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拜泉縣教育局黨組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育」思路,以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為出發點,以「黨建引領促教育,包聯幫帶爭先鋒」為突破點,大力推進「五抓五促五提升」,強化黨建引領力度,提升中小學黨建水平,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提供保障。
抓責任落實,促進基層組織力提升
從健全支部建設責任機制入手,進一步明確黨組、黨支部不同層級抓黨建工作的職責和任務,把黨建工作責任細化,嚴格履行黨組一把手抓黨建的主體責任和班子成員抓黨建的分管責任,完善黨建聯繫點制度,完善管理機制,教育系統全年召開研究部署黨建工作會議6次,培訓2次,做到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目標同向、工作合拍,步調一致、互相促進。嚴格執行黨的組織生活制度,規範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活動。進一步明確功能定位,規範職權職責和運行方式,黨員大會突出議事決策功能,著力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支委會突出統籌謀劃功能,及時討論決定支部工作重要事項,履行好日常領導職責,黨小組會突出推動落實功能,加強黨員政治學習和談心談話,黨課和主題黨日突出黨性教育功能,貼近黨員思想和工作實際,學校黨支部結合教育工作實際,在固定黨日的民主議事環節圍繞教育教學、文明禮儀、疫情防控宣傳等增加更多的內容。採取微信簡訊問候、製作賀卡、發表生日感言、重溫入黨誓詞等方式,為黨員過政治生日。主題設計更突出黨味、內容安排更貼近實際、組織形式更靈活生動,提升支部組織生活質量和效果,增強黨建工作的感染力和凝聚力。目前教育系統創建標準化黨支部26個、示範支部8個。
抓學習培訓,促進黨員素質提升
開展「三學」強基礎,通過領導幹部專題學、在職黨員集中學、離退休黨員微信學,結合交流學、研討學、平臺學等方式,深入推進學習教育常態化。教育局黨組理論中心組全年開展學習13次,同時對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等重要內容深入開展專題學習。引導黨員教師利用微信、學習強國、極光新聞、印象拜泉等軟體,擴寬學習途徑。「學習強國」激活總數達2585人,居全縣第1名,極光新聞黨員誦讀完成比率高達215%,印象拜泉註冊6302人;開展「三訓」強技能,堅持「新教師入職訓、黨務幹部專題訓、在職教師培訓」模式,深入推進教師培訓工作,2020年214名教師參加了入職培訓,舉辦黨務幹部培訓4期102人,疫情期間開展在職教師線上教研、網絡研修活動,1920人次參與教研,每人次達到20學時;開展「三走進」強示範。在職黨員教師516人走進社區報到領崗開展志願服務、家長臨時黨支部走進家庭開展「小手拉大手,居家戰疫情」活動、黨員名師走進課堂帶頭上示範課觀摩課,充分發揮「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頭雁效應。2020年有46名黨員教師榮獲市級骨幹教師稱號。
抓互動創新,促進黨建交流提升
結合全縣學校黨建工作實際,開展黨建「包聯幫帶」活動,將34個基層學校黨支部劃分為8個黨建小組,每個小組選定一個組織生活比較規範,制度比較健全,黨建工作開展得比較好的學校黨支部作為組長,和其他幾個基層黨支部組成黨建工作聯合體。先進典型黨支部在抓好自身建設的同時,切實履行帶好包聯共建黨支部的政治責任和互助互幫責任,與同組學校黨建工作同步發展,共同進步,為學校黨建「結對共進」提供有力保證。8個小組利用微信群開展網絡交流,全年開展黨建活動48次,每周至少召開一次集體會議探討黨建工作,每月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觀摩,小組內通過現場查看軟體材料等形式,互相查找不足,完善提高。小組長制定幫帶計劃26個,各學校制定提升計劃26個,通過典型帶動、先鋒引領活動,陸續湧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第三中學,國防教育特色的第五中學,傳承國學的星耀小學,紅色文藝宣傳的育英小學,青少年紅色教育基地的文化小學的精品學校,「一校一品」黨建新格局初步形成。
抓「精準扶貧」,促進群眾滿意度提升
堅持 「精準扶貧,教育先行;教育扶貧,育人為本」的扶貧理念,以「庭院美、脫貧美、家風美、孝順美」為主題開展了「小手拉大手,志智雙扶」活動,發揮教育系統廣大師生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努力實現「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片區,覆蓋整個社會」,提升群眾對扶貧政策的熟知度和幫扶工作的認可度。推動資助工作,構建救助體系。2020年共計資助各類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8302人次,資金342.935萬元。為68名貧困家庭大學生辦理免息助學貸款5605萬元,完善了教育資助體系,為貧困家庭子女在求學道路上保駕護航,杜絕了貧困家庭子女因貧輟學。輸出技術指導,生發「造血」功能。實施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工程,圍繞全縣產業發展重點,積極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新型職業農民等培訓,為貧困村農戶提供技術保障。2020年完成各類技能培訓11期2585人次。精選人員統籌工作,助力脫貧攻堅。2020年,教育系統派出幫扶責任人1432人,幫扶貧困戶9015戶。分布16個鄉鎮158個村。派出駐村工作隊53人,分布31個村。21人獲得縣、市駐村幹部榮譽稱號,66人獲得優秀幫扶人榮譽稱號。
落實立德樹人強根本,建立黨組織主導、校長負責、群團組織參與、家庭社會聯動的德育工作機制,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培養奮鬥精神,幫助中小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按照《齊齊哈爾市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實施方案》要求,落實實踐鍛鍊強能力,將學生的認知學習、情感體驗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通過生活小能手、家務我最棒、親子閱讀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養成文明好習慣。通過「小手拉大手」,把禮儀帶回家來提高學生與家長的文明素養。以學生帶動家長,以家庭影響社會,將學生教育逐步向社會延伸,實現「家校共建,牽手文明」的目標。通過「知孝感恩、文明成長」實踐活動。引導青少年自覺關心家人,承擔道義,重親情,知感恩,加強青少年家庭美德教育,促進和諧家庭建設。通過開展節能減排實踐行動。以節約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米、一度電為主要內容,倡導減少家庭能源浪費,節約家庭能源。2020年,全縣1983名學生榮獲「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稱號,7名教師榮獲市級師德師風先進個人,職教中心獲得省級師德師風先進集體稱號,第三中學文明禮儀教育經驗做法被中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活力快訊、網易黑龍江等多家媒體宣傳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