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定!25億元出售中國牧場群 恆天然以創新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2021-01-10 騰訊網

恆天然出售中國牧場業務一事終於敲定。

10月5日上午,世界最大的乳製品原料供應商——恆天然宣布將以5.55億紐西蘭元(約合25億元人民幣)的總價出售其在中國的牧場群。

自此,這項持續了一年多的出售事宜也塵埃落定,下一步該交易還需獲得中國相關部門的反壟斷許可和其它監管部門的批准,預計將在本財年內完成。

不難看出,在新帥Miles Hurrell的推動下,恆天然的新戰略正在落地,雖然中國牧場業務其實資源優質,但看得出恆天然變革的決心所在,更希望通過產品和應用創新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

1

25億出售中國牧場業務

恆天然公布的信息顯示,內蒙古天然乳業有限公司(中國優然牧業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子公司)日前同意以5.13億紐西蘭元(約合23.1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恆天然在應縣和玉田的兩個牧場群。

此外,恆天然同意以4200萬紐西蘭元(1.9億人民幣)向北京三元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三元」)出售其在北京漢沽牧場的85%股權。

優然牧業成立於2007年8月,是一家綜合型農牧企業,總部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前身為內蒙古伊利畜牧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旗下涵蓋畜牧、飼料、草業三大產業,伊利集團也是其實控人。

恆天然中國牧場始建於2007年,分別位於河北省玉田縣、山西省應縣,以及與雅培共同在山東齊河縣興建的牧場,共有存欄3萬多頭泌乳牛,每年生產超過3.3億升牛奶,約佔到中國乳品行業奶源總量的1%。

恆天然中國牧場也是國內少有的高標準現代化牧場。

2018年初,恆天然集團旗下的中國牧場榮獲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認可的SQF(安全質量食品)的三級認證,成為國內首個獲得SQF三級認證的牧場,這也是SQF認證中的最高級別。SQF認證是國際公認的鑽石級食品安全與食品質量驗證體系,其秉持的檢測標準比大眾熟知的ISO質量體系認證更為嚴謹,在全球範圍內已獲得美國、加拿大等眾多發達國家及市場認可。

在當天,Hurrell公開表示,通過建設中國牧場,恆天然充分展示了它對中國乳業發展的承諾。他指出:「我們與本地企業密切合作,分享我們在農業技術和畜牧業方面的專業知識,為行業的增長做出了貢獻。」

同時,Hurrell表示:「我們並不迴避這樣一個事實,即在中國從零開始建立牧場一直以來都是一件非常挑戰的事情。但是我們的團隊成功地把我們的牧場發展成為高效的示範牧場,為本地消費市場提供了高品質的新鮮牛奶。現在是時候把接力棒傳遞給優然和三元去繼續用心經營這些牧場了。」

2

出售符合恆天然戰略轉型

2018年恆天然的新帥Miles Hurrell接替老CEO施牧德之後,就開始推動一系列業務重新評估,中國牧場業務也在其中。

5日恆天然方面也表示,在中國建立牧場13年之後出售該業務,不僅是恆天然經過覆核充分考慮後做出的決策,也符合其目前全球戰略規劃的需要。

恆天然在2019年9月宣布了全新戰略,將更專注於餐飲服務、消費品牌和原料供應等更具競爭優勢的業務領域。在中國市場,恆天然希望將通過更多地與本地行業龍頭企業合作以及專注產品和應用創新,把更多來自紐西蘭的乳品菁華帶給中國消費者和客戶。

當天,Hurrell也表示,出售中國自有牧場將幫助合作社更加優先考慮具有競爭優勢的業務領域。「在過去的18個月裡,我們一直在覆核每項業務的各個環節,以確保我們的資產和投資能夠滿足今天合作社發展的需求。出售自有牧場符合我們專注於紐西蘭奶源的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Hurrell這番表態是很有底氣的,在過去的1年中,他推動的一系列改革已經初見成效。

此前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恆天然2020財年收入為210億紐元(約合人民幣962.89億元),增長11億紐元;毛利為32億紐元,增長2億紐元;調整後稅後利潤為3.82億紐元,增長1.18億紐元。其中,作為改革先鋒的大中華區市場的強勁業績表現支持了恆天然全球業務在疫情的背景下實現逆勢上漲。

在原料業務上,恆天然旗下NZMP品牌與中國國內眾多一線乳品企業已建立深度合作夥伴關係,在乳製品原料市場佔據重要份額;在消費品牌業務方面,恆天然的安佳品牌如今已經擁有超高溫滅菌牛奶、常溫酸奶、鮮奶、佐餐乳品及成人奶粉等五大品類近50個產品並在多個細分領域成為市場銷量第一的品牌;餐飲服務業務更是迅速成長為大中華區發展速度最快的業務之一。

在中國,每兩個披薩,其中一個披薩裡就會用到安佳馬蘇裡拉芝士;每買兩個乳脂蛋糕,其中有一個用的就是安佳的淡奶油;在2020財年,恆天然在茶飲渠道出售的產品總量可以製作超過6億杯奶茶。截至2020年財年末,安佳餐飲服務業務已覆蓋全國350個城市,遍布全國各地的四十多萬家門店。

因此在業內看來,雖然恆天然中國牧場資產優質,但與目前恆天然的新戰略並不完全匹配。恆天然中國牧場主要以出售優質原奶為主,這與Hurrell改革謀求創新發展和高附加值業務的大方向並不完全一致;另一方面,雖然中國牧場業務的經營情況每年都有改善,但整體而言,中國原奶生產的成本依然要高於紐西蘭,目前國內正上演奶源併購大戰,此時出售也是更好的選擇。

3

中國市場仍是發展重點

雖然宣布出售了中國牧場業務,但恆天然方面表示,中國市場依然是恆天然未來的發展重點之一。

當天,Hurrell指出:「中國仍然是恆天然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我們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產品銷往大中華區。出售自有牧場業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專注發展我們在大中華區的餐飲服務業務、中國戰略客戶服務、消費品牌及原料業務。我們在研發中心和應用中心上的投入將支持我們在創新領域進一步發展。」

「其實最近一年來,我們已經看到恆天然新戰略在不斷鋪開和深入。恆天然最近的一些業務新動作其實都是圍繞著如何更好地滿足市場及消費者和客戶的需求為核心而展開的,」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表示。

今年4月份,恆天然對旗下在大中華區安佳全線乳製品包裝進行全新升級,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消費者面前,從多維度滿足客戶需求;6月份,為迎合中國消費者不斷變化的消費習慣,恆天然在618活動期間主動擁抱總裁直播帶貨的新營銷模式,實現全線產品線上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22%的優異成績。在11月份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恆天然還計劃推出包括益生菌、芝士、淡奶油等多款全球首發的創新產品。

今年8月份,恆天然在上海成立了恆天然集團和美安康上海創新中心,這也是恆天然自去年9月份推出新戰略以來在海外市場設立的第一個創新中心,這也充分顯示了恆天然確實將創新作為未來在中國市場業務發展的核心關鍵詞。

恆天然大中華區執行長周德漢當天在開幕儀式上曾表示,「中國是世界上變化最快的食品和飲料市場之一。在上海建立創新中心可以進一步幫助我們各項業務都能更加貼近中國消費市場的變化和喜好, 更快、更高效地開發出更多適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

各位看官

歡迎關注快消亂談,還懇請各位看官多多支持,本號由國內一線財經媒體記者主理,長期關注快消行業,希望帶給各位一些不一樣的視角和思考。

相關焦點

  • 從牧場到餐桌,恆天然減持後新消息傳出_產品博覽_晉商資訊_中國...
    恆天然安佳堅持百年原草放牧、世代傳承,從牧場到餐桌嚴控品質、帶來讓人值得信賴的美味。恆天然始終堅持天然原草放牧,奶牛吃著鮮嫩的青草、喝著純淨清澈的雪山融水、在鬱鬱蔥蔥的廣袤牧場上自由快樂地奔跑長大,產出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高品質牛奶。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61期:娃哈哈或再涉足奶粉市場,恆天然25...
    未來5年伊利將投入300億元扶持上遊奶業在2020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上,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表示,未來5年伊利將投入300億元扶持上遊奶業,給予上遊奶業資金支持、技術服務支持、良種奶牛支持、飼草種植支持等多項重點扶持,推動全產業鏈發展形成合力,強化與上遊農牧業的利益聯結。
  • 進博會全球首發兩款稀奶油產品,恆天然攜手合作夥伴引領乳脂升級新...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於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正式召開,在此期間,恆天然旗下餐飲服務部發布了兩款新品,並與廣州酒家、尊寶、軒媽、良品鋪子、牛氏運昌等國內細分領域頭部企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抓住消費升級趨勢,順應消費者需求變化,把健康營養的乳製品通過多樣化的渠道及創新應用呈現給中國消費者。
  • 益海嘉裡金龍魚總裁穆彥魁:看好中國市場 深耕中國市場
    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旗下的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進入中國。公司伴隨中國市場成長壯大,旗下金龍魚等已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品牌。2019年,公司小包裝食用油現代渠道市場份額38%,位列中國市場前茅,其旗下大米、麵粉品牌中國市場銷量亦排名靠前。
  • 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TOTO的智能馬桶蓋怎麼樣
    作為一個國際知名日本衛浴品牌,TOTO近幾年持續在中國發力。自1995年成立東陶(中國)有限公司以來,TOTO在中國又建立了多家分公司。如今,中國儼然已成為TOTO在世界最主要的生產基地及重點市場。持續深耕中國,且在中國銷量不俗TOTO的智能馬桶蓋怎麼樣呢?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5期:中國成為全球最大乳製品新興市場
    同期還舉行2019中國(國際)乳業技術博覽會,展示國內外先進機械、設備、儀器、配料等前沿技術,推動行業產品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如今越來越多的前奶茶愛好者開始戒糖戒奶茶,轉而投向酸奶這樣天然、健康的飲品懷抱。yoplait椰子穀物酸奶在豐富瑞幸餐單的同時,也可以十分迅速的幫助優諾搶佔白領消費市場。
  • 瑪氏持續加碼投資 瞄準中國寵物經濟千億市場
    原標題:瑪氏持續加碼投資 瞄準中國寵物經濟千億市場   近日,瑪氏天津寵物食品工廠在天津濱海新區啟動建設,建成後該工廠將成為瑪氏在全球最大最先進的寵物工廠之一。
  • 美國超大型百年牧場以45億元出售,面積比紐約+洛杉磯還大
    美國超大型百年牧場以45億元出售,面積比紐約+洛杉磯還大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李怡清 2015-07-22 16:00 來源:澎湃新聞
  • 鬥魚三季度營收25.5億元,MAU創新高達1.94億
    北京時間11月11日,中國領先的遊戲直播平臺鬥魚(NASDAQ:DOYU)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財報顯示,報告期內鬥魚收入再度突破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7.0%,達到25.5億元。Non-GAAP下實現連續7個季度盈利,錄得淨利潤9872萬元,同比增長36.8%。
  • 中國式「斷奶」(上)
    不過,恆天然方面昨日(8月11日)發給《每日經濟新聞》的聲明中表示,恆天然斯裡蘭卡分公司澄清,安佳產品並未在斯裡蘭卡遭到全面禁售。恆天然斯裡蘭卡消費乳品總經理LeonClement表示,斯裡蘭卡衛生部只是要求召回上個月由ITI檢測的兩個批次產品。而這些產品是否涉及中國市場?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繫了恆天然中國區相關負責人,但截至記者發稿前,尚未收到相關回應。
  • 深耕碧海,牧漁未來——廣東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通道」
    深耕碧海,牧漁未來——廣東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通道」2020-10-26 13:5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5328 次 我要評論 在深圳大鵬海洋牧場種珊瑚,陽江啟動「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戰略合作,全國首臺半潛式波浪能養殖旅遊平臺「澎湖號」投入運營,成為省內首個「可遊玩的海洋牧場」……近年來,廣東省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 中國聖牧有機戰略進退兩難
    創意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今年上半年已虧損10.67億元,部分有機原奶以非有機價格出售,將暫停部分牧場的有機認證日前,號稱「中國最大有機乳品公司」的中國聖牧宣布暫停部分牧場的有機認證。其實,中國聖牧有機原料奶的售價早在去年就已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甚至出現部分有機原料奶以非有機價格出售的情況。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51期:《財富》中國500強榜單發布,乳企3...
    A股及港股的21家上市乳製品企業全年合計總營收為3,535.12億元人民幣,其中年營收排名前5的頭部乳企均入圍「百億陣營」,全年營收排名分別為伊利902.23億元,蒙牛790.3億元,光明225.63億元,中國飛鶴137.22億元,健合109.25億元。
  •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弘揚企業家精神: 深耕農牧漁 產業鏈「出海」
    最新發布的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海大集團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58.86億元,同比增長22.8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04億元,同比增長63.82%。 作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海大集團充分發揮了其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積極做大國內市場。
  • 君樂寶奶粉搶佔市場先機,創新求變才能抓住機遇
    可見,2021年國產奶粉的發展方向如何,關鍵仍然在於以君樂寶奶粉為代表的頭部品牌,如何在日新月異的市場中抓住機遇繼續深耕發展?新生代父母更為注重嬰幼兒精細化養育,注重產品的品質與價值,因而,國產奶粉市場發展也隨之向高端化趨勢靠攏,如有機奶粉、A2型奶牛奶粉等高端細分市場一直處在爆發期。作為新國貨品牌代表,君樂寶奶粉一直將"創新"發展作為品牌發展永動力。
  • 中國飛鶴月球「打卡」 憑什麼站在創新研發前沿?
    作為中國嬰幼兒奶粉領軍品牌,中國飛鶴用品質深耕的苦功、傻功、細功,穿越08年巨振、熬過市場血拼、打破洋奶粉壟斷,一路豎起強產強民大旗,上演了58年老牌乳企價值逆襲、產業振興的「乳業強國夢」。英雄惜英雄,箇中辛酸又有誰知?1999年,美國發表了所謂《考克斯報告》,不準中國發射美國的商業衛星;2011年,美國國會頒布「沃爾夫條款」,禁止NASA與中國航天合作。
  • 康佳以創新科技為驅動力,深耕精尖技術可持續發展
    對於家電產業來說,業內產品更迭較快,如果技術跟不上時代發展,推出的產品就會遭到市場冷眼,而對於廣大科技企業來說,行業競爭歸根結底就是創新科技的競爭。自成立以來,康佳集團一直注重技術創新,持續深耕5G、半導體等熱門領域,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持續發力尖端技術及產品。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17期:飛鶴回應做空指控,蒙牛出售君樂寶...
    飛鶴表示,57年來深耕乳業,是國產品牌越來越受到國人的認可時代趨勢,更是飛鶴數十年來厚積薄發的成果。蒙牛完成出售君樂寶51%股權 專注發展明星乳製品11月20日,蒙牛乳業宣布出售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51%股權完成交割,後者控制權重回創始人魏立華手中,不再是蒙牛子公司。該項交易完成後,蒙牛集團將不再擁有君樂寶任何股權。
  • 愛奇藝《姐姐好餓》第二季持續熱播 深耕「美食+」細分市場
    作為一檔「美食+訪談」類型綜藝,《姐姐好餓》第二季從製作理念、節目主題到布景設置進行全方位升級,愛奇藝在不斷拓寬綜藝內容邊界,並始終堅持題材深耕和內容創新的同時,通過差異化的表達方式,使《姐姐好餓》成功成為網絡綜藝細分垂直領域中的標誌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