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巨獸之戰:草原象頻繁殺死犀牛,用一剛一柔兩個方法來阻止

2020-06-14 百科千尋君

人們在給陸生動物排大小時,常說大象第一,犀牛第二,河馬第三,但這麼說太籠統了。

非洲巨獸之戰:草原象頻繁殺死犀牛,用一剛一柔兩個方法來阻止

象有3種——非洲草原象、亞洲象和非洲森林象,這三者是陸地體重前三的動物。

非洲巨獸之戰:草原象頻繁殺死犀牛,用一剛一柔兩個方法來阻止

犀牛有5種,非洲有兩種——白犀和黑犀。亞洲有3種——印度犀(大獨角犀)、爪哇犀(小獨角犀)、蘇門答臘犀。這5種犀牛除了最小的蘇門答臘犀之外,其餘的能夠進入陸地前十。

河馬有兩種,平時見到的那種是大河馬,還有一種叫侏儒河馬,體重不到300公斤,只有大河馬的10%-20%左右。

所以陸地體重前十的動物有3種象,4種犀牛,再加大河馬和長頸鹿,最後來個牛科的代表白肢野牛。

非洲巨獸之戰:草原象頻繁殺死犀牛,用一剛一柔兩個方法來阻止

這十種巨獸當中,最強勢的莫過於非洲草原象,它體型巨大,身材魁梧,成年之後除了人類,沒有其他動物能對它造成威脅。加之壽命長,生存能力強,所以草原象的數量比人們想像中的多得多,它有41萬頭,比所有河馬和犀牛的數量總和還多。既然草原象這麼多,為啥還要大力保護呢?沒辦法,「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草原象無論雌雄都長有象牙,讓它們成為偷獵者覬覦的對象,非洲平均每年有3萬頭象被獵殺,上世紀偷獵嚴重的時候一年就能減少10萬頭。

16-18世紀時,歐洲人估計當時非洲大陸上的象有2600萬頭,非洲大陸各地都能見到。但到1913年,經過歐洲人數個世紀的象牙貿易之後,草原象的數量估計下降到1000萬頭,而過了一個世紀,2016年時估計草原象只剩41萬頭。

非洲巨獸之戰:草原象頻繁殺死犀牛,用一剛一柔兩個方法來阻止

曾經在非洲大陸四處漫步的巨獸,如今只在各大保護區裡才容易看到,保護草原象仍是個艱巨的任務。但是,草原象和更珍稀的物種發生衝突時,人們並不會偏袒它。

2005年7月,為了保護比草原象更珍貴的犀牛,南非匹林斯堡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射殺了三頭曾殺死犀牛的年輕雄象,這三頭大象累計殺死了多達63頭犀牛。1992到1997年間匹林斯堡國家公園的年輕雄象就殺死了50頭白犀,平均每年10頭。

非洲巨獸之戰:草原象頻繁殺死犀牛,用一剛一柔兩個方法來阻止

年輕雄象殺死犀牛的現象並不少見。1991至2001年間,58頭白犀牛和5頭黑犀牛在南非赫盧赫盧韋-印姆弗魯茲公園被非洲象殺死。非洲象的長牙刺入胸腹部和肩部是造成犀牛死亡的主要原因。

而白犀上世紀末不足100頭,黑犀的數量不足2500頭,它們既要面臨偷獵者的威脅,又要被大象殺死,數量恢復緩慢。為了保護犀牛,人們開始研究草原象殺死犀牛的原因和應對措施。

非洲巨獸之戰:草原象頻繁殺死犀牛,用一剛一柔兩個方法來阻止

殺死犀牛的象主要為17-25歲的年輕雄象,平均體重約為3.2噸。而成年白犀雄性平均2噸左右,雌性平均1.6噸左右。成年黑犀雄性平均1噸,雌性平均0.8噸,年輕雄象面對白犀和黑犀有很大的體型優勢。而且非洲象的象牙正好可以對準犀牛的胸腹部,對其造成致命傷害。

母象性格穩重,很少襲擊犀牛,而有些角很長的犀牛被大象攻擊時也會奮起反擊,它們的角正好對著大象的頸部,可以抬起頭部攻擊大象,但自身也要冒著被象牙刺穿肩部的危險。

非洲巨獸之戰:草原象頻繁殺死犀牛,用一剛一柔兩個方法來阻止

雄象最早在7歲左右即可離群,在接近30歲時才能完全成熟,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才能由性成熟達到社會成熟。14-30歲的雄象是最危險的,相當於人類的青春期,激素水平升高几十倍,性格非常暴躁,攻擊性極強,為了獲得交配權而捨生忘死,稱為狂暴狀態。它們在與更強壯的雄象爭奪交配權失敗後,會到犀牛身上發洩,不僅會殺死犀牛,甚至還會強暴犀牛。除此之外,它們甚至還會強行追求未成年的雌象,造成雌象受傷。還會推倒樹木,攻擊觀光車,衝進人類居住區搞破壞等等。

非洲巨獸之戰:草原象頻繁殺死犀牛,用一剛一柔兩個方法來阻止

但並非所有的年輕雄象都這麼暴躁,受過良好教育的雄象並不會這樣到處撒野。

大象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擁有非常複雜的社會結構和社會行為,象是母系氏族,象群的首領是最年老且經驗最豐富的雌象,基本都是祖母級別的。每個象群都有自己的文化,在象群裡出生和成長的雄性小象會受到家族的保護和教育,實現家族性社會成熟。這樣的雄象離群之後性格活潑開朗,更容易受到其他雄象的接納。離群的雄象也會組成群體,形成一個雄象圈子,年長的雄象會收小弟,年輕雄象跟著年長雄象繼續學習社交方式,了解社會等級,最終實現社會成熟。

非洲巨獸之戰:草原象頻繁殺死犀牛,用一剛一柔兩個方法來阻止

而如果一頭雄象在很小時候它的長輩就被偷獵者殺死或與象群失散,成為孤兒象,它們就無法接受家庭教育。人類撫養它們長大,將它們放到一些保護區裡,這些保護區又沒有年長的雄象來管教它們,那麼它們自然就會成為「無法無天」的「熊孩子」。在睪酮的刺激下會做出很多瘋狂的舉動,殺死犀牛也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解決大象發狂的方法有兩個。

一是引入大佬象來管教它們。

大佬象是指40歲以上的成年雄象,它們體型巨大,體重至少比年輕雄象高出1噸,而且象牙粗長,經驗豐富,地位很高,有它們在年輕雄象不敢放肆。

比如1998年匹林斯堡國家公園從克魯格引進了6頭年齡較大的雄象,很快抑制了狂暴期年輕公象,後續再沒有造成犀牛死亡。

非洲巨獸之戰:草原象頻繁殺死犀牛,用一剛一柔兩個方法來阻止

2000年5月赫盧赫盧韋-印姆弗魯茲公園從克魯格國家公園引進了10頭年齡在45歲以上的大佬象,犀牛死亡數有所下降,2000年9月至2001年5月沒有犀牛被大象殺死,之後的犀牛死亡數也大幅下降。

這種措施效果很好,但是大佬象的數量不夠時,就會採取另一個較為殘忍而極富爭議的辦法,那就是篩殺(culling)。

篩殺,顧名思義,就是用宰殺的方式來篩除一部分,是為了控制動物種群使之處於保護區的承載範圍之內。

非洲巨獸之戰:草原象頻繁殺死犀牛,用一剛一柔兩個方法來阻止

不同保護區的標準不同,有的是要求象的密度為0.37頭/平方公裡,有的是0.57頭/平方公裡,而克魯格是0.32頭/平方公裡,多餘的大象就會被人為的篩除掉,一般是殺死。克魯格在1966年-1994年間共篩殺了20169頭象,但1994年之後就沒有執行過篩殺,而如今克魯格的大象已經增長到2萬頭以上,合理的容量是6000-8500頭,所以,如果要篩殺的話,至少要殺掉1萬頭。

而辛巴威則總共篩殺了5萬頭象,是非洲國家當中最多的。其餘有大象分布的非洲國家也或多或少實施過篩殺。

非洲巨獸之戰:草原象頻繁殺死犀牛,用一剛一柔兩個方法來阻止

篩殺一般使用直升機或固定翼飛機追蹤和驅趕象群,地面人員乘坐吉普車用大口徑獵槍射擊大象腦部。或由空中人員先向大象射擊麻醉劑,再由地面人員射擊腦部。被篩殺的大象會被專門的機構處理掉,象肉會制熟殺菌後低價賣給該國的貧困人口,其他的部分也會以透明的渠道變現,會賣給科研機構和博物館。篩殺大象不是為了收入,但獲得的利益能夠用於維持保護區運作和解決部分人口的溫飽。

在篩殺過程中,那些不聽話的年輕雄象一般都會被處理掉,而沉穩的大佬象則會保留下來。它們能壓制年輕雄象,同時也是旅遊名片。

篩殺是個爭議較大的行為,但很多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是支持的,他們認為大象數量過多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大象會推倒樹木,將疏樹草原改造成草原,還會搶奪其他食草動物的食物,給其他動物如白犀和黑犀造成威脅。

總之我們不是專業人員,對其中的利弊不得而知。

非洲巨獸之戰:草原象頻繁殺死犀牛,用一剛一柔兩個方法來阻止

經過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的一系列幹預之後,白犀和黑犀的數量呈現明顯增長,白犀增加到1.8萬頭,是數量最多的犀牛(要滅絕的那種是北部白犀,還有兩頭雌性,但是已經實現人工授精,由南部白犀代孕生下了兩頭雌性後代),黑犀數量增加到5500頭。但每年全世界仍有上千頭犀牛被獵殺,偷獵和棲息地破壞仍然是野生動物最大的威脅。

非洲巨獸之戰:草原象頻繁殺死犀牛,用一剛一柔兩個方法來阻止

發展中國家保護動物是非常困難的,資金不足、技術不夠、國內矛盾多,很難維持巨大的支出。所以有很多非洲國家都開放了狩獵區,允許交錢狩獵,以此來獲得一部分資金。

非洲目前總人口12.5億人,有54個國家和地區,但沒有一個是發達經濟體,在非洲人口高速膨脹之下,人和野生動物的矛盾也越發激烈,非洲野生動物的未來仍不樂觀。

相關焦點

  • 非洲巨獸之戰:草原象頻繁殺死犀牛,用一剛一柔兩個方法來阻止
    這十種巨獸當中,最強勢的莫過於非洲草原象,它體型巨大,身材魁梧,成年之後除了人類,沒有其他動物能對它造成威脅。加之壽命長,生存能力強,所以草原象的數量比人們想像中的多得多,它有41萬頭,比所有河馬和犀牛的數量總和還多。既然草原象這麼多,為啥還要大力保護呢?
  • 大象欺負非洲犀牛,犀牛一忍再忍,最後忍不住只能跑了
    犀牛和大象都是非洲草原上的巨獸,很多人都會問大象和犀牛誰的戰鬥力更強?大象的體型巨大,犀牛的個頭也不小,兩種動物都長有巨大的攻擊武器,犀牛的角看起來鋒利無比,大象除了象牙之外,還能夠用鼻子攻擊。由於大象的外觀看起來憨厚老實,很多人都感覺大象笨笨的樣子,似乎是打不過犀牛。但是誰強誰弱只有打過才能夠知道。
  • 觀察:南非犀牛偷獵10年激增9000% 人造犀牛角能否有效阻止這一可怕...
    一些商人和亞洲的傳統雕刻師還用它製成精美牙雕作為高價值的觀賞收藏品和投資。黑市上的犀牛角價格最高可以達到每磅6萬美元,比黃金還要貴。國際犀牛基金會和「拯救犀牛」組織指出,許多黑市上賣出這種天文數字價格的犀牛角都是假的。
  • 非洲犀牛保衛戰趨緊 特種部隊與無間道齊上陣
    【環球網綜合報導】犀牛角作為所謂的「醫療聖品」和「財富象徵」一直備受追捧,近期受黑市和腐敗等因素影響,非洲犀牛角販賣形勢再度嚴峻。美國《外交政策》7月23日報導稱,耗資數百萬美元、橫跨非洲南部的全球犀牛保護戰已經打響。
  • 神似犀牛的史前巨獸
    犀牛母子史前的陸地上,曾經存在過三種和犀牛極其類似的動物,人們極易把它們混淆,甚至以為它們就是犀牛的祖先。然而它們各自有著不同的發展軌跡,和犀牛類生物想去甚遠。現在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它們吧。尤因它獸有獠牙的巨獸尤因它獸又名恐角獸,是恐龍滅絕之後首次出現的最大的哺乳動物
  • 非洲犀牛首次乘機來天津
    民航資源網2016年10月25日消息:2016年10月25日上午8點55分,來自非洲大草原的38隻長頸鹿和4隻犀牛乘ET3684航班,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平安降落。  此班活體動物包機,不僅搭載了38隻萌萌的長頸鹿,還有4隻首次乘機來津且憨態可掬的非洲犀牛,再一次豐富了天津機場保障活體動物的種類。
  • 該剛則剛,當柔則柔,剛柔相濟為上策
    剛柔相濟是交友處世的一種有效方法,它可以使激烈的爭論瞬時停下來,可以改善氣氛,還可以增進感情。01 恩威並用東漢初年,馮異治理關中非常有成效。有人心裡嫉妒,就向劉秀打他的小報告說:「馮異威信和權力都非常重,百姓都特別崇拜他、擁戴他,稱他為鹹陽王。」劉秀雖然不相信這一套,但他沒有就此罷休,而是將這份報告轉給了馮異。
  • 「世界犀牛日」:野生犀牛為何從中國消失
    腳下的徒弟曾經是曾經犀牛的王國。如今,野生犀牛在中國早已蹤跡難尋。但古籍中卻有不少關於它們的描述,化石挖掘更顯示,這些身披「鎧甲」的巨獸曾遍布中國。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讓我們探尋野生犀牛從中國消失的原因。一、 曾經繁盛的犀牛王國如同鯨魚不是魚一樣,被我們習慣性稱為犀牛的動物也和偶蹄目的牛沒什麼瓜葛,而是和馬同屬於奇蹄目。
  • 「世界犀牛日」:野生犀牛為何從中國消失
    腳下的徒弟曾經是曾經犀牛的王國。如今,野生犀牛在中國早已蹤跡難尋。但古籍中卻有不少關於它們的描述,化石挖掘更顯示,這些身披「鎧甲」的巨獸曾遍布中國。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讓我們探尋野生犀牛從中國消失的原因。
  • 最甜的星座CP:雙魚白羊一剛一柔,天秤雙子在一起多久都有新鮮感
    今天,我就和大家來聊一聊哪一組星座CP最甜。第一組,白羊和雙魚,一剛一柔,互補型白羊是一個性格非常開朗和外向的星座,對待身邊的都非常的熱情和熱心,和白羊座在一起,都不用擔心會沉默到尷尬,白羊總會想辦法和你聊一些讓你開心的事情。陷入愛情中的白羊,會變得非常黏人,喜歡跟在戀人身邊。
  • 【節日】世界犀牛日,聽聽龐然大物的微小心願!
    每一種犀牛都有獨特之處。 體型最大的是白犀牛,最小的是蘇門答臘犀牛。白犀牛共分為北部白犀牛和南部白犀牛兩個亞種,雖然名字中有個「白」字,但白犀牛的皮膚卻是灰黑色。相傳最早發現白犀牛的荷蘭人看到這種犀牛長有一張又扁又寬的嘴,就給其起名「weit」(荷蘭語中表示寬和平)。後來英國人到了非洲,聽到當地人用荷蘭語稱呼白犀牛時,誤把weit聽成了「white」(白色),以至於後來都叫白犀牛。
  • 馬來西亞最後一頭蘇門答臘犀牛死亡,人類離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有多遠?
    這一次,羅思給她補充了激素,方法是把麵包片泡在含孕酮液體中,再餵給她吃。最終,在經過了16個月的孕期之後,埃米產下了一頭雄性犀牛,取名叫安達拉斯(Andalas)。(在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已知的最後一頭爪哇犀於2010年被一名盜獵者殺死於越南。)印度犀是5種犀牛中體型最大的,看起來就像是披著一件有褶皺的厚外套。印度犀的數量如今已經減少到了約3000頭,大多生活在印度阿薩姆邦的4個公園之中。在100年前,非洲的黑犀牛數量達到100萬頭,從那以後,這個數字被減至約5000頭。
  • 穿越獸世文,她墜入獸世成大巫醫,賺了兩個獸夫又來一個巨獸之王
    穿越獸世文,她墜入獸世成大巫醫,賺了兩個獸夫又來一個巨獸之王又開始了明媚的一天,各位書蟲有沒有想芷藍呢?今天你們愛看小說的芷藍又來給大家推文啦!沒錯,就是你們夢寐已久的穿越獸世文,強推第一本,十七歲高中畢業生範佳樂,一朝墜入獸世,本想入鄉隨俗和自己兩位獸夫平靜度過餘生,豈料又來一個巨獸之王,一路走來險象環生。喜歡的話直接點擊書籤可閱讀全書哦~看書愉快!
  • 獅子能殺死一頭犀牛嗎?這兩者誰更厲害?
    居住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獅子和犀牛,可謂是抬頭不見低頭見,這對草原上的鄰居要是單獨較量起來,誰的勝算更大一些呢?如果是一群獅子和犀牛鬥,那無疑是獅群的贏面更大,所以我們就從一對一pk來分析。首先我們從體型上來看,犀牛是最大的奇蹄目動物,是體型僅次於大象的陸地猛獸,成年體長2.3到4.3米,最大的體重可以到3000千克。它的皮膚極厚,再加上犀牛角的長度可以達到一米。可以說除了人類基本沒有天敵。而獅子的體型就相對於較小一些了。它們成年後最重可達300千克,在力量方面肯定不敵犀牛。再者就是從捕獵技能來看。
  • 因為疫情,非洲每年200萬美元的犀牛保護費沒了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上的流行,非洲的野生動物也面臨著巨大挑戰,疫情帶來了新的警覺和新的恐懼。疫情讓保護犀牛的費用捉襟見肘遊客的減少意味著收入的減少,保護像黑犀牛這樣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變得更具挑戰性。偷獵者和其他許多拼命謀生的人一樣,可能會變得更加大膽。
  • 姚明的沉重非洲行:見證大象犀牛被盜獵(圖)
    這是紀錄片《姚明非洲行》裡的一幕。該紀錄片通過姚明在非洲12天的行程,揭露了「盜獵的真相」。和姚明合作的「野生救援」組織創始人奈彼德最近接受了《環境與生活》的採訪。連博物館的犀牛角都不放過《姚明非洲行》預告片,於4月16日在北京舉行的「姚明保護大象犀牛項目」啟動新聞發布會上播出。
  • 王者也會栽跟頭——盤點在野生環境中殺死過成年老虎獅子的動物
    ,認為大象犀牛這些巨獸的成年個體怎麼可能被老虎獅子殺死,甚至還有人大放厥詞,說什麼「被亞洲象踩死的老虎不計其數」、「獅子一年被非洲水牛頂死400隻」、「長頸鹿踢死獅子輕輕鬆鬆」之類毫無根據的話。老虎被稱為「叢林之王」,獅子被稱為「草原之王」,作為各自生境中最強大的掠食動物,它們不僅要控制食草動物的數量,還要打壓其他食肉動物,所謂「高處不勝寒」,王者可不是那麼好當的。今天就來簡單盤點一下在野生環境裡,哪些動物有殺死成年老虎獅子的確切記錄,看看這兩大王者都在哪些動物身上栽過跟頭。
  • 冰雪王國中的巨獸之戰——北極熊對海象的捕食分析
    海象會用嘴吹開泥土,或是用嘴拱開,最常見的是用寬大的前肢將泥土掀起,而且和人類一樣,絕大多數海象習慣用右前肢,這使得它們右側肩胛骨、肱骨和尺骨的長度都大於左肩。但在早期也有一些北極熊殺死成年海象的記錄。比如一名獵人稱在斯匹次卑爾根島看見一頭北極熊與一頭大海象的屍體,海象的長牙刺入了北極熊的胸膛,北極熊用爪子抓住了海象的頭部。巴芬島的一名因紐特人講述道:一頭北極熊攻擊三隻海象,其中一頭雄海象的頭部被北極熊用爪子撕裂。 甚至還有一些傳聞,北極熊會推動懸崖或浮冰上的石頭或冰塊砸死下方的海象,這聽起來就不可思議。
  • 冰雪王國中的巨獸之戰——北極熊對海象的捕食分析
    海象會用嘴吹開泥土,或是用嘴拱開,最常見的是用寬大的前肢將泥土掀起,而且和人類一樣,絕大多數海象習慣用右前肢,這使得它們右側肩胛骨、肱骨和尺骨的長度都大於左肩。海象分布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分為太平洋海象和大西洋海象兩個亞種,兩亞種數量比為9:1,太平洋海象比大西洋海象大10%-20%。
  • 大興安嶺發現一頭雪白的「神秘巨獸」,體重1噸,比犀牛還要高!
    大興安嶺發現一頭雪白的「神秘巨獸」,體重1噸,比犀牛還要高!網絡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自然界中生活著很多形態各異的生物,最近就有人在大興安嶺,發現了一頭雪白色的「神秘巨獸」,體重1噸,比犀牛還要高,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就和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