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遛娃神器」變兇器 專家提醒,謹慎購買網紅玩具

2021-01-18 金臺資訊

別讓「遛娃神器」變兇器

專家提醒,謹慎購買網紅玩具,避免「玩」出的危險

(漫畫/何朝霞)

最近,被稱為「遛娃神器」的兒童安全牽引繩又出事了。

在浙江杭州地鐵2號線,一位家長急忙下車,列車關門後牽引繩另一頭的兒子被留在了車廂裡,「遛娃神器」秒變「坑娃兇器。」這一新聞讓許多父母驚呼,原來能解放雙手、可伸縮、防走丟的安全繩並不安全。

近年來,一些「遛娃神器」、網紅玩具傷害兒童的新聞頻見網絡,醫院也接診了很多此類急診患兒。湖南省兒童醫院重症醫學一科副主任醫師蔡姿麗提醒,家長不要忽略了玩具帶來的誤吞、外傷風險隱患,避免購買高汙染、劣質、「三無」廠家以及殺傷力大的玩具。

1 安全繩為什麼不安全?

老人或父母帶低齡孩子外出,提心弔膽的就是生怕一個不留神,孩子走丟了。對此,兒童安全牽引繩應運而生,它一端連著家長、一端牢牢地連接著孩子。

為什麼安全繩會存在安全隱患?蔡姿麗表示,安全繩可伸縮至兩米,讓孩子在一定範圍內自由活動。但在特殊的場合,這個距離容易帶來危險。例如在人群密集、行動快速的場合,很容易影響人群的行進,造成碰撞、踩踏危險;在過馬路時,有彈性可伸縮的牽引繩不能立即拉回孩子;坐電梯和地鐵時,如果大人和孩子分別在兩頭,電梯和地鐵運行起來,後果不堪設想。因為大多數的牽引繩為了防止孩子或人販子解開,設計得非常牢固。當意外的危險來臨時,很難在第一時間解開,安全繩最大的優勢反而成為了最大的隱患。

「使用牽引繩時,家長如果行動迅速,孩子沒有跟上,在坐手扶電梯時很容易受傷,輕則摔傷,重則脫臼、骨折。」蔡姿麗介紹,地鐵站人流量大、機械設備較多,尤其是通過閘機、扶梯、垂梯、車門等處,牽引繩極易被纏住、夾緊、牽扯、絆住,從而引發種種危險。

2 網紅玩具的「亮點」藏著隱患

其實不僅是「遛娃神器」,很多網紅玩具都存在安全隱患。家長們意想不到的是,一些網紅玩具吸引人的「亮點」恰巧暗藏隱患。

湖南省兒童醫院近日接診了一名吞食巴克球的急診患兒,7歲的小康(化名)吞了數顆強力磁珠,為了避免強力磁珠相互吸引導致胃腸道梗阻進而引起多發穿孔、壞死等嚴重問題,醫生立即給小康進行了緊急手術將異物取出。

「小康吞下的強力磁珠就是網紅玩具巴克球。」 蔡姿麗介紹,巴克球是一種可以變換多種造型的強力磁珠,因為可以組合成各種酷炫的形狀,在孩子中間十分風靡。

「吞食巴克球的兒童近年來很常見,來我們醫院急診的患兒也不在少數。」蔡姿麗表示,強力磁珠藉助金屬的磁場特性,可以組合出眾多的造型,有極高的娛樂性、創造性,但正是因為超強的磁力,這個玩具如果下了肚,後果不堪設想。巴克球進入腸道後,如果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可能讓不同位置的腸道梗阻,十分危險。

網紅玩具給兒童帶來的不僅是吞食風險,也有可能是嚴重外傷。近日,福建一女童小美(化名)在家玩回彈軟軸桌球時,不鏽鋼軟軸插入小美左眼上方,造成顱腦損傷。

這款玩具近段時間風靡網絡。但由於回彈軟軸桌球需要不停擺動,玩的時候,桌球與軟軸特別容易分離脫落。這時,尖銳的軟軸會直接暴露在孩子跟前,易扎傷寶寶的眼睛或其他部位。

蔡姿麗介紹,兒童因為玩具受到的傷害主要分為幾種:一是外傷,部分兒童在玩耍過程中會受到來自玩具的外力傷害;二是誤吞,幼兒好奇心重,會想著換一下玩具的玩法,容易吞食細小的玩具;三是皮膚損傷,非正規廠家的玩具質量不過關,會引起兒童皮膚炎症、過敏;四是甲醛成分超標這類玩具,會刺激兒童身體,增加兒童患其他嚴重病症的風險。「家長在挑選玩具的時候應注意以上四種傷害。」 蔡姿麗提醒家長。

3 孩子受傷,家長別二次傷害

如果孩子遭遇玩具傷人的意外情況,第一時間該怎麼辦?長沙的張女士最近突遇險情卻手足無措。張女士的兒子路路(化名)在家做科學實驗時,不小心將玻璃器皿摔碎,兒子當場大哭。張女士不確定是玻璃渣還是實驗液體濺進了孩子眼睛,她在一旁干著急也不知道如何處理。事後,張女士表示:「幸好孩子安全無事,雖然是虛驚一場,但我突然意識到我的急救知識太缺乏了。」

「眼部受傷,孩子本能反應會用手去揉。但揉眼不僅不能緩解不適感,反而可能加重外傷。如果現場發現眼睛已經受傷,應用潔淨紗布或毛巾覆蓋保護眼部後馬上送醫院。」蔡姿麗表示,在遇到孩子受傷時,家長不要二次加重傷害,切忌盲目採取不當措施。

蔡姿麗介紹,有些家長遇到孩子吞了異物會給孩子催吐,或者通過讓孩子進食來排洩。如果孩子吞下不大的硬幣,可以讓孩子通過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排洩,但是如果吞下的是電池之類腐蝕性強的東西,不能等待自然排出,應立即送醫。

如何判斷兒童有誤吞、誤傷現象?蔡姿麗提醒,面對年齡稍大、有言語表達能力的孩子,應該增強兒童的安全意識。如果發生誤傷、誤吞,應讓兒童及時告知家長,以免因害怕家長責罵而錯過治療時機。面對年齡較小的幼兒,由於表達能力弱,家長應該重點關注幼兒的行為舉止,如果發現玩具有遺漏,應該馬上檢查幼兒身體,有問題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如果出現異物進入呼吸道的緊急情況,時間就是生命,家長應第一時間採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該方法是家庭急救中的基本技術,對1歲以下的孩子,可將孩子倒拎,拍打其背部,通過氣流衝擊孩子將異物吐出;對年齡稍大的孩子,可將孩子抱於胸前,一手握拳,另一手捂按在拳頭之上,雙手在胸口下方用力向上擠壓,直至異物吐出。(記者 徐媛 實習生 劉元元)

相關焦點

  • 別讓「遛娃神器」變兇器 專家提醒,謹慎購買網紅玩具
    別讓「遛娃神器」變兇器   專家提醒,謹慎購買網紅玩具,避免「玩」出的危險   (漫畫/何朝霞)   最近,被稱為「遛娃神器」的兒童安全牽引繩又出事了。   在浙江杭州地鐵2號線,一位家長急忙下車,列車關門後牽引繩另一頭的兒子被留在了車廂裡,「遛娃神器」秒變「坑娃兇器。」這一新聞讓許多父母驚呼,原來能解放雙手、可伸縮、防走丟的安全繩並不安全。   近年來,一些「遛娃神器」、網紅玩具傷害兒童的新聞頻見網絡,醫院也接診了很多此類急診患兒。
  • 「遛娃神器」or「坑娃兇器」?兒童「牽引繩」方便,使用也要當心
    孩子調皮看不住,出門家長怕走丟,於是乎,被譽為「遛娃神器」的兒童牽引繩,迅速風靡了起來,原以為一頭綁著孩子,另一頭綁住家長,就能確保萬無一失,誰知,稍不留心「神器」竟會變「兇器」不信???」變「坑娃神器」誰之過?
  • 當遛娃遇到遛狗:寶寶看了一會後竟慢慢趴下來想要像狗狗一樣走路
    4月30日據媒體報導,近日一位家長在遛娃的時候使用了遛娃神器,可以拉著寶寶防止摔倒、走丟。走著走著遇到了一位遛狗的男士,寶寶看了一會後竟慢慢趴下來想要像狗狗一樣走路。網友評論對此,網友們紛紛笑翻了:延伸閱讀:軌交安全提示:別讓「遛娃神器」變「坑娃兇器」一條可伸縮的牽引繩,將大人與小孩「連接」在一起。所謂「遛娃神器」,也就是「兒童安全牽引繩」。
  • 又一款網紅玩具被點名了,這些「要命」的遛娃神器千萬別買
    於是,各種遛娃神器便出現了,號稱解放了父母的雙手,替父母排憂解難。可這遛娃神器,搞不好就成了坑娃神器。今天,和大家說一說這些被商家們吹捧,被很多父母追捧的「坑娃神器」。建議父母們,還是謹慎使用這種防丟神器。雖然自己帶孩子累眼費心,但少了人為製造的麻煩。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防丟繩,很嚇人。遛娃輕便車近兩年,有一款遛娃神器——輕便摺疊車,它輕巧、易摺疊,收納不佔空間,深受父母們的青睞。我身邊有朋友也買了,對這款神器是各種讚美,甚至還號召幾個朋友準備一起組團去買。
  • 【提醒】遛娃神器變成「奪命繩」 你還在用嗎?
    這個遛娃神器就是「兒童安全繩」▲街上常見的遛娃神器  不久前,一對爸爸媽媽帶著姐弟倆乘坐深圳地鐵。  那這個遛娃神器究竟「神」在哪,讓這麼多爸媽青睞?並不安全使用兒童安全繩千萬別大意坐自動扶梯,繩子會被纏過馬路,來不及往回拉蜀黍提醒
  • 小心「遛娃神器」坑娃 有的甚至危害孩子免疫系統
    最近幾年,一款叫「遛娃神器」的輕便推車成了網紅產品。因其輕便小巧、易摺疊,受到「寶媽們」歡迎。然而,這款「遛娃神器」卻在使用中出現各樣的安全事故。  前不久,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展開了一次針對「遛娃神器」產品的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報告顯示,這一產品最終的安全風險等級被評定為非常嚴重。這次風險監測共採集了35家企業生產的50個批次樣品,一半為熱銷程度最高的「三輪遛娃神器」。  這次風險檢測一共測試了9個項目,車輛穩定性、危險夾縫和擠夾點、動態耐久性三項的檢測結果合格率全部為零。
  • 廣州市消委會提醒:解壓玩具存在隱患 消費者購買需謹慎
    廣州市消委會提醒:解壓玩具存在隱患 消費者購買需謹慎金羊網  作者:馬燦、穗消宣  2020-10-21 發洩類解壓玩具容易存在揮發性有機物釋放量過高、菌落總數過多等風險。
  • 遛娃神器成奪命繩!逼停地鐵,還差點要了2個孩子的命!
    這個遛娃神器就是「兒童安全繩」 街上常見的遛娃神器 不久前,在深圳地鐵1號線的華僑城站,一對爸爸媽媽帶著姐弟倆乘地鐵,他們把5歲的姐姐和如果安全繩沒有被扯斷,如果工作人員沒來得及按下按鈕,在車門外的弟弟會發生什麼,車裡面的姐姐的手又會怎麼樣 蜀黍提醒 遛娃神器「神」的假象 打開某寶,可以看到兒童安全繩的購買量非常大 那這個遛娃神器究竟「神」在哪,讓這麼多爸媽青睞?
  • 網紅蜘蛛真是滅蟑神器?專家:效果不如殺蟲劑
    原標題:網紅蜘蛛真是「滅蟑神器」嗎?買家曬出的蜘蛛商家發布的商品頁面近日,一種名為白額高腳蛛的小動物在網上走紅。有網友指出,它是「滅蟑神器」,以蟑螂為食,且「只爬牆不爬床」「無毒無害」。
  • 「遛娃神器」竟成「奪命繩」!
    街上常見的遛娃神器不久前,在深圳地鐵1號線的華僑城站,一對父母帶著姐弟倆乘地鐵,他們把5歲的姐姐和3歲的弟弟用兒童安全繩系在了一起,讓姐姐牽著弟弟行走,結果卻接連發生了意外。蜀黍提醒遛娃神器「神」的假象打開某寶,可以看到兒童安全繩的購買量非常大。
  • 網紅搖床已致30名嬰兒死亡,國外禁售!就是這款,別再用了!
    如果你已經知道這些要點,也希望你提醒你的家人與有孩子的朋友,讓我們一起呵護寶寶們的健康安全。50個批次遛娃神器樣品穩定性項目均不符合國標要求,穩定性項目的檢驗合格率為零。 兒童保健專家介紹,如果說磕磕碰碰的傷害只是一些外傷的話,那麼通過增塑劑造成的傷害都是內在的,不但會造成肝腎功能的損傷或者異常,還會影響孩子的免疫系統。
  • 防丟繩變「索命繩」,這幾款遛娃神器秒變「坑娃器」,家長趕緊扔
    曾經被綜藝節目帶火的遛娃神器——安全繩,明星們都安全繩防止孩子跑丟,還有情侶用安全繩秀恩愛,總之這款帶娃神器算是火了。一、遛娃神器秒變「要命神器」,孩子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一個視頻讓很多家長都揪心了,某小區監控視頻曝光,一個大約兩歲左右的孩子,和家長一起綁著防丟繩。
  • 暗藏「兇器」的4種玩具,稍不留意就可能傷到孩子,再便宜也別買
    孩子從小到大身邊都離不開有玩具的陪伴,從幾個月開始,各種磨牙玩具,到兒童時期各種玩具汽車娃娃之類的.就算是老年人,他們也有自己喜歡的玩具,玩具貫穿人類年齡中軸線,特別是兒童玩具,看起來好玩,其實有的卻暗藏兇器。
  • 廣州市消委會:消費者需謹慎購買解壓玩具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生活頻道了解,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解壓玩具成了玩具市場的新寵。解壓玩具又稱減壓玩具,包括擠壓、摔砸、揉捏、旋轉等多種類型,主要供成年人使用,幫助釋放壓力。但因目前暫無針對成人解壓玩具的標準,此類玩具存在許多安全隱患。
  • 網紅蜘蛛真是「滅蟑神器」嗎?專家:效果不及藥劑
    有網友指出,它是「滅蟑神器」,以蟑螂為食,且「只爬牆不爬床」「無毒無害」。記者調查發現,網售平臺上,白額高腳蛛的銷量和售價均上漲。不過,動物專家指出,白額高腳蛛並非專門捕食蟑螂,而是以包括蟑螂在內的小型昆蟲為食。
  • 白額高腳蛛成網紅「滅蟑神器」, 專家:不靠譜,被咬有風險
    有網友指出,它是「滅蟑神器」,以蟑螂為食,且「只爬牆不爬床」「無毒無害」。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網售平臺上,白額高腳蛛的銷量和售價均上漲。不過,動物專家指出,白額高腳蛛並非專門捕食蟑螂,而是以包括蟑螂在內的小型昆蟲為食。專家指出,利用白額高腳蜘蛛滅蟑螂的做法並不理性,效果也不及市面上各種化學和物理滅蟑的方法顯著,且白額高腳蛛雖然毒性較弱,但依然有引起過敏和炎症的風險。
  • 「遛娃神器」成爸媽新寵 幾十元的安全繩能確保安全嗎?
    聽說這款『遛娃神器』很實用,我也買了,既方便自己也不麻煩別人。」孫悅昕說。對於帶孩子出門,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擔心:萬一自己一不留神沒牽住或者被什麼事情轉移了注意力,孩子走丟了怎麼辦。最近,一種名為「遛娃神器」的商品在微博上迅速走紅,這種神器也叫兒童安全繩,通過一根可伸縮的牽引繩,將孩子的手與大人的手連在一起。
  • 「遛娃神器」兒童安全繩熱銷 危急時刻不易摘下其實更危險
    最近一款網上熱賣的「遛娃神器」,吸引了不少家長的關注。有了這一「神器」,家長真的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遛娃神器」受青睞所謂「遛娃神器」也叫兒童安全繩,通過一根可伸縮的牽引繩,將孩子與大人的手連在一起,能讓孩子自由行動,兩頭用魔術貼或簡易鎖固定在手腕上。昨天下午,在小寨賽格購物中心童裝區,一位女士用此款「遛娃神器」拉著一個看起來三四歲的小姑娘,格外引人注目。
  • 「遛娃神器」牽引繩無法被電梯門、地鐵閘機識別,經常...
    目前,在廣東深圳、廣西南寧等地,也發生過「遛娃神器」牽引繩被地鐵門夾住的險情。而在鄭州,記者了解到,很多家長並不知道使用該神器時的安全注意事項。在此,特別提醒家有小寶的家長朋友,使用該神器時一定要注意使用安全。
  • 巴克球、水晶泥……警惕那些傷人的「網紅」兒童玩具
    【聊健康】帶有磁性的巴克球、果凍一樣的水晶泥、可以發光的氣球……這些近年來興起的「網紅」玩具,很可能成為傷害兒童的「利器」。據媒體報導,在剛剛過去的暑期裡,廣東、湖北、新疆等地多名兒童因誤吞巴克球而導致腸胃受到傷害,甚至需要進行手術。還有哪些兒童玩具需要注意?它們的安全隱患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