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罕見的五種稀有動物
隨著人類的對土地資源的過度利用,許多動物們已經沒有了生存空間,在接下來的百年時間裡,科學家預測將會有不少動物從地球上消失,登陸到學生的課本上去。在這篇中,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幾種罕見的稀有動物。
蠑螈
有尾目兩棲動物的代表。
蠑螈屬由頭、頸、軀幹、四肢和尾5部分組成。蠑螈在全球有400多種種類,但是,它們屬國家二級瀕危保護動物。蠑螈科在中國有6屬23種,分別佔世界該科20屬77種的30.3%與29.9%。其分布範圍北起秦嶺以南,南達南海,西自橫斷山區的四川大涼山和雲南騰衝及盈江一帶,東至閩、浙沿海地區和臺灣等島嶼,處於我國較溼潤的亞熱帶。
賽加羚羊
牛科高鼻羚羊屬下唯一的物種
屬於牛科,善於奔跑,速度快,且有耐力。結成小群生活,於秋未冬初發情交配。雄性間有激烈的爭雌現象。和同樣瀕臨絕種的藏羚是近親。現存野生數量稀少。在冰河時期結束前,高鼻羚羊曾廣泛分布於英格蘭到西伯利亞之間的廣袤地帶。之後集中分布在中亞的多草平原。20世紀以來,由於盜獵,羊角被出售到中國做藥材,高鼻羚羊的數量銳減了95%,中國境內的高鼻羚羊也已全部滅絕。
鴞鸚鵡
紐西蘭的特有物種。
鴞鸚鵡全身布上黃綠色的細點,地棲且不會飛行,它面上有鴞形目獨有的面盤羽毛排列,有獨特的感受器-羽須。它的不同習性使它成為一種相當獨特的品種-它是世上唯一一種不會飛行的鸚鵡,體型冠絕同類。夜行性、草食性,表現出兩性異形的身體結構,基礎代謝率緩慢。它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之一。屬極危物種。分布於紐西蘭南部、司圖爾特和其它島嶼。
齒嘴鳩
又名齒嘴鳩。
齒嘴鳩僅1屬1種,下頜骨具兩個「牙齒」。體型中等,地棲或樹棲。食物多是種子和果實。僅分布於薩摩亞等3個太平洋小島上。是薩摩亞群島的國鳥。1839年10月第一次被發現,因人類活動,使貓、狗等食肉動物引入,導致瀕臨滅絕,持續失去棲息地,有限的分布地及細小的群落,加上間歇發生的自然災害,故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齒鳩列為瀕危。
樹袋鼠
是生活在樹上的袋鼠科動物。
它們分布在紐幾內亞、昆士蘭極東北區及鄰近島嶼的雨林。現已知約有12種樹袋鼠,一些分類卻仍未明。它們的毛色及大小有顯著不同,頭部及身體長41~77釐米。雌性較雄性細小。樹袋鼠主要吃葉子及果實,另外也會吃穀物、花朵、樹汁、樹皮、蛋及雛鳥。大部份樹袋鼠都因獵殺及失去棲息地而被列為瀕危
作者:芒果味炒酸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