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養殖野兔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草資源豐富,氣候條件適宜,絕大部分地區都具備養殖野兔的條件;野兔抗逆性、適應性強,飼養生長發育快、成本低、收益大,一般飼養3 個月即可上市出售,且國內的飼養量稀少,不及市場需求的1 % , 產品供不應求。歐洲國家每人每年消費兔肉5~6 千克,由於本國供應不足,大量從我國進口。另外舊本、韓國、俄羅斯及港、澳、臺地區也頻頻向內地要貨,需求量激增,特別是我國加人世界貿易組織後,出口範圍將更加擴大,銷售渠道將更加寬廣,市場潛力巨大,這就為我國養兔業創造了極好的發展空間。因此,野兔養殖若能形成規模生產,必將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前景十分看好。
野兔是一種皮、毛、肉兼用的特種野生草食性經濟動物,主食各種野草、青菜、樹葉等。經過多年馴化的野兔,改變了其膽小、怕驚及家兔的一些不良習性,同時保持了野生野兔的抵抗力強、體型較大、耐寒力強、適應性廣(在我國南、北方都可以健康生長)等特點,平均產肉率卻增加了一倍。目前,兔肉市場消費旺盛,從而也就保證了養殖效益。
野兔肉質細嫩、醇香,屬山珍野味,被世界兔學協會定為「美容肉」、「保健肉」,素有「飛禽莫如鵠,走獸莫如兔」之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追求美味、營養、滋補、保健、品奇嘗鮮已成為人們的消費新潮流。20 世紀90 年代以來,豬、雞、鴨、魚等畜禽大量使用含添加劑、催長素的配合飼料,肉質下降,甚至產生副作用,不利於人體健康,致使人們偏愛草食型畜禽。
野兔板皮纖維細緻,製革後比較柔軟,彈性及透氣性均好,可鞣製平紋革、皺紋革、絨面革及高檔的油鞣革等。
一,野兔的生活習性
1、夜行性和嗜眠性,所以白天除了餵食外,應少驚動;2、膽小多疑,一有動靜便表現驚慌,為此兔舍要保持安靜;
3、厭潮喜燥;
4、穴居性和齧齒行為,兔愛扒土打洞,啃咬木頭,在建築時要選料合適,籠內平整,不留稜角,投放樹枝任其啃咬。
5,野兔生活在山區,野性大,善奔跑,一般不易捕獲,即使捕獲也因膽小怕人而拒食,不易養活,更不能正常配種繁殖。因此,只有經過馴化方能進行人工養殖
6, 野兔以野草、樹葉等植物為食,人工養殖飼料來源廣泛、各種牧草、青菜、秸稈等均可餵養,一般早、中餐餵青飼料和多汁飼料,晚上餵青飼料和少量顆粒飼料。
二,野兔的抓捕方法
野兔又叫山兔、草兔,因為它的毛色與草色相似而得名,種類較多,形態相似,習性相同。
野兔的繁殖力很強,能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所以分布很廣,毛色棕褐,也有紅棕色和暗褐色的、腹毛白色或汙白色,前肢短後肢長、視覺佳、視野大,耳朵長,能作側向扭動,聽覺十分靈敏,能高度適應環境,隱藏自己。
野兔喜歡生活在有水源有樹木的混交林內、草原地區砂土荒漠區,尤喜棲於多刺的楊槐幼林中,凡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的地帶,野兔數量多,否則就少;l、具備藏身的多刺洋槐幼林,生長有小樹的荒灘等。2、既能嘹望敵穴,又不太影響奔逃的地帶,茂密的高林帶地區高草妨礙它的嘹望和奔逃,陡坡不利於它的活動。3、食物的附近有水源,豆類農田和蘿蔔白菜的菜地附近的荒坡,野兔常常很多,水對野兔的影響很重要,所以缺水地區野兔很少。野兔沒有固定的棲息地,育仔期除外。平時過著流浪的生活。春、夏季節在茂密的幼林和灌木叢中生活,秋、冬季節,百草凋零,野兔喜歡藏在土疙瘩,或其它認為合適的地方。它用前爪挖成淺淺的小穴藏身,這種小穴,長約30釐米,深10釐米以下,剛好將前後肢放進,身子則露出外邊,前淺後深,以簸箕狀,脊背比地平稍高,憑保護色的作用而隱形,受驚逃走或覓食離去,方便、迅速。
野兔生性機警,聽覺和視覺靈敏,逃跑迅速,隱藏嚴密,繁殖力強,敵害雖多,但能捕到它的動物很少,它晝伏夜出,特別喜歡走多次重複已經走過的固定老路。從黃昏開始,整夜活動,有時天明尚未歸宿,白天天色陰暗或細雨濛濛、路斷人稀時,也出來活動。它食性複雜,隨棲息地環境而定,一般喜食嫩草、野菜和某些灌木的葉,冬吃草根,在農田附近活動的野兔,盜食白薯、蔬菜和剛出土的豆苗,黃豆苗、蠶豆苗、大豆苗危害尤重。它每年產仔三、四胎,每胎5—6隻,它最不願到潮溼處。
如何覓蹤:一看爪印,二看糞便,因為野兔每晚都活動,通過在田野或鄉間小道上看它的爪印是否清晰從而判斷它是否還在此範圍活動,若沒有新鮮的爪印,則近段不在此活動。它拉的糞便如蝌蚪狀,黑色的,時間長了就成了淺色的,若是在此活動就是新鮮的黑色的,若爪印多而雜,糞便多而黑,則說明此地野兔較多,成群在此活動。再一個看附近農作物是否有它新吃的痕跡。你根據它的足跡就可以斷定此範圍野兔的多少。野兔一般吃飽以後,往往用力一跳躥,離開吃食地,或者一面覓食一面行走,最後總是循著原蹤返回原地,為了隱沒它的足蹤,常高跳或旁跳,主要用來迷惑獵人,它棲息時,往往在田野中間的最高處,頭向蹤跡處。它一旦隱藏,不輕易暴露,一般當人走到它的跟前它才迅速逃跑,它一般按封閉曲線逃跑。兔小的跑的圈子小,大則跑的圈子大。野兔潛伏地的變化與季節、氣候和人為的幹擾關係密切。秋天來臨,百草枯萎,這時的野兔仍在其息息生活的灌木林等處匿伏,嚴冬,北風白雪,這時它在溫暖的山坡,陡坡背風處的幹河灘,溝壑縱橫處,靠近農田的常隱伏在各小麥田裡的中央高處,夏天多在涼爽的陰坡匿伏,野兔較多的地方往往是:當你找到一隻,附近肯定還有幾隻。
只要學會尋蹤,捕野兔就不難了。捕野兔的方法有很多,每種辦法也都很有效,下面介紹幾種捕法。
1、細鐵絲套索獵兔,既簡便效果又好,一個人一次可設套200個左右,可捕幾十隻,成績頗佳,這種辦法一般在霜降這之後效果好,套索要設在兔子通行的總徑上和兔在林中的通行的跑道上,人不能踩亂兔子的蹤跡,人要在蹤跡側方行走,套索與兔徑垂直支設,索套高出地面或雪地10釐米左右,套索直徑3—15釐米,捕大兔套索直徑15至20釐米,使用的細鐵絲,也必須清除鐵鏽味和油漆味,套索設在兔子跑道的路中間,底端側方下一個木橛,套索固定在上面,兔子總是尋著它的蹤跡快跑,兔子對前方的細微套索不敏感,一當兔子頭被套住,它就拼命向前掙扎,結果越套越緊,直至死亡。人要勤檢查,勤收穫,免被其它獸類盜食。(此技法的致命缺點:只能捉到死兔,捕不到活兔,不宜推廣。)
2、捕捉器也就是捕兔裝置。它能有效地將野兔活捉,所捕野兔能飼養,易販運,售價高,該裝置由經特殊工藝處理的螺旋彈簧圈,半團圓形鋼片卡,活動框,鎖杆,壓杆,踏板,木樁等組成,將此裝置放在野兔出沒的地方調整在工作狀態,當兔子經過裝置踏板後,使壓杆鬆開鎖杆,在螺旋彈簧的彈力作用下,活動框上彈,推動左右兩鋼片合攏,而被卡住腳爪,由於在螺旋彈簧圈上連接有小鐵鏈,小鐵鏈又連接有木樁,所以野兔拖住裝置不能跑掉而被擒。該裝置適宜一年四季捕兔,一般傍晚放裝置,早晨收兔,遇濛濛細雨天可全天放置,全天收兔。凡丘陵、森林、草原、沙漠、平原等野兔出沒的地方,只要見到野兔的行跡,如新鮮糞便、爪印等,安放該裝置即有收穫,安放的多,收穫就大。一人一晚上安放六十隻,可收穫幾十隻野兔,裝置安放時,要根據野兔習慣於跳躍式跨溝、下坎、愛走光路、直路的特點,選擇安放裝置的具體安放位置。一般選擇在行人稀少的羊腸小道的狹窄路面,無草的田溝,坡坎邊緣通道橫溝邊緣等處安放,接近水源的地方也是捕野兔的好地方。先在路中央挖一淺槽內與路面平為準,裝置入槽後,在裝置上蓋上一張細白紙,在白紙上撒一層薄薄的細沙或細土(沙層厚度以不見白紙為準),讓該裝置表面與路面外貌相似,不讓野兔有警覺感,最後在裝置兩邊輔上雜草或樹葉即可。
3、人和狗追兔法,這種辦法最適合冬天大雪過後,野兔要出來覓食,它的爪印在雪地上非常明顯,早晨它又回到棲息地,第二天一早幾個人帶著狗,尋著蹤跡哄趕野兔,一旦哄出,近視治療人邊喊邊追,狗也追,野兔在雪地上跑不快,一會就跑累,活生生被擒。
4、網陣捕捉法。它由網綱、網扣、網片、木樁等組合而成。由於這種網接近草的顏色。兔子根本覺察不到,它只要踏上或碰進去,就會掙扎,而這種裝置一個角是固定的,其它三個角是活的,它越掙扎,網片順著網綱就越收縮,越套越緊,最終使野兔渾身套緊而動彈不得。安放的時候,也是先觀察好兔子的蹤跡。先在道上或田間打一木樁,將網陣的接口角拴緊在木樁上,木樁打在道的旁邊,然後將網陣豎在道上,將道攔完,兩邊用樹枝掙起,野兔在道上或田裡奔跑,一頭扎進網陣,就會拼命向前掙扎,網陣是活的,最終將野兔活活困在網中。也可將網平放在田間或接近水源的地方,即野兔慢行的地方。具體方法是:先在地面墊上雜草或樹枝,將網平放在墊有雜草或樹枝的上面,注意:不可將網陣直接與地面接觸。野兔一旦踏上,就纏到了它的腳爪,它就會掙扎,越掙扎越緊,最終將它的雙腿緊緊的纏了起來,而使它無法跑掉。使用這種網陣人要勤檢查,多跑動,發現被捉的馬上取之,然後再放上,捕獲下一隻。
無論採用何種辦法捕捉野兔,事先必須學會識別它的蹤跡,了解它的習性或規律。只有這樣捕捉的效果才會更好。另外你也在邊捕邊學習中,逐漸積累經驗,增長捕獲技巧,時間一長,你就會成為一名捕捉高手。
活習性 內蒙、東北、華北,華南等地區的草兔,喜歡生活在有水源的混交林內,農田附近的荒山坡、灌木叢中以及草原地區、砂土荒漠區等。河北省北部地區,尤喜棲於多刺的洋槐幼林,生滿楊,柳幼林的河流兩岸和農田附近的山麓。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的地帶,野兔數量多,否則就少。這三個條件是:①具備藏身的環境,如灌木林,多刺的洋槐幼林、生有小樹的荒灘等等。②既能瞭望敵害,又不太影響奔逃的地帶。茂密的高草地區和高山陡坡,野兔數量很少,高草妨礙它的瞭望和奔逃,陡坡不利於它的活動。坡度比較平緩的灌木林,具備了山草不茂的生存條件,一遇敵害,有利於潛匿和逃跑,卻不利於敵害追襲,所以洋槐幼林裡的野兔很多。③必須是有食物和附近有水源的地區。野兔的食物雖易解決,但豆類農田和蘿蔔、白菜的菜地附近的荒坡,野兔常常很多。水對野兔的影響也很大,尤其在春天和晚秋的枯水季節更甚;哺乳期的母兔,每天也需要飲用大量的水。缺水地區野兔很少,沒有狩獵意義。
草兔只有相對固定的棲地。除育仔期有固定的巢穴外,平時過著流浪生活,但遊蕩的範圍一定,不輕易離開所棲息生活的地區。春、夏季節,在茂密的幼林和灌木叢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