造男女性別對立,說句世界馳名雙標不過分吧。
連楊笠自己都說,一個段子之所以能效果好,就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有共鳴。
畢竟,她只是把觀眾的想法表現出來了,只是在呈現一些事情。
觀眾們既然贊同,就說明這些現象確實是可能存在的。
夠照顧某些男性的情緒了吧?盯著去頭去尾的幾句話,就抱著公權力不放手,口口聲聲地要去舉報並付諸行動。
兩方的做法,真·高下立見。
更重要的是,楊笠真的想挑起兩性對立嗎?
她在採訪裡解釋過,關於說男人自信時的那番話,是因為她覺得男生都很自信,所以想鼓勵女生也要自信。
只是大家都覺得她在諷刺。
在脫口秀上,她也不光針對男性,女性的不良行為也被她吐槽過。
她也並沒有把女性身份做高,嘴裡吐槽著男性,可到頭來,她也想和男性談戀愛。
性別對立這麼大一頂帽子扣到她身上,大可不必。
而拿這些理由去舉報的,那句話還真是說對了:
「楊笠的脫口秀在臺上只完成了一半,剩下的由跳腳的諸君接力實現。」
至於楊笠最後的結論,內含的深意他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理解。
再說回舉報本身:
無論是年初的227,還是年末感恩節宿管阿姨被學生舉報;亦或是前兩天的王一博被報假警,以及我們所討論的這件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兩個詞成了網際網路上的一種流行。
我看不慣你,就動用權威消滅你。
扯著道德大旗告狀,未必清楚它的嚴肅性,卻了解它的殺傷性。
借用公權力,滿足私願,剷除異己,細思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