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下發通知,啟動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該計劃瞄準國家創新發展關鍵領域和戰略方向,目前共遴選出22種領軍期刊。作為領軍期刊之一,《國際口腔科學雜誌(英文版)》主編周學東分享了辦刊觀點。
1. 如何看待一份科技期刊的影響因子和其影響力的關係?有哪些重要的指標可以幫助評判一份優質期刊的影響力?
影響因子是評價科技期刊影響力最重要的客觀指標。雖然它有統計年限不足、計算方式簡單等問題,但影響因子仍然是國際科學界公認的最成熟、客觀的評價指標。載文量、總被引頻次、特徵因子、論文影響分值等也是評判期刊影響力的重要指標,結合影響因子從不同角度對期刊的學術影響力進行綜合評價。
2. 您認為,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的實施對中國科技期刊意義在於?入選領軍期刊,對本刊的意義在哪裡?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實施將加速提升中國科技期刊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明確中國創辦世界科技期刊的目標,搭建中國與世界學術交流的窗口和平臺。入選領軍期刊將進一步提升本刊在科學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3. 科技期刊取得的成果是長期積累的結果,貴刊在過去的工作中面臨過哪些困難或挑戰?
本刊在工作中主要面臨的困難有:第一,現有辦刊人員數量不足、數位化和職業化的技能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期刊人員評價體系仍缺乏:第二,現有評價體系不利於期刊編輯職稱晉升和深造學習;第三,目前許多英文期刊都是藉助海外平臺進行宣傳推廣,很大程度上受制於海外出版商。
4. 科技期刊和科學傳播的關係是什麼樣的?科技期刊是否需要承擔科學傳播、科學普及的工作?
科技期刊在科學傳播中具有重要作用。科技期刊傳承人類文明,薈萃科學發現,引領科技發展,直接體現國家科技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科技成果只有得到有效傳播,才能成為創新主體。
中國科技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路徑就是要努力建立國家主導的前沿科技傳播和全民參與的科普宣傳平臺。通過報紙、教育頻道、電臺等渠道進行百姓科普推送,利用新聞、評論等形式把從0到1的研究等前沿學科研究轉化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科普信息進行全面推送。在這個過程中,科技期刊除了作為科研成果的載體而外,還可以將最新的與人民健康、生活息息相關的前沿科技成果轉化成科普知識,通過郵件、微信平臺等方式進行推送,即科技期刊必須參與科學傳播、科學普及的工作,發揮科技期刊在傳播科普知識、提高全民健康意識、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科學引領作用。
5. 您認為,想要成為所處學科的國際一流期刊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國際一流期刊應該具備:國際一流的主編團隊和編輯團隊,包括數位化的出版人才、市場營銷運營團隊;國際一流的審稿人隊伍;國際化的稿源和審稿流程;國際化的期刊網站和投審稿系統;國際化的出版發行;國際化的倫理規範;並能促進一流的學科科研平臺的建設。