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果」陳賡大將軍 曾救過蔣介石的命

2021-01-09 央視網

  

 

抗戰時期的陳賡

  周恩來看到陳賡的精彩表演,欣喜萬分。於是就決定讓陳賡挑頭成立一個劇社,並給劇社起名叫「血花劇社」

  周恩來曾說過,他最喜歡兩個知識分子戰將,一個是陳賡,另一個是彭雪楓。而毛澤東與陳賡更是有緣,兩人是兩縣相鄰的老鄉。 陳賡曾進入毛澤東倡導開辦的自修大學,多次聆聽毛澤東的講演,並與革命團體開始有了密切的接觸。

  陳賡乃將門之後,其祖父為湘軍名將,隨曾國藩南徵北戰,屢立戰功。他自幼聰慧頑皮,不僅跟祖父學了一身拳腳功夫,還養成了機靈善變,幽默詼諧的樂觀性格。在當地提起陳賡,無人不曉。憑著練過武功,他「統率」著前村後巷許許多多的「娃娃兵」,經常打抱不平,懲惡扶弱。

  陳賡剛滿13歲,就偷偷跑出家門投奔湘軍,開始了闖蕩江湖的生活,一桿比他高出半頭的大槍一扛就是4年。

  在舊軍閥部隊的4年中,陳賡只落下一身疥瘡和滿腹失望。但他的閱歷卻豐富起來,直爽而不甘寂寞的性情令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選擇。

  1921年,陳賡來到長沙。他徘徊在何叔衡的書店中,閱讀進步書籍,後由何叔衡介紹,接觸到毛澤東。受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的薰陶和影響,1922年12月,陳賡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開始了為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的革命生涯。

  1924年5月,陳賡與其他300多名學員一道,步入了黃埔軍校的大門。那時,誰也不會料想這300多名進步青年將在今後左右著中華民族的命運。

  入學不久,陳賡很快就在同學中嶄露頭角。 這是因為陳賡在湘軍當過兵,又在長沙當過鐵路小職員,豐富的閱歷和樂觀幽默的性格使他成為學員視線的焦點。

  一天,剛就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正要邁步進入學員宿舍進行視察時,看到這個宿舍的全部學員正圍觀著一個學員,而且還有笑聲從裡面傳出來。周恩來便好奇地湊了過去。原來大家正聚精會神地看一個學員表演小品「飢不擇食的矮子吃長面」。只見他頑皮的臉上做著各種表情,一會兒餓得愁眉苦臉,一會兒看見麵條又喜上眉梢,伸長脖子直咽口水,接著他用雙手比劃著,端著一個並不存在的大碗,先是站在地上,哧溜哧溜地吸著麵條,那麵條越吸越長,越長越吸得帶勁,整個身子隨著麵條不住地向上延伸。可麵條太長了,總是吸不到頭,乾脆他嘴含著長面站到板凳上,看看還是不行,接著他又站到桌面上,使足勁吸。似乎麵條進入喉頭並不順利,他不停地用手捋著喉頭,幫助麵條往肚子裡走……突然間他不住地打嗝,看來麵條卡住了喉嚨。「嗝」地一聲,他兩眼瞪得溜圓,挺直著身子就往後倒。這時,叫「絕」聲和歡笑聲匯作一片,學生們被逗得前仰後合,笑出了眼淚。

  表演節目的正是陳賡。

  就在大夥笑成一團時,陳賡看到了周恩來,急忙抓起軍帽,整理好服裝,立正、敬禮。

  周恩來欣喜地把陳賡拉到身邊,高興地說:「你演得真好!我在南開也演過戲,可沒你演得像!你這個水平能進戲班子了!」

  第一次見面,陳賡就給周恩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恩來看了陳賡表演的小品以後,認為陳賡不但是學生當中的骨幹分子,而且對文藝也在行,就決定讓陳賡挑頭成立一個劇社。周恩來讓陳賡從青年軍人中又選了幾位能演戲和懂樂器的學生,並給劇社起了個名字叫「血花劇社」。陳賡成為劇社主要負責人之一。

  有一次,「血花劇社」排練諷刺劇《皇帝夢》,由於沒有女演員,陳賡自告奮勇,男扮女裝飾演袁世凱的五姨太。當五姨太出現在舞臺上時,馬上就響起了一片掌聲和鬨笑聲,因為這位「五姨太」扮的還真豔麗。究竟是哪位男學生扮演的?臺下許多官兵猜不準。只見「她」不胖不瘦,中等個頭,臉施粉黛,頭上插花,雙手小心地捧著袁世凱的皇冠,「她」一面邁著「金蓮」碎步,一面將腰扭得如同水蛇一般,走來轉去,還時不時向臺下擠眉弄眼,暗送秋波……觀眾被逗得大笑不止。演出結束後,官兵才發現「五姨太」竟是陳賡扮演的,「譁」地又響起好一陣掌聲和喝彩聲。就這樣,經過幾次業餘演出,陳賡在黃埔軍校名聲大振。

  除了正規演出,陳賡在平時最出名的還是惡作劇,據說當年蔣先雲、賀衷寒、宋希濂等人就曾經中過他的「招」,被他開過涮。

  蔣先雲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是黃埔軍校的一傑,中共早期的著名黨員,考入黃埔軍校前在安源煤礦領導過工人運動。

  一天晚上,一隊的蔣先雲正在宿舍一邊抽菸一邊與同學討論,突然走廊上傳來「咚咚」的大皮鞋聲。學員們一聽就知道是總隊長鄧演達來查鋪,頓時一陣騷動。蔣先雲急忙掐滅煙,和衣鑽進被窩。一分鐘後,寢室裡鴉雀無聲。大皮鞋聲在門口停下,咳了兩聲,傳出一口濃重的廣東話:「烏煙瘴氣,是哪一個敢在屋裡抽菸,爬起來!」

  蔣先雲心裡一沉,準備受罰,爬起來走到門口一看,罵道:「娘的,是你小子!」衝向門口一把掐住來人的脖子……

  原來,扮演鄧演達的是陳賡。

  黃埔軍校有這樣的說法:「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快不過陳賡的腿!」他曾用快腿救過蔣介石的命。但一次戰鬥子彈打穿他的腿,幾乎遭遇截腿之災

  黃埔軍校有三傑,蔣先雲、賀衷寒,再一個就是陳賡。當年曾經有這樣的說法:「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快不過陳賡的腿!」

  1925年第二次東徵時,蔣介石曾到前線督戰。一次陳炯明叛軍突然反擊,衝到距蔣介石兩裡處,總指揮部的人都逃跑了,只丟下蔣介石一人。

  眼看大勢已去,蔣介石十分難堪。這是他首次指揮大規模作戰,未想到竟是如此局面。情形萬分危急,這時,身為連長的陳賡跑來,一面組織散兵抵抗,一面要背起蔣介石突圍。

  蔣介石不原意離去:「我唯有殺身成仁,否則無顏見父老百姓!」

  陳賡說道:「校長你太悲觀了,這次失利,只不過一個師,只要離開這裡,我們還會打過來的!」

  說完,陳賡不容蔣介石再爭辯,背起他且戰且走,突出重圍。接著,陳賡又接受蔣介石的委派,化裝成農民,在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一夜步行了160多裡送信,與一師黨代表周恩來取得聯繫,得到支援後,最終救了蔣介石。

  陳賡的「飛毛腿」也因此名聲大振。

  可是到了延安整風時,陳賡救蔣一事被專門喜歡打探隱私、算歷史舊帳的康生知道了。他問陳賡:「聽說當年是你救了蔣介石,有這回事嗎?」

  陳賡坦然地回答:「有這回事。」

  康生說:「你看你做的好事,如果當初不救他,或者成全他,把他斃了,我們現在哪裡要打那麼多仗!」

  顯然,康生的話裡暗藏殺機。但陳賡反應極快,他反問道:「那老蔣豈不就跟廖仲愷一樣成了烈士?我陳賡不就成了反革命?」

  康生自討無趣,也不好再說什麼。

  由於陳賡冒著槍林彈雨救下了蔣介石,所以得到蔣介石的特別器重。蔣介石曾經在黃埔軍校向師生訓話時說道:「什麼是黃埔精神?陳賡就是黃埔精神。」後來蔣介石把他留在身邊做了自己的侍從參謀。儘管蔣介石百般器重和拉攏陳賡,但卻無法改變陳賡的共產主義信仰,在大革命的關鍵時刻他們還是分道揚鑣了。

  1927年8月,陳賡隨周恩來等人參加了南昌起義。在會昌的一場戰鬥中,陳賡左腿中彈,不能動彈。敵人搜索時,他急中生智脫去外衣,滾到附近一條田溝裡,弄得滿身泥水和血汙。等敵人走到他身邊時,陳賡閉眼屏息,紋絲不動。敵人以為他死了,踢了一腳就走開了。陳賡在那裡躺了兩三個鐘頭。後來是起義軍反攻過來,他才被救下來,並被送往長汀的福音醫院接受手術。

  福音醫院是座教會醫院,院長是遠近聞名的醫生傅連璋。當把陳賡腿上的繃帶解開,傅連璋驚呆了:傷口周圍的皮肉已經腐爛,白茬茬的骨頭露在外面,散發著惡臭。

  「截肢,做好術前準備!」年輕的院長果斷地作出了決定。

  「截肢?!」如同晴天霹靂,陳賡驚得面如土色。他抱住腿,大聲說道:「沒有腿,我拿什麼走路?我還怎麼帶兵打仗?」

  「狗日的,打什麼地方不好,怎麼專挑我的腿打!『快不過陳賡的腿,』以後還快個屁!」陳賡手裡拿著樹枝做成的拐杖,不住地敲打著地。

  的確,失去腿的陳賡就不是陳賡了,這對於一個充滿活力,生性好動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在要他的命。

  傅連璋終於被說動了,決定採取保守療法。然而保守療法比截肢風險更大,受的皮肉之苦更深。傅連璋幾乎每隔一段就要用手術刀刮去陳賡腿上的爛肉,而當時麻醉藥又很少,每做一次手術陳賡都痛得死去活來。

  在傅連璋的精心治療下,陳賡的腿終於保住了。

  陳賡的病房裡又傳出了歡聲笑語。他向女護士們吹牛說道:「我在戰場上負傷從來不進醫院,打惠州,一顆子彈鑽進了我的小腿,我把它摳了出來繼續往前衝……我這腿是神腿……」

  「那你這次怎麼進了醫院?」護士們反問道。

  「這些個王八蛋們嫉妒我這個快腿呀,不把它打斷了心不甘啊!」

  要出院了,陳賡拉住傅連璋的手感謝道:「你是好人,是我的救命恩人,我陳賡年年給你做壽!……」

  以後,陳賡真的說到做到,他記得傅連璋的生日是中秋節,每到中秋他都要登門祝壽,如不在一地就寫信祝賀。直到1961年3月臨終之時,他還囑咐家人「每到中秋,不要忘了給傅連璋同志祝賀」。

  由於在長汀的醫療條件所限制,陳賡的腿還沒有最後痊癒,於是黨組織決定安排警衛員盧冬生陪他到香港治傷。

  誰知道這時香港當局也正在緝捕從內地跑出來的起義軍官兵,醫院都不敢收治槍傷病人。看來,香港不能呆了。於是他們設法搞到了兩張船票,踏上了去上海之路。沒想到,船在停靠汕頭時,氣氛陡然十分緊張,反動派殺氣騰騰到處搜捕,船上也不例外。這時,陳賡突然發現上船的人當中有第三師師長周逸群。原來,他在打散之後,從國民黨軍隊的層層包圍圈中逃了出來,想到上海找黨中央。

  開船之後,陳賡見周逸群破衣襤褸,挾著一張爛蓆子,進到貨艙,見有空位,倒頭便睡。於是陳賡一面叫盧冬生不吱聲,一面拖著傷腿,慢慢移到周逸群旁邊。見到革命戰友,本該喜出望外才對,但陳賡卻故意不打招呼,反而用報紙把臉遮住,裝作在讀報,並且還小聲嘀咕道:「也不知道這報上的消息真實不真實,說有一個共黨頭目周逸群可能要從汕頭上船。」

  周逸群聽到這話,如同驚雷,嚇得迅速坐了起來,等看清說話的人是陳賡時,驚喜交加,狠狠地擂了陳賡一拳。「原來是你呀陳賡!都什麼時候了,還有心思開玩笑?」說完,兩人哈哈大笑起來。

  一張漫畫,在宋任窮的家裡保存至今。一看到漫畫上陳賡的題詞,宋任窮就會笑得合不攏嘴

  陳賡天生一副湖南人特有的幽默和洪亮的嗓門,他最愛與人「侃大山」,也擅長「侃大山」。 因此他就像一塊磁石吸引著周圍的戰友和同志。即便是在最為艱苦的長徵途中。

  那時,陳賡任紅軍幹部團團長,可以說他是拖著傷殘的雙腿走完了兩萬五千裡長徵。儘管這樣,他仍然精力過人,快樂無比。每到一個宿營地,他總是精神抖擻。他不是先歇著,而是先安排工作,安排好工作後,他就到處走走,找人閒聊。他常常喜歡到女兵那裡走走,找女同志「侃大山」。由於他幽默機智,女同志都很歡迎他。

  時間長了,他就有意識地把女兵往幹部團領,他知道他的搭檔——幹部團政委宋任窮那時還是光棍一個。陳賡當著女兵的面指著宋任窮介紹道:「這是我們團的政委,也是我們團的大秀才。」接著又把宋任窮誇得像朵花一樣。

  可是老實穩重的宋任窮卻一點沒有感覺到,只是拘束的點了點頭,很有禮貌地笑笑,算作是對女兵們打招呼和歡迎,接著,又幹起自己的事來。然而宋任窮點點滴滴的細節卻被一個叫鍾月林的女兵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沒過多久,陳賡在女兵面前對宋任窮的評價有了微妙變化,說宋任窮如何有口福,總是別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他就能吃到現成的美味,言下之意說他偷懶,不勞而獲。

  原來,宋任窮的性格與陳賡的性格不同,一個愛靜,一個好動。陳賡每到一個宿營地,不是先歇著,總是喜歡在街市上買點吃的東西,回到宿舍親自動手來燒。宋任窮卻不同,他有記日記的習慣,每到一個宿營地首先是記日記,然後便抓緊一切時間,倒頭睡覺。

  一次,陳賡到外邊買點菜回來煮,香噴噴的肉香味剛剛飄起來,正巧趕上宋任窮一覺醒來,便一咕碌爬起來大口大口品嘗陳賡的手藝。看到被吃得所剩無幾的「美味佳餚」,陳賡氣得七竅冒煙卻又不能發作。於是,也就有了前面所說的微妙變化。

  不久,廖承志隨手給宋任窮畫了一張漫畫像。這張漫畫,畫得真是惟妙惟肖,生動至極。陳賡看到後,又想到了自己做的那頓「美味佳餚」……於是拿起筆寫下了自己的題詞—「窮像」(意思說很像宋任窮)。

  這張漫畫,在宋任窮的家裡保存至今。一看到這張像,一看到陳賡的題詞,宋任窮就會笑得合不攏嘴。說實在的,他十分懷念長徵,懷念他的老搭檔,懷念那段艱苦而快樂的時光。

  當年的女兵鍾月林和宋任窮,最終走到了一起。為此,陳賡常常在宋任窮面前擺功,說如果不是他的話,宋任窮至今還是光棍一個。

  彭德懷是一位令人敬畏的無敵大將軍,但陳賡卻將計就計,惡作劇搞到了「太歲頭上」

  彭德懷是一位所向無敵的大將軍,平時嚴肅有餘,個性又倔強,所以有些人在他的面前總是很拘謹。陳賡卻不一樣,他靈活善變,甚至還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搞彭德懷的「惡作劇」,但最後的結局總是令彭德懷喜笑顏開。

  抗戰期間,一次彭德懷路過陳賡部隊駐地。陳賡想招待彭德懷吃頓飯,因為彭德懷一直在前線,工作勞累,體質也差,應該「補一補」。可是彭德懷最反對請客,反對搞特殊,誰違犯了,即使是同鄉、戰友也毫不留情面。但聰明的陳賡略微思索了一下,計上心來。

  他先找彭德懷「吹風」:「今年我們這裡很艱苦,沒有什麼好東西來招待你。這地方只有一種魚,也叫桂花魚,我叫戰士下河撈了幾條,請你嘗嘗本地的特產。」彭德懷聽說是戰士自己撈的,沒有花錢,便說:「好吧。」

  中午時分,開飯了,管理員送上了主食,端上一大盤香噴噴的清蒸桂花魚。彭德懷邊吃邊說這魚確實不錯,做的味道也好。接著,又誇獎起戰士來,說他們有本事。看著彭德懷那消瘦的面容,再看看彭德懷吃魚時的高興神態,陳賡心裡很高興,便使了一個眼色,管理員又端上來一大盤子肉丸子。彭德懷警惕起來:「你不是說吃魚,怎麼又弄來了肉丸子?」陳賡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這丸子是魚肉做的,不信你嘗嘗。」彭德懷夾了一個嘗嘗,確實有些魚味。原來這是炊事員按照陳賡的要求把肉糜和魚糜混在一起做的。

  沒想到第三道菜上後,彭德懷放下筷子,正色地問道:「這雞難道也是魚做的?陳賡啊陳賡,我差點中了你的圈套!」

  陳賡笑嘻嘻地一邊往彭德懷碗裡盛了幾勺雞湯,一邊說道:「這隻雞是一隻野雞,只在河邊吃蚯蚓、小魚什麼的,也是我們戰士捉來的。你補補身體好領著我們打日本……」

  彭德懷是一個原則性很強的人,上來的雞,硬是一筷子沒動,他告誡陳賡:「現在是減租減息,不是打土豪的時候!」

  彭德懷走後,陳賡笑眯眯的總結道:「儘管雞沒有吃,但我們『戰果』還是『大大地』。畢竟讓彭總嘗到了我們這裡的特產。」

  幾個月後,彭德懷又來到陳賡的部隊。這一次陳賡則玩了個新花樣。

  彭德懷一到駐地就嚷著要見陳賡。結果被告知,陳賡臨時有事外出了,中午吃飯時回來。彭德懷只好先找別的幹部了解情況。

  一晃到了吃飯時間,彭德懷來到飯廳裡就餐,一看,滿桌都是粗茶淡飯,他感到很滿意,心想上次被挨了批,看來陳賡這次改了。

  不一會,陳賡的警衛員悄悄貼著彭德懷說道:「陳司令回來了。」

  「在哪裡?」彭德懷睜大眼睛四處尋找。

  警衛員用手一指飯廳裡一個關著門的套間:「他在裡邊。」

  「你把他叫出來。」彭德懷說道。

  可是陳賡磨磨蹭蹭就是不出來。彭德懷起了狐疑,便推門進去,這時只見陳賡坐在桌子邊津津有味地吃著雞,彭德懷大怒地說道:「好呀陳賡,你這狗日的,你給我吃白水煮蘿蔔,自己卻關起門來吃好的。你不讓我吃我偏要吃,快給我拿一副碗筷來。」

  一桌子好菜吃到一半,彭德懷突然停下筷子罵道:「陳賡,你這王八蛋,我像是又中了你的圈套。」

  聽到這話,陳賡笑得把飯都噴了出來。

  事後,陳賡逢人便得意洋洋地說道:誰說彭老總的清規戒律不能破?我不是破了嗎?

  授銜儀式上,毛澤東幽默地說:「怎麼樣,跟我幹比跟蔣介石幹有出息吧,我看蔣介石給不了你大將軍」

  1955年陳賡被授予大將軍銜。對此,陳賡開玩笑地說道:「我雖然是個大將軍銜,但是當年卻是當元帥般神氣,統帥過兩位上將和一位大將。」

  偏偏有人對他的玩笑話不服氣:「你什麼時候有過這般的榮耀?吹牛又不犯法!」

  「我告訴你,一個是徐老虎,一個是許和尚,另一個是小鋼炮陳錫聯。」

  後來有人較真了,真的去查了軍史。原來在紅軍時期,陳賡在紅四方面軍任過時間不長的紅十二師師長。那是1931年,他受黨中央委派,離開上海到達鄂豫皖根據地開展軍事鬥爭,他先是任紅四軍十三師三十八團團長,一個月後,紅四方面軍成立,他任紅十二師師長,下轄3個團:紅三十四團、三十五團和三十六團,其中紅三十四團團長為許世友,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紅三十五團團長為高紹先,1932年在紅安作戰中犧牲;紅三十六團團長為徐海東,1955年與陳賡一起被授予大將軍銜。另外,在紅十二師中還有一位小班長,叫陳錫聯,1955年也被授予上將軍銜。

  不服氣的人頓時就傻眼了。原來陳賡的玩笑話還有真的時候呢。

  對於陳賡的玩笑話,還有一個人當了真,他就是李聚奎。

  一次,陳賡遇到了李聚奎,兩人很高興,他們都是湖南老鄉,於是天南海北侃起了大山。聊著聊著他們談起了授銜一事,陳賡對李聚奎說道:「你夠到大將的資格了。」因為當時授大將的人要求最低是紅軍時期的師長,而李聚奎當時曾任紅一方面軍一師師長。

  李聚奎謙虛地說道:「大將我不夠格,你是綽綽有餘。」

  陳賡開玩笑地說:「我不夠格,我在紅軍期間沒有當到師長。老李呀,過幾天,如果徐立清找你談話,你就說,我當過師長,是接替你的。你就這麼說。」

  李聚奎是一個老實講義氣的人,他認為陳賡有戰功,是一個資歷很深的紅軍高級指揮員,這樣的人怎能評不上大將呢?李聚奎之前就曾私下對人講過:「陳賡是老黃埔了,救過蔣介石的命,是毛主席的愛將,當年陳謝兵團是立了大功的。他不授大將誰授大將?!」

  想不到李聚奎把陳賡的話當了真。過了幾天,徐立清找到李聚奎談話,當問起他的簡歷時,李聚奎一五一十作了回答,最後他特意提到:「陳賡是接我的師長一職。」

  徐立清聽了有些驚訝,但也沒再問。他心裡明白陳賡在紅軍時期是當過師長,那時在紅四方面軍任過紅十二師師長。這個接替之說,肯定又是陳賡獨創的玩笑話,讓李聚奎這個老實人為他瞎吹牛。所幸總政領導沒有把陳賡的玩笑話當真,不然,這個彌天大謊可是欺君之罪啊!

  後來,陳賡知道了這件事,哭笑不得,對李聚奎的一片真情很是感動。

  授銜那天,毛澤東見到陳賡,對這位常愛開玩笑的老部下也沒有忘記特有的幽默:「怎麼樣,跟我幹比跟蔣介石幹有出息吧,我看蔣介石給不了你大將軍!」

  陳賡不慌不忙地給主席立正敬禮,然後他笑哈哈地說:「我的大將軍可不是你給的,是李聚奎給我的。」

  「哦,此話怎講?」毛澤東有點驚愕了。

  「主席,等有機會向你慢慢匯報。」陳賡笑嘻嘻地說道。

  授完軍銜,陳賡穿著大將軍牌子的軍裝回家了,那時孩子們還小,於是就圍著爸爸問個不停:「爸,你授的是什麼將?」陳賡隨口就說:「芝麻將。」

  老子說的玩笑話,兒子也當了真。

  一次,一群老帥、老將軍們遇到了陳賡的兒子,便問他:「你知道你老爸是什麼將嗎?」

  陳賡的兒子昂著頭,一本正經大聲答道:「芝麻將!」

  聽了這話,眾老帥老將軍們捧腹大笑不止。

  陳賡在開玩笑,搞惡作劇時,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也正是如此,他也成為我軍最有性格特點的大將之一。有時候往往他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就能化解大家心頭的陰霾,不僅鼓舞士氣,融洽幹群關係,也袒露出自己純潔明朗的內心。因此,有人評價陳賡是最陽光的將軍,在他的臉上永遠讀不到什麼是失落,什麼是沮喪。

責編:劉海豐

相關焦點

  • 陳賡怒批:絕不做你的狗官!陳毅是最可靠的人
    蔣介石深知陳賡是個難得的將才另一方面,陳在東徵時曾冒險救過他的性命,所以,這次蔣介石下了很大決心,要把陳爭取過去,讓其為自己經營的蔣家王朝效力,沒想到,初次會見「他就碰了一鼻子灰,陳竟在蔣介石遞過去讓其寫自首的紙上,寫滿了「打倒蔣介石!打倒賣國賊!」
  • 得知陳賡逝世,粟大將癱坐在地,拖病體與李克農送陳賡骨灰回京
    第一次見面陳賡和粟裕兩位大將都是湖南人,陳賡的家鄉是湖南湘鄉,粟裕的故鄉是湖南會同,兩人年紀也差不多,陳賡只比粟裕大4歲。敏銳的粟裕很快就發現了,蔣介石想對身處大別山中的劉鄧大軍動手,便向中央報告說要和陳賡一起配合大別山作戰,中央收到報告後立即決定,「由粟親率4個縱隊南下與陳謝會合,並歸粟統一指揮……」陳賡粟裕兩人在平漢路戰場上珠聯璧合,合作無間,很快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 陳賡救了蔣介石為何看不起他?2008年,臺灣一將領解密真相
    蔣介石急了,親自就跑到前線去督戰。即便如此,還是不管用,部隊開始全線潰散。遭此大敗,老蔣羞愧難當,準備殺身成仁。此時的陳賡是連長,主要負責保衛蔣介石的安全。看到老蔣想不開,陳賡力勸他先撤退,待收攏部隊後再打。老蔣放棄了自殺的念頭,但嚇得直打哆嗦,連路都不能走了。眼看敵人逼近,陳賡背起蔣介石就跑,跑到一條河邊,把老蔣送上一條船,安全撤退。
  • 宋慶齡問陳賡帶多少兵,陳答20萬,宋慶齡:怎麼不如四期的林彪
    24年10月,陳賡參加了孫中山指揮的平定商團叛亂的戰鬥,期間,孫中山出於對革命青年的愛護,親自找陳賡談了話,因此陳賡就認識了比他大10歲的宋慶齡(宋慶齡1893年出生,陳賡1903年出生)。 1932年11月,陳賡離開鄂豫皖蘇區到上海治療傷腿,就是宋慶齡的表兄弟牛慧霖醫生為他主治的。
  • 康生曾經密令殺陳賡,是誰最後壓下指令?
    那時的陳賡已是戰功卓著,大名鼎鼎。因為自己的不慎,錯殺一個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戰將,不僅是中國革命的巨大損失,自己也將成為千秋罪人。文史頻道轉載本文只以信息傳播為目的,不代表認同其觀點和立場1932年底,開國大將陳賡因腿傷擬前往蘇聯醫治。途徑哈爾濱,一道對他的密殺令先他而來……近日,當年接令者李實(魏維凡)道出了這個塵封已久的、連陳賡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
  • 他是黃埔三傑之一,關鍵時刻勇救蔣介石,最後卻和蔣成了敵人
    1924年,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為了建立起一支革命的軍隊,決定成立黃埔陸軍軍官學校,任命蔣介石為校長。第一期學員共五百人,其中三名佼佼者被稱為「黃埔三傑」,他們是陳賡、蔣先雲和賀衷寒。而三人中最突出者,當屬陳賡。陳賡在湘軍中當過四年兵,性格豪爽,足智多謀。
  • 陳賡將槍聲聽成鞭炮聲,彭總多次訓他,羅瑞卿:你當初呢?
    陳賡將軍率領三八六旅轉戰到武鄉縣韓壁村的時候遭到了日軍的攻擊,而我軍將士卻全然沒有準備,造成了大量的人員犧牲。造成此次戰鬥失誤的原因竟然是陳賡將軍將槍聲聽成了百姓放鞭炮的聲音,沒有做好防禦工作。而彭德懷元帥在得知此事之後氣的直跺腳,並且嚴肅的批評了陳賡將軍。
  • 山西唯一吳姓開國將軍,生於晉商之家,曾活捉國軍中將黃正誠!
    吳姓有36位開國將軍,有一些史書上也有38人一說,筆者研究發現,湖北的吳傑將軍原名伍書普,江西贛縣石蕪潭的吳保山將軍原名巫寶山。山西唯一的吳姓開國將軍是誰?誰又是黃正誠?小編一一和你道來!所謂"天下第一旅",即國民黨嫡系胡宗南精銳部隊整編第一師第一旅,是蔣介石的警戒部隊。黃正誠是國軍的中將旅長,曾留學德國,住過希特勒的軍事學校,態度傲慢自負。
  • 他的原型是新中國十大將軍之一
    陳賡乃是將門之後,他的爺爺陳翼瓊年輕時驍勇善戰,最高官拜花翎副將,曾被御封為「武顯將軍」,亦是湘軍重要將領之一。他在祖父的尊尊教誨中長大,對外邊的大千世界充滿了好奇。與此同時也從爺爺口中得知當前的朝廷腐敗無能的現狀,這也激起了他立志報國的決心。02 黃埔軍校學本領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黃埔軍校的成立。
  • 他16歲加入紅軍,從鬼子手裡救出戰友,陳賡每次提起他要起立敬禮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陳賡大將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他是新中國十大將軍之一,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立下過汗馬功勞。當然讓他自己一個人扛著槍去打仗也是不可能的,陳賡將軍手下有一批猛將良卒,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那麼多的勝仗。這其中比較有名的戰將有周希漢、李成芳、陳康和查玉升等四大猛將。他們在新中國成立以後都被授予了將銜,三個中將一個少將。但是你們知道麼,還有一員猛將,絲毫不遜色於這四人,但是可惜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一次戰鬥中犧牲了,就連陳賡將軍每次再提起他,無不起立敬禮。這位猛將就是楚大明。
  • 陳賡大將的愛情路:三封情書度情關
    我國的近代史裡就有這麼一位將軍,在自己黃埔軍校畢業後,遇到了自己的愛情,用自己真摯的話語,三封情書,打開了愛情的大門,他就是新中國十大大將之一,陳賡大將。陳賡大將性格開朗,原名陳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於湖南湘鄉。陳賡出身將門,深受軍事氣息的薰陶,而其祖父就是著名的湘軍將領陳翼瓊。其祖父陳翼瓊作戰勇敢,深得上司的賞識,最終官拜花翎副將,御封「武顯將軍」,相當於現代的少將師長級別。
  • 樊噲對劉邦忠心耿耿,還曾救過劉邦性命,為何劉邦臨死前還要殺他?
    樊噲對劉邦忠心耿耿,還曾救過劉邦性命,為何劉邦臨死前還要殺他? 而在劉邦整個的誅殺功臣的過程中,我們能夠發現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他誅殺的都是異姓的人,比如說像是韓信以及英布這樣的人,而對於那些僅僅是有著爵位,但是卻沒有領地的人。
  • 陳賡天性幽默,國共雙方的很多名將,都領教過他的惡作劇
    不過,陳賡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他的幽默,被譽為「開心果將軍」。【一】戲弄關麟徵、杜聿明幽默的人到了哪裡都會受歡迎,陳賡就是這樣的人,只要有他的地方,絕對不會冷場,所過之處都是一片歡聲笑語。這下可壞了,教官嚴肅地走過來,二話不說,直接就扇了關麟徵一個大嘴巴,還指著正站得筆直的陳賡說:「軍人就要有軍人的樣子,你看看陳賡,紋絲不動,更不能笑!」不光是關麟徵,連杜聿明也挨過陳賡的整。
  • 美國曾策劃刺殺蔣介石,代號「藍鯨」
    傳說中即將成功的暗殺計劃的代號,日後被以訛傳訛稱為「藍鯨行動」(BlueWhale),並聲稱實施這項行動方案的人,正是史迪威將軍(Joseph Warren Stilwell)他身兼三職:美國駐同盟國(中國、緬甸、印度戰區)總參謀長;駐華美軍司令;美國總統特使。至於如此地位顯赫的史迪威為什麼要殺蔣介石則是後話。
  • 重慶檔案館曾公布蔣介石手令:清洗便桶都要指示
    重慶檔案館曾公布蔣介石手令:清洗便桶都要指示 2015-04-22 11:15:49來源:北方新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宋宇晟 參與互動()   重慶市檔案館曾公布過
  • 抗戰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軍,跟隨蔣介石到臺灣後,被囚禁了33年!
    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場悲慘戰爭,雖然是悲慘的戰爭,但是在這場戰爭中,中國湧現出了很多名垂青史的將軍。 在1955年,孫立人因涉及所謂兵變被蔣介石扣押,但是孫立人卻大呼冤枉,說他不知情。這次兵變後,西方國家和國民黨內部都向蔣介石施壓,所以蔣介石沒有殺孫立人,而是將他軟禁。
  • 1992年,重病的陳賡妻子傅涯,72歲高齡為何還要執意去臺灣
    在那個時候,有這樣一個人,他一生赫赫戰功,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個人就是陳賡。他是中國的開國將軍,眾所周知,他除了一身戰功和名譽,他還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在陳賡一生中,他有過兩任妻子。當時的陳賡是夜校裡的一名教員,王根英進入夜校以後,因為性格的果敢很快就引起了陳賡的注意。在夜校裡,王根英接觸了新的思想,感受到了時代的號召,在第二年就加入了青年團,同年陳賡也向王根英大膽示愛,不過那個時候的王根英並沒有開始考慮自己的感情,所以並沒有和陳賡在一起。
  • 陳賡抽著繳獲的日本煙,果然不問其罪
    一個大膽的方案,在將軍的腦海中形成。「天下哪有如此好的設伏地點,你仔細觀察這一帶的地形。」劉伯承指著周邊的山川,對陳賡說。陳賡戰鬥經驗豐富,當然知道七亙村的重要性。二人一合計,當即決定派兵進駐此設伏。將重機槍、擲彈筒等一系列火器部署到位後,半夜時分,5個連隊靜悄悄地進入了設伏陣地,靜候日軍「大駕光臨」。10月26日上午9時許,日軍輜重隊在隨軍步兵的掩護下,大搖大擺地開進了七亙村。日軍所到之處,蔣軍紛紛望風而逃,因此這夥日軍毫無警惕之心,跟郊遊野營一般慢走緩行,嬉戲打鬧。走在最前面的尖兵排騎兵們,都在馬上聊得正歡。
  • 哪位國軍上將曾因與蔣介石爭搶妓女而大打出手
    妓院曾為革命活動立過功    不要以為妓院只關風月,有時還對辛亥革命有過積極作用。在革命時期,曾有不少革命活動是以妓院為掩護進行的。    早在清末,陳其美便已是窯子裡的常客。這位青幫大佬在加入同盟會後,將秘密機關設於妓院。
  • 特務請陳賡去看戲,沒料到他笑著大聲說一句話,全場卻即刻大亂!
    1933年,陳賡在鄂豫皖蘇區與敵人作戰時,右腿負傷,隨後不得不秘密來到上海治傷。可是,一次在大街上,他遇到一個叛徒,對方突然抱住他大喊大叫,由此陳賡被捕了。 之後,國民黨對他又是勸降,又是施美人計,都沒有成功,只好把他送到南京進行關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