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溫州動物園引進的白犀牛。資料圖片
溫州網訊 最近幾天,很多逛上海動物園的小朋友,都被7隻喜歡「仰望星空」的北極狼吸引住了,這7隻北極狼是上海動物園從溫州動物園引進的。記者昨從溫州動物園獲悉,今年以來該動物園繁殖了37隻動物寶寶,另外出讓了37隻。出讓的動物,有的是當年出生的,有的則是前幾年出生的。
「住房」條件得到了改善
繁殖生育後代動物越來越多
溫州動物園於2000年從市區環城東路搬至景山後,建有猴山、極地館等20餘個館舍,現飼養有大熊貓、亞洲象、長頸鹿、東北虎等各類野生動物1000多隻,是浙南閩北最大的動物園。
溫州動物園副主任郭建華介紹,經過10多年的發展,溫州動物園通過動物自身繁殖和對外進行動物交換,園內動物的展出效果大大提升。他說,不同的動物園,有不同的種群優勢。換句話說,同一種動物,在一些動物園「落戶」後,很快就會繁衍生息,但在另外一個動物園,可能就繁殖不起來,這跟一個動物園的飼養技術、籠舍朝向、地理位置等很多因素相關。比如在溫州動物園,獼猴的繁殖能力就很強,每年都會增加至少10隻,但在某些動物園,獼猴的數量甚至難以維持。
據了解,溫州動物園搬到景山後,動物的「住房」條件得到了改善,為動物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前提,能在動物園內繁殖生育後代的動物越來越多,如河馬、獅子、金錢豹、梅花鹿、節尾狐猴、浣熊等。
據統計,今年以來溫州動物園繁殖了37隻動物寶寶,分別為7隻北極狼、2隻阿拉伯狒狒、1隻南非長角羚、5隻盤羊、5隻環尾狐猴、10隻獼猴、1隻棕熊、3隻白黇鹿、2隻浣熊、1隻黑天鵝。
近期將從上海引進3隻白虎
明年計劃引進犀牛火烈鳥等
郭建華說,一家動物園擁有優勢種群,才有「底氣」和別的動物園進行交換。一般情況下,一家動物園繁殖的動物在滿足了展出需求的基礎上,還可以和其他動物園進行交換。
比如,溫州動物園的獼猴飼養與繁殖都相當成功,近幾年每年都會有10到16隻的小獼猴出生。當初,獼猴館舍設計可容納70隻,但事實上,有時可能有近百隻獼猴一起生活,這樣就要進行出讓。據統計,溫州動物園今年就出讓了7隻北極狼、2隻金錢豹、2隻阿拉伯狒狒、1隻河馬、25隻獼猴。
為了豐富動物展出內容,溫州動物園今年引進1隻長頸鹿、1隻金絲猴、1隻黑葉猴、4隻羊駝、2隻矮馬,還引進了一批垂耳兔、迷你豬、松鼠等小動物等。另外,今年溫州動物園還租借了1隻白犀牛,進行為期一年的展出。據透露,溫州動物園近期還將從上海引進3隻白虎。明年,溫州動物園則計劃引進一隻犀牛、一隻非洲獅,還有火烈鳥、袋鼠等。
據了解,國家對於動物引進有嚴格的規定,必須上報林業等相關部門審批通過。而從國外引進動物手續更是嚴格,動物園方面要提前向國家有關方面提交申請和各種相關資料。即使都通過審查,仍可能因配額等原因,未能如期引進。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