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門小吃,北京胡同深處的四合院,匯集京城12家老字號300種小吃

2021-01-08 濤哥美食匯

北京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製作精細,堪稱有口皆碑,北京小吃是深蘊於特定歷史文化背景下的一項重要文化成果。它的每一個品種的製作方式、食用方式等,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北京人特有的審美意趣。它既是物化的北京都城史的一塊"活化石",又是京味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老北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北京小吃不僅美味,而且從視覺上也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

如果您想要做不出就品嘗老北京的小吃,那必須去九門小吃了,"九門小吃"坐落於北京著名的風景區什剎海北沿,宋慶齡故居西側,在近3000多平方米的老式四合院中,囊括了京城傳統的12家老字號小吃:小腸陳、褡褳火燒、爆肚馮、奶酪魏、茶湯李、月盛齋、餡餅周、德順齋、年糕錢、羊頭馬、豆腐腦白、恩元居。讓人足不出戶品嘗京城均有百年歷史的具有代表性的十多家傳統老字號共300多個品種的小吃,感受當年北京前門門框胡同內小吃家兒挨家兒,攤兒挨攤兒,叫賣嘈雜熱鬧的市井風光。

下面就為您一一介紹九門小吃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小吃

1、茶湯李

在北京小吃五花八門的品種裡,北京的茶湯算得上是綿遠流長的一支。清嘉慶年間的《都門竹枝詞》中有「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麵茶」。 北京的茶湯裡最出名的莫過於茶湯李。這在許多寫北京近現代史的小說或資料中都有據可查。而李家的茶湯之所以色香味醇,歸根結底就是八個字「選料考究,做工獨特」。

吃時溫水調粉、開水衝沏,輔以紅糖、白糖、果料、芝麻、核桃仁桂花等佐料,用特製的長柄小銅勺一小口一小口地舀著吃,不可以攪拌,否則就不好吃了,要讓白糖向下慢慢滲入茶湯內,這樣茶湯才稠而不膩,甜香綿細。

2、年糕錢

年糕錢祖居廣安門牛街,提起牛街這個祖輩繁衍的地方,自會引起許多童年的回憶。牛街有著千年歷史的清真寺。建築宏偉壯觀,古柏林立,周邊居民百分之八十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除去部分從事珠寶玉器的富商居住四合院外,其餘大部分都是小商小販貨或出賣勞動力者,居住低矮的平房。

錢老本人從十二歲跟隨其二哥賣切糕,後獨立做買賣也不外乎年糕,驢打滾等,在前門大街、天橋一帶。80年代,退休的錢老在牛街開了第一家「年糕錢」店面,成為牛街個體戶賣年糕的第一人。現在牛街提起錢家沒有不知道的。「年糕粘、豆餡甜」是當時群眾給的評價,真有點老味,豌豆黃、芸豆卷、山藥卷、黃米麵炸糕、茶菜、糖卷果、慄子糕等等,供不應求。

3、羊頭馬

羊頭馬始於清道光年間,迄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創始人馬紀元最初只是挑筐沿街叫賣,經過了幾代人的不斷摸索,發揚光大,到了第六代馬玉昆時,開始定點設攤兒,並在製作工藝和作料配製上逐步改進。

白水羊頭在煮羊頭的過程中一點作料不能擱,純粹用清水,煮出來的羊頭只有羊肉的香氣,其他一點兒雜味沒有。然後趁熱把不要的部位剔除,等冷卻後切片,必須薄得透光才行,撒上精心配製的椒鹽就可以吃了。「羊頭馬」的椒鹽做法極為講究,把鹽和丁香、花椒等作料炒黃後,碾得精細,一齊裝入一個牛角裡,牛角裡放東西最不易受潮跑味。

4、豆腐腦白

豆腐腦白的第一代傳人是清朝同治年間祖居山東臨清的兄弟倆白利、白明。逃難來到北京。一開始迫於生計,給飲食鋪子做些粗活等。因其節儉、樸實,不久就有了些積蓄,幹起了磨豆腐的小本生意。後經創新製作出了澆在嫩豆腐上的滷,這就是白家的豆腐腦。由於製作精良、味道醇厚、口感純正、來吃的食客紛紛讚揚,生意越來越紅火。

而白玉山是第二代傳人中的佼佼者,於一九三五年在京城大柵欄門框胡同紮根經營,在白玉山父子的艱辛努力下「豆腐腦白」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隨著豆腐腦白的名聲越來越大,白家的豆腐腦生意也真正地走入了他的繁榮期。在周家望先生的著作《老北京的吃喝》中這樣描述:「白記豆腐腦,白如玉、嫩如脂、入口即化有豆奶之香」。

5、恩元居

一提起和平門外藏家橋的廣福館,老北京人都會想到炒疙瘩這種麵食;由於廣福館穆家無人繼業,1929年在馬東峰在糧店原址開了飯館,就是現在的「恩元居」。炒疙瘩也在創新的基礎上保存了下來,流傳至今。經過改進用醬油炒,品種增加了蝦仁、三鮮、苜蓿、雞丁等各種口味。並分四季加入不同的佐料如:蒜苗、青豆、芽豆、黃瓜、紅蘿蔔、青蒜等菜蔬,炒出的疙瘩口感清爽,可口香而不膩、深受廣大食客歡迎。

同時增加了各種炒菜,如河間爆肉、焦炒咯吱、糖醋裡脊、滑熘雞片、醋熘肉片等時令菜餚。由於炒疙瘩在色香味方面獨樹一幟,又是主副食合一,價格便宜,成為了當時老北京聞名遐邇的一道傳統風味小吃。一些社會名流慕名而至。1933年把兄弟馬東海來經營恩元居,在原址東邊大李紗帽胡同開了一個分店,分東、西恩元居。

6、馬記月盛齋

說起月盛齋的起源,距今200多年創建於乾隆年間,創始人馬慶瑞,曾在御膳房幫過忙,手藝是從御膳房學來的。製作的燒羊肉、醬羊肉味道確實好,每天的熟食全都能賣出。乾隆四十年春天在戶部街的三間筒子房裡正式開始了營業。

戶部街馬記月盛齋現已傳到第六代傳人馬國琦,第七代傳人馬雲鵬。馬家的醬牛羊肉與別處有著大大的不同。首先是選料精。精選羊的前腿和腰窩,因為前腿肉少但是肉質細嫩,腰窩油多但是味道更香。醬牛肉專挑牛的腰窩和腱子,按部位看肉下刀。其次是調料豐富精細。

7、餡餅周

解放前的大柵欄地區,老字號商家鱗次櫛比,娛樂場所緊密相聯,吃食店星羅棋布,熱鬧非凡。在大柵欄西邊煤市街中段施家胡同,有一家名為「同聚館」的清真羊肉館,店主周曉亭以經營皮薄餡餅出名,故食客稱他為「餡餅周」。

同聚館經營炮羊肉而名於市,當時唱大鼓書的名藝人劉寶全在大柵欄三慶戲院,唱罷大鼓書,必到同聚館。他讓夥計將炮的肉先撥到鐺邊,夥計怕焦糊了,不斷用鏟子輕輕撥動,天天如此,這炮肉也就變成了色澤油亮,肉質酥嫩,味道香糊的另一個品種,劉寶全給起了一個名兒叫「炮糊」。

8、褡褳火燒

據說在清光緒年間(公元1876年),順義人姚春宣夫妻倆在王府井擺了一個小食攤,專門售賣褡褳火燒,生意十分紅火。賺了一些錢後,就在東安市場內開設了褡褳火燒的專營店——瑞明樓,但傳至第二代卻因經營不善倒閉了。好在當時店內的兩位夥計羅虎祥和郝家瑞精於此道,於1934年取每人名字中的一個字,合資在前門門框胡同內開設了祥瑞飯館,繼續經營褡褳火燒,製作也愈加精細,一時名噪京城,成為了北京城家喻戶曉的名吃。

之所以叫褡褳火燒,因其形類似舊時人們腰帶上裝錢的「褡褳」而得名,是主、副食合一的食品,不僅味美,價格也很平易近人,深得老百姓的喜愛。褡褳火燒屬油煎食品,只有吃時現烙的才能盡顯美味。吃褡褳火燒講究喝用雞血和豆腐條煮成的酸辣湯,出鍋前甩個雞蛋,撒點香菜末,鮮香酸辣,再就著醋碟、蒜瓣。幾口火燒一口酸辣湯,別提多美了。

9、小腸陳

滷煮小腸又稱滷煮火燒,已有百餘年歷史。這種食品起源於宮廷,清宮廷中有一道名為「蘇造肉」的菜餚,後經改進,演化為滷煮小腸。《燕都小食品雜詠》中有蘇造肉的詠詩一首稱,「蘇造肥鮮飽志饞,火燒湯漬肉來嵌。縱然饕餮人稱膩,一臠膏油已滿衫」。並注說:「蘇造肉者,以長條肥肉,醬汁燉之極爛,其味極厚,並將火燒同煮鍋中,買者多以肉嵌火燒內食之」。那麼這種蘇造肉怎麼演變為滷煮小腸的呢?

據老輩人講,在清光緒年間,京東三河縣一位姓趙的農民和陳玉田的祖父陳兆恩就賣蘇造肉。舊社會用五花肉煮製的蘇造肉價格貴,勞動人民吃不起,當時他們就用價格低廉的豬頭肉代替五花肉,同時加入價格更加低廉的豬下水煮製。經過陳玉田的父親陳世榮及子承父業的陳玉田歷經百年的繼承和創新,終於創出了名聞京都的新品種--滷煮小腸。陳玉田被廣大賓客譽為「小腸陳」。

10、爆肚馮

清光緒年間「爆肚馮」由山東陵縣人馮立山創建於地安門外後門橋經營爆肚,那時就已在鼓樓一帶小有名氣。宮裡當差的太監們也時常出宮尋訪至此,以求爆肚之鮮美。清光緒末年由第二代傳人馮金河繼續經營,後來經宮內太監推薦爆肚馮成了清宮御膳房專用牛羊肚子的特供商,生意很好。

爆肚兒之所以稱之為「爆」,是因其速度快而得名。其實就是把牛羊肚子切成韭菜葉兒寬窄的橫絲,放入滾燙的水中氽一下而已。可就這一氽最見功夫,因為肚兒分肚仁兒、肚領兒、散丹、蘑菇頭等各個部位,所需火候各不相同。時間短了肚兒生,時間長了肚兒老,要的就是不早不晚不溫不火不生不老的「恰到好處」。吃起來又脆又嫩又筋道兒又不咯牙,越嚼越起勁兒,越品越有味兒,吃過之後還餘香在口。

結束語

北京的小吃真是太多了就是說上三天三夜估計也講不完,然而北京的小吃不同於正餐,舊時的消費群體或是那些買賣人、或是旅途經過的人、或是逛街景、趕廟會的百姓,在路上碰到沿途的小吃攤販或店家,觀形察色聞味,引起食慾,買點品嘗,圖個新鮮。所以北京人稱小吃為「碰頭食品」。「九門小吃」與其它地域小吃迥然不同,差異在於其民族性、地方性和皇室文化的大融合。

據檔案館查證,清朝末年開始興盛的北京小吃高峰時曾有600餘種,但如今留下來的還不到100種。而在這100種之中,現在年輕一些的北京人又能叫出幾種?也許,「九門小吃」不開張,北京僅剩的不到100種小吃,又可以去掉十幾種了。這種挽留的欣慰應該是大過變化的感慨的。

北京的街頭現在有數不清的豪華飯店,想吃大餐,地方有的是;想換口味,東南西北的味道都找得到。但人們之所以還是這麼想著、念著、變著法兒地想留住北京的小吃,更多的是怕失去記憶深處小吃曾帶給我們的那份暖融融的情分。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2020年好運連連必發大財!

相關焦點

  • 北京小吃街驚現油炸蜈蚣/蛇/蜘蛛
    現場 外地小吃比北京小吃還多昨日下午3點,北青報記者來到東華門夜市,剛到街口,濃濃的油煙味順勢飄來,小吃街裡熙熙攘攘,各個小吃攤早已開門迎客。據記者觀察,駐足各個攤位前的主要是外地遊客。據統計,這條不足500米的小吃街聚集著88個小吃攤鋪,只有24家在賣北京當地小吃,而且品類並不多,僅有爆肚、炒肝、糖葫蘆、灌腸等種類。
  • 瀋陽中街美食小吃攻略,一百塊錢吃遍胡同裡的花樣美食
    這條街近四百年的歷史,大中街的最繁華地段有一條很出名的胡同,這條胡同叫做官局子胡同,薈萃百種小吃,我們今天就要去官局子胡同的最深處。本期攻略內容共 2500字,36 張圖,預計需要六分鐘閱讀。官局子胡同可以說誕生過無數地道的瀋陽小吃,當年老邊餃子、馬家燒賣、李連貴燻肉大餅都曾推車挑擔在這條胡同做過小本生意,2013年小編曾經採訪過馬家燒麥總經理丁福昌先生,他說起燒賣二字的緣由,嘉慶年間馬家燒麥創始人馬春挑著擔子在這裡邊做邊賣,這種傳統小吃顧名思義叫做燒賣。沿著官局子胡同進去不到一百米就是美食集合站,美食就在前方,扶著牆的朋友們衝啊!別被周邊的臭豆腐迷惑住。
  • 北京東華門小吃街現炸蜈蚣、炸蛇 一隻炸蜘蛛80元
    據統計,這條不足500米的小吃街聚集著88個小吃攤鋪,只有24家在賣北京當地小吃,而且品類並不多,僅有爆肚、炒肝、糖葫蘆、灌腸等種類。  在24家北京小吃中,以經營爆肚居多,攤主掛出馮記爆肚、張記爆肚的牌子招攬生意。北青報記者看到,爆肚定價15元,其餘像炸灌腸、煎餃等小吃都在10至20元不等。
  • 聽京城花邊新聞 探八大胡同的老北京味道
    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而八大胡同卻能聞名中外,因為這裡曾是老北京有名的「紅燈區」,在這不大的區域裡,分布著近百家大小妓院,京城名妓賽金花、小鳳仙均於此處掛牌營業。橫七豎八的胡同裡,密密麻麻垂著各家食鋪的牌匾,隨時要當心門窗後半掩著無窮的誘惑。這家正爆著一鍋脆爽的肚仁,那家則燒紅了銅鍋備上了羊肉,就連爭議無數的豆汁兒焦圈也帶著莫名的吸引力,讓你想要一探其味。  鑽進八大胡同「尋歡作樂」,走走舊日達官貴人的「天上人間」,嘗嘗胡同巷裡的各式「京味兒」。
  • 真正沙縣小吃吃啥?來到三明沙縣你才會懂,這幾家老字號推薦給你
    宅家這麼多天,你是否也想念那一口沙縣小吃了呢?今天我們來盤點下在沙縣那幾家出名的老字號,看看在和我們平時吃到的沙縣小吃有沒有不同?沙縣小吃真的不止是扁食拌麵!佳蘭燒麥這家可以說是沙縣燒麥界的扛把子,一方代表。
  • 京城人最愛的小吃,為何被稱為碰頭食?談談北京的「碰頭食」文化
    但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最令世人難以忘懷的,卻是令人回味無窮的老北京小吃。當地有一句流傳甚廣的民間俗語:「北京小吃九十九,樣樣叫你吃不夠」。京城小吃文化源遠流長,各色美食令人垂涎欲滴談起老北京小吃,很多人都會如數家珍,即使他們沒有親口嘗過,也都能說出北京烤鴨,驢打滾、豌豆黃、芸豆卷等,蘊含著歷史韻味的美食。
  • 合肥十大老字號美食餐館小吃店推薦 合肥老字號美食小吃餐館排行榜
    吻癮者譚卓扮演什麼人物及吻癮者劇情分析合肥十大老字號美食餐廳介紹1、廬州烤鴨店合肥廬州烤鴨店成立於1984年,位於宿州路與淮河路交叉口,以小吃為先導,以烤鴨為龍頭,中餐宴席以全鴨席為特色。2000年「鴨油湯包、鴨油燒餅」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華名小吃」榮譽稱號。2001年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華餐飲名店」榮譽稱號。被商務部授予「中華老字號」餐飲。2、同慶樓廬州府同慶樓,位於合肥市馬鞍山錄與東流路交叉口,源起1925年創立的中華老字號蕪湖同慶樓,曾接待過毛澤東、劉伯承、蔣介石等知名人士,顯赫一時。
  • 北京南城八大胡同:小鳳仙駐場成賓館
    地標·八大胡同北京南城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鐵樹斜街以南,由西往東依次為:百順胡同、胭脂胡同、韓家潭、陝西巷、石頭胡同、王廣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紗帽胡同。「八大胡同」曾是菸葉花柳巷的代名詞。上林仙館是因菸葉花柳巷聞名的八大胡同留存的最完整建築。王先生拿著一本書過來,仔細比對書上的老照片和眼前的實景。照片顯示,這裡曾被弄成一個大雜院。但比照了房屋的結構後,他確信這裡就是當年赫赫有名的「上林仙館」:始建於明末清初年間。陝西巷東邊石頭胡同內,有很多四合院。居民張女士說,有些四合院當年也是風月場所,比上林仙館低檔。遣散妓女後,四合院的房子分給了居民。
  • 北京13家非遺老字號上京東,直播帶貨撒優惠
    4月1日14時—16時,電商平臺京東首次為北京非遺老字號開通直播,標誌著北京首批13家北京非遺老字號店鋪與電商平臺開展的「京城非遺裝點美好生活」在線宣傳展銷活動正式開始。未來三個月內,天福號、全聚德、榮寶齋等13家京城非遺老字號將通過直播帶貨、折扣優惠、秒殺抽獎、推出特款產品等方式開啟非遺惠民消費之旅。
  • 京城屈指可數的老字號涮肉——聚寶源
    牛街聚寶源是一家清真老字號,是北京最著名的清真餐廳之一。1946年創建於北京宣武區壽劉胡同,原名聚寶源牛羊肉莊。從一個賣生熟牛羊肉的鋪子做到今天名滿京城的餐廳,更深不可測的是人山人海的等位多到嚇人,甚至在炎炎夏日等位號都能在三位數,不光北京人排隊,外地來京慕名而來的更是勝過本地人。可以算得上能代表京城口味的銅鍋涮肉之一!
  • 南京夫子廟老字號永和園重新開業 特色小吃一樣不少
    揚子晚報3月12日A33版報導了《百年老店永和園將拆遷》的消息,因興建科舉博物館,位於貢院西街的永和園也被列入拆遷範圍。不少南京市民擔心,永和園會不會像其他一些老字號一樣,拆了以後便永遠消失在生活之中?揚子晚報記者昨天路過夫子廟時偶然發現,永和園酒樓已在夫子廟北牌坊狀元樓西側易址復建開業。
  • 指南| 是郵局也是咖啡館 細數京城27家胡同特色咖啡館 - 人民日報
    尤其是胡同裡的咖啡館,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讓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個喘息的縫隙。這次,筆者再次梳理了京城這些胡同裡的咖啡館,實地進行若干次探店,為你帶來這篇《胡同裡的咖啡地理》,盤點京城27家胡同咖啡館,或許你可以跟著這份推薦,來一次你的咖啡旅程。
  • 老北京文化:四大兇宅是哪四處?「二門」指的是四合院的哪道門?
    其實在清末民初的時候,北京被傳為「兇宅」的地方尤其多,這些眾多的兇宅有兩個共通之處,一個是院子大、房間多、長期無人住,第二個是兇宅的成因都和「庚子之難」(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有關。二龍坑的鄭王府就是其中之一。鄭王府變成兇宅的直接原因就是當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的時候,鄭王府所在地二龍坑是侵略者的屠場,據相關資料記載,當時「屍積如山,流水為赤」。
  • 北京小吃的英文名都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閱讀輔導>正文北京小吃的英文名都怎麼說? 2011-08-28 12:39 來源:國際在線 作者:     老北京炸醬麵  據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發布的消息,美國副總統拜登在美新任駐華大使駱家輝的陪同下,和孫女一起來到鼓樓附近的一家炒肝店品嘗北京炸醬麵。
  • 《芝麻胡同》熱播,沁芳居裡醃醬菜,胡同裡演繹小人物的別樣人生
    所以以北京話為主的影視劇作品也一直受到觀眾的喜愛,且不說之前的《四世同堂》《茶館》,前不久播出的《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小女人》也被大家津津樂道。最近正在熱播的《芝麻胡同》又把這部浸透京味兒魅力的電視劇推向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 香港經典老字號小吃,你吃過幾種?
    香港經典小吃第一名:蔦拉麵店在銅鑼灣,是日本拉麵店,是三年都獲得米其林一星級的餐廳。它2017年5月到香港,是唯一一家得到米其林星級的拉麵店。在日本,需要排隊許久才能吃到它,在香港也非常受歡迎。他們家得到米其林一星的是醬油拉麵。
  • 何冰京味兒電視劇,芝麻胡同展現了百態人生,京腔京韻代入感十足
    他是《情滿四合院》中的廚師傻柱,他是《芝麻胡同》中的嚴振生,他是地地道道皇城根兒長大的北京人,醬菜好比人生酸甜苦辣各種滋味,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清楚沉寂多年的他,從藝三十多年最終榮獲白玉蘭獎,他就是北京人心中演什麼像什麼的的影帝何冰今兒就和您聊聊醬菜罈子裡泡出的百味人生,由何冰本色出演的京味兒年代劇
  • 老北京院門講究「門當」「戶對」?胡同導遊說的靠譜嗎
    這是北京胡同遊三輪車師傅講解詞中的標配,多少年來他們都是這麼講的,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遊客也是這麼聽的。但是!古建專家、有「一代瓦石宗師」美譽的劉大可老先生卻告訴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這些都是導遊的「戲說」,純屬胡編亂造、瞎說八道!門簪「『門當』『戶對』這兩個名詞跟北京四合院建築一點關係都沒有。」
  • 北京胡同700多年歷史,魯迅在磚塔胡同寫專著,頒賞胡同王府特多
    北京胡同,就像北京的百科全書,一塊磚,一片瓦,可能都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五十萬年前,原始人就已經住在這裡,那時候是天然洞穴。一萬多年前,住的是簡易房屋。到了三千多年前,就稱為古燕國的都城了。後來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都是北方重鎮。圖中是磚塔胡同64號,之所以到磚塔胡同,因為胡同東口有磚塔,是北京歷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
  • 徒步北京——紀曉嵐故居,芥子園舊址,小鳳仙故居,八大胡同……
    紀曉嵐小的時候,父親在外地任職,沒有攜帶家小。因此紀曉嵐常去四叔家,同婢女文鸞一起嬉戲玩耍,彼此兩小無猜。紀曉嵐稍稍長大,便隨父進京,別時贈以一枚扇墜為念。時光荏苒,數年後,紀曉嵐返回赴試,再見文鸞,已是亭亭玉立,並且稍通文墨了。兩人曾以海棠為題對對聯,真是不勝歡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