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鋪與新店,人與海鮮,
都在告訴你,我們還愛著築地。
- 一居君
在一年前,問起如何在東京找到最地道的海鮮生食,所有的在地旅行博主、食客老饕都會告訴你:去築地市場吧,這裡有嗜生食如命的日本人對海鮮的一切追求。
現如今,被問到一樣的問題,如果回答 「你還是可以去築地吃」,常會收到一句猶豫地反問—— 「築地,不是搬走了嗎?」
2018 年 10 月,由於日本政府規劃,築地內部水產市場搬遷至不遠處的豐州市場,每日清晨的喧囂熱鬧的魚貨交易聲不再。
當核心的魚市場被剝離,一年之後的這裡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新與舊,堅守與轉型,時光流轉間,築地依然在。
PART1. 轉型篇
築地 · 場外市場
其實,早在築地市場搬遷消息公布之時,擁有超過 400 家美食店鋪的築地場外市場就已經確認保留在原址。但由於消息流通的問題,讓不少遊客誤以為原本的築地市場已經全然搬遷。
其實不然,場外市場的各式色餐飲店和日本土特產店都在如常營業中。時過境遷,當魚市特色水產拍賣的噱頭流失,那些依託於此的店鋪紛紛探索起了轉型之道。
如今來築地市場採購水產的人已變少,但更多的遊客卻把這裡看作是體味在地人情的觀光地,於是全新業態——日料體驗型店鋪誕生了;晚上的築地也變得明亮起來,不少午飯之後就停止營業的店鋪,也逐漸營業到深夜...改變,正在發生。
築地クッキング
位於築地場外市場的和食料理教室 「築地料理」(築地クッキング),從去年開始逐漸成為社交網絡上的人氣店鋪。
這間店鋪提供料理體驗、料理教學、清酒品鑑、築地市場遊等等等體驗性課程,並且提供全英文、中文等語言的預定體驗服務。
2 個小時的烹飪課程中,將有資深日料廚師,全英文指導顧客製作壽司和海鮮料理。前來體驗的客群絕大部分是訪日遊客。
如今,這樣的店鋪正在增加,體驗型課程的種類也在增多,比如料理金槍魚的生鮮課程以及親子料理體驗課等。不止吸引著外國遊客,也不斷吸引著日本本土遊客的光參與。
Baccanale
築地市場關閉前,外場市場開出一家全新的居酒屋 TSUKIJI Baccanale TOKYO。
這家店鋪傍晚 6 點開始營業至第二天凌晨 2 點,與普通的居酒屋無異。店內主打的海鮮料理和日式主食。
談及開店的初衷,店鋪的老闆表示,只是希望為築地地區單調的飲食文化注入全新的 「築地形式」 —— 「與熱鬧的銀座不同,在夜晚安靜的築地喝點小酒也不錯 。」
築地 · 魚河岸橫町
早在 16 年東京市政府公布築地搬遷計劃之時,與築地市場相鄰的商業設施 「築地魚河岸」 就已經在試營業中了。
隨著築地市場的搬遷,魚河岸橫町也成為容納那些因為距離和時間上不便搬去豐州市場的餐飲店的地方。
築地魚河岸共有 2 層樓,內有水產及蔬果的批發商等 60 家店鋪入駐。為提高築地市場本體轉移至豐洲後的「場外」市場活躍度,早上提供專業的採購服務,9 點之後遊客可以進場。
除了水產這個主題,針對越來越多的歐美觀光客,魚河岸橫町中的許多水產飲食店鋪鄭子啊轉型成為其他類別的餐飲店,讓這裡的飲食文化更加多樣:比如現烹製作的抹茶飲品、日式和果子、以及有特色的麵包店等等。
Matcha Stand Maruni
在築地市場遷走之後一個月,原先售賣海苔的店家轉行開出了一家抹茶飲品店—— MATCHA STAND MARUNI。
延續了街邊製售的習慣,把操作臺搬到街邊,在顧客面前演示打抹茶的過程、然後像 expresso 一樣倒入牛奶中製成飲品。
這樣的表演常被遊客拍下,發布在社交網絡上,這也讓這家飲品店變得小有名氣。
PART2. 保留篇
「築地」 · 豐州市場
和老式的築地市場不同,豐州市場是更專業的現代魚市結構,各種小鋪也是分散在市場建築內各處。雖然缺少了老市場那種熱熱鬧鬧的氛圍,但是更整潔舒適。
在從前的築地市場,吃與看是密不可分的兩部分,看到鬧市中的買賣交易,同時還能吃到現場處理海味。在豐州市場,這份獨特的體驗也被保留下來,專業的交易市場可以透過玻璃窗觀看,以確保乾淨與衛生。
店鋪的規劃也十分明朗,按照索引可以輕易的找到目標美食店。
許多人說,全新的豐州市場少了喧鬧的煙火味。但在這裡,依然能尋得老築地的味道——那些招牌店用自己的食之本味,在全新的地界延續著築地文化。
壽司大
築地市場上的壽司名店壽司大,已經被傳頌成了神級店鋪,在築地市場時,永遠都排著長龍。
這裡供應江戶前壽司,如果有機會坐進店裡,放心地點一份主廚推薦套餐就足夠美味。
豐州市場的門店依舊需要排隊等候,不過相比在築地的誇張隊列,人流已經少了很多,美味不再難求。
鳥藤
名店鳥藤,也隨之搬遷到了豐州市場中。
店裡主營雞料理,最基礎的親子丼、炸雞塊都是名吃,美味難擋。還有一款雞屁股蓋飯,在食客中有著不錯的口碑。
新店相比過去窄小的店鋪更顯寬敞乾淨,也幾乎不需要排隊。
築地 · Back to 2018
就算沒了最熱鬧的魚市,在許多食客心中,仍有著難以割捨的築地情懷。
這裡不僅有著全日本第一家吉野家,還有著諸多古早味老鋪,那些沒有離開老鋪,令如今的築地依然是好吃好玩的存在。
正巧《街頭美食鬥士》第二季正在播出中,白鍾元,這位一居君很喜愛的韓國美食家,曾前往築地探索過他心中的名吃老店。
現在,這兩家店鋪仍保留在築地場外市場,傳承了幾代人的美味不容錯過。
きつねや(狐狸屋牛丼)
在築地開了近百年的狐狸屋,是白大叔每次到東京都要去的店。
哪怕是一大早,也是要排隊的,不過店家手速極快。除了吧檯幾個座位,還有可供立食兩張桌子。
招牌牛肉飯、牛雜飯都是熱乎乎的,滷是有著七八十年歷史的老滷,推薦吃法是牛肉飯加一份牛雜豆腐。
清爽的蔬菜和溫熱香純的肉食蓋飯,搭配冰麥茶,一口下去皆是滿足感。
おにぎり屋 丸豊
另一家推薦美食則是簡簡單單的飯糰專賣店。這裡售賣的飯糰與別處的飯糰有著截然不同的味道和分量。
比如蝦飯糰中就有一整隻大蝦而貝類飯糰中包裹著 12 種貝類肉碎。
明明是樸實無華的飯糰,其中卻包含著滿滿的誠意。一定要注意的是,普通飯糰的量真的很大,如果只是想常常口味,大家可以選擇小號。
值得一提,東京政府對著築地地區的開發一直有著明確的規劃,從決心搬遷走築地市場開始,不斷出臺政策推動築地的商業開發,大有把築地打造成毗鄰銀座的另一個商圈的決心。
與此同時,築地的旅宿行業也在蓬勃發展。相較於銀座的寸土寸金,距離銀座不遠的築地,其實是極具性價比的旅宿選擇。位於銀座與築地之間的SPATIUM GINZA都市輕酒店,就憑藉其便捷的地理位置和極高的性價比,成為網紅酒店。
而在築地魚市場搬走一周年之際,SPATIUM品牌也將在 GINZA 旗艦店不遠處開出全新的SPATIUM築地酒店。試想在未來的某日,散步到築地市場享受美食,浸潤在築地濃厚的文化氛圍中,再散步回下榻處享受睡眠。這才是「Travel like a local」的正確打開方式。
文字編輯 /Irene
圖片來源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