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有篇寓言,寫一個子年出生的人,"鼠,子神也,因愛鼠"。另有一則與柳宗元寓言中人物相類的例子,見《清稗類抄》:"鹽城有何姓才是其家主人自以為本命肖鼠也,乃不畜貓,見鼠,輒禁人捕。久之,鼠大蕃息,日跳梁出入,不畏人。"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便是大家反感老鼠的最經典俗話。那麼老鼠最大的有多大呢?2008年,西安市秦嶺山動物園曾引入了6隻老鼠,他們身長做到了0.6米到0.8米,體重最大的還是達到了18斤,因而有些人說這算是「老鼠王」。
假如說有體重超出30斤的老鼠,很多人很有可能覺得這便是假的。但是真的,明孝宗弘治年間,山東省孔府裡出現了許多 大老鼠,在其中最大的老鼠還把孔府裡的家貓都咬死掉了。
雖然孔府有著良田萬頃,家裡糧庫豐富,可是也忍不住老鼠的浪費,那時候的孔府早已承傳到第六十二代。
為了更好地處理這一大難點,第六十二代衍聖公孔聞韶提前準備將家裡的老鼠解決。孔府裡人比較多,因此有些人就建議啦,「自古以來貓便是老鼠的天敵,大家多弄一些貓來解決老鼠!」敢想敢幹,但是貓是找了許多,結果老鼠依然有恃無恐,並且也有的貓被老鼠咬死掉了。
怎麼辦呢?有方法!貼到懸賞任務滅老鼠通告,誰可以有方法解決孔府裡的老鼠,找來孔府給予巨資。通告沒貼多長時間,僕人就向孔聞韶匯報,有一位塞北生意人帶著一隻貓來了,說自身有方法消除孔府的老鼠,前提條件是要50兩銀子。
當孔聞韶看過生意人和那隻貓以後,衝著生意人講道,「在下這隻貓和一般的貓沒什麼區別,你也要50兩銀子?」生意人則回應得很果斷,「你有些不明白,我這隻貓儘管其貌不揚,可是卻十分的強大,肯定可以把孔府裡的大老鼠咬死。」
孔聞韶還是不願意堅信,在那時候50兩銀子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孔府是富有,可也必須為了更好地買只貓花50兩銀子。
眼見該筆交易就需要告吹,生意人靈機一動,「孔大哥,大家立個字據。假如這隻貓將孔府的大老鼠咬死掉了,你再給花費怎樣?」孔聞韶同意了這個提議,並令人把這隻貓送至了孔府的糧庫裡。
但見那隻相貌平平的貓一到糧庫以後,就鑽入了米中只空出鼻部,隨後一動不動,等候那隻最大老鼠出現。
沒多久以後,那隻大老鼠果真再度來偷食稻米。就在這時候,那隻貓猛地跳了起來,一口咬到了老鼠的頸部,瞎折騰了大半天最終總算把這隻老鼠咬死。過後,孔聞韶讓尊稱了下,這隻大老鼠足有30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