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孩子,似乎天生自帶可愛屬性。
她嘟著嘴巴吐泡泡、她伸開雙手要抱抱。
她忽閃忽閃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你,仿佛你就是她的全世界。
面對美味的食物,她張大嘴巴,眼中寫滿了想要,卻又耐心地坐在寶寶椅上等你為她帶好圍兜。
她張開雙臂,踉踉蹌蹌地向你跑來,嘴裡甜甜地喊著:媽媽,抱抱!
她安睡的樣子,吃東西的樣子,開心的樣子,大笑的樣子,每一個畫面都是一段可愛的回憶。
可是,慢慢地,可愛的寶寶長大了。
她變得不再那麼可愛了!
她會打翻餐具,會吵著要玩具,還會因為你吃了她的餅乾而大發脾氣。
她學會了打人,會和小朋友搶玩具,還會在你忙碌的時候哭著吵著要你抱。
我們開始抱怨,她現在變得一點都不可愛了!
她讓我們再也沒有自己的時間,讓我們總是不能安心地吃完一頓飯,甚至讓我們在大庭廣眾之下被圍觀。
於是,我們開始發脾氣,我們的眼睛裡沒有了愛的光芒,我們的嘴角再也沒有向上的弧度,我們抬高了自己的音量,只為讓她能夠安靜一會,有時候我們甚至高高舉起了手!
曾經看過一句話:任何不可愛的行為,都是在呼喚愛。
當我們發現孩子不可愛的時候,其實正是孩子缺愛的時候。
前天早上,在我急急忙忙要出門上班的時候,兒子突然開始放聲大哭,抱著我的腿怎麼都不願意鬆手。無論我怎麼解釋我要遲到了,我該出門了,並且允諾晚上回來會給他帶好吃的。
可是,孩子依舊淚眼汪汪地看著我,當我把他抱起來的時候,他緊緊地抱住我的脖子,把頭埋在我的肩頸處,不讓任何人碰到他。
著急上班的我幾乎都要發脾氣了。可是又非常好奇孩子為什麼突然會有這樣的行為。
於是,我輕聲問他:哪裡不舒服嗎?不想讓媽媽去上班嗎?
孩子低聲嘟囔:我想讓媽媽送我去上幼兒園。
我恍然大悟,孩子最近在喝藥,需要在家裡吃完早飯喝藥後再去幼兒園。而之前一直我送他,最近幾天一直是奶奶在送。
我抱著孩子,輕聲解釋:因為你這幾天不舒服,需要在家裡吃過藥之後去幼兒園,如果媽媽等到那個時候,媽媽就會遲到了,所以等你明天不再吃藥的時候,還是媽媽送你,今天你晚點和奶奶一起出門好不好!
終於,孩子點點頭,鬆開了抱著我脖子的手。並對我說:媽媽再見,早點回來!
父母控制不住的壞脾氣,就是孩子眼睛裡溢出的淚水。
可是,大多數時候,父母更擅於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去對待孩子的不可愛。
要麼通過大聲地訓斥、要麼通過無休止地講道理。直到孩子順從我們的期望,變得乖乖聽話。
教育從來不是以暴制暴的過程,家庭也不是講道理、分對錯的地方。
我們不能用成人的思維來揣摩孩子柔軟的內心。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當孩子大聲哭泣的時候,就是我們給予愛的時候。
一個溫柔的抱抱、一個安撫的微笑勝過千萬次的講道理和大發雷霆。
孩子,只要感受到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接納、允許和愛,孩子自然對自己的偏差行為進行調整。
只有愛才能化解人世間的千萬種衝突!
我是簡柒,一個用心育兒的職場媽媽,你的每一個贊都是對我的無限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