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年:香港這10年是臺灣借鑑模型

2020-12-04 手機鳳凰網

在香港回歸的10年,現任財政司司長唐英年畫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3年剛經歷連串打擊的香港經濟跌至谷底,時任工商科技局局長的他頂著巨大的壓力走上「財爺」位置。可就從那時起,一切都奇蹟般地扭轉過來。有人說他運氣好,他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笑著承認的確需要有點運氣,但其實自己上任前私下已經做好評估,「香港的轉機就在眼前」。

唐英年,這位終日有招牌笑容的財政司司長,如今任期已不足20天。但民間的種種呼聲卻顯示,他將接受更重要更引人注目的任命。對於猜測,他依然一笑置之。回顧10年他的最大感觸是:「事實證明,我們中國人做得比外國人好!」

關於回歸:香港這10年是臺灣借鑑模型

接受記者專訪之前,唐英年剛接受完英國廣播公司記者的採訪。他帶著依然興奮的語氣,一坐下來就主動對記者說起自己對回歸的評價。

記者:回歸對於香港來說成功嗎?

唐英年:我剛對國外的記者說,回歸絕對是毫無保留的成功。不論是中央政府、中國13億同胞和700萬香港市民,都認為回歸是完全成功的。回歸不光是「一國兩制」方針、「港人治港」原則在香港的成功實踐,而且對於祖國和平統一也能起到正面作用,對於臺灣人民來說,也可以有一個可以借鑑的模型。

記者:回歸十年來,您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麼?

唐英年:毫無疑問是SARS,我會想到連續5年的通貨緊縮。讀書時都讀過如何處理高通脹,但沒有人讀過如何處理高通縮。我從來沒試過在香港走進一家商場時只看到三四個顧客,開車到中環上班,居然暢通無阻,一點也不塞車。經歷過經濟不景氣下的不塞車,還是如今的塞車令人開心。那真是記憶深刻啊。經濟不好,別的什麼都不要提。

記者:那跟我們分享一下這10年裡,您最開心的瞬間吧。

唐英年:(笑)應該是上一次宣讀今年的財政報告的時候。香港經歷了艱難的時期,那時任務很艱巨。這次,我們不僅轉虧為盈,經濟全面復甦,增加了30萬個就業機會,失業率是5年中最低,而且還可以藏富於民,拿出200億來對個人進行稅務減免。

記者:最難熬的呢?

唐英年:SARS時期做第一份財政預算案。2003年8月,我剛當上財務司司長,人生第一次要做財政預算,以前根本沒做過。那時香港經濟還未復甦,我必須把情況跟市民溝通好,向他們解釋為什麼不能派福利、為什麼不能減稅。但那個時候,我堅持教育開支不能減。對於香港來說,唯一的天然資源就是人才。

關於香港:回歸不僅僅是一天的回歸

唐英年在很多公開場合都表達過自己對香港的深厚感情,無論是他當年從國外慨然回港為父效力,還是時常向自己的子女灌輸愛港思想。在這位性格樂觀的「財爺」眼裡,那場讓人心悸的亞洲金融危機,恰恰也是促使香港轉型的時機。

記者:10年來,香港也在發生變化,對於香港經濟的轉型,你怎樣評價?

唐英年:回歸十年,感慨很多。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給亞洲帶來衝擊,經歷過的人都知道,活在當中是很辛苦的。但危機就是轉機,可以說,正是亞洲金融危機促進了香港轉型。

記者:與內地的合作,在近年香港的轉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唐英年:其實,香港並不是從1997年開始轉型,而始終都在一個轉型的過程中。當年在內地做生意,我投資內地,親眼看見內地的發展。後來我進入政府,參與CEPA談判。在過去十年中,香港人深深感受到中央和13億同胞對香港的關懷。這種感受,你走在街上是體會不到的,要在香港住時間長了,就會加深對內地的感情。回歸,不僅僅是一天的回歸。

記者:展望下一個10年,您覺得香港會面臨什麼挑戰?

唐英年:內地的快速增長實際上是機遇,也是挑戰。香港處在經濟轉型時期,但有一些人之前的知識儲備可能不能幫助他迎接知識經濟的到來。這些人是被知識經濟遺留下來的,我們要更多地給予援助,不斷地優化,能夠讓他們在富裕的社會裡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記者:您之前表示過,有一定的隱憂?

唐英年:香港人口不斷老化和貧富差距的拉大,是一層隱憂。貧富差距問題確實存在,現在很多港人的生活未能回復至1997年前的水平,扶貧委員會將在本月內向政府提交報告,提出改善貧窮問題的建議。我相信扶貧工作不能停。

記者:我們看到您總是笑口常開,很多人都說您身上體現了香港的城市精神,您自己認為呢?

唐英年:(低頭沉思)我認為香港精神,應該是迎難而上、永不言敗。

關於粵港:香港廣州都是球隊前鋒

關於香港和其他城市的關係,唐英年曾經作過一個精妙的比喻,「9+2」11個省區就像一支足球隊。當記者追問他隊長是誰的時候,他卻說一個球隊可以有5個前鋒,不管是廣州、上海還是香港,都可能是這支球隊的前鋒。

記者:現在,內地城市也發展得很快。香港會以什麼態度來面對?

唐英年:(笑)香港和上海就像一個球隊的前鋒,廣州也是前鋒,一個球隊可以有5個前鋒嘛。大家能合作得好,可以達到多贏。沒錯,廣州、上海都和香港在某些領域有競爭,如果這種競爭是良性的,以球隊整體利益為目標,那麼大家都可以找到互補的地方,互相合作。

其實泛珠三角「9+2」區域中的十一個省區就好比一支足球隊,每一個省區就好比是一名隊員。我希望這十一個球隊隊員,既有合作也有競爭,但是在這個競爭當中我希望每一個隊員心裡都認為自己是隊長。

記者:廣東和香港的關係會不會特殊一些?

唐英年:廣東和香港在地緣上接近,語言相通,兩個地方是一種很特殊的關係。現在,香港在內地最大的投資仍然在廣東。一方面,雙方可以互補發展,一方面,雙方有競爭,是良性競爭。競爭對於我們都有好處,可以促進雙方不斷地精益求精。

記者:內地股市飛漲,許多內地企業都準備來香港上市,您有什麼看法?

唐英年:其實我常問我自己: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應該是什麼角色?我的回答是,政府要提供一個開放、公平、穩定、與國際接軌的平臺。比如,現在上海的資產價格漲得快,但是並沒有說漲得很高,因為這很有可能只是一個開始,還有上漲的空間。在股市裡,有人覺得股價低了,可以買進,有的人可能覺得還會再低而拋售。所謂高低,或者買進、或者賣出,企業或者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判斷,要認識到可能遭受的風險,要評估,然後才能做出決定。而政府,只要建立一個公平、透明、有序的市場環境就可以了。

 

關於人生:回歸10年是意義最大的10年

從1991年擔任立法局議員開始,唐英年的人生角色就不斷轉變。從商人、議員再到官員,他一路走來得心應手一帆風順。但他承認,回歸這10年,是在他人生中意義最大的10年。

記者:2003年您臨危任命,勇氣來自哪裡?

唐英年:其實2003年1月、2月時,香港經濟已慢慢復甦。SARS其實本質是一場意外,雖然使香港經濟跌到谷底,但對經濟基本因素沒有影響。我相信香港人不會這麼沒用,一定可以把機遇化成動力。(笑)其實我私下做了評估,所以我有勇氣做上任的決定。

記者:有傳聞說,您將擔任一個更重要的職務,比如政務司司長。或者我們問您是否還願意服務5年任期?

唐英年:(嘻嘻)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啊。我只知道自己財政司司長餘下的任期不足20天了,我會繼續做好。我也不能評論將來要做什麼工作,那要等到6月30日任命。在過去的時間裡,我能夠參與為人民服務是非常榮幸的,我也一定做到最好。

記者:回歸十年,對你自己的人生來說,有什麼意義?

唐英年:回歸十年,對我個人來說有重大意義。有機會見證一國兩制的落實,是我的榮幸,沒有一個外國人敢來說,我們做得不好。這十年來的香港經濟發展,我們有數字為證。事實證明,中國人做得比外國人好。

個人簡歷

唐英年,香港特區政府現任財政司司長。1952年9月在香港出生,1976年在美國耶魯大學完成學業,返回香港在父親唐翔千開辦的半島針織廠工作,1991年任香港立法局委任議員,1995年任香港工業總會主席,1997年任香港行政會議成員。2003年7月16日接替梁錦松出任財政司司長至今。

唐英年印象

香港特區政府總部,記者坐在財政司司長的辦公室外等待唐英年。他匆匆走過,送一撥訪客出門,卻迅速把眼神扭過來,向一旁等待的記者展露一個微笑;幾秒鐘後他走回來,又是一個微笑。

1個小時的專訪,招牌「蓮子蓉」笑容是這位「財爺」給我們留下最多的表情。因為時間緊迫,即使偶爾在敘述時被我們因急於發問而冒失打斷,他都是先遞過來一個笑容,然後側頭傾聽,耐性和脾氣好得實在罕見。

也難怪他笑口常開。商人、議員、官員,還有兒子、丈夫、父親,這些年來他的人生際遇順風順水,每一個角色都遊刃有餘。有人直說是他的運氣,跟他接觸過後,我卻覺得未必全是運氣。

我們讓他總結香港的城市精神,他沉吟半刻後說是「迎難而上,永不言敗」——我想,這才是那個永恆微笑背後的動力支柱,只是他善於把內心壓力化為平和笑容,善於把驚濤駭浪化作雲淡風輕。

只有面對這個問題時,他臉上會現出些無奈來。我卻可以確定,即使再追問上百次,他也會是那個滴水不漏的答案,一如他始終從容得體的整個人生。

嗜紅酒「財爺」是個住家好男人

作為香港的「財爺",唐英年是一位在媒體中形象很特別的高官,與他在政壇上的能力同樣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永遠保養得當的儒雅親和之氣。更讓人津津樂道的是,這位叱吒政壇的「財爺」在生活中恰恰是一位狂嗜紅酒的「住家好男人」。

在國外珍藏紅酒數以萬支計

唐英年祖籍江蘇無錫,祖業紡織,祖父曾擔任上海市政協副主席。24歲時,在密西根大學獲心理學文學士學位的他又獲得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碩士學位。在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之際受到父親的傳召,回到香港加入父親創辦的半島針織,聞名商界。

1991年,唐英年被港英政府委任為香港立法局議員,步入政壇。1997年,他又擔任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在唐英年的從商、從政生涯中,最為人樂道的,莫過於2003年接替梁錦松出任財政司司長。

見過唐英年的人,都會說他脾氣好,沒架子,不官僚。媒體會叫他「唐唐」,說他總是笑容滿面,西裝革履,保養得當,透出儒雅、平和之氣。他還會主動與其他人打招呼,並習慣「只喚名字不喚姓」。這樣的評價對於一個曾經的企業家、現任的政治家來說,無疑很獨特而重要。然而,唐英年也不總是開心的,他擔心失業率、財政赤字、貧富差距、老齡化、香港定位等一系列關係港人民生的大問題。

回首十年,唐英年最開心的時候是在他宣讀上一份財政預算時,當時財政赤字已消;最悲慘的記憶莫過於SARS期間,看到商店裡人影稀疏;最浪漫的時候,是和妻子、4個孩子一起歡度家庭生活,他非常疼愛孩子,對太太也呵護備至,因此有「住家好男人」的美名;最享受的時候,則是品酌自己摯愛的紅酒,將通縮、赤字、貧富差距暫時拋諸腦後——香港媒體報導說,他僅在外國珍藏的紅酒就數以萬支計,市值在100萬港元以上。據說他每年都親自飛到歐洲四處搜羅紅酒,還持有私人貿易酒牌,可直接從法國進口紅酒。

香港「富豪」第二代中的佼佼者

唐英年在香港被認為是「富豪」第二代中的佼佼者。因為他經商是個成功的企業家,而回歸10年在香港的問責高官中,既做過立法會議員又是在任官員的惟有他一個。做商人成功,做「財爺」也成功,難怪有人說,他是「好運氣趕上好時機」。

近年來,唐英年是民間公認的特首人選之一。他曾表示,一個行政長官要具備五個基本條件:第一是要得到中央政府的信任;第二是對香港要有承擔與抱負;第三要得到多數人認同;第四,是要有辦事能力;最後一點,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社會,作為特首要有一定的包容。

相關焦點

  • 香港地鐵將通海洋公園 唐英年冀儘快建港島南線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24日 14:18 來源:  資料圖:香港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    中新網11月24日電 據星島日報報導,香港海洋公園二十三日啟動全新發展計劃,香港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昨首次以較強硬態度,表示地鐵港島南線重要基建項目,「冀可儘快有決定」。
  • 唐英年回應孔慶東出格言論:香港人不是狗
    ,孔慶東據此批評「香港人素質低、是狗」的言論引起渲染大波。1月21日,香港兩名行政長官參選人對此做出回應,稱「香港人不是狗、法治精神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唐英年表示,一名教授應有教授的品格。 環球網記者王欣報導,日前,一段香港人和內地遊客在地鐵裡爭執的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據此批評「香港人素質低、是狗」的言論,更是引起渲染大波。
  • 唐英年透露曾蔭權曾就梁展文事件批評俞宗怡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立法會昨日通過《調查有關梁展文先生離職後從事工作的事宜專責委員會報告》。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回應時透露,特首曾蔭權前日已就事件批評了俞宗怡,指她在處理有關申請時考慮有不足之處,申令她以後處理同類申請時,一定要更加仔細、全面和審慎。他形容,這是適度和恰當的做法。
  • 香港江蘇義工團:為更加美好的香港而努力
    新華社香港1月21日電(記者丁梓懿)21日下午,1000多名義工濟濟一堂,共同分享參與義務工作的心得。他們在香港從事不同的工作,來自不同的崗位,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在香港義務為市民服務的江蘇籍義工。  這些義工均來自香港江蘇義工團,21日是他們的千人義工大聯歡活動。
  • 中國航母模型亮相香港(圖)
    本報綜合一艘標稱為「中國航空母艦」的模型,4日在香港與其他近百件國產現代化軍備模型公開展出,吸引眾多民眾前往觀看。  亮相的近百件展品中,包括1.4米長的殲10及殲11戰機模型,以及中國各型潛艇、驅逐艦、坦克和「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等的模型。
  • 世博臺灣館天燈模型開燈活動28日在新竹長和宮舉行
    世博臺灣館天燈模型開燈活動28日在新竹長和宮舉行 2010年11月25日 13:1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2020年12月~2021年02月 臺灣、中國、香港地區 展會信息
    ★展會名稱附有超連結可直接點選      ★檔期常有異動,金銳將力求信息的準確,但具體仍以各展館公布為準中國臺灣序展會期展會名稱展會名稱(名稱可點選,有超連結)電話號碼展覽地址2020年>(+886) 2-27255200南港展覽館1館0412/03~12/05臺灣智慧農業周(+886) 2-25875802南港展覽館1館0512/10~12/13TIGAX 臺北國際印刷機材展(+886) 2-23919274世貿一館
  • 香港大學以「人鼠混合」模型研降膽固醇新藥
    梁女士(右)使用新藥後,壞膽固醇降低6成 大公報記者孫凌奕攝中新網4月2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家族性高膽固醇病人現在一般服用他汀類藥物,但無法「藥到病除」,若要尋找更適合的藥物,往往需要人體試藥,耗時較長。
  • 保育與傳承——香港戲曲文化開新局
    位於香港西九文化區的戲曲中心的中庭的棚頂。新華社記者李鋼 攝新華社香港10月17日電(記者丁梓懿)即將啟用的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以粵劇演員為背面圖案的百元鈔票、連續舉辦八年的中國戲曲節、散布在香港各區的老戲院……中國戲曲文化這塊藝術瑰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至今仍深深吸引著香港的廣大觀眾。
  • 香港學者模型:武漢病死率遠低於預估
    3月19日一篇香港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的論文構建的數據模型顯示,武漢人群中感染新冠肺炎的有症狀的患者病死率約為1.4%,遠低於目前統計數據顯示的4.5%的病死率。這篇論文通過全新的新冠疾病傳播動態模型,重新評估了新冠疾病的臨床嚴重程度。
  • 香港最嚴動保法:監禁10年,罰款200萬
    虐狗最高刑期10年,罰款200萬元,且永遠不許再養狗,了解一下? 近日,我國香港特區政府提出修訂《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建議提高殘酷對待動物的罰則: 由目前最高判監3年及罰款20萬元(港幣),提高到4至10年,及最高罰款200萬元(港幣)!
  • 香港「末代會考」放榜 33年升學舊制落幕
    中新社香港8月4日電 題:香港「末代會考」放榜 33年升學舊制落幕        作者 譚休伊   香港最後一屆會考8月4日發榜,16名「十優」狀元在逾12萬「末代會考生」中誕生,大多出自香港各傳統名校。隨著香港新高中學制的推行,歷時33年的香港中學會考將自此落幕。
  • 你真的能區分臺灣與香港明星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08:21來源:中國臺灣網   目前臺灣藝人遠多於香港藝人的人數。所以很多人會把臺灣藝人當作是香港藝人,而比較少把香港藝人當作是臺灣藝人。臺灣藝人比較多,當然也是因為臺灣比香港大,藝人相對比較多。  事實上,臺灣以前也經歷過「認不清臺灣藝人還是香港藝人」的時候。
  • 香港公屋政策值得借鑑讓公租房真正姓「公」
    第三類公共房屋指的是香港政府近二十年發展的各種小型項目。比如 「夾心階層住屋計劃」,這種房屋專門提供給經濟上屬於夾心階層的人群。而「長者房屋計劃」則專門提供給老年人使用。這些社區有老年人專用設施,老年人願意在這類社區生活。最近香港政府還推出「置安心」房屋計劃。這個項目的主要目標群體是那些工資收入已超過公屋和居屋的人,而他們在近期也無力購買私人樓宇。
  • 香港規劃署將逐步公開港島及九龍3D實景模型
    中新網12月27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為配合香港特區政府向公眾開放數據,發展智慧城市,香港規劃署以中環為試點,逐步公開港島及九龍3D實景模型,不但專業人士可用以做研究規劃,學生也可用以開發香港實景為背景的遊戲及應用程式。
  • 香港文藝人更愛移居臺灣 文化氣息濃
    這是「後物質時代」的文化現象。在香港,2013年9月之後爆發了一場移居臺灣熱潮,成為輿論熱門話題。而在大陸,隨著臺灣自由行的一再擴大,無數大陸人踏足臺灣後都被這個島嶼徵服。對於香港人來說,這件事在手續上就簡單許多—投資即可,即使門檻已經從500萬新臺幣提高到了1000萬,但相比在香港買房還是便宜得很。
  • 臺灣一軍校學生用紙做微縮槍枝模型唯妙唯肖(組圖)
    臺灣一軍校學生用紙做微縮槍枝模型唯妙唯肖(組圖) 2010年06月16日 15:1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香港欠房租男子報警稱丟50萬港幣模型 房東被拘
    中新網9月10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元朗大旗嶺村日前發生1起疑似因欠租引發的盜竊案。1名疑似欠租多月的高達模型迷8日晚報案,稱屋子遭人盜竊,失去約25袋共值約50萬元(港幣,下同)的高達模型,警員事後拘捕6旬女業主暫作盜竊案跟進。
  • 遼寧號航母編隊將赴港 模型在香港熱賣
    遼寧號航母編隊將赴港 模型在香港熱賣 2017-07-06 16:《大公報》報導,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明日抵港,香港掀起一片航母熱潮。
  • 國安法之後 香港亟待去除教育「臺灣化」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香港國安法已經成為香港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點。   接下來,如何讓香港社會重新回歸平靜,回歸到初期的愛國、愛港並同祖國內地一起,融入到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潮中去?輿論認為,最關鍵的問題是讓中華文化活起來,並儘快對近十幾年來出現在香港社會的「臺灣式」教育進行撥亂反正,從「根」上重新找回他們的國族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