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留守武漢的小動物還好嗎?

2021-01-14 法治西安

「它還活著!」當志願者舉著手機推開門,屏幕另一頭的曉慧激動哭了。

從武漢回老家過年之前,曉慧給自己的小貓留下了7天的貓糧,卻沒想到因疫情「封城」,讓小貓在家獨自呆了13天。

她向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求助,看到視頻裡的小貓終於吃上了飯,才放下心來:「我家毛孩子得救了,真的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找到了……太謝謝了。」

志願者們放好貓糧添好水,確認小貓還健康,就要急忙趕赴下一家,在武漢城裡,還有太多留守在城中的寵物等待他們救援。

救,還是不救?

「人在外地回不去武漢,我的小貓只留了幾天的糧,可以救救它嗎?」

每天,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簡稱武小協)都會收到很多條類似的求助。

1月25日,「封城」的第三天。武小協會長杜帆給志願者西瓜打了個電話,留守在武漢城中的寵物面臨著斷水斷糧的危險,很多寵物主人找到他們尋求幫助。

成員們商議到最後,結果是「不做」。一是疫情當前,所有人出去都有被感染的風險,二是自己去到陌生人家上門救助,以後產生什麼糾紛該怎麼辦?

但協會收到的求助信息還在不斷增加。第二天,杜帆又給西瓜打來了電話,眼看著武漢的封城可能不是一天兩天,如果動物沒人餵死在家中,屍體分解產生的細菌可能會對居民的健康有影響。

另一方面,武小協作為成立多年的公益組織,雖是對流浪動物進行保護宣傳和救助,可一路走來離不開很多養著動物的人的支持。他們決定,還是要做這件事。

26日下午,武小協的公眾號更新了一篇文章——《貓狗留在武漢的主人們,可以聯繫我們》。原本志願者預估留守動物的家庭在50個左右,但意外的是,十分鐘就有兩百多份求助信發來,三個分區群不到一個小時就爆滿。

當天,他們就開始聯繫上門援助:寵物主人填好電子表格,志願者按照求助表上的信息對區域、斷糧時間進行分類,把緊急的歸成一類,在入戶的前一天用電話逐一聯繫。

求助名單。來源: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公眾號

留守城中的小貓、小狗、小豬……

春節期間,大多數人都是反鎖門的狀態,除了密碼鎖和有備用鑰匙的情況,志願者們往往還要先等待鎖匠師傅開門。

救助過程中,志願者會和主人保持著視頻連線。

慢慢打開門,一些親近人的小動物會守在門口迎接,也有一些會因為害怕躲到家裡的角落。志願者上前檢查動物的健康狀況,添加食物和水,有時間的話做一下衛生,然後就離開。

因為突然的「封城」,很多寵物主人家裡沒來得及留下足夠的餘糧,志願者也會自帶免費的足量糧食。

志願者正在上門救助。來源:視頻截圖

讓西瓜印象深刻的是去一家求助者家裡餵貓,他給小貓接了一盆水,可能太久沒喝水,原本生性怕水的貓此時四爪都站在盆裡,幾乎要躺在水裡,保持那樣的姿勢喝了很久。

志願者們救助的95%是小貓,也有狗狗、倉鼠、鸚鵡、兔子等寵物。志願者小寧記得,她去救助的一隻小泰迪在家裡的廁所呆了小半個月,放出來以後在房間裡撒歡跑了好久都沒停。

協會還救過一隻叫「屁屁」的寵物豬,主人走前只留了一周的食物,志願者們趕到的時候,100多斤的小豬已經在家獨自守了12天,衝著他們直尖叫,面前的盆子已經被咬破,陽臺上亂做一團。

志願者往洗澡盆裡添了滿滿的口糧和水,小豬猛吃猛喝了半天,主人在視頻裡直感嘆:「乾死了,我的天哪。」

志願者救助留守在家中的小豬。來源:視頻截圖

考慮到感染和上門的風險,一開始,協會裡只有身在武漢的六位核心成員參與救助,但隨著消息的傳開,求助單從幾百上升到了幾千,他們開始呼籲在群裡尋找互助。

如今,三個微信群和兩個QQ群加起來的人數有五千人左右,有求助的,有義務幫忙的,也有有償幫助的,在這時冒著風險幫忙餵寵物,大家都可以理解。

生命無價,哪怕再小

在武漢,不同的團體都在關心著留守小動物們。志願者小寧是在「武漢土貓同好會」微博裡看到的求助信息,平時養貓愛貓的她也想為城市獻一份力量:

「比較暖心的是這些寵物主人對我的信任,還有小貓對我的喜歡吧,有一家的小貓看到我激動地不行,抱起來趴在身上就不願意下去。」

有時候家裡有很粘人的幼貓,小寧會陪貓玩一會兒再走,「但離開的時候就很可憐,它追著我到門口不想讓我走」。

志願者救助留守在家中的小貓。來源:視頻截圖

救助過程中,寵物似乎成了人的一面鏡子。志願者們也坦言,上門救助時的一些經歷真讓他們「大開眼界」。

小寧說,一位姑娘曾向她求助,說自己的貓已經餓了兩天了,希望能救救它。因為沒有鑰匙,小寧告訴她只能找開鎖師傅,自己承擔開鎖費用,或者想辦法把鑰匙寄回來。

處於非常時期的武漢,開鎖的價格平均幾百元。小姑娘半天沒回復消息,過了一會兒,她對小寧說:算了,看小傢伙命數吧。

「我看到這個又生氣、又覺得沒有辦法」。這樣的放棄在志願者們目睹的救助中不算少數,在上門餵貓的路上,小寧經常看到很多貓留在店裡,沒有吃喝,餓得衝著人叫。

「只能說貓各有命吧,有很負責的主人也有不把貓當回事的主人,希望大家養寵物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考慮清楚,它們也是生命,是無條件依賴你信賴你的,也希望大家不要用金錢價值去衡量它們,每一條小生命都是無價的。」

武小協的成員也遇到過一些啼笑皆非的要求,有人想讓他們送貓糧狗糧貓砂上門,還有人需要協會上門打疫苗。他們在微博上感嘆,貓狗糧可以用清水煮的肉類,貓砂用尿不溼替換,「我們真的跑不完,太累了」。

但他們不敢輕易停下來。

不斷上漲的求助信息和緊缺的人手,志願者們每天能幫助的數量也很有限。因為目睹過幾隻動物沒有撐到救助的那一刻,所以他們更擔心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直無法得到援助的動物可能會有更大的麻煩。

截至目前,武小協已經直接或間接救助了近千家的留守小動物。

作為疫情防控人員,西瓜平時只能在午休和夜晚下班後去救助,「頭幾天都是埋頭做事,後來突然就火了,得到援助家庭的反饋和網友的支持。我們覺得可能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大家也給了我們一股力量繼續堅持去把這件事情做下去」。

志願者們的想法大都類似:疫情發生以來,很想在這種時候為武漢做一點什麼。「最終我們能夠通過自己所長真的幫助到這座城市,以及在這座城市生活的人,我們感到非常欣慰。」

願每一個生命都能被溫柔以待。

(應受訪者要求,部分人名為化名)

(來源:新浪網)

相關焦點

  • 那些留守武漢的小動物還好嗎?志願者連線主人救援
    那些留守武漢的小動物還好嗎?「它還活著!」當志願者舉著手機推開門,屏幕另一頭的曉慧激動哭了。從武漢回老家過年之前,曉慧給自己的小貓留下了7天的貓糧,卻沒想到因疫情「封城」,讓小貓在家獨自呆了13天。她向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求助,看到視頻裡的小貓終於吃上了飯,才放下心來:「我家毛孩子得救了,真的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找到了……太謝謝了。」志願者們放好貓糧添好水,確認小貓還健康,就要急忙趕赴下一家,在武漢城裡,還有太多留守在城中的寵物等待他們救援。救,還是不救?
  • 武漢「封城」後,那些獨自留守的「毛孩子們」是怎樣過的?
    武漢市小動物保會協會作為當地唯一一家具有合法身份的動保組織,毅然擔負起為留守小動物餵食的角色。 志願者們常常一天都顧不上吃飯 在隨後的幾天裡,為了響應武漢市小區封閉管理的號召,小動物保護協會停止了寵物救援活動,他們也在最後的救援中,為那些留在家中的寵物們留下了儘可能多的食物。
  • 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你們用自己的行動拯救了留守貓狗
    花姐這篇文章不分享寵物故事,是真心的想要讚美武漢市動物保護協會的人員,你們用自己的行動拯救了留守貓狗,你們讓它們看到活下去的希望,是你們讓這個冬天變得不再寒冷。花姐這幾天看了很多關於疫情的新聞,每當我看著上升的數字,心裡都為一線的白衣天使捏了一把汗。
  • 留守武漢的貓狗要斷糧了,志願者伸援手:每個生命都應被公平對待
    留守武漢的貓狗要斷糧了,志願者伸援手:每個生命都應被公平對待 iwangshang / 王彥之 / 2020-02-04 摘要:為愛心人士點讚!
  • 封城後小動物們怎麼辦?《關·愛》聚焦武漢城中的寵物救援故事
    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作為當地唯一一家具有合法身份的動保組織,擔負起了為留守小動物餵食的角色。封城之下困難重重,他們的救援之路並沒有那麼順利,拍攝團隊亞寵tv的鏡頭跟著杜帆等志願者們一起,記錄了上門救援寵物的全過程。跟拍的第一天,接到洪山區一離漢寵物主的求助,狗在家裡斷糧好多天,救助行動刻不容緩。
  • 疫情中的逆行者:武漢小動物保護協會在行動
    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因為各種原因「留守」在家中的寵物們正面臨著一場猝不及防的糧食危機,如果沒了主人的照顧,小動物們的後果可想而知。1月26日,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杜帆在公眾號裡發布消息,在疫情管控期間,對滯留在家中的小動物無償進行幫助。此後,杜帆以及其他的志願者奔走在奔走在武漢的大街小巷。截至2月5日,協會已經幫助了400多戶家庭,尋求幫助的人數已達5000餘人。
  • 10天500多戶,一場對武漢留守寵物的緊急救助
    今天,是武漢「封城」的第14天。而從1月26日起,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的志願者們已經為獨自留守在家的寵物奔走了10天,累計為500多戶居民家的寵物提供救助服務,其中協會志願者上門救助超過300戶。我們在了解了他們的事跡後,第一時間聯繫到了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杜帆,邀請他來給我們講述這些天緊急救助留守寵物的故事。
  • 10天500多戶,一場對武漢留守寵物的緊急救助-虎嗅網
    今天,是武漢「封城」的第14天。而從1月26日起,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的志願者們已經為獨自留守在家的寵物奔走了10天,累計為500多戶居民家的寵物提供救助服務,其中協會志願者上門救助超過300戶。我們在了解了他們的事跡後,第一時間聯繫到了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杜帆,邀請他來給我們講述這些天緊急救助留守寵物的故事。
  • 武漢留守寵物救治者被誤解仍堅持,有的貓斷糧幾十天有的剛生崽
    武漢「封城」兩個月,「封城」前離開武漢的人們不少計劃被打亂。滯留外地,受影響的不止是人,可能還有他們的貓。這些被留在武漢家裡的寵物,沒等到幾天後主人如約返回的場景,卻在接下來的幾十天裡經受了生與死的考驗。武漢那些因主人被迫未歸而留守的貓們,幸得有志願者救助。
  • 疫情之下,他們救助那些滯留在家的武漢小動物們
    1月26日,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的會長杜帆在公眾號裡發布了一則通告《貓狗留在武漢的主人們,可以聯繫我們》,表示在疫情管控期間,為武漢滯留動物提供無償援助。截止到目前,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已經救助了400多戶家庭,新的求助仍然源源不斷到來。
  • ...山上的猴子只能吃饅頭,那些靠中國遊客投餵的小動物們還好嗎?
    會給全世界的小動物們帶來怎樣的影響 △credit: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在挨餓邊緣徘徊的小動物們不止它們 由於武漢執行的嚴格交通及物流管制
  • 冬天來了,長白島森林公園的小動物還好嗎?
    冬天來了,長白島森林公園的小動物還好嗎?長白島森林公園位於渾河南岸長白段,工農橋附近,是離市區最近的森林公園。夏天的長白島森林公園公園景觀優美、環境宜人。幾十種小動物活潑可愛。那麼冬天來了,小動物們怎麼樣了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 武漢封城留守寵物缺水斷糧,外賣員代客上門餵食「現狀令人痛惜」
    武漢作為重災區,自1月23日封城以來,除了人民群眾受到影響以外,也波及到留守毛孩子。一些從武漢返鄉探親的寵主,原打算回老家待幾天,就趕回來陪毛孩子,如今歸期變得遙遙無期。據不完全統計,武漢有數以萬計的寵主,眼看著毛孩子彈盡糧絕,他們心急如焚,想盡一切辦法請求支援。這幾天,有寵主在微博發起求助,請人幫忙上門餵貓,有些外賣員也接到「幫忙到府上餵貓」的特殊訂單。
  • 武漢小動物保護協會:公益在艱難中前行
    武漢小動物保護協會:公益在艱難中前行  【解說】在武漢花山鼓架村的一個偏遠山坡上,有一處簡陋的農家小院,這裡是武漢小動物保護協會基地,也是200多隻流浪狗的家。  武漢小動物保護協會:公益在艱難中前行  【解說】在武漢花山鼓架村的一個偏遠山坡上,有一處簡陋的農家小院,這裡是武漢小動物保護協會基地,也是200多隻流浪狗的家。
  • 武漢對話|「封城」之後:幫餵「留守寵物」的日子
    【編者按】「武漢對話」是澎湃新聞與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聯合發起的特別實習項目,由一群身處武漢的學子採訪各個領域的武漢居民,描寫疫情下的武漢眾生百態。在這場名為「新冠肺炎」的風暴中,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每一個武漢人的悲歡苦樂,都將成為這段歷史無法抹去的底色。
  • 武漢封城,留守寵物生存危機!志願者自發上門救助,打破棄養謠言
    1月23日起,武漢封城了。火車動車、飛機高鐵的全面封鎖,很多返回家鄉過春節的武漢居民,在節日假期之後無法回到自己的家。而他們家中的愛寵,也成了這場疫情的受害者,成為了「留守寵物」。沒有了鏟屎官的照顧,這些留守寵物們的生存該如何解決呢?好在「天無絕犬之路」,有人向它們和鏟屎官們伸出了援手。
  • 武漢小動物協會暫停救助活動
    澎湃新聞記者 王昱不久前,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欄目曾採訪了武漢小動物協會會長杜帆,了解到由於大量返鄉過節人員短期內無法返回武漢,家中滯留貓狗存在著斷水斷糧的威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武漢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杜帆率領志願者們從1月26日開始為武漢滯留小動物提供無償援助。截止到目前,協會已經上門幫扶了1400多次,救助了5000多隻動物。
  • 重回武漢田園小動物保護中心,看了看那群可愛的小傢伙
    2019年1月,我們拜訪了高站長和他的孩子們,讓武漢田園小動物保護中心走進了公眾視野。(經歷三次搬遷,從市中心到鄉鎮,只為了給流浪小動物們一個家!)來自廣西的高川風,在2009年成立了這所小動物救助站,十年來他獨自一人用雙手支撐起了這個家,迫切的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幫助。
  • 武漢寵物救助站600動物面臨斷糧 道路阻隔靠1對老夫婦守護
    對於武漢來說,一場疫情對於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來說,都意味著挑戰。這種挑戰不僅只是對人,還可能是動物。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管理下,有兩個流浪動物救助基地,常年救助的貓狗約600隻。平日裡,通過正常運作,這些小動物們會通過救助程序、領養程序,重新回歸家庭。
  • 口述|一個漢口「留守寵物」代餵者的出行
    封城的那刻,玲姐覺得武漢一下子被凍住了。她住在漢口,原本是個極宅的半退休婦女。當別人都閉門不出的時候,她反倒打了雞血一樣天天往外跑。她不忍那些「留守寵物」因主人無法回城而餓死、病死,就瞞著家人開車去幫忙餵食和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