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鐘:電影的骨架血肉

2020-12-04 空鏡solo

這就是電影的骨架,是張藝謀寫給電影的情書。

拋去這大半年來電影的事故,和這部電影的種種事故,把同情濾乾淨,真正沉入它的內部,我想我在《一秒鐘》看到了一座電影的骨架在慢慢地浮現。

當電影越來越柔軟、善變、終止無形,隱匿於觀眾之眼已不可見的後端,我們已很久沒有和電影這樣親密地接觸了。

前奏:一秒鐘的漫長

2019年柏林,三部中國影片會師主競賽單元,恰是第五代的《一秒鐘》、第六代的《地久天長》和新生代的《少年的你》。但因「技術原因」,《一秒鐘》最終撤出柏林電影節。

在「一秒鐘」延誤的兩年來,我們知道這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是那個時代放電影的故事,聽說會是張藝謀的「天堂電影院」,這讓人鼓起期待。因為它不像是一趟行活,不是應承了他方不得不拍,而是應承了自己不能不拍。

不是張藝謀,我想很難還有人能任性而為,拍這樣一部獻給膠片時代共和國電影的元電影。這款不討好的電影類型,已經在娛樂意義上根本翻篇了,主流觀眾對它的敘事已模糊到懶得打起興趣。

而部分感興趣的晚生者,甚至沒有見識過膠片放映的現場,沒有身處過露天電影院。

可是在他們自覺的電影記憶裡,很難不看到膠片的顆粒,它雖然很少再現,但那麼生動,一直在不斷迭代的新屏幕上跳躍,我們對這質感和情感並不陌生,有溫暖的熟悉。

我們等了「一秒鐘」兩年,張藝謀不知等了多久,直等到他年長得可以回首。

骨架:老人的情書

沒想到電影很沉穩,像一個老人,一個權勢慢慢脫手、慢慢被忽視的老人。張藝謀說趁我還能去沙漠,早點把心願了了吧,看到他已年滿七十,不禁驚訝。

時代是老的,共情點是老的,故事是老人艱緩的口吻,想開個玩笑,卻明顯和今天的笑點錯過,想大吼,也沒了幾十年前紅高粱熱燙的高喊,喉嚨像被黃沙堵住,發出幹啞的聲音。

除了這些,電影事無巨細地展現了搶救膠片,電影放映,和戲中戲《英雄兒女》。這部分極富表現力和象徵性。這就是電影的骨架,是張藝謀寫給電影的情書。

常在電影宣發上見到,寫給電影的情書,但多是噁心的模子,難說得上愛或不愛。一封獻給電影的情書,不能寫得油膩、虛情假意,因為那是你的女神。

影片中膠片散落一地,沾滿灰塵,像電影的屍體。為復活它,人們小心翼翼地呵護,躺在各色花床單上,它像個受傷的英雄。衝洗,烘乾,抹平,在受人們愛戴的儀式裡,它一點點起死回生。

當大幕亮起,光影從定格開始流動,白光打在單純的臉上,所有人的感情本性被點燃。大家擠在一起,活潑的影子離開死氣沉沉的身體,躍上幕布,裡面有前所未有的團結,和共振。看了多遍的老電影,還是流出熱淚。電影像一個磁場,讓人心甘情願把自己扔進去,發生磁力。

當然,現在電影已沒有那麼大的魔力,它變得日常而消遣。同行的朋友能理解人們想要看電影,還是會對這執著不可思議。而這的確是那個年代為數不多的精神慰藉。

王小波寫過一個故事:

下鄉前他帶了一本奧維德的《變形記》,書在整個農場的知青裡傳閱,最後書不見了,不是誰偷藏起來,而是它被翻看的太多,活活給看沒了。每當傍晚,坐在屋簷上,看著夕陽,沒有書讀,除了幹活就是發呆,他感覺到自己的生命被剝奪了。

有人說,這裡其實沒有人愛電影,範電影要的是權威,而觀眾們也沒有「電影」的概念,只是娛樂的本能在驅使。電影對他們,好像某時某刻可以被取代。

但在此時,它不能被取代。

其實愛電影,最終付諸的不是知識分子的思量,而是眼淚。就像老人的情書,不必費心高級,只求低到塵埃。

血肉:暗紅的記錄

當然,人們在那個磁場裡的團結是非現實的,它太過光亮,無視了時代的灰色和踩踏,現實的血跡好像也融化在這光裡了。

銀幕熄掉後,現實又直愣愣地出現在眼前,個人、時代的命運又絕情地降臨。讓大家歡欣的電影,對主角們並不重要,父親是要看新聞簡報裡有女兒鏡頭的一秒鐘,姐姐是為了保護弟弟去還欠別人的燈罩。

他們一個是勞改犯,一個是被拋棄的孩子,對膠捲的需要是如此現實,浪漫對於殘破的命運並不奏效。

而女兒14歲卻拼著表現去搶面袋背,只是為了消除父親對自己的影響,最終意外死在車輪下,保衛科「正義」的毒打,這些只是那個年代的千篇一例罷了。這一部分有刪減,其實刪減也能猜出大概。

但是,電影不能靠猜。

我想在一封情書裡夾雜苦難,一定不是為了政治。而是情書要有一個語境,電影要有一個環境,才能生效。

裡面的人是怎麼說話,怎麼生活的,人的價值觀、情感是怎麼表達的,刪掉這些,電影好像一腳踩在流沙上,踩空了。苦難沒什麼見不得人的,現實一定有苦難,有苦難就會有人被撞倒,會流血,說現實只有蜜糖,只能說給孩子聽,也只有孩子會相信。

這封電影人、事外人的情書,上面同時也沾上了那時和此時可憐人、局中人的血。

但這是一個老人的回應,用電影沉靜寡言地回應,他沒有對抗任何東西,美好也不必被撕裂,才證其美好,血跡終會被時間衝刷。但那一秒鐘,所包含的希望與沉重卻濃濃的,在心裡難以化開,像暗紅的記錄,這是我在骨架下摸到的血肉。

尾聲:兩個結尾

張藝謀在採訪裡透露:「結尾當年拍了兩個方案,一個沒有撿,一個是撿的。」

最終選擇沒撿也恰有兩層意思,一層在電影之中,一層在電影之外:

「膠片被沙掩埋,是希望電影不要那麼淺,也希望能通過這件事告訴你,這十年結束了。還有就是我認為膠片時代完全結束了,現在年輕導演已經完全不接觸它了,沒有見過、摸過、聽過它的聲音。

過去的都會過去,這是張藝謀的態度。當然不一定是他最內心的聲音,或者惋惜也不需要被表達出來。

時代飛馳,讓它過去,看似是好的選擇,也是正發生的事。可不管故事,還是膠片,過去的都不該輕易過去,傷痛與輝煌,如果結束了就被抹去,淘汰了就被遺忘,那我們轟隆隆地往前走,終於回頭看時就是巨大的真空。

真空的可怕在於沒有歷史,只有現在。技術進步讓膠片滅亡,物質滿足讓記憶消退,人會覺得自己有一束很強的光,可那光只不過照亮了一小片,也許我們正走在兩頭皆黑的大路。而令人難過的是,每有人想把這光延綿,照向某部分暗,總會有人說他在分走我們現在的光。

電影裡,張九聲看到女兒只出現了一秒鐘,範電影說放一百遍不才一百秒嗎?他說那就放一百遍。

時間從來不會真正的戛然而止,不管是一秒鐘,還是一輩子。

文章作者:洞穴俱樂部

我的心是一面鼓 正待落錘

(文章由空鏡solo原創首發,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一秒鐘》:一首給電影人的情歌,沒有失望,只有遺憾
    《一秒鐘》本應該在2018年上映,但是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遲了兩年,終於在這個熙熙攘攘的2020年末上映了。在看之前還在和朋友討論,說《一秒鐘》會不會「爛」,我引用知乎上的玩笑說如果是爛片,一般就直接上映了,都改了兩年,應該不會爛。但是也害怕它變成《一步之遙》這樣的作品。所幸,《一秒鐘》沒有成為第二個《一步之遙》。
  • 電影《一秒鐘》完整版
    《一秒鐘》是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20年11月27日上映。該片講述了沒趕上電影場次的張九聲與想要廢舊膠片做燈罩的劉閨女以及放電影從未失誤過的範電影因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的故事 。
  • 《一秒鐘》是對電影的盛大告白
    電影《一秒鐘》講述了沒趕上電影場次的張九聲與劉閨女因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的故事。故事靈感來源於張藝謀導演早期經歷,是其一貫對文化展開追憶和尋根的風格。
  • 《一秒鐘》:給電影人的情書
    「誰明白你細心隱藏的悲哀,誰了解你褪色臉上的緬懷」——18歲的「中國好聲音」新晉總冠軍單依純以一曲《給電影人的情書》,為古稀之年的「中國好導演」張藝謀唱響新片《一秒鐘》推廣曲時,我們以為該片是「致敬膠片」的百年力作,是張導「一生磨一劍」的大製作,不料只是一則拍給深諳鏡頭語音的電影人的精悍「小品」,普通觀者不開腦洞,很難從過分「節省膠片」的情節交代中,「悟」出男主角張九聲
  • 張藝謀電影《一秒鐘》中的單線敘事
    電影《一秒鐘》是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劇情片,片中的敘事結構很簡單,主要是單線敘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人們精神生活匱乏,只要靠電影來娛樂,在西北某個地方更是如此。張九聲(張譯飾)從勞改農場逃出來,經歷幾番波折,就是為了看一場電影。
  • 張藝謀電影《一秒鐘》發布推廣曲MV
    記者今日獲悉,《一秒鐘》片方發布了由2020中國好聲音年度總冠軍單依純傾情獻唱的電影推廣曲《給電影人的情書》MV,致敬初心不改的每一位電影人。張藝謀執著追求令人欽佩《給電影人的情書》創作於2005年,作為是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的獻禮之作,首唱時,便有不少感同身受的電影人,被歌中所唱的酸甜苦辣和人生積澱所打動。
  • 電影《一秒鐘》的片裡片外
    文 | 張智鋒原本沒有觀看張藝謀電影的計劃,只因朋友看了我的影評後留言,期待看到對《一秒鐘》的評價。朋友的心願就是我的動力,於是趕緊觀影寫影評。看完《一秒鐘》,留下一聲嘆息。豆瓣評分7.8,貓眼8.6分,可票房只有1.3億,可謂票房口碑冰火兩重天。為什麼會是這種結局?如果從影片本身和市場環境來分析,這實際上必然結果。
  • 電影《一秒鐘》:自黑也是一種境界呀!
    明月前天看完了張藝謀的《一秒鐘》電影,劇情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逃犯(張譯)為了看到電影中女兒一秒鐘的鏡頭,跑到農場的電影院裡看電影的經歷。總結成一句話就是:《一秒鐘》描寫的時代故事,有其非常「悲苦」和強烈「懷舊」 的一面,在 50-70 年代的人中是他們那個時代的兒童或是少年的記憶(註:明月是 79 年生的)。
  • 生命在記憶中永恆,評張藝謀電影《一秒鐘》
    因為電影《一秒鐘》跑來了圖書館,上次看國師的電影,還是在高中看的《影》。我想將《一秒鐘》和《影》稱作姊妹篇,很有趣,兩部敘事手法,時代背景,甚至演員咖位都大相逕庭的電影,憑什麼被稱為姊妹篇?很簡單,我認為,這兩部電影是張藝謀導演在《長城》以及多場國家級大型晚會後,重拾自我認知,回到一個電影人來說話的標誌了。
  • 張藝謀最新力作《一秒鐘》,一盒電影膠捲,寫盡小人物的愛與哀
    他的最新力作《一秒鐘》,講述的就是小人物的愛與哀。影片《一秒鐘》製作幾經波折後,上映於2020年11月27日。雖然票房最終只有慘澹的1.3億,但是豆瓣評分高達7.9分,對於一部文藝片來說,算是一個不錯的結局。該片主人公張九聲悄悄從農場溜出,只為了看一場電影,然而電影的膠捲卻被劉閨女偷走了。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他開始瘋狂了起來。
  • 學生作品展示No.526|《一秒鐘》:紀念曾經天真的電影人
    作者:19級文藝學 張十工 《一秒鐘》是由張藝謀導演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等人主演的劇情片。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失去女兒的父親的痛心,而背地裡,更深層次,是講述那個特殊的時代裡,普通人面對變故的無奈和無力。
  • 《一秒鐘》豆瓣評分7.9,電影裡的小女孩,幕後故事讓人感動
    張藝謀新片《一秒鐘》豆瓣評分7.9分,卻上映6天僅收入8700萬,背後的努力值不值得呢?在電影《一秒鐘》裡,你有沒有注意到那個小女孩?她叫劉浩存,是張藝謀從全國藝校3000多人中足足挑了4年才挑選出來的最新謀女郎,她長得清純可愛,聲音甜蜜迷人,可是他從沒有拍過電影,演戲經驗更無從談起,那張藝謀為什麼會選擇她當電影《一秒鐘》的女主角?只因一個眼神和一個承諾。
  • 首屆「金榆花」獎揭曉 張藝謀執導電影《一秒鐘》獲最佳影片,管虎...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1月6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媒體負責人宋薇處獲悉,2021年首個華語電影獎——澳淶塢影評人協會評選出的首屆金榆花獎·2020年華語電影各項大獎1月5日在澳門揭曉,張藝謀執導的《一秒鐘》榮獲最佳影片,管虎憑藉電影《八佰》摘得最佳導演獎,萬瑪才旦憑藉影片《氣球》榮膺最佳編劇獎
  • 《一秒鐘》:被剪掉的真相才是人物情感的動機,不是什麼愛電影
    張九聲(張譯飾演)曾因為跟造反頭子打架被送進勞改院,那時候女兒只有八歲,六年後張九聲逃跑出來,為的是看電影,準確來說是為了看新聞簡報。 在播放《英雄兒女》電影之前有一段22號新聞簡報,他女兒在裡面出鏡了一秒鐘,張九聲是為了那一秒鐘逃跑出來的。
  • 《一秒鐘》|張譯演繹父女情:短不過一秒鐘,長不過一輩子
    《一秒鐘》是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已經於今年11月27日上映。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沒趕上電影場次的張九聲與想要廢舊膠片做燈罩的劉閨女以及放電影從未失誤過的範電影因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的故事。
  • 張藝謀《一秒鐘》競逐金熊獎
    張藝謀導演、張譯主演的《一秒鐘》入圍柏林電影節。   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近日宣布,張藝謀導演的《一秒鐘》入圍主競賽單元競逐金熊獎。   從1988年《紅高粱》成為首部斬獲金熊獎的亞洲電影起,至今張藝謀已經五次徵戰柏林。30多年來與柏林電影節的淵源,也鐫刻出一條華語片通往世界的電影之路。   隨著柏林電影節公布入圍名單,《一秒鐘》同時發布國際版海報,主演張譯與新任謀女郎於膠片流轉間追逐光影。影片女主角身份還在保密之中,張藝謀導演時隔四年再次啟用新人,吊足觀眾胃口。
  • 為了一秒鐘,賭上一輩子,值嗎?
    時光編輯部 | 隱飲用電影治癒生活。這個周五,張藝謀的新片《一秒鐘》終於如約而至。直到它正式上映前,所有人還是為它捏了一把汗。2019年2月,《一秒鐘》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又因為「技術問題」退出。2020年11月24日,電影正式上映前三天,《一秒鐘》再次因為「技術問題」,缺席金雞獎開幕影片。
  • 2021年首個華語電影獎評出 《一秒鐘》獲最佳影片 管虎最佳導演
    1月5日,2021年首個華語電影獎——澳淶塢影評人協會評選的首屆金榆花獎·2020年華語電影各項大獎在澳門揭曉,張藝謀執導的《一秒鐘》榮獲最佳影片,管虎憑藉《八佰》摘得最佳導演,萬瑪才旦憑藉《氣球》榮膺最佳編劇,張譯拿下最佳男主角(《一秒鐘》),鞏俐奪得最佳女主角(《奪冠》)。
  • 2021年首個華語電影獎評出,《一秒鐘》獲最佳影片,管虎最佳導演
    1月5日,2021年首個華語電影獎——澳淶塢影評人協會評選的首屆金榆花獎·2020年華語電影各項大獎在澳門揭曉,張藝謀執導的《一秒鐘》榮獲最佳影片,管虎憑藉《八佰》摘得最佳導演,萬瑪才旦憑藉《氣球》榮膺最佳編劇,張譯拿下最佳男主角(《一秒鐘》),鞏俐奪得最佳女主角(《奪冠》)。
  • 張藝謀《一秒鐘》上映!但是豆瓣和貓眼的評價,卻一反常態?
    在11月這個電影市場的傳統淡季,張藝謀導演的影片《一秒鐘》無疑是最受矚目的一部。電影《一秒鐘》製作數年,張譯和範偉兩位實力派演員領銜主演,再加上張藝謀導演本人的影響力,話題度自然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張藝謀導演這幾年來的作品一直未能得到觀眾的廣泛認可,所以《一秒鐘》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前,也並沒有做出太多的宣傳,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質量也是心存疑惑。《一秒鐘》這部影片所有聚焦的年代正是那個浩劫時代,張譯飾演的主人公在農場接受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