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鼠狼
黃鼠狼又叫黃鼬,在我國分布極為廣泛,除了新疆的沙漠地區以及青藏高原的貧瘠荒涼地區之外,它們可以在任何環境中生存,包括:城市、鄉村、森林、草原等生態環境。
由於它們不怕人,並且在食物短缺時也會主動接近人類的棲息地,因此它們是我們最為熟悉的野生動物之一。
黃鼠狼雖然名字裡有老鼠,也有狼,但它們並不是老鼠或者狼,而是鼬科鼬屬中的小型食肉動物,成年個體體長約28-39釐米,體重為360g-820g,其中雌性個體越小,雄性個體較大。這種雌雄體型差異較大的生物,一般都是一夫多妻制,黃鼠狼也不例外。
黃鼠狼的天敵有很多,除了人類之外,猞猁、狼、狐狸以及猛禽等都會將它們當做乾糧。好在它們繁殖速度較快,才沒有滅絕的危險。
每年2-4月時,黃鼠狼開始發情,不過生活在不同地區的黃鼠狼,妊娠周期也不同,在我國東北地區的妊娠周期為35天左右,而在江南地區妊娠周期在40天左右,每胎最少2-3隻,最多可達11-13隻。
黃鼠狼屬於食肉動物,它們最喜歡以嚙齒類動物為食,比如:家鼠、田鼠、土撥鼠、松鼠等。偶爾也吃鳥類、小型哺乳動物以及爬行動物,甚至有一些還會吃植物果實,比如:獼猴桃等。
我們常說「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其實黃鼠狼並不喜歡吃雞,只是當它們的食物減少時,它們也會攻擊家禽。再加上它們有囤積糧食的習慣,即使它們無法吃完家禽,也會咬死所有的家禽,所以人們才恨它們。
不過如果說它們專門吃雞,那倒是誤會它們了,畢竟它們最愛的仍舊是各種老鼠。
貓和黃鼠狼
儘管在東北地區,人們將黃鼠狼稱之為「黃大仙」,並且會尊敬它們,但實際上它們的體型非常小,只比老鼠大一號而已,如果遇到比較兇猛的貓,很可能會被貓一口叼住。
如果遇到的貓咪比較溫順,那麼黃鼠狼有時也會和它們做朋友。
之所以不同的貓咪對待黃鼠狼的態度不同,是因為現如今的貓更多是充當寵物的角色,已經逐漸喪失了捕獵能力。再加上它們很少接觸外界小動物;以及貓和人一樣,不同的貓有著不同的性格,有些貓生性好鬥,有些則比較溫順。所以面對小動物時,不同的貓有不同的反應。
黃鼠狼與人類的關係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與黃鼠狼的關係都是非常緊張的,但是黃鼠狼卻非常願意親近人類。這是因為人類有儲存糧食的習慣,而人類儲存的糧食又會吸引老鼠定居,所以在人類周圍活動,有利於它們捕獲家鼠。
但是人們卻討厭黃鼠狼,這是因為它們不僅會偷吃雞,還會偷吃人類儲存的雞蛋、肉類等物質。這其實並不能怪黃鼠狼,因為相對於自己捕食而言,偷獵人類存儲的雞蛋等物質能明顯節省它們的體力。但這並不意味著黃鼠狼是害獸,一來是因為我們不能只根據人類的喜好來給動物定罪;二來是黃鼠狼更喜歡吃嚙齒類的動物;三則是隨著人類對雞圈的加固,完全可以防止黃鼠狼對雞的傷害。
據說,想要防止家裡有黃鼠狼,可以養鵝,但真實性暫時沒有主流論文發表。
現如今,野外黃鼠狼由於各種原因消失了很多,人工養殖黃鼠狼約佔整個種群個體中的70%,人類養殖它們主要是為了獲得它們的皮毛,從這方面看,它們的處境也非常艱難。
在今年疫情期間,曾經還報導過一個新聞,飢腸轆轆的黃鼠狼由於找不到食物,只好求助於人類。儘管最後人類給了它們食物,但像它這樣找不到食物的黃鼠狼有多少呢?
黃鼠狼屬於我國三有保護動物,暫時沒有滅絕危險,但是未來我們應該如何和它們相處呢?是當做敵人?朋友?還是作為生態鏈中的一環,把它們和其他生物一樣公平對待?
儘管不太清楚未來人和黃鼠狼的走向,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它們未來還會在人類周圍出現,尤其是農村地區,希望到時候我們儘量不要傷害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