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在非洲大草原上保護野生動物 守護「辛巴」

2021-01-12 中國僑網

  星巴,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巡守員,在非洲大草原上以帳篷為家,與獅子、獵豹、大象、犀牛等野獸為伍,與馬賽部落人為友,與盜獵者為敵。

  他在央視直播節目《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中擔任轉播顧問,他創辦了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他是第一個遠赴非洲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中國人。

  感言: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沒有國界。

  8月13日清晨5點30分,第一縷陽光出現在東方地平線上,喚醒了廣袤的非洲大草原。肯亞奧肯耶野生動物保護區巡守員的營地外,引擎聲中,一輛軍綠色的越野車上路了,開始新一天的巡邏。

  東非高原之國肯亞被譽為「野生動物的天堂」,這裡有近60個國家公園和國家自然保護區。其中,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堪稱世界上最著名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護區面積約1800平方公裡,獅、豹、象、斑馬、羚羊、河馬、狒狒、鬣狗等95種哺乳動物和450種鳥類在這片熱帶草原上繁衍生息。奧肯耶野生動物保護區,是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顛簸前行的巡邏車上,巡守員星巴將視線投向遠方。這是個很有些故事的中國漢子。5年前,為了一個美麗的夢想,他隻身來到這裡,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為了一個夢想,來到非洲

  車窗外,鳥鳴聲和車輪碾壓泥土的「沙沙」聲不絕於耳,卻讓人越發感受到大草原的靜寂。

  「剛經過的那個小水潭邊有大象留下的新鮮腳印,你注意到了嗎?巡邏途中,經常可以發現有趣的東西。」星巴對記者說道,話語中滿是喜悅。

  星巴本名卓強,生於貴州。「1996年大學畢業後,我在重慶工作了十多年,早已成為一名重慶人。」他說。

  星巴從小酷愛獅子。2004年,在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他有生以來首次目睹一群野生獅子,內心震撼不已,越發迷戀上這些外形威猛、集速度與力量於一身的「大貓」。此後幾年裡,他先後6次到非洲草原了解獅子的生存狀況,對近年來包括獅子在內的各種野生動物在盜獵者「圍剿」下數量日趨減少的現實有了深入了解。

  2010年8月,星巴在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見到這樣一幕:山崗上,金合歡樹旁,一頭雄獅頭顱高昂,雄視前方。這形象與自己年少時對於「草原之王」的想像是如此契合!凝望許久,星巴流下了眼淚。一個夢想在他內心漸漸清晰:「我要到非洲,我要到馬賽馬拉,我要和獅子在一起!」

  星巴到非洲大草原保護獅子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理解。次年,他辭職了,只身前往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成為奧肯耶野生動物保護區一名巡守員。從那時起,他便更名為「星巴」。

  他是第一個遠赴非洲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中國人。

  越野車在草原上緩緩前行,車窗外,不時有大型野生動物的身影掠過。說起過往的點點滴滴,星巴感慨良多。他介紹,「星巴」是肯亞斯瓦西裡語中「獅子」一詞的音譯,湊巧與迪士尼經典動畫片《獅子王》中的獅子「辛巴」諧音,「起這個名字,一來當地人容易記住,二來可以時刻提醒自己肩負的責任。」

  「我已成為它們的朋友」

  右側的山坡上,有幾頭獅子在憩息。星巴停車觀察了好一會兒,隨即打開對講機,向另一輛巡邏車上的同事通報:「我們發現了母獅納塞尼亞和它的幼崽,它們看上去健康狀況良好。」

  讓記者備感驚奇的是,對於我們這些「不速之客」的到來,納塞尼亞並沒有作出什麼激烈反應。

  「獅子很有靈性,能夠感受到你的友善。如今,我已成為它們的朋友。」星巴感嘆道。

  作為一名巡守員,他每天都要帶上GPS定位儀、望遠鏡,在數十平方公裡的奧肯耶野生動物保護區內驅車巡邏,主要職責包括:調查、研究獅子等大型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救治受傷的野生動物;勸阻非法放牧行為;發現盜獵者後在第一時間打電話通知當地警方和軍隊,阻止盜獵行為。

  不久前,星巴和同事救治了一頭雄性獅子。這頭獅子剛成年,被發現時已奄奄一息,估計是在與另一頭雄獅爭鬥時負傷的,半邊臉血肉模糊。

  星巴見狀趕緊找來獸醫,在給它注射麻醉藥後緊急施行手術並進行消炎處理。手術很成功,一段時間後這頭雄獅恢復健康,回到了大自然。

  幾年時間裡,星巴和同事們挽救了保護區內許多野生動物的生命,也和許多動物建立了深厚感情。

  2011年9月,星巴在肯亞註冊成立了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成為第一個在非洲註冊民間公益組織的中國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在中國的影響越來越大,得到了越來越多野生動物保護人士的支持。

  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星巴和同事們的努力,目前奧肯耶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獅子數量已經達到30頭,花豹、獵豹數量超過20隻,較數年前均有明顯增長;還吸引了不少大象、斑馬、長頸鹿、犀牛、鬣狗前來「落戶」。

  望攜手保護野生動物

  雖說人口密度小,但奧肯耶野生動物保護區內還是有一定數量的居民。這些居民都是馬賽部落人,主要以放牧牛羊為生。

  上午的巡邏結束後,星巴沒有驅車返回營地,而是來到奧肯耶野生動物保護區內一個馬賽人聚居區。他這次前來,是想了解當地居民近來的放牧情況,同時和大家聊聊傳統手工藝品的製作、銷售情況,幫他們出點主意。

  野生動物所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人類。以前馬賽人有個風俗,男子在成人禮上須獵殺一頭獅子。現在這種情況已很少見,但為了經濟利益而盜獵獅子、犀牛、大象等野生動物的事件仍時有發生。此外,獅子等野生動物襲擊牛、羊而引起的人獸衝突也經常出現,這往往導致野生動物遭受報復性屠殺。

  近年來,為解決這些問題,星巴一方面通過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籌集資金,幫助當地人修建「防獅圍欄」,減少人獸衝突發生;另一方面,則盡力引導當地人製作、銷售傳統手工藝品增收,降低對牧業的依賴。

  星巴的工作得到了當地民眾的認可。在去年星巴42歲生日時,奧肯耶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的馬賽人部落特地舉辦了盛大傳統儀式,邀請星巴「加入」馬賽人部落、成為部落的一員,以表彰其為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

  「更讓我欣喜的是,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意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並行動起來了。希望大家攜起手來,共同保護野生動物。」星巴說。

相關焦點

  • 中國「獅子王」:非洲大草原是我的伊甸園
    中新社重慶2月12日電 題:中國「獅子王」:非洲大草原是我的伊甸園  作者 唐楓  「在很多國家,不僅是野保人士,就連普通人對中國人的印象也是『喜歡吃野生動物』、『喜歡用皮草製品』……甚至有野保專家公開指出,中國人不可能做野保工作。」
  • 《獅子王》「真獅版」特效逆天 真實的非洲大草原卻很扎心
    記者幫你採訪到了在肯亞創立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的中國人星巴,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辛巴:彭彭、丁滿,我們友盡吧!  在電影《獅子王》中,有兩位活寶「吸粉無數」,那就是辛巴的好朋友——彭彭和丁滿。但是在真實的動物世界,這樣的友誼似乎永遠都不可能發生。
  • 星巴的「野保」路:從傳統模式到科技注入
    社區野保新模式    「動物保護更多意義上是對伴侶動物的保護,出於人類的善意及對動物的喜歡,而野生動物保護更多涉及的是生態保護。」星巴說。    生態理應是個完整的系統,而由野生動物形成的動物圈是生態環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守護自然」迎六一 「宏帆」「野保」在行動
    來自初2022級三創班的同學們用他們精心編排的舞臺劇向同學們講述了野生動物保護專家「星巴」老師只身前往非洲大草原從事野生動物保護的傳奇經歷。同學們用生動的表演告訴現場的同學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人與野生動物共同的家園,野生動物保護,離我們並不遙遠。
  • 非洲餐館將大草原上的野生動物都「請」進了菜譜,長頸鹿也沒倖免
    現在這個社會,如果你想了解非洲大草原上的野生動物,你根本不需要打開《草原動物百科全書》,因為非洲當地的餐館菜譜會讓你了解的明明白白。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們可以讓你知道這個動物的口感味道如何,還可以學到烹飪方法,當然價格是更讓人印象深刻的。
  • 「獅子王」星巴進錢江灣幼兒園 講述他與獅子的故事
    3月23日,米能品牌攜手守望自然野保發展研究中心走進錢江灣幼兒園,給這裡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野生動物保護知識交流會。守望自然野保發展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星巴叔叔,同時也是第一個深入非洲保護野生動物的中國人,在現場分享了他在非洲和獅子的故事,受到了小朋友們的熱烈歡迎。
  • 走進非洲大草原,看看不一樣的動物世界!
    草原、沙漠、獅子、大象、長頸鹿…… 其實非洲動物種類及其豐富,既有小朋友們都能認得出來的獅子、斑馬,更多是你不知道該叫啥名的相貌特別的動物。先介紹下最厲害的,來非洲看動物第一個要知道的就是這非洲五霸,你知道都有誰嗎?
  • 獅子王:非洲大草原的動物史詩
    莎翁經典作品《哈姆萊特》的故事劇本,非洲大草原的壯闊美景讓這部動畫片呈現出史詩片的特點,並且成為有史以來第一部以動畫片的形式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而這次的真「人」化,則是迪士尼用最先進的電影藝術把影迷以前的夢變為現實。本片帶給影迷最大的亮點便是極其逼真的特技效果,影片開始展現的廣袤無垠的塞倫蓋蒂草原即使配上「雨季來臨了,又到了交配的季節」也毫無違和感。
  • 在非洲大草原上放生一群野生老虎,它們能否在這裡繁衍生息?
    這是小夥伴私信的一個問題,同時也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老虎僅分布在亞洲,而非洲有另一種強大的貓科動物獅子,所以把一大群純野生的老虎放到非洲,必然大有看頭。不過,對於老虎放到非洲,我持樂觀態度,簡單的說就是老虎能夠在非洲繁殖生存,只不過,要局限一些亞種。為什麼這麼說了?我們簡單地來討論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 其實在真正的非洲大草原,會成為獅子王的是娜娜,而不是辛巴
    全場沒有一個真實動物出境,卻讓觀眾感受到了氣勢磅礴的非洲大草原,以及讓人喜愛的草原動物。獅子做為草原上的王者,見它的第一眼就情不自禁想要抱抱舉高高。因為真實,也限制了動物們的演技,它們與真實動物們真假難辨,以至於無法像動畫版那般做出豐富誇張的表情,試想一下,如果它們真的像動畫版一樣生氣時齜牙咧嘴,開心時哈哈大笑,那是一副多麼瘮人的景象。
  • 把非洲大草原上的獅子換成東北虎,會發生什麼?
    其次,看過非洲一些野生動物紀錄片的小夥伴應該發現了,獅子即使在團隊狩獵時,也會利用較高的雜草半匍匐狀的慢慢接近獵物,也就是說,非洲大草原的原生環境是有遮擋的。所以,老虎在這裡不會因為環境的改變導致捕獵不到獵物的。
  • 在非洲野生動物保護區,食肉動物為什麼不攻擊在敞篷車裡的遊客?
    非洲大草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也是讓許多野生動物愛好者神往已久的天堂。在野生動物日益減少的今天,非洲大草原是保存相對完好的一片「淨土」,這裡有著數之不盡的野生動物,尤其是每年的動物大遷徙,數百萬計的食草動物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大草原遷徙到肯亞境內的馬賽馬拉大草原,形成了壯麗的世界奇觀。
  • 把老虎放到非洲大草原上,會被獅群消滅嗎?
    把老虎放到非洲大草原上,不會被獅群消滅,會被當地狩獵者和土著部落消滅。如果把老虎放在非洲大草原上,我敢保證,三天之內就會屍骨無存,老虎可能還沒見到獅子就被當地人幹掉了。老虎的皮、骨、爪、牙都是很值錢的,在黑市裡能賣大價錢,一隻老虎對非洲貧民來說就是「行走的錢包」。
  • 富二代變賣家產保護野生動物,前往非洲與獅共舞,只為將理念傳達
    凱文,富二代一枚,走過南闖過北,火車道上壓過腿……身邊都是一幫家世相當、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年輕人。好奇和追求刺激,讓他整天沉迷於紙醉金迷。但是,一次狂野的非洲大草原自駕遊,讓他在跟野生動物接觸的過程中,突然認識到了生命的意義,於是他決定不再繼續放蕩下去,開始了保護野生動物的事業!
  • 非洲野牛繁殖力不高,為什麼在非洲大草原上沒被吃沒?
    非洲大草原上危機重重,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其它動物嘴裡的食物,但是非洲野牛可能比其它動物稍微強悍那麼一點。非洲獅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動物這我們都知道,而類似於牛、羊等草食性動物聽起來就是被獅子吃的命,但是這種情況在非洲大草原上略有不同,可以說非洲野牛並沒有那麼怕非洲獅。
  • 不用去非洲大草原,也能與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
    白耳狨猴白耳狨猴來自巴西,耳朵上有一圈白色的絨毛,所以稱為白耳狨。它是靈長類動物,經常在林間攀爬跑動。典型的特徵是媽媽負責生育和哺乳,孩子交給爸爸來帶!雄性白耳狨原來還是「超級奶爸」呀!這些靈長類動物,算起來,還是我們半個親戚了,那它們會不會咬人呢?
  • 把老虎放到非洲大草原上,它會不會被獅子、鬣狗咬死?
    把老虎放到非洲,這個《虎嘯非洲》已經做了比較好的詮釋,該紀錄片是由美國發起並且拍攝完成的,而主角就是2頭成年的孟加拉虎,將這2頭老虎放到非洲大草原上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動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提高人們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
  • 當初非洲大草原,跟老虎獅子睡覺打鬧的「野生男人」,他現狀如何
    人類作為地球上的一份子,可以說人類是地球上站在金字塔頂尖的物種,能夠擁有今天的地位,我們也是經歷了兩三百萬年的進化而來的,這期間人類社會越來越發達,科技越來越先進,現代的人類社會已經擁有跳出地球的技術了,讓我們從科學的角度更加清晰的認識到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
  • 《動物來啦》揭秘大熊貓「滿漢全席」製作過程
    投身於非洲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中國人星巴將動情講述長頸鹿的救援故事……吃貨大熊貓食譜遭公布熊貓尾巴什麼顏色?張博士慘遭「打臉」提起國寶大熊貓,那可是無人不知的世界級超級明星。本期《動物來啦》,動物觀察員路倫一將飛往四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為我們帶來國寶大熊貓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