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吃掉10碗鴨血粉絲湯、20個漢堡包、7斤牛排、100斤小龍蝦、500串魷魚……這種大胃王吃播在不少平臺上都非常受歡迎,浪胃仙、密子君、朵一、mini等,都是中國吃播界相當有名氣的主播。
比如「密子君」,她在微博上擁有1770萬粉絲,抖音上842萬,B站270萬……全平臺粉絲總量超過3000萬。
不過近日,央視對大胃王吃播中的浪費行進行批評,隨後各個平臺回應:將加強審核,引導用戶珍惜糧食。大胃王吃播將迎來整治。
央視批評大胃王吃播,多個平臺關停刪除
前天,央視新聞在一條《餐飲浪費,如何制止?》的新聞節目中批評了部分網絡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的現象,隨後鬥魚、抖音、快手等都紛紛回應加強審核,呼籲用戶拒絕浪費。近兩日,不少平臺都在大胃王的搜索下貼出了「珍惜糧食,合理飲食」的提示。
昨天,微博也發布公告稱近日將對以量大多吃、食量驚人為噱頭,以假吃催吐為手段吸引流量的視頻和直播進行限制,會根據具體情況對相關內容採取刪除、停止直播、禁言和關閉帳號等處置措施。
大胃王吃播中的假吃、催吐、浪費被詬病已久,快速吃下大量食物也危害著博主的身體健康,有半年從200斤增重到280斤的博主搶救無效死亡,也有23歲的博主因飲食結構問題年紀輕輕患上骨質疏鬆,還有博主為了獵奇生吃活物,最終毀容甚至死亡。
但與此同時,吃播始終是各大視頻平臺上的熱門分類,抖音上「吃播」話題擁有284億次播放,「大胃王」話題播放量也超過71億次。依然有不少人湧入這個領域,吃播本身的門檻低是一方面,更多的還有收入不菲。
頭部吃播博主2018年時就已經年入700餘萬?
據《新京報》,一位吃播博主在做吃播的兩年時間裡,累計收入有七八十萬,找上門的推廣最多的時候,她一個月的收入可以超過10萬元。
除此之外,根據其他媒體的報導,某上百萬粉絲級別的主播,只需要在直播中吃50人份量的食物,就可以獲得來自商家的30萬元收入。還有傳言稱,某吃播界的頭部主播在2018年時就已年入700餘萬。
在知乎「我很好奇當大胃王的話一年能賺多少錢啊?」的問題下,一名號稱是國內某知名大胃王IP的創始人的匿名用戶介紹道,廣告報價的高低一般和粉絲總量成正比,廣告旺季一般是在9-12月,投放需求多,月入百萬是輕輕鬆鬆的事情,算下來一年營收可以達到600-1000萬元。
而這還是中腰大胃王的收入水平,如果是密子君這種TOP1級別的,營收可能會翻倍甚至更多。他還附了一張某個中腰部大胃王對外的刊例價表,形式有視頻冠名、視頻植入、圖文發布、線下活動、創意定製短視頻等,微博、抖音、快手、全平臺等不同平臺的分發渠道下,一期的價格在2萬-16萬不等。在備註中,對於直播時長、是否帶連結、播放量、工作時間等都給出了價格方案。
大胃王背後的MCN機構
大胃王吃播博主的收入大多來自直播打賞和廣告推送,在獲得一定名氣和粉絲基礎後,也有吃播博主會選擇和直播平臺籤約。除此之外,也會有MCN機構孵化吃播紅人的IP,比如癮食文化。
癮食文化成立於2017年,是中國最大的美食垂類MCN之一,打造出20餘個網紅短視頻IP,全網粉絲量超過8000萬,播放量超150億。在天眼查上,癮食文化的簡介是:國內首個匯聚各類型吃播的平臺,新抖數據顯示,美食類博主在癮食文化的佔比高達42%。「大胃王朵一」「大胃王餘多多」「廚男東陽君」「談老闆」等都是癮食文化旗下的知名紅人IP。
癮食文化目前的主要盈利來源仍是廣告和平臺分成,除此之外的商業變現模式很少。事實上,不僅是美食類的癮食文化,目前全行的MCN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人員流失率高、網紅更新迭代速度快、紅人成長瓶頸、流量變現困難等。
如今大胃王吃播受到批評,各大平臺加強審核,「大胃王朵一」的微博名也改為「我是朵一呀」。有些大胃王吃播如密子君已經在嘗試轉型記錄美食、製作探店vlog,雖然仍然處在「吃」的標籤下,但也可以提供一些繼續發展的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